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86774发布日期:2022-04-14 22:31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调奶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调奶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调奶器。


背景技术:

2.调奶器是一种便于随时为婴幼儿喂食已冲调好且温度合适的配方奶而产生的小家电。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调奶器,在烧开水后,容纳腔内的水需要从100℃降温到适合冲奶的40~45℃,在自然降温状态下往往需要2~3小时,等待时间漫长,导致调奶器使用不方便。而部分具有冷却功能的调奶器,由于要增加冷却部件,因此调奶器上往往需要设置容置冷却部件的壳体,这种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调奶器杯体的取放,也导致了调奶器使用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快速降温,且方便杯体拿出和放置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合批量生产的调奶器。
4.一种调奶器,所述的调奶器包括:杯体组件,所述杯体组件设有第一容腔,所述第一容腔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盖体组件,所述盖体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上方;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有用于承接所述杯体组件的支撑部,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盖体组件可转动连接;开合装置,所述开合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座内,所述开合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盖体组件的相对转动;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杯体组件或支撑座上。
5.本技术的调奶器,包括杯体组件、盖体组件、支撑座、开合装置、加热装置。其中,杯体组件设有第一容腔,第一容腔用于盛装液体,如水、牛奶、咖啡等,支撑座用于承接杯体组件,加热装置设置在杯体组件或支撑座上,用于对杯体组件内的液体进行加热。上述的调奶器,还包括盖体组件,盖体组件用于承载调奶器的其他功能部件,如制冷装置、控制装置等,可以实现不同功能部件之间的物理隔离,防止干扰,提高调奶器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盖体组件与支撑座通过开合装置实现可转动连接,从而方便杯体组件从支撑座和盖体组件之间取出,提高调奶器使用的便利性。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平台、支撑座本体和第二容腔,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所述支撑部,所述支撑座本体与所述支撑平台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容腔,所述支撑座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容腔连通的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支撑座本体靠近所述第二开口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孔和转轴,所述盖体组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孔相适配的第二限位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孔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孔并与所述第一限位孔以及第二限位孔限位配合;
7.所述开合装置包括连杆和弹簧,所述连杆和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二容腔内,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连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座本体的底面连接,所述连杆一端凸出所述第三开口,另一端与所述转轴连接。
8.上述的调奶器,支撑座通过支撑座本体与支撑平台围合形成第二容腔,开合装置设置在第二容腔内,且开合装置包括连杆和弹簧,连杆的一端穿过第三开口并凸出支撑平台,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口处的转轴连接,转轴分别连接支撑座本体上的第一限位孔和盖体组件上的第二限位孔,从而使支撑座与盖体组件实现可转动连接。上述的开合装置的弹簧一端与连杆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座本体的底面连接,当杯体组件与支撑座的支撑平台相抵时,压迫凸出支撑平台的连杆向下移动并压迫弹簧产生弹性变形,最终导致连杆整体向下运动,连杆的运动带动与之连接的转轴作旋转运动,最终驱使转轴带动盖体组件进行转动运动,从而实现盖体组件的打开。上述的调奶器,开合装置结构简单,适于批量生产。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平台的支撑部向内凹陷形成容置槽,所述杯体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
10.上述的调奶器,支撑平台的支撑部向内凹陷形成容置槽,杯体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置槽内,从而使杯体组件至少部分能卡入容置槽内,使杯体组件在支撑座上更好地定位,防止杯体组件滑落,影响使用安全。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平台的支撑部与所述支撑座本体的侧壁边沿持平,所述杯体组件能与所述支撑部相抵。
