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智能镜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93175发布日期:2022-02-20 02:18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装式智能镜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装式智能镜子。


背景技术:

2.健身器材常以训练功能多少来分为单功能和综合型多功能两大类,常用的有划船器、健美车、健步机、跑步机、美腰机等。随着技术不断的发展,智能镜子也广泛应用于健身器材中,用户在使用该智能镜子时,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相对专业的健身指导,保证更好的健身效果,但是目前的智能镜子大多数都是胶粘的方式固定在背板上,不便于镜子与背板之间的装卸,同时对镜子的四边的保护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式智能镜子,方便镜子与背板之间的快速装卸,同时还能提高镜子的四边的保护性能。
4.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组装式智能镜子,包括镜子本体和背板,还包括两个侧板以及两个挡板,所述镜子本体的四边分别插入至侧板和挡板内部,所述背板上还设有第一连接件,挡板上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能够与侧板可拆式连接。
6.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健身智能镜子,其通常都是镜子本体通过胶粘的方式将镜子本体固定在背板上,但是采用上述方式虽然能够将镜子本体稳定固定在背板上,但是当镜子出现损坏时,不便于快速将建镜子本体从背板上拆卸下来,为此,本技术方案在背板安装镜子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侧板以及两个挡板,侧板和挡板组成矩形的框架结构,且矩形结构的镜子本体的四个侧边能够分别插入至侧板和挡板内,实现了对镜子本体与侧板和挡板组成的框架结构的稳定连接;同时由于背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能够将侧板与背板可拆式连接,而挡板上设置的第二连接件也能侧板可拆式连接,因此,在将镜子本体安装于背板上时,先将其中一个侧板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在背板上,将镜子本体放置于背板上,并且将镜子本体的其中一个长边插入至该侧板中,然后再将另一个侧板通过第一连接件安装在背板上,并将镜子本体的另一个长边插入至该侧板中,最后再将其中一个挡板通过第二连接件固定在两个侧板之间,并保证镜子本体的其中一个短边插入至该挡板内,再将另一个挡板安装至侧板两端之间,同时也保证镜子本体的另一条短边插入至该挡板内,从而实现了对镜子本体与背板之间的快速组装;而后续当需要将镜子本体从背板上拆卸时,先将两个挡板从侧板上拆下后,再将两个侧板从背板上拆下,便实现对镜子本体与背板之间的快速拆卸。
7.本技术方案利用设置的侧板和挡板不仅能够实现对镜子本体与背板之间的快速装卸,保证镜子本体能够稳定固定在背板上,同时利用设置的侧板和挡板能够实现对镜子本体四条边的保护,降低了镜子本体的四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被撞损的情况发生,同时也防止了镜子本体四边的棱边对使用者造成划伤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用户使用的安全性能。
8.所述背板上还设有两条用于放置侧板的第一缺口,第一缺口分别靠近于背板的两个长边;所述背板上还设有两条用于放置挡板的第二缺口,第二缺口分别靠近于背板的两个短边,且与第一缺口连通。
9.设置的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分别用于对侧板和挡板进行限位,使用者在安装侧板和挡板时,能够根据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快速确定侧板和挡板在背板上的位置,同时利用第一缺口的侧壁和第二缺口的侧壁实现对侧板和挡板的约束,限制其朝中靠拢。
