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候诊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61310发布日期:2022-04-22 10:30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候诊厅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设计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疗候诊厅。


背景技术:

2.医疗候诊厅是为患者就医中提供等待休息的场所,作为医院整体环境的组成部分,其微环境的优劣对等待服务的患者的身心健康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医疗候诊厅应保持清洁、整齐、安静,有健全的消毒制度。
3.现有的医疗候诊厅内部用来等待休息的座椅之间相互连通,等待就医的患者相邻而坐,可能会造成部分疾病的交叉传染,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医疗候诊厅内部用来等待休息的座椅之间相互连通,等待就医的患者相邻而坐,可能会造成部分疾病交叉传染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疗候诊厅。
5.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疗候诊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医疗候诊厅,包括候诊厅本体,所述候诊厅本体的内壁底部通过第一螺栓设置有座椅,所述候诊厅本体的内壁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位于座椅的顶部,所述支撑架的顶部通过支撑座均匀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外壁活动设置有分隔帘。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座椅通过第一螺栓直接固定在候诊厅本体的地上,能够尽量避免座椅移动使座椅摆放的更加井然有序,便于进行卫生打扫,通过支撑座与安装杆配合将分隔帘均匀设置在支撑架上,使座椅之间能够通过分隔帘相隔,在患者等待就医时能够通过分隔帘将隔壁人员隔开,可以尽量避免飞沫传播的疾病,分隔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拉合,使用时更加的人性化。
8.可选的,所述候诊厅本体的内壁一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候诊厅本体的内壁底部均匀设置有防滑颗粒。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显示屏能够实时显示就医注意事项和就诊人员的排序号码,便于患者进行就医,防滑颗粒能够起到防滑效果,增加候诊厅本体地面的摩擦力。
10.可选的,所述候诊厅本体的内壁底部设置有服务台,所述服务台位于座椅的背面。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服务台有专门值班人员看守,便于就医患者进行取号或咨询。
12.可选的,所述座椅包括设置在候诊厅本体内壁底部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顶部设置有坐板,所述坐板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透气孔,所述支撑腿的下表面与候诊厅本体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腿能够起到支撑坐板的作用,透气孔能够增强坐板的透气性,使座椅的舒适性更强。
14.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设置在座椅顶部的u形架,所述u形架的上表面与支撑座之间通过第二螺栓连接,所述u形架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设置在候诊厅
本体的内部,所述u形架的侧壁均设置有加固板。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形架能够起到支撑分隔帘的作用,支撑条与加固板能够使u形架更加的稳固。
16.可选的,所述支撑座包括设置在u形架上表面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卡接头,所述卡接头的内壁与安装杆通过卡接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座下表面为弧形与u形架之间通过第二螺栓连接,卡接头能够限制安装杆的安装位置,使安装杆能够进行拆卸。
18.可选的,所述分隔帘包括帘布,所述帘布的顶部均匀设置有拉环,所述拉环的内部与安装杆活动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帘布为聚乙烯材料制作而成,具有透光性同时防护效果较好,也便于进行清洁消毒,拉环使帘布能够进行拉动。
20.可选的,所述连接座的下表面与u形架的外壁相匹配,所述卡接头的内径与安装杆的外径相匹配。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杆的外径与卡接头的内径相匹配,使安装杆不易脱落。