12.上述的调奶器,支撑平台与支撑座本体的侧壁边沿持平,使支撑平台的支撑部与支撑座本体的侧壁形成水平面,从而便于杯体组件放置于支撑平台的支撑部上,或从支撑平台的支撑部上取出。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调奶器,还包括冷却装置,所述盖体组件设有第三容腔,所述第三容腔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三容腔内。
14.上述的调奶器,还包括冷却装置,冷却装置设置在盖体组件的第三容腔内。通过设置冷却装置,可以加速调奶器对杯体组件内液体的温度调节,提高降温效率,从而提高调奶器的使用便利性。
15.可选地,冷却装置为冷媒,冷媒使第三容腔的空气冷却,并通过第三容腔与第一容腔连通,实现不同容腔内的冷热空气交换,使第一容腔的液体快速降温。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调奶器,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加热装置以及冷却装置电连接。
17.上述的调奶器,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加热装置以及冷却装置连接,从而能自动调节调奶器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工作状态的开启和关闭,提高调奶器使用的便利性和使用可靠性。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调奶器,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感应件,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开合装置、加热装置以及冷却装置电连接。
19.上述的调奶器,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还包括感应件,控制装置分别与开合装置、加热装置以及冷却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除可以自动控制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工作状态的开启和关闭外,还通过设置感应件,实现对开合装置的自动控制。可选地,感应件为位置传感器,当感应件感应到杯体组件在支撑平台上的位置发生偏移时,主动传送信号至控制装置中,再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开合装置打开,方便将杯体组件从调奶器中取出。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装置为鼓风机,所述盖体组件包括盖体本体,所述盖体本体围合形成所述第三容腔,所述盖体本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以及
出风口分别与所述第三容腔连通,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容腔相对设置。
21.上述的调奶器中,冷却装置为鼓风机,盖体组件的盖体本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出风口与第一容腔相对设置,从而使出风口的出风吹入第一容腔内,加速第一容腔内液体上部的空气流动,达到快速散热和对液体快速冷却的效果。通过设置鼓风机作为冷却装置,结构简单,方便维护,且在提高冷却效率的同时,还能有利于节约能源。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上设有防尘网。通过在进风口处设置防尘网,可以有效隔绝外界空气中的杂质干扰,以提高冷却用空气的洁净度。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杯体组件包括杯体本体和杯盖组件,所述杯盖组件与所述杯体本体可拆连接,所述杯体本体上设有所述第一容腔和第一开口,所述杯体本体至少部分向外延伸形成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的出液口,所述杯盖组件覆盖所述第一开口。
24.上述的调奶器中,杯体组件包括杯体本体和杯盖组件,杯盖组件与杯体本体可拆连接。通过设置带有杯盖组件的杯体组件,可以防止外界杂质落入杯体本体的第一容腔内,进而污染第一容腔内的液体。且通过设置可拆连接的杯盖组件和杯体杯体,还能方便对杯体本体的清洗。上述的杯体组件设计可以提高调奶器的使用卫生安全性。另外,通过杯体本体至少部分向外延伸并形成与第一容腔连通的出液口,可以方便蒸发的热空气从出液口处散失,提升冷却效率。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杯盖组件包括杯盖座和贯通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杯盖座连接,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口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连接件的通孔内,所述出风口上还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的通孔内。
26.上述的调奶器设置具有贯通连接件的杯盖组件,且出风口至少部分设置在连接件的通孔内,可以方便盖体组件的出风口与杯盖组件之间的位置固定,从而形成稳定的风道结构。另外,通过在出风口处设置单向阀,可以有效防止第一容腔内的蒸汽上溢而影响盖体组件内的元器件的性能。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液口背向设置。通过将进风口与出液口之间的位置设置为背向,进而使导风口方向背向出液口,可以使冷风进入第一容腔内的路径延长,从而形成最佳的热气流排出路径,提高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调奶器装配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调奶器装配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座与开合装置的位置示意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座的俯视图;