10.所述侧板包括中板和分别位于中板两端上的端板,所述中板和端板内部均设有空腔,所述中板的两端与空腔连通,所述端板朝向中板方向的端部与端板内部的空腔连通;所述中板和端板的侧壁上均设有用于放置镜子本体长边的第一开口,且第一开口与空腔连通。
11.为了方便打包运输,故本技术方案将侧板设置成拼接式结构,分别由中板和两个端板拼接而成,为了保证镜子本体的长边能够顺利放置在中板和端板中,故在中板和端板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一开口,通过设置的第一开口,方便将镜子本体的长边放入至侧板中,实现对镜子本体侧边的保护作用。
12.所述中板的两端均设有定位孔,所述端板朝向中板方向的端部均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能够插入至定位孔内。
13.在具体地拼接侧板时,利用设置在两个端板上的定位杆分别插入至中板两端上的定位孔内,实现了对侧板的快速拼装。
14.所述中板和端板的空腔内壁上还设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上设有夹持板。
15.为了将镜子本体的两个长边稳定固定在两个侧板中,故在中板和端板的空腔内还设置有第二弹性件和夹持板,利用镜子本体两侧的夹持板能够对镜子本体进行夹持,避免镜子本体在空腔内晃动;同时夹持板朝向镜子本体的夹持面上还设置有垫片,减小夹持板对镜子本体造成的损伤。
16.所述背板的第一缺口上还设有若干盲孔;第一连接件包括第四弹性件、限位杆以及横杆,所述第四弹性件一端固定于盲孔内底,另一端与限位杆的底部连接,限位杆的上端设有第一斜面,所述横杆位于第一缺口侧壁上;所述中板和端板上还设有限位孔和连接孔,所述限位孔的内径与限位杆的外径相同,所述连接孔的内径与横杆的外径相同,当限位杆插入至连接孔内时,第四弹性件能够推动限位杆插入至限位孔内,将中板和端板固定在第一缺口内。
17.在利用设置的第一连接件将侧板固定在背板上第一缺口内时,将中板和端板拼接好的侧板放置在第一缺口的边缘处,并保证中板和端板上的连接孔与第一缺口侧壁上的横杆对准,将侧板朝着横杆方向推动,由于限位杆上设置有第一斜边,侧板在第一缺口上移动时,侧壁能够作用于第一斜边上,迫使限位杆压缩第四弹性件,并缩回至背板上的盲孔内,当横杆插入至连接孔内时,中板和端板上的限位孔正好移动至限位杆上方,在第四弹性件的作用下,将限位杆插入至限位孔内,从而利用设置的限位杆和横杆实现了对中板和端板的约束,保证其稳定固定在背板上。
18.所述端板和中板上还均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插入至空腔内,且活动杆位于空腔内的末端上还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放置腔,放置腔内设有第五弹性件和下压块,所述第五弹性件的弹力大于第四弹性件的弹力,下压块的下端还设有有第二斜边。
19.当需要将侧板从背板上拆卸时,朝外拉动活动杆,活动杆拉动连接块跟着朝外移动,当连接块移动至中板和端板上的限位孔处时,利用设置的第五弹性件驱动下压块插入至限位孔内,由于第五弹性件的弹力大于第三弹性件的弹力,使得下压块能够推动限位杆缩回至背板的盲孔内,下压块下移的最大位移为其端部与中板和端板朝向第一缺口方向的表面齐平,保证下压块一端不会插入至背板的盲孔内,同时另一端也不会从连接块的放置腔内移出,最后再将侧板朝外侧拉动,将横杆从连接孔内移出,从而实现了快速将侧板与背板之间的拆卸。
20.所述连接块上还设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还与空腔内壁连接;所述中板和端板的侧壁上均设有凹槽,所述活动杆贯穿在凹槽内,活动杆上还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活动杆的末端,所述第二挡板位于空腔内。
21.而当对活动杆的拉力移除后,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能够拉动活动杆缩回至空腔内,而由于下压块朝向限位杆方向的端部设有第二斜边,因此,当第二弹性件拉动活动杆回移时,位于连接块内的下压块在第二斜边的作用下能够易于缩回至连接块内,从而顺利将下压块从限位孔内移出。
22.为了避免活动杆完全缩回至侧板的空腔内,故在活动杆位于侧板外侧端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一挡板,并且在中板和端板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第一挡板的凹槽,使得第二弹性件产生的拉动最终带动活动杆端部的第一挡板移动至凹槽内,一方面能够限制活动杆完全缩回至侧板的空腔内,另一方面利用设置的凹槽能够避免第一挡板突出在侧板的外侧,减少占用的空间,为了方便将第一挡板从凹槽内拉出,故在第一挡板的外侧上还设置有拉环,拉环与第一挡板铰接。
