一种分区自适应式套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03153发布日期:2022-02-12 14:26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区自适应式套枕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套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区自适应式套枕。


背景技术:

2.枕头的需要往往因人而异,其与每个人的高矮、胖瘦、肩宽窄、头围、脖子的长短、颈部的弧度有关。因此,适合每个人的枕头都是不一样的。平均每个人在整晚的睡眠中,仰卧、侧卧、俯卧等睡姿都是在不停的变化,而目前,市面上单一的枕头很难同时满足以上睡姿的舒适需求。同时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对枕头高度、硬度等要求也不一样,很难满足人们对枕品的个性化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多个模块独立内芯构成五大分区,巧妙布置,且每区均可自适应性调节配置,可满足多种睡姿变化及个性化需求的分区自适应式套枕。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区自适应式套枕,其包括枕套以及位于枕套内的枕芯组件,枕芯组件包括用作侧睡区域的模块a1和模块a2,用作颈椎牵引拉升区域的模块b1和模块b2,以及用作头窝支撑区域的模块c;模块a1和模块a2分别位于模块c的一对称两侧,模块b1和模块b2分别位于模块c的另一对称两侧;模块a1、模块a2、模块b1、模块b2和模块c之间拆分或连接设置,且模块b1和模块b2设置为圆柱形。
5.进一步地,模块a1、模块a2与模块c均设置为长方体,用于支撑脸部及头窝区域。
6.进一步地,模块a1、模块a2、模块b1、模块b2和/或模块c采用隐形拉链设计,并在拉链内侧设置有用于遮挡拉链的加长档布。
7.进一步地,模块a1、模块a2、模块b1、模块b2和模块c均包括纯棉面层以及填充于纯棉面层内的填充物。
8.进一步地,纯棉面层的外侧设置有填充标签。
9.进一步地,枕套的两侧设置有隐形拉链,模块a1、模块a2分别临近枕套两侧的隐形拉链。
10.进一步地,枕套的内侧间隔设置有一对隔断面,隔断面沿着枕套的长度方向进行设置,且隔断面的长度与模块b1、模块b2和模块c的长度相等,一对隔断面之间的间距与模块c的宽度相同。
11.进一步地,模块a1、模块a2平行布置,并与模块b1、模块b2和模块c相垂直。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适应式套枕根据人体工学设计,可同时满足侧睡、仰睡、牵引拉升等多种需求。其采用多个模块独立内芯构成五大分区,巧妙布置,且每区均可自适应性调节配置,可满足多种睡姿变化及个性化需求。同时,枕芯组件的各模块均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满足多种使用场景。
附图说明
13.图1示意性地给出了分区自适应式套枕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示意性地给出了分区自适应式套枕的枕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示意性地给出了分区自适应式套枕的模块a1或模块a2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示意性地给出了分区自适应式套枕的模块c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示意性地给出了分区自适应式套枕的模块b1或模块b2的结构示意图。
18.其中:1、枕套;2、枕芯组件;3、模块a1;4、模块a2;5、模块b1;6、模块b2;7、模块c;8、填充标签;9、隔断面。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21.在以下描述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示例”等等的引用表明如此描述的实施例或示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但并非每个实施例或示例都必然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另外,重复使用短语“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虽然有可能是指代相同实施例,但并非必然指代相同的实施例。
22.参见图1~图5,且为了简单起见,以下内容省略了该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技术常识,并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说明。
23.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该分区自适应式套枕包括枕套1以及位于枕套1内的枕芯组件2,在枕套1的两侧设置有隐形拉链,可从枕套1两侧进行枕芯组件2的取出和放入。
24.枕芯组件2包括模块a13、模块a24、模块b15、模块b26和模块c7;其中,模块a13和模块a24用作侧睡区域,模块b15和模块b26用作颈椎牵引拉升区域,模块c7用作头窝支撑区域。
