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数字化人体工学健康升降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66708发布日期:2022-05-26 09:35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数字化人体工学健康升降桌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桌子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数字化人体工学健康升降桌。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家用或办公用桌子,一般都是由桌腿和桌子面板组成,为了适应多容置功能,还会设计抽屉、置物架等,从而满足收纳要求,现有设计一般从机械角度去设计桌子,从而满足办公需求。
3.此种结构需要外接很多线路,及外接设备,才能满足智能化需求,一方面外接设备占用桌子很大空间,不利于收纳整理,另一方面,需要外接电源插板,电源线和电源插板裸漏在外,造成安全隐患,再次,没有与用户交互功能,不够人性化。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数字化人体工学健康升降桌。
5.本实用新型包括桌子本体,所述桌子本体包括桌腿、由桌腿支撑的桌面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桌面面板下方的若干个功能区,所述功能区包括第一接口区、线束管理区、数据接口集成区和桌子功能控制区,所述第一接口区设有若干个接桌子本体引入的外接电源的电源接口,所述线束管理区对各个功能区的线束统一管理,所述数据接口集成区设有电路板和与电路板相连的数据接口,实现数据的交换,所述桌子功能控制器包括控制板和与控制板相连的控制组件。
6.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接口区包括强电接口区、弱电接口区和/或网络接口,所述弱电接口区设有弱电接口和将市电转换为弱电的转接电路板,所述桌面面板设有容纳所述电源接口区元器件的凹槽。
7.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上方设有与桌面面板上表面齐平的盖板,所述盖板中部一侧设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与桌面面板之间形成供线束穿过的窗口。
8.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设有2个以上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凹槽按照使用频次分割为若干个腔室,隔板顶部设有供线束穿过的线束槽,所述盖板设有与腔室数量相同的盖板单元,分别设置在对应的腔室上方。
9.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桌子本体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控制板相连,控制所述桌腿升降,外接电源线由所述桌子本体外引入,并沿线束管理区布设。
10.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智能数字化人体工学健康升降桌还包括设置在桌面面板下方的下面板及四周围合所述下面板与桌面面板的侧板,所述桌面面板、下面板、侧板围合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分割为若干个功能区。
11.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接口区设置在远离使用者的前侧,所述数据接口集成区和桌子功能控制区靠近使用者的后侧设置,所述线束管理区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横向中部,所述数据接口集成区的数据接口设置在靠近使用者的侧面。
12.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靠近使用者的侧板为斜面设置,所述功能区设有音响,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音响的操作键,所述斜面上设有出音孔。
13.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功能区靠近使用者的一侧设有接近检测装置,所述接近检测装置与控制组件相连,所述控制组件通过接近检测装置获取使用者靠近或远离状态,控制功能区设备的工作状态。
14.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桌面上设有孔位,所述孔位内预埋与电源或电路板相连的接口,所述孔位上设有防尘防水塞。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人体工学设计,适合不同场景、不同人群的多场景使用需求;束线管理设计,条理化电源线、数据线布局,提供简洁、高效、整洁的桌面空间;数据与电源接口设计,可完美适配不同种类屏显设备、模块。
附图说明
16.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桌面面板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桌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0.如图1-图4所示,本例的桌子本体包括桌腿5、由桌腿5的支撑面9支撑的桌面面板1,还包括设置在桌面面板1下方的下面板16及四周围合所述下面板16与桌面面板1的侧板,所述桌面面板1、下面板16、侧板围合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又被内部的挡板13分割为若干个功能区。
