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吸尘器。
背景技术:2.因为,市面上大部分吸尘器滤芯经常被灰尘堵住,影响吸力,因此,需要需要在吸尘器内部设置众多通风管道,但是由于通风管道过多,增加了吸尘器的内部空间,吸尘器的体积较大。
3.针对相关技术中吸尘器通风管道过多导致吸尘器的体积较大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尘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吸尘器通风管道过多导致吸尘器的体积较大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换阀。
6.根据本技术的转换阀包括:壳体、吸尘电机、进风道和出风道;
7.所述壳体内设有电机腔室,所述吸尘电机固定在所述电机腔室中,且所述吸尘电机与所述电机腔室的内壁之间设有通风间隙,所述进风道和所述出风道位于所述电机腔室的同一侧,所述吸尘电机的进风端相对出风端靠近所述进风道,所述进风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吸尘电机的进风端连通,所述出风道的第一端通过所述通风间隙连通所述吸尘电机的出风端,所述进风道的第二端和所述出风道的第二端均延伸出所述电机腔室。
8.可选地,还包括底盖和密封件,所述壳体靠近所述吸尘电机的出风端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底盖通过密封件封装在所述开口上。
9.可选地,所述吸尘电机固定在所述底盖上。
10.可选地,所述电机腔室的内壁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吸尘电机的横向突楞。
11.可选地,所述横向突楞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横向突楞环绕设置在所述吸尘电机周围。
12.可选地,还包括转换阀,所述转换阀包括阀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阀体中的内连通风道;
13.所述阀体与壳体连接,壳体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设有滤芯,所述内连通风道的第一端与所述通风口连接,以使当驱动所述内连通风道的第二端转动预设角度,使得所述内连通风道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进风道且所述出风道连通外界空间,或者使得所述内连通风道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出风道且所述进风道连通外界空间。
14.可选地,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位于阀体中,所述内连通风道的外侧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以使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内连通风道的第二端转动预设角度,使得所述内连通风道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进风道且所述出风道连通外界空间,或者使得所述内连通风道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出风道且所述进风道连通外界空间。
15.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阀体内部,所述传动齿轮套装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内连通风道的外侧设有与所述传动齿轮相啮合的旋转齿。
16.可选地,所述阀体上还设有用于连通外界空间的外连通风道,当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内连通风道的第二端转动预设角度,使得所述内连通风道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进风道且所述外连通风道与所述出风道连通,或者使得所述内连通风道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出风道且所述外连通风道与所述进风道连通。
17.可选地,所述阀体中位于所述内连通风道的外侧空间组成所述外连通风道。
1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吸尘器,通过设置:壳体、吸尘电机、进风道和出风道;所述壳体内设有电机腔室,所述吸尘电机固定在所述电机腔室中,且所述吸尘电机与所述电机腔室的内壁之间设有通风间隙,所述进风道和所述出风道位于所述电机腔室的同一侧,所述吸尘电机的进风端相对出风端靠近所述进风道,所述进风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吸尘电机的进风端连通,所述出风道的第一端通过所述通风间隙连通所述吸尘电机的出风端,所述进风道的第二端和所述出风道的第二端均延伸出所述电机腔室。这样,通过在所述吸尘电机的外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通风间隙,继而出风道通过所述通风间隙连通所述吸尘电机的出风端,即利用吸尘电机的外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的通风间隙作为一个吸尘电机的通风风道,使得本吸尘器无需设置连通吸尘电机的出风端额外管道,进而缩减了壳体的内部空间,进而可以减小吸尘器的尺寸或体积。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吸尘器通风管道过多导致吸尘器的体积较大问题。
附图说明
19.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尘器的第一状态下局部剖面图;
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尘器的第二状态下局部剖面图;
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尘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
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5.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26.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7.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连通”、“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8.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2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30.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吸尘器,包括:壳体2、吸尘电机5、进风道31和出风道32;
31.所述壳体2内设有电机腔室9,所述吸尘电机5固定在所述电机腔室9中,且所述吸尘电机5与所述电机腔室9的内壁之间设有通风间隙,所述进风道31和所述出风道32位于所述电机腔室9的同一侧,所述吸尘电机5的进风端相对出风端靠近所述进风道31,所述进风道31的第一端与所述吸尘电机5的进风端连通,所述出风道32的第一端通过所述通风间隙连通所述吸尘电机5的出风端,所述进风道31的第二端和所述出风道32的第二端均延伸出所述电机腔室9。
32.具体的,通过在所述吸尘电机5的外壁与所述壳体2的内壁之间形成通风间隙,继而出风道32通过所述通风间隙连通所述吸尘电机5的出风端,即利用吸尘电机5的外壁与所述壳体2的内壁之间的通风间隙作为一个吸尘电机5的通风风道,使得本吸尘器无需设置连通吸尘电机5的出风端额外管道,进而缩减了壳体2的内部空间,进而可以减小吸尘器的尺寸或体积。
