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顾通风和防雨的双层固定百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20246发布日期:2022-02-23 22:42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兼顾通风和防雨的双层固定百叶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门窗幕墙领域,涉及一种兼顾通风和防雨的双层固定百叶结构。


背景技术:

2.铝合金百叶窗是使用很广泛的一种窗的遮挡结构,用于遮阳和遮挡风雨。遮挡阳光和遮风挡雨的结构为百叶片,铝合金百叶窗主要是由不易生锈的铝合金构成。具有轻巧、耐久等优点。近些年来,百叶窗的形式越发多样化,但是如何既能设计多层防雨,还能兼顾通风,一直是行业的难题。正也是这样的原因,导致市场上所能购买到的高性能的双层固定百叶产品寥寥无几。现有技术的双层固定百叶结构通常是使用内外两层相同结构的固定百叶片,这样两层相同结构的固定百叶片并容易充分配合,发挥出每层百叶片自身的全部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3.实用新型目的
4.为解决现有技术双层固定百叶结构不容易充分配合难兼顾通风防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兼顾通风和防雨的双层固定百叶结构。
5.技术方案
6.一种兼顾通风和防雨的双层固定百叶结构,包括竖边框、横边框、竖百叶框、内百叶片和外百叶片,两个竖边框之间的上端和下端皆固定有横边框,竖边框和横边框组合成的矩形结构的内侧并且靠近室内的一侧竖直固定有多个竖百叶框,竖百叶框的上下两端与横边框固定连接,两边的竖百叶框与竖边框固定在一起,从一边的竖百叶框开始相邻两个竖百叶框为一组相向设置,相邻组竖百叶框之间设有缝隙,相邻组竖百叶框的内部缝隙处设置有橡胶垫,相邻组竖百叶框之间缝隙的室内外侧侧处填充有密封胶,每组的竖百叶框之间从上至下固定有多根内百叶片,竖百叶框的室外侧从上至下固定有多根与竖百叶框等宽的底座,从一边的底座开始相邻等高的底座为一组,每组底座皆卡接有一个外百叶片,外百叶片向室外侧斜向下倾斜,外百叶片的最低处高度高于与其靠下侧的内百叶片最高处的高度。
7.进一步的,所述竖边框和横边框组合成的矩形结构外侧四周固定有方管,方管与竖边框之间垫有橡胶垫,方管与横边框之间也垫有橡胶垫。
8.进一步的,所述竖边框和横边框室内侧的四周设有收边角铝,收边角铝与竖边框和横边框之间垫有橡胶垫,并且在橡胶垫的内周填充有密封胶。
9.进一步的,所述缝隙为2mm。
10.进一步的,非两边的竖百叶框的室内侧固定竖直固定有压条,非两边的竖百叶框的室内侧通过压条固定有防虫网,两边的竖百叶框组通过竖百叶框和竖边框室内侧的缝隙以及压条固定有防虫网。
11.进一步的,所述相邻组竖百叶框之间的室内侧固定有加强中梃,加强中梃的内部
上端和下端设有加强内衬,加强内衬与加强中梃之间设置有橡胶内衬垫,加强中梃、加强内衬和橡胶内衬垫通过穿过的普通螺栓固定在一起,加强中梃的上端和下端还设置有后置直角埋件,后置直角埋件与加强内衬焊接在一起。
12.进一步的,所述后置直角埋件设有两条条形孔,条形孔处设置有埋件胶垫。
13.进一步的,所述内百叶片的主体结构室内侧的上端部设有向室外侧弯折的内端弯折壁,内百叶片的主体结构室内侧下端设有向上弯曲的内端弧形勾,内百叶片的主体结构中间侧设有两个内百叶片钉道,内百叶片的主体结构室外侧的靠上位置设置有外侧弯折壁,内百叶片的主体结构室外侧的靠下位置设置有外侧下弧壁,内百叶片向室内侧斜向下倾斜。
14.优点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双层固定百叶结构设计,能够兼顾通风和防雨。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下列内容的表述。
17.图1为兼顾通风和防雨的双层固定百叶结构大样图;
18.图2为图1的a-a剖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2内c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2内d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图1的b-b剖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图5的e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内百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底座、内百叶片和外百叶片相对位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设置有加强中梃时图1的a-a剖结构示意图;
26.图10为图9的f处结构示意图;
27.图11为设置有加强中梃时图1的b-b剖结构示意图;
28.图12为图11的g处结构示意图;
29.图13为设置有加强中梃时的自由面积及通风率的横节点图;