21.本例功能区包括第一接口区10、线束管理区11、数据接口集成区12和桌子功能控制区14,所述第一接口区10主要用于与外部线束相连,设有若干个接桌子本体引入的外接电源的电源接口1001、1002,主要用于外接市电,还可以设置网络接口等。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本例的第一接口区10设置在远离使用者的前侧,所述数据接口集成区12和桌子功能控制区14靠近使用者的后侧设置,所述线束管理区11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横向中部,所述数据接口集成区14的数据接口设置在靠近使用者的侧面。
23.本例在所述第一接口区10包括强电接口区1002和弱电接口区1001,所述弱电接口区1001设有各种类型的弱电接口和将市电转换为弱电的转接电路板。
24.本例第一接口区10上方设有与桌面面板1上表面齐平的盖板2,所述盖板2中部一侧设有第一过线槽201,所述过线槽第一过线槽201与桌面面板1之间形成供线束穿过的窗口。可以外接显示器等,同时所述第一接口区10内部可以收纳显示器的线,使桌面更加简洁。
25.本例在桌子最前段的盖板2和前侧板开设第二过线槽4,用于外部线接入。本例也可以将外部电源线/网线等有桌腿内部引入,并沿线束管理区布设,从而实现线束的全包裹设计。不局限与本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从桌子本体其他有空腔或通孔的地方接入。
26.优选的,本例的第一接口区10设有2个以上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接口区10按
照使用频次分割为若干个腔室,隔板顶部设有供线束穿过的线束槽,所述盖板2设有与腔室数量相同的盖板单元,分别设置在对应的腔室上方,本例的盖板可以直接盖合在电源接口区上方,还可以采用磁铁吸附,铰链等设置方式。
27.前置集成式数据接口,将数据接口的使用频次分为高、中、低频三个挡位,为用户为数字化的生活场景提供便利,提高作业效率。
28.在不同的盖板单元上还设有供盖板单元打开、关闭的打开槽202,从而满足接线需求。
29.本例的功能区统一由所述第一接口区10供电,电源线由挡板13上方的凹槽1301及两端底部的通孔1302走线。
30.本例线束管理区11可以沿桌子长度方向设置线槽,从而对线束统一管理走线。
31.本例的数据接口集成区12设置在所述桌面面板1下方的左后侧,可以设置在后侧板7内侧,也可以作为单独的接线盒6设置在后侧板7的外侧,本例设置单独的接线盒6,上面设置有若干个数据接口601,本例的数据接口集成区12内可以设置电脑主板,而所述数据接口可以作为电脑的外设接口,接电脑外设,比如鼠标、键盘、sd卡等等。也可以作为其他的数据接口,比如天猫精灵等语音设备,通过数据接口实现音乐的播放、接耳机等。作为优选实施例,本例的接线盒6设计为抽拉式,本身可在一定范围内前后移动,以便用户从桌面下侧拉出,方便看见找准接口后,精准插拔接口外设插头等。
32.本例的桌子设有可升降设备8,本例的桌子功能控制区14包括控制板和与控制板相连的控制组件,通过数据线15与可升降设备8相连,控制可升降设备8的升降,进而带动桌腿5的升降。
33.本例桌子功能控制区14主要实现对桌子本身功能的控制,还可以做其它功能扩展,比如:设置由所述桌子功能控制器控制的加热板,当天冷时,可以控制加热板启动,从而使操作者在桌面上操作时不会感到寒凉,更加人性化。还可以设置由所述桌子功能控制器控制的水杯加热器,对水杯中的水实现保温效果,还可以与手机等智能设备通信,通过手机端的app控制桌子上的功能区设备等等。
34.优选的,本例的靠近使用者的后侧板7为斜面设置,所述功能区设有音响,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音响的操作键,所述斜面7上设有出音孔701,斜面设置,一方面避免与使用者的腿部干涉,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声音的扩散,音响出音效果更好。本例为了便于操作,及出音更流畅,防止使用者的遮挡,本例可以将左右两侧设置为出音孔,中间部分设置为控制音量及开关音响的按键区以及与音响相连的mic接口。
35.本例在所述斜面上还设置了接近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靠近时提供给用户使用提醒(例如点亮等)、自动反馈的感知功能,通过控制组件控制天猫精灵开关,通过语音交互,实现功能区设备的开关。
3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本例在桌面四个角设置了四个孔位101,四个孔位可以预埋电源接口或数据接口,从而通过简单的插拔实现电源或数据的断开、连接。在所述孔位101上方还设置了防尘防水塞3,保护所述孔位内的接口。桌面转准化拓展孔位,一方面可以实现束先管理的功能,另外一方面可以根据桌面的设计预留拓展功能——内置数据与电源接口,实现开放式的互动拓展接口,桌面上的空位预留是真正意义上的给桌面做拓展的接口,灵活性更大。
37.所述过线孔102可以连接由桌子内部引出的线束,通过低成本的设计,实现对线束的物理限位,保证线束留在桌面上。
38.本例在桌面面板1两端的中部还设置了无线充电区102,所述无线充电区102下方埋设有无线充电模组,从而实现对手机等设备的无线充电。
39.本实用新型通过智能化和人体工学设计,适合家居、办公等不同场景、不同人群的多场景使用需求;束线管理设计,条理化电源线、数据线布局,提供简洁、高效、整洁的桌面空间;数据与电源接口设计,可完美适配不同种类屏显设备、模块。桌面前侧内置数据接口设计,采用多段式开放式设计,可翻转、可移动的版块,为用户提供多样自由的布局和组合,满足个性化诉求;走线全包裹式设计,将杂乱走线完全隐藏,给产品简单、高效的互动与使用体验。
40.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实用新型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