33.可选地,还包括底盖8和密封件,所述壳体2靠近所述吸尘电机5的出风端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底盖8通过密封件封装在所述开口上。
34.具体的,通过底盖8和密封件可以对电机腔室9的一侧进行封装。
35.其中,对于电机腔室9的另一侧的封装,可选地,出风道32的形状为向吸尘电机5方向尺寸逐渐增大,并使得出风道32的外壁封装在壳体2上,从而完成电机腔室9的另一侧的封装。
36.另外,对于在所述吸尘电机5与所述电机腔室9的内壁之间形成通风间隙,可以至少采用以下两个方式:
37.其一,可选地,所述吸尘电机5固定在所述底盖8上。即,吸尘电机5的一侧与进风道31连接固定,吸尘电机5的另一侧固定在底盖8上,进而完成吸尘电机5的固定。
38.其二,可选地,所述电机腔室9的内壁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吸尘电机5的横向突楞22。即通过设置用于支撑所述吸尘电机5的横向突楞22,使得在所述吸尘电机5的外壁与所述壳体2的内壁之间形成通风间隙6,继而出风道32通过所述通风间隙6连通所述吸尘电机5的出风端。
39.其中,所述横向突楞22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横向突楞22环绕设置在所述吸尘电机5周围。
40.可选地,本技术提供的吸尘器还包括转换阀,转换阀包括阀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阀体1中的内连通风道11;
41.所述阀体1与吸尘器的壳体2连接,壳体2设有通风口21,所述通风口21设有滤芯4,所述内连通风道11的第一端与所述通风口21连接,以使当驱动所述内连通风道11的第二端转动预设角度,使得所述内连通风道11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进风道31且所述出风道32连通外界空间,或者使得所述内连通风道11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出风道32且所述进风道31连通外界空间。
42.具体的,通过驱动阀体1,使得内连通风道11的第二端连接出风道32或进风道31,从而改变内连通风道11内的气流流通方向,即气流通过设置在通风口21的滤芯4流向内连通风道11使得保证流入进风道31的气流是经过过滤的,或者气流通过内连通风道11流向滤芯4,从而将滤芯4上的灰尘吹走,从而实现吸尘器滤芯4清灰的目的,其中,应用本转换阀的吸尘器的清灰过程十分方便,仅需要驱动阀体1即可实现。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吸尘器滤芯4清灰不便问题。
43.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应用本转换阀的吸尘器的气流流向具体为:
44.当内连通风道11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进风道31且所述出风道32连通外界空间时,气流通过滤芯4和通风口21进入内连通风道11,之后,进入到进风道31中,再经过吸尘电机5进入出风道32中,从而通过出风道32流向外界空间;
45.当所述内连通风道11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出风道32且所述进风道31连通外界空间时,气流通过连通外界空间的进风道31进入出风道32中,之后,再进入到内连通风道11,之后,通过内连通风道11流向通风口21和滤芯4。
46.可选地,转换阀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位于阀体1中,所述内连通风道11的外侧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以使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内连通风道11的第二端转动预设角度,使得所述内连通风道11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进风道31且所述出风道32连通外界空间,或者使得所述内连通风道11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出风道32且所述进风道31连通外界空间。进而实现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内连通风道11旋转。
47.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41和传动齿轮42,所述驱动电机41固定在所述阀体1内部,所述传动齿轮42套装在所述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上,所述内连通风道11的外侧设有与所述传动齿轮42相啮合的旋转齿111。
48.具体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41和传动齿轮42,而内连通风道11的外侧设有与所述传动齿轮42相啮合的旋转齿111,这样,通过驱动电机41驱动传动齿轮42转动,即可驱动与所述传动齿轮42相啮合的旋转齿111旋转,进而使得内连通风道11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在通风口21上,而使得所述内连通风道11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进风道31且所述出风道32连通外界空间,或者使得所述内连通风道11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出风道32且所述进风道31连
通外界空间。
49.具体的,所述阀体1上还设有用于连通外界空间的外连通风道12,当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内连通风道11的第二端转动预设角度,使得所述内连通风道11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进风道31且所述外连通风道12与所述出风道32连通,或者使得所述内连通风道11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出风道32且所述外连通风道12与所述进风道31连通。
50.其中,所述阀体1远离所述通风口21的一端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出风道32,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进风道31。
51.可选地,所述阀体1中还设有腔室,所述腔室连接外界空间,所述进风道31或所述出风道32分别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所述腔室。因此,腔室可以替代外连通风道12。
52.具体的,阀体1设有腔室,而内连通风道11位于该腔室中,当内连通风道11连接进风道31时,出风道32的端口就会裸露在腔室上,使得出风道32与腔室连接,使得出风道32连通外界空间,而当内连通风道11连接出风道32时,进风道31的端口就会裸露在腔室上,使得进风道31与腔室连接,使得进风道31连通外界空间。
53.可选地,所述阀体1中位于所述内连通风道11的腔室组成所述外连通风道12。
54.其中,通过仅旋转内连通风道11的第二端,即可以是实现内连通风道11中气流流向的调整。
55.可选地,所述阀体1的侧壁上设有连通外界空间的多个防护孔13,所述外连通风道12连通所述防护孔13。
56.其中,防护孔13位于所述腔室和外界空间之间,使得外界体积较大颗粒无法通过防护孔13进入到腔室中,从而避免了体积较大颗粒进入腔室内,造成部件损坏。
57.可选地,所述转换阀位于所述壳体2中,且所述防护孔13设置在所述壳体2上。
58.可选地,还包括密封环7,所述密封环7套装在所述内连通风道11的第二端。
59.其中,密封环7会对在内连通风道11的第二端连通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时,密封环7对内连通风道11的第二端的连接处进行密封。
6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