32.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座内部视图;
33.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座与盖体组件装配后的示意图;
34.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盖体组件装配后的示意图;
35.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盖体组件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36.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杯体组件与盖体组件以及支撑座拆分示意图;
37.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杯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8.其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39.100杯体组件,101第一容腔,102第一开口,110杯体本体,120杯盖组件,121杯盖座,122连接件,103出液口;
40.200盖体组件,201第二限位孔,202第三容腔,210盖体本体,203进风口,204出风口,205防尘网,206单向阀;
41.300支撑座,310支撑平台,320支撑座本体,330转轴,301第二容腔,302第二开口,303第三开口,304第一限位孔,305容置槽;
42.400开合装置,410连杆,420弹簧;
43.500加热装置;
44.600冷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45.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47.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调奶器。
48.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9、图10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调奶器,包括:杯体组件100,杯体组件100设有第一容腔101,第一容腔101设有第一开口102,第一开口102与第一容腔101连通;盖体组件200,盖体组件200设置在第一开口102上方;支撑座300,支撑座300设有用于承接杯体组件100的支撑部,支撑座300与盖体组件200可转动连接;开合装置400,开合装置400设置在支撑座300内,开合装置400用于控制支撑座300与盖体组件200的相对转动;加热装置500,加热装置500设置在杯体组件100或支撑座300上。
49.本技术的调奶器,包括杯体组件100、盖体组件200、支撑座300、开合装置400、加热装置500。其中,杯体组件100设有第一容腔101,第一容腔101用于盛装液体,如水、牛奶、咖啡等,支撑座300用于承接杯体组件100,加热装置500设置在杯体组件100或支撑座300上,用于对杯体组件100内的液体进行加热。上述的调奶器,还包括盖体组件200,盖体组件200用于承载调奶器的其他功能部件,如制冷装置、控制装置等,可以实现不同功能部件之间的物理隔离,防止干扰,提高调奶器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盖体组件200与支撑座300通过开合装置400实现可转动连接,从而方便杯体组件100从支撑座300和盖体组件200之间取出,提高调奶器使用的便利性。
50.如图3至图7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支撑座300包括支撑平台310、支撑座本体320和第二容腔301,支撑平台310上设有支撑部,支撑座本体320与支撑平台310围合形成第二容腔301,支撑座300上还设有与第二容腔301连通的第二开口302和第三开口303,第三开口303设置在支撑平台310上,支撑座本体310靠近第二开口302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孔304和转轴330,盖体组件200上设有与第一限位孔304相适配的第二限位孔201,转轴330穿过第一限位孔304以及第二限位孔201并与第一限位孔304以及第
二限位孔201限位配合;
51.开合装置400包括连杆410和弹簧420,连杆410和弹簧420设置在第二容腔301内,弹簧420一端与连杆410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座本体320的底面连接,连杆410一端凸出第三开口303,另一端与转轴330连接。
52.上述的调奶器,支撑座300通过支撑座本体320与支撑平台310围合形成第二容腔301,开合装置400设置在第二容腔301内,且开合装置400包括连杆410和弹簧420,连杆410的一端穿过第三开口303并凸出支撑平台310,连杆410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口302处的转轴330连接,转轴330分别连接支撑座本体320上的第一限位孔304和盖体组件200上的第二限位孔201,从而使支撑座300与盖体组件200实现可转动连接。上述的开合装置400的弹簧420一端与连杆410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座本体320的底面连接,当杯体组件100与支撑座300的支撑平台310相抵时,压迫凸出支撑平台310的连杆410向下移动并压迫弹簧420产生弹性变形,最终导致连杆410整体向下运动,连杆410的运动带动与之连接的转轴330作旋转运动,最终驱使转轴330带动盖体组件200进行转动运动,从而实现盖体组件200的打开。上述的调奶器,开合装置结构简单,适于批量生产。
53.如图3至图5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平台310的支撑部向内凹陷形成容置槽305,杯体组件100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置槽305内。