22.综上所述,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3.1.本技术通过第一螺栓将座椅直接固定在候诊厅本体的地上,能够尽量避免座椅移动,使座椅摆放的更加井然有序,增强视觉舒适度的同时也便于进行卫生打扫,通过支撑座与安装杆配合将分隔帘均匀设置在支撑架上,使座椅之间能够通过分隔帘相隔,在患者等待就医时能够通过分隔帘将隔壁人员隔开,可以尽量避免飞沫传播的疾病,分隔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拉合,使用时更加的人性化;
24.2.本技术设置的显示屏能够实时显示就医注意事项和就诊人员的排序号码,便于患者进行就医,候诊厅本体地表设置的防滑颗粒能够起到防滑效果,增加候诊厅本体地面的摩擦力,减少人员滑倒的几率,服务台有专门值班人员看守,便于就医患者进行取号或咨询,支撑腿能够起到支撑坐板的作用,设置的透气孔能够增强坐板的透气性,使座椅的舒适性更强;
25.3.本技术设置的u形架能够起到支撑分隔帘的作用,支撑条与加固板能够使u形架更加的稳固,连接座下表面为弧形与u形架之间通过第二螺栓连接,卡接头能够限制安装杆的安装位置,使安装杆能够进行拆卸,帘布为聚乙烯材料制作而成,具有透光性同时防护效果较好,也便于进行清洁消毒,设置的拉环使帘布能够进行拉动。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施例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8.图3是本实施例的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实施例图3中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30.图5是本实施例的分隔帘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候诊厅本体;2、第一螺栓;3、座椅;301、支撑腿;302、坐板;303、透气孔;4、支撑架;401、u形架;402、支撑条;5、第二螺栓;6、支撑座;601、连接座;602、卡接
头;7、安装杆;8、分隔帘;801、帘布;802、拉环;9、加固板;10、服务台;11、显示屏;12、防滑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实施例: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医疗候诊厅。参照图1、图2和图3,医疗候诊厅包括候诊厅本体1,候诊厅本体1的内壁底部通过第一螺栓2安装有座椅3,参照图1和图2,座椅3包括设置在候诊厅本体1内壁底部的支撑腿301,支撑腿301的顶部安装有坐板302,支撑腿301能够起到支撑坐板302的作用,为了增强座椅3的透气性,坐板302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透气孔303,透气孔303能够增强坐板302的透气性,使座椅3的舒适性更强,支撑腿301的下表面通过第一螺栓2直接固定在候诊厅本体1的地上,能够尽量避免座椅3移动,使座椅3摆放的更加井然有序,增强视觉舒适度的同时也便于进行卫生打扫,为了增强本技术的使用感受,候诊厅本体1的内壁一侧安装有显示屏11,显示屏11能够实时显示就医注意事项和就诊人员的排序号码,便于患者进行就医,候诊厅本体1的内壁底部均匀安装有防滑颗粒12,防滑颗粒12能够起到防滑效果,增加候诊厅本体1地面的摩擦力,减少人员滑倒的几率,候诊厅本体1的内壁底部安装有服务台10,服务台10位于座椅3的背面,服务台10有专门值班人员看守,便于就医患者进行取号或咨询。
35.参照图1、图3和图4,候诊厅本体1的内壁底部安装有支撑架4,支撑架4位于座椅3的顶部,支撑架4的顶部通过支撑座6均匀安装有安装杆7,支撑架4包括设置在座椅3顶部的u形架401,u形架401能够起到支撑分隔帘8的作用,u形架401的上表面与支撑座6之间通过第二螺栓5连接,为了增强支撑架4的稳固性,u形架401的下表面对称安装有支撑条402,支撑条402设置在候诊厅本体1的内部,u形架401的侧壁均安装有加固板9,支撑条402与加固板9能够使u形架401更加的稳固,支撑座6包括设置在u形架401上表面的连接座601,连接座601下表面为弧形与u形架401之间通过第二螺栓5连接,连接座601的上表面连接有卡接头602,卡接头602的内壁与安装杆7通过卡接连接,卡接头602能够限制安装杆7的安装位置,使安装杆7可以进行拆卸,连接座601的下表面与u形架401的外壁相匹配,卡接头602的内径与安装杆7的外径相匹配,使安装杆7不易脱落。
36.参照图3和图5,为了使座椅3之间能够分隔开,安装杆7的外壁活动安装有分隔帘8,通过支撑座6与安装杆7配合将分隔帘8均匀设置在支撑架4上,使座椅3之间能够通过分隔帘8相隔,在患者等待就医时能够通过分隔帘8将隔壁人员隔开,可以尽量避免飞沫传播的疾病,分隔帘8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拉合,使用时更加的人性化,能够增强使用感受,分隔帘8包括帘布801,帘布801为聚乙烯材料制作而成,具有透光性同时防护效果较好,也便于进行清洁消毒,帘布801的顶部均匀安装有拉环802,拉环802的内部与安装杆7活动连接,拉环802使帘布801能够进行拉动。
37.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医疗候诊厅的实施原理为:
38.使用时支撑架4位于座椅3的顶部,支撑架4主要起到支撑作用,支撑架4的顶部通过支撑座6均匀安装有安装杆7,通过支撑座6与安装杆7配合将分隔帘8均匀设置在支撑架4上,使座椅3之间能够通过分隔帘8相隔,在患者等待就医时能够通过分隔帘8将隔壁人员隔
开,可以尽量避免飞沫传播的疾病。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