30.图14为设置有加强中梃时的自由面积及通风率的竖节点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竖边框、2.横边框、3.方管、4.竖百叶框、5.底座、6.内百叶片、7.外百叶片、8.防虫网、9.橡胶垫、10.密封胶、11.收边角铝、12.射钉、13.泡沫棒、14.防水涂料、15.角铁、16.膨胀螺栓、17.胶帽、18.混凝土结构、19.防水砂浆、20.室内抹灰层、21.室外涂料、22.压条、23.加强中梃、24.加强内衬、25.橡胶内衬垫、26.普通螺栓、27.后置直角埋件、28.埋件胶垫、29.条形孔、61.内端弧形勾、62.内端弯折壁、63.外侧弯折壁、64.外侧下弧壁、65.内百叶片钉道。
具体实施方式
32.实施例1
33.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一种兼顾通风和防雨的双层固定百
叶结构,包括竖边框1、横边框2、竖百叶框4、内百叶片6和外百叶片7,两个竖边框1之间的上端和下端通过螺丝皆固定有横边框2,竖边框1和横边框2组合成的矩形结构外侧四周通过螺丝固定有方管3,方管3与竖边框1之间垫有橡胶垫9,方管3与横边框2之间也垫有橡胶垫9,竖边框1和横边框2室内侧的四周设有收边角铝11,收边角铝11与竖边框1和横边框2之间垫有橡胶垫9,并且在橡胶垫9的内周填充有密封胶10。竖边框1和横边框2组合成的矩形结构的内侧并且靠近室内的一侧竖直固定有多个竖百叶框4,竖百叶框4的上下两端与横边框2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两边的竖百叶框4与竖边框1通过螺丝固定在一起,从一边的竖百叶框4开始相邻两个竖百叶框4为一组相向设置,相邻组竖百叶框4之间设有缝隙,缝隙为2mm,相邻组竖百叶框4的内部缝隙处设置有橡胶垫9,相邻组竖百叶框4之间缝隙的室内外侧侧处填充有密封胶10,每组的竖百叶框4之间从上至下通过螺丝固定有多根内百叶片6,竖百叶框4的室外侧从上至下通过螺丝固定有多根与竖百叶框4等宽的底座5,从一边的底座5开始相邻等高的底座5为一组,每组底座5皆卡接有一个外百叶片7,外百叶片7向室外侧斜向下倾斜,外百叶片7的最低处高度高于与其靠下侧的内百叶片6最高处的高度,内百叶片6的主体结构室内侧的上端部设有向室外侧弯折的内端弯折壁62,内百叶片6的主体结构室内侧下端设有向上弯曲的内端弧形勾61,内百叶片6的主体结构中间侧设有两个内百叶片钉道65,内百叶片6的主体结构室外侧的靠上位置设置有外侧弯折壁63,内百叶片6的主体结构室外侧的靠下位置设置有外侧下弧壁64,内百叶片6向室内侧斜向下倾斜。非两边的竖百叶框4的室内侧通过螺丝固定竖直固定有压条22,非两边的竖百叶框4的室内侧通过压条22螺丝固定有防虫网8,两边的竖百叶框4组通过竖百叶框4和竖边框1室内侧的缝隙以及压条22通过螺丝固定有防虫网8。连接竖边框1和方管3的螺丝、连接竖百叶框4和内百叶片6的螺丝、连接竖百叶框4和底座5的螺丝以及连接竖百叶框4和压条22的螺丝钉帽出皆设置有胶帽17。
34.实施例2
35.相比实施例1,实施例2增加了加强中梃结构,结构更加稳固。在实施例1结构的基础上,如图9、图10、图11和图12所示,相邻组竖百叶框4之间的室内侧通过螺丝固定有加强中梃23,加强中梃23的内部上端和下端设有加强内衬24,加强内衬24与加强中梃23之间设置有橡胶内衬垫25,加强中梃23、加强内衬24和橡胶内衬垫25通过穿过的普通螺栓26固定在一起,加强中梃23的上端和下端还设置有后置直角埋件27,后置直角埋件27与加强内衬24焊接在一起,后置直角埋件27设有两条条形孔29,条形孔29处设置有埋件胶垫28。
36.在安装本兼顾通风和防雨的双层固定百叶结构时,收边角铝11用射钉12固定在混凝土结构18上,然后在室内制作室内抹灰层20,混凝土结构18与方管3之间填充有防水砂浆19,方管3焊接有角铁15,角铁15再通过膨胀螺栓16与混凝土结构18固定连接,混凝土结构的室外侧涂有室外涂料21,方管3、防水砂浆19与室外涂料21之间设有防水涂料14,防水涂料14与竖边框1和.横边框2之间设置有泡沫棒13,泡沫棒13的室外侧填充有密封胶10。后置直角埋件27设置在混凝土结构18的直角处,通过膨胀螺栓16穿过条形孔29固定。
37.百叶窗自由面积及通风率计算:
38.百叶窗的自由面积是空气通过百叶窗的最小面积,取决于百叶窗的尺寸、百叶片样式及间距。通风率(自由面积比)为计算出的百叶窗自由面积于百叶窗的总面积的比值。
39.计算方法:
40.将各个中间叶片之间、最上面叶片与顶框之间、以及最下面叶片与底框之间的最小距离相加,然后将总和乘以两个边框之间的最小距离,就得到了自由面积。边框之间的最小距离还应当减去紧挨叶片放置的竖向加劲肋或者中间竖框的宽度。百叶窗见图11和图12;
41.af=l(a+b+n
×
c)
………………
(式1)
42.βf=l(a+b+n
×
c)/(w
×
h)
………………
(式2)
43.式中:
44.af-百叶窗自由面积
45.βf-百叶窗通风率
46.说明:a-首片百叶到顶的距离
47.b-末片百叶到底的距离
48.c-相邻百叶间最小距离
49.n-相邻百叶间距的个数
50.l-百叶两左右边框内边净宽度
51.w-百叶两左右边框的外包宽度
52.h-百叶两上下边框外包宽度
53.百叶窗自由面积及通风率根据一组实际尺寸计算示例:
54.w=850-35-5=810mm,h=1700-35-35=1630mm,l=850-31-86=733mm,a=2.2,b=21.73,c=35.54,n=25。
55.则:固定双层百叶自由面积af=l(a+b+n
×
c)=733
×
(2.2+21.73+25
×
35.54)=668811.19mm2固定双层百叶通风率βf=af/(w
×
h)=668811.19/(810
×
1630)=50.656%。性能皆能满足需求。
56.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