54.上述的调奶器,支撑平台310的支撑部向内凹陷形成容置槽305,杯体组件100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置槽305内,从而使杯体组件100至少部分能卡入容置槽305内,使杯体组件100在支撑座300上更好地定位,防止杯体组件100滑落,影响使用安全。
55.如图6、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平台310的支撑部与支撑座本体320的侧壁边沿持平,杯体组件100能与支撑部相抵。
56.上述的调奶器,支撑平台310与支撑座本体320的侧壁边沿持平,使支撑平台310的支撑部与支撑座本体320的侧壁形成水平面,从而便于杯体组件100放置于支撑平台310的支撑部上,或从支撑平台310的支撑部上取出。
57.如图1、图2、图7、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的调奶器,还包括冷却装置600,盖体组件200设有第三容腔202,第三容腔202与第一容腔101连通,冷却装置600设置在第三容腔202内。
58.上述的调奶器,还包括冷却装置600,冷却装置600设置在盖体组件200的第三容腔202内。通过设置冷却装置600,可以加速调奶器对杯体组件100内液体的温度调节,提高降温效率,从而提高调奶器的使用便利性。
59.可选地,冷却装置600为冷媒,冷媒使第三容腔202的空气冷却,并通过第三容腔202与第一容腔101连通,实现不同容腔内的冷热空气交换,使第一容腔101的液体快速降温。
60.在本实施例中的调奶器,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加热装置500以及冷却装置600电连接。
61.上述的调奶器,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加热装置500以及冷却装置600连接,从而能自动调节调奶器加热装置500和冷却装置600工作状态的开启和关闭,提高调奶器使用的便利性和使用可靠性。
62.在本实施例中的调奶器,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还包括感应件,控制装置分别
与开合装置400、加热装置500以及冷却装置600电连接。
63.上述的调奶器,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还包括感应件,控制装置分别与开合装置400、加热装置500以及冷却装置600电连接。控制装置除可以自动控制加热装置500和冷却装置600工作状态的开启和关闭外,还通过设置感应件,实现对开合装置400的自动控制。可选地,感应件为位置传感器,当感应件感应到杯体组件100在支撑平台310上的位置发生偏移时,主动传送信号至控制装置中,再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开合装置400打开,方便将杯体组件100从调奶器中取出。
64.如图1、图2、图6、图7、图8、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冷却装置600为鼓风机,盖体组件200包括盖体本体210,盖体本体210围合形成第三容腔202,盖体本体210上设有进风口203和出风口204,进风口203以及出风口204分别与第三容腔202连通,出风口204与第一容腔101相对设置。
65.上述的调奶器中,冷却装置600为鼓风机,盖体组件200的盖体本体210上设有进风口203和出风口204,且出风口204与第一容腔101相对设置,从而使出风口204的出风吹入第一容腔101内,加速第一容腔101内液体上部的空气流动,达到快速散热和对液体快速冷却的效果。通过设置鼓风机作为冷却装置600,结构简单,方便维护,且在提高冷却效率的同时,还能有利于节约能源。
66.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口203上设有防尘网205。通过在进风口203处设置防尘网205,可以有效隔绝外界空气中的杂质干扰,以提高冷却用空气的洁净度。
67.如图1、图2、图6、图9、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杯体组件100包括杯体本体110和杯盖组件120,杯盖组件120与杯体本体110可拆连接,杯体本体110上设有第一容腔101和第一开口102,杯体本体110至少部分向外延伸形成与第一容腔101连通的出液口103,杯盖组件120覆盖第一开口102。
68.上述的调奶器中,杯体组件100包括杯体本体110和杯盖组件120,杯盖组件120与杯体本体110可拆连接。通过设置带有杯盖组件120的杯体组件100,可以防止外界杂质落入杯体本体110的第一容腔101内,进而污染第一容腔101内的液体。且通过设置可拆连接的杯盖组件120和杯体杯体110,还能方便对杯体本体110的清洗。上述的杯体组件100设计可以提高调奶器的使用卫生安全性。另外,通过杯体本体110至少部分向外延伸并形成与第一容腔101连通的出液口103,可以方便蒸发的热空气从出液口103处散失,提升冷却效率。
69.如图8、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杯盖组件120包括杯盖座121和贯通的连接件122,连接件122与杯盖座121连接,连接件122一端与第一开口102连通,另一端与出风口204连通,出风口204至少部分设置于连接件122的通孔内,出风口204上还设有单向阀206,单向阀206设置在连接件122的通孔内。
70.上述的调奶器设置具有贯通连接件122的杯盖组件120,且出风口204至少部分设置在连接件122的通孔内,可以方便盖体组件200的出风口204与杯盖组件120之间的位置固定,从而形成稳定的风道结构。另外,通过在出风口204处设置单向阀206,可以有效防止第一容腔101内的蒸汽上溢而影响盖体组件200内的元器件的性能。
71.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口203与出液口103背向设置。通过将进风口203与出液口103之间的位置设置为背向,进而使导风口方向背向出液口103,可以使冷风进入第一容腔101内的路径延长,从而形成最佳的热气流排出路径,提高散热效率。
72.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7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