23.而为了避免在使用较大的力拉动活动杆时,活动杆快速移动,导致连接块内的下压块无法及时插入至限位孔内,故在活动杆位于侧板的空腔内还设置有第二挡板,当活动杆上的第二挡板移动至与侧板的空腔内壁接触时,此时的连接块正好与限位孔处于同一竖直方向上,从而保证连接块内的下压块能够插入至限位孔内,将限位杆往回顶动。
24.所述挡板内部设有腔体,挡板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放置镜子本体第二开口,且第二开口与腔体连通;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连接杆和第一弹性件,所述连接杆插入至挡板的腔体内,连接杆位于腔体内的末端上还设有固定板,所述第一弹性件套在连接杆上,且第一弹性件一端与固定板连接,另一端与挡板腔体内壁连接,所述侧板的两个端板上还均设有与连接杆匹配的固定孔,所述连接杆能够插入至固定孔内。
25.在利用设置的第二连接件将挡板安装在侧板上设有,将挡板两侧的连接杆压入至挡板的腔体内,然后将挡板放置在背板的第二缺口内,并推动挡板,迫使挡板两侧的连接杆移动至与侧板的端板山的固定孔对正,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推动连接杆插入至端板的固定孔内,实现了侧板与挡板之间的快速连接,同时保证镜子本体的短边放置于挡板的第二开口内,实现对镜子本体短边保护的目的;而在拆卸时,先将侧板从背板上拆卸,同时也实现了侧板与挡板之间的拆卸。
2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27.本实用新型利用设置的第一连接件能够快速将侧板固定在背板的第一缺口内,实现对镜子本体两长边的固定和保护,利用设置的第二连接件能够快速将挡板固定在侧板上,实现对镜子本体两端便的固定和保护,最终将镜子本体快速固定至背板上,并且便于后
期的拆卸,同时也实现了对镜子本体四边的保护。
附图说明
2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板与侧板和挡板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板与侧板和挡板未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33.图5为本实用新型侧板另一种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6为本实用新型端板与背板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7为本实用新型端板与背板另一种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7中a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37.图9为本实用新型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38.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39.1-镜子本体,2-侧板,3-挡板,4-背板,5-第一缺口,6-第二缺口,7-固定孔,8-端板,9-中板,10-第一开口,11-定位杆,12-连接杆,13-第一弹性件,14-固定板,15-第二开口,16-第一挡板,17-第二挡板,18-横杆,19-第二弹性件,20-夹持板,21-活动杆,22-第二弹性件,23-限位杆,24-第四弹性件,25-下压块,26-连接块,27-第五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41.实施例
42.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镜子本体1和背板4,还包括两个侧板2以及两个挡板3,所述镜子本体1的四边分别插入至侧板2和挡板3内部,所述背板4上还设有第一连接件,挡板3上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能够与侧板2可拆式连接。