25.具体地,模块a13和模块a24分别位于模块c7的一对称两侧,模块b15和模块b26分别位于模块c7的另一对称两侧,模块a13、模块a24、模块b15和模块b26将模块c7围设在其中。
26.该分区自适应式套枕根据人体工学设计,可同时满足侧睡、仰睡、牵引拉升等多种需求。并且,定制分区式设置,通过对枕芯组件2个模块的设计与布置,以满足人在整晚的睡眠中,仰卧、侧卧、俯卧等睡姿的不停变化,提供变化性的自适应性地舒适需求。
27.模块a13、模块a24、模块b15、模块b26和模块c7之间拆分或连接设置,且模块b15和模块b26设置为圆柱形,以满足对颈椎的牵引拉升。而模块a13、模块a24与模块c7均设置为长方体,用于支撑脸部及头窝区域。
28.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模块a13、模块a24、模块b15、模块b26和模块c7之间采用拆分式独立设计。可根据自身需求,调节每个模块的高度、硬度、香味等,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且各模块均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满足多种使用场景。
29.采用由多个模块独立构成的方式,五大分区独立设计,可以变换枕头高度、硬度和味道;以自适应式的配合每个人的高矮、胖瘦、肩宽窄、头围、脖子的长短、颈部的弧度,适用性强。并且各模块容易放入枕套1,方便清洗和更换使用枕套1,也可根据不同使用场景自由组合;当然,不同模块采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
30.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模块a13、模块a24、模块b15、模块b26和模块c7之间采用整体连接式设计,形成一整体,且在该整体上配合人体工学设计分设成不同功能性区域,且各区域巧妙布置,满足每个人在整晚的睡眠中,仰卧、侧卧、俯卧等睡姿不停变化的舒适度需要。
31.采用由多个模块整体连接式设计,便于将枕芯组件2整体从枕套1内放入和取出。
32.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模块a13、模块a24、模块b15、模块b26和/或模块c7采用隐形拉链设计,并在拉链内侧设置有用于遮挡拉链的加长档布,使得模块a13、模块a24、模块b15、模块b26和/或模块c7中的内部填充物不易漏出,同时能使圆柱形模块,即模块b15、模块b26填充更紧实,牵引拉伸更佳。
33.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枕套1的内侧间隔设置有一对隔断面9,隔断面9沿着枕套1的长度方向进行设置,且隔断面9的长度与模块b15、模块b26和模块c7的长度相等,一对隔断面9之间的间距与模块c7的宽度相同。
34.在具体实施中,模块a13、模块a24平行布置,并与模块b15、模块b26和模块c7相垂直。模块a13、模块a24、模块b15、模块b26和/或模块c7可整体配合枕套1尺寸设计。
35.模块a13、模块a24分别临近枕套1两侧的隐形拉链,方便枕芯组件2枕套1的从左右两侧填入、取出,且枕套1中间采用面料分隔设计,固定五大模块,使其适宜人体基本睡眠需求。
36.当然,还可在枕套1侧面设有专属人及专属寄语区域,标记使用者的枕品所有权,专人专享,独一无二。
37.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模块a13、模块a24、模块b15、模块b26和模块c7均包括纯棉面层以及填充于纯棉面层内的填充物。其中,在纯棉面层的外侧设置有填充标签8,可在填充标签8处记录对应产品的软硬度、材质、特性等。
38.在具体实施中,可通过改变模块a13、模块a24、模块b15、模块b26和模块c7中填充物的量,进而改变模块a13、模块a24、模块b15、模块b26和模块c7的各自高度,从而实现对布置设计地枕芯组件2进行自适应性调节,满足人们对枕品的多样、个性化需求,以满足每个人的不同高矮、胖瘦、肩宽窄、头围、脖子的长短、颈部弧度的高舒适性需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私人订制。
39.当然,在模块a13、模块a24、模块b15、模块b26和模块c7中的填充物可采用相同也可采用为不同的填充物。模块a13、模块a24、模块b15、模块b26和模块c7中的填充物可根据用户需求自由填充、组合,并加入天然花草等草本植物,散发清香的气味。
40.填充物可用软管、乳胶、荞麦壳、决明子等,在此应该说明的是,填充物的类型可根据实际进行选择,仅仅改变填充物的改变设计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41.且作为优选地,可令模块b15、模块b26中的填充物不同,模块a13、模块a24中的填充物相同。
42.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令模块a13、模块a24的高度为12cm,令模块b15、模块
b26的高度为8cm,令模块c7的高度为4cm。
43.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是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使显而易见的,本文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