4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健身智能镜子,其通常都是镜子本体通过胶粘的方式将镜子本体固定在背板上,但是采用上述方式虽然能够将镜子本体稳定固定在背板上,但是当镜子出现损坏时,不便于快速将建镜子本体从背板上拆卸下来,为此,本技术方案在背板4安装镜子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侧板2以及两个挡板3,侧板2和挡板3组成矩形的框架结构,且矩形结构的镜子本体1的四个侧边能够分别插入至侧板2和挡板3内,实现了对镜子本体1与侧板2和挡板3组成的框架结构的稳定连接;同时由于背板4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能够将侧板2与背板4可拆式连接,而挡板3上设置的第二连接件也能侧板2可拆式连接,因此,在将镜子本体1安装于背板4上时,先将其中一个侧板2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在背板4上,将镜子本体1放置于背板4上,并且将镜子本体1的其中一个长边插入至该侧板2中,然后再将另一个侧板2通过第一连接件安装在背板4上,并将镜子本体1的另一个长边插入至该侧板3中,最后再将其中一个挡板3通过第二连接件固定在两个侧板2之间,并保证镜子
本体1的其中一个短边插入至该挡板3内,再将另一个挡板3安装至侧板2两端之间,同时也保证镜子本体1的另一条短边插入至该挡板3内,从而实现了对镜子本体1与背板4之间的快速组装;而后续当需要将镜子本体从背板4上拆卸时,先将两个挡板3从侧板2上拆下后,再将两个侧板2从背板4上拆下,便实现对镜子本体1与背板4之间的快速拆卸。
44.本技术方案利用设置的侧板2和挡板3不仅能够实现对镜子本体1与背板4之间的快速装卸,保证镜子本体1能够稳定固定在背板4上,同时利用设置的侧板2和挡板3能够实现对镜子本体1四条边的保护,降低了镜子本体1的四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被撞损的情况发生,同时也防止了镜子本体1四边的棱边对使用者造成划伤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用户使用的安全性能。
45.所述背板4上还设有两条用于放置侧板2的第一缺口5,第一缺口5分别靠近于背板4的两个长边;所述背板4上还设有两条用于放置挡板3的第二缺口6,第二缺口5分别靠近于背板4的两个短边,且与第一缺口5连通。
46.设置的第一缺口5和第二缺口6分别用于对侧板2和挡板3进行限位,使用者在安装侧板2和挡板3时,能够根据第一缺口5和第二缺口6快速确定侧板2和挡板3在背板4上的位置,同时利用第一缺口5的侧壁和第二缺口6的侧壁实现对侧板2和挡板3的约束,限制其朝中靠拢。
47.所述侧板2包括中板9和分别位于中板9两端上的端板8,所述中板9和端板8内部均设有空腔,所述中板9的两端与空腔连通,所述端板8朝向中板9方向的端部与端板8内部的空腔连通;所述中板9和端板8的侧壁上均设有用于放置镜子本体1长边的第一开口10,且第一开口10与空腔连通。
48.为了方便打包运输,故本技术方案将侧板2设置成拼接式结构,分别由中板9和两个端板8拼接而成,为了保证镜子本体1的长边能够顺利放置在中板9和端板8中,故在中板9和端板8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一开口10,通过设置的第一开口10,方便将镜子本体1的长边放入至侧板2中,实现对镜子本体1侧边的保护作用。
49.所述中板9的两端均设有定位孔,所述端板8朝向中板9方向的端部均设有定位杆11,所述定位杆11能够插入至定位孔内。
50.在具体地拼接侧板2时,利用设置在两个端板8上的定位杆11分别插入至中板9两端上的定位孔内,实现了对侧板2的快速拼装。
51.所述中板9和端板8的空腔内壁上还设有第二弹性件19,第二弹性件19上设有夹持板20。
52.为了将镜子本体1的两个长边稳定固定在两个侧板2中,故在中板9和端板8的空腔内还设置有第二弹性件19和夹持板20,利用镜子本体1两侧的夹持板20能够对镜子本体1进行夹持,避免镜子本体1在空腔内晃动;同时夹持板20朝向镜子本体1的夹持面上还设置有垫片,减小夹持板20对镜子本体1造成的损伤。
53.所述背板4的第一缺口上还设有若干盲孔;第一连接件包括第四弹性件24、限位杆23以及横杆18,所述第四弹性件24一端固定于盲孔内底,另一端与限位杆23的底部连接,限位杆23的上端设有第一斜面,所述横杆18位于第一缺口5侧壁上;所述中板9和端板8上还设有限位孔和连接孔,所述限位孔的内径与限位杆23的外径相同,所述连接孔的内径与横杆18的外径相同,当限位杆23插入至连接孔内时,第四弹性件24能够推动限位杆23插入至限
位孔内,将中板9和端板8固定在第一缺口5内。
54.在利用设置的第一连接件将侧板2固定在背板4上第一缺口5内时,将中板9和端板8拼接好的侧板2放置在第一缺口5的边缘处,并保证中板9和端板8上的连接孔与第一缺口5侧壁上的横杆18对准,将侧板2朝着横杆18方向推动,由于限位杆23上设置有第一斜边,侧板2在第一缺口5上移动时,侧壁2能够作用于第一斜边上,迫使限位杆23压缩第四弹性件24,并缩回至背板4上的盲孔内,当横杆18插入至连接孔内时,中板9和端板8上的限位孔正好移动至限位杆23上方,在第四弹性件24的作用下,将限位杆23插入至限位孔内,从而利用设置的限位杆23和横杆18实现了对中板9和端板8的约束,保证其稳定固定在背板4上。
55.所述端板8和中板9上还均设有活动杆21,所述活动杆21插入至空腔内,且活动杆21位于空腔内的末端上还设有连接块26,所述连接块26上设有放置腔,放置腔内设有第五弹性件27和下压块25,所述第五弹性件27的弹力大于第四弹性件24的弹力,下压块25的下端还设有有第二斜边。
56.当需要将侧板2从背板4上拆卸时,朝外拉动活动杆21,活动杆21拉动连接块26跟着朝外移动,当连接块26移动至中板9和端板8上的限位孔处时,利用设置的第五弹性件27驱动下压块25插入至限位孔内,由于第五弹性件27的弹力大于第三弹性件24的弹力,使得下压块25能够推动限位杆23缩回至背板1的盲孔内,下压块25下移的最大位移为其端部与中板9和端板8朝向第一缺口5方向的表面齐平,保证下压块25一端不会插入至背板4的盲孔内,同时另一端也不会从连接块26的放置腔内移出,最后再将侧板2朝外侧拉动,将横杆18从连接孔内移出,从而实现了快速将侧板2与背板4之间的拆卸。
57.所述连接块26上还设有第二弹性件22,第二弹性件22还与空腔内壁连接;所述中板8和端板8的侧壁上均设有凹槽,所述活动杆21贯穿在凹槽内,活动杆21上还设有第一挡板16和第二挡板17,所述第一挡板16位于活动杆21的末端,所述第二挡板17位于空腔内。
58.而当对活动杆21的拉力移除后,在第二弹性件22的作用下,能够拉动活动杆21缩回至空腔内,而由于下压块25朝向限位杆23方向的端部设有第二斜边,因此,当第二弹性件22拉动活动杆21回移时,位于连接块26内的下压块25在第二斜边的作用下能够易于缩回至连接块26内,从而顺利将下压块25从限位孔内移出。
59.为了避免活动杆21完全缩回至侧板2的空腔内,故在活动杆21位于侧板2外侧端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一挡板16,并且在中板8和端板8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第一挡板16的凹槽,使得第二弹性件22产生的拉动最终带动活动杆21端部的第一挡板16移动至凹槽内,一方面能够限制活动杆21完全缩回至侧板2的空腔内,另一方面利用设置的凹槽能够避免第一挡板16突出在侧板2的外侧,减少占用的空间,为了方便将第一挡板16从凹槽内拉出,故在第一挡板16的外侧上还设置有拉环,拉环与第一挡板16铰接。
60.而为了避免在使用较大的力拉动活动杆21时,活动杆21快速移动,导致连接块26内的下压块25无法及时插入至限位孔内,故在活动杆21位于侧板2的空腔内还设置有第二挡板17,当活动杆21上的第二挡板17移动至与侧板2的空腔内壁接触时,此时的连接块26正好与限位孔处于同一竖直方向上,从而保证连接块26内的下压块25能够插入至限位孔内,将限位杆23往回顶动。
61.所述挡板3内部设有腔体,挡板3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放置镜子本体1的第二开口15,且第二开口15与腔体连通;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连接杆12和第一弹性件13,所述连接杆12
插入至挡板3的腔体内,连接杆12位于腔体内的末端上还设有固定板14,所述第一弹性件13套在连接杆12上,且第一弹性件13一端与固定板14连接,另一端与挡板3腔体内壁连接,所述侧板2的两个端板8上还均设有与连接杆12匹配的固定孔7,所述连接杆12能够插入至固定孔7内。
62.在利用设置的第二连接件将挡板3安装在侧板2上设有,将挡板3两侧的连接杆12压入至挡板3的腔体内,然后将挡板3放置在背板4的第二缺口6内,并推动挡板3,迫使挡板3两侧的连接杆12移动至与侧板2的端板8山的固定孔7对正,在第一弹性件13的作用下,推动连接杆12插入至端板8的固定孔7内,实现了侧板2与挡板3之间的快速连接,同时保证镜子本体1的短边放置于挡板3的第二开口15内,实现对镜子本体1短边保护的目的;而在拆卸时,先将侧板2从背板4上拆卸,同时也实现了侧板2与挡板3之间的拆卸。
63.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