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把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83579发布日期:2022-04-22 12:55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拖把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品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拖把桶。


背景技术:

2.在家庭清洁中,通常使用拖把来对底板或瓷砖进行拖地,在拖地过程中,需要清洗拖把,以确保拖地的清洁度,就会使用到拖把桶,拖把桶内装水,拖把桶上设置有踏板和漏水斗,通过脚踩踏板,会使得漏水斗转动,实现对拖把的清洗;
3.但清洗后的拖把带有大量的水分,一般通过拖把在拖把桶的边沿进行按压,将拖把上的水分挤出,但仍然会存留水分,并且耗力。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拖把桶,用于对拖把进行清洗和甩干。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拖把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顶部开设有清洗腔,所述桶体侧面开设有凹腔,所述凹腔与所述清洗腔连通,所述清洗腔内设置有漏水斗,所述凹腔内设置有踏板组件与伸缩组件,所述踏板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漏水斗单向转动,所述漏水斗通过所述伸缩组件在所述清洗腔内改变竖直方向上的位置高度。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踏板组件包括踏板、扭簧、中心轴以及传动部,所述踏板与所述桶体转动连接,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踏板固定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桶体固定连接,当踩下所述踏板时,所述踏板通过所述传动部带动所述中心轴转动。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部包括第一单向轴承、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通过所述第一单向轴承与所述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桶体上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侧面设置有齿圈,所述齿圈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设置于所述转盘背离所述齿圈的一侧,所述踏板上设置有齿牙,所述齿牙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外壳、滑动件以及套管,所述外壳底部固定连接有底盘,所述外壳与所述底盘均与所述桶体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轴穿过所述底盘,所述套管套设于所述中心轴上,所述套管顶部螺纹连接有顶盖,所述漏水斗夹紧与所述套管与所述顶盖之间,所述套管外侧设置有推力轴承,所述推力轴承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套管之间形成有复位腔,所述复位腔内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底盘相抵,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相抵,所述滑动件套设于所述连接件外侧,并且所述滑动件的顶端与所述套管顶端相抵,所述外壳内侧壁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动件外侧面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嵌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外壳内侧壁还设置有卡槽,所述连接件外侧面设置有斜块,所述斜块沿所述中心轴周向均匀设置,所述斜块与所述卡槽相适配,所述滑动件底部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沿所述中心轴周向均匀设置,并与所述
斜块相适配,所述中心轴上设置有第二单向轴承,所述套管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单向轴承设置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套管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槽沿所述中心轴周向均匀设置。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槽沿所述中心轴周向均匀设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槽与所述滑槽间隔设置。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件顶端设置有倒钩,所述套管外侧面设置有凸环,所述倒钩与所述凸环相抵。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踏板组件和伸缩组件,通过踏板组件可以使得漏水斗转动,通过伸缩组件可以使得漏水斗进入入水状态和离水状态,在入水状态下,可以对拖把进行清洗,在离水状态,可以对拖把进行甩干,实现对拖把清洗和甩干一体化,并且第二单向轴承的设置,使得当漏水斗沿惯性转动时,中心轴不转动,惯性不作用在中心轴上,中心轴与桶体转动连接处的摩擦减少,防止桶体或中心轴的损坏。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的放大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1、桶体;11、清洗腔;12、凹腔;13、漏水斗;2、踏板组件;21、踏板;22、扭簧;23、中心轴;24、传动部;241、第一齿轮;242、第二齿轮;243、转盘;244、齿圈;245、齿牙;3、伸缩组件;31、外壳;311、滑槽;312、卡槽;32、滑动件;321、滑块;322、槽口;323、倒钩;33、套管;331、凹槽;332、凸环;34、底盘;35、顶盖;36、推力轴承;37、连接件;371、复位腔;372、斜块;4、第二单向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22.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拖把桶,包括桶体1,桶体1顶部开设有清洗腔11,桶体1侧面开设有凹腔12,凹腔12与清洗腔11连通,清洗腔11内设置有漏水斗13,漏水斗13上开设有若干个漏水孔,漏水斗13不与清洗腔11内壁贴合,与清洗腔11内壁之间存在间隙,防止对漏水斗13转动过程中产生干涉,凹腔12内设置有踏板组件2与伸缩组件3,踏板组件2用于带动漏水斗13单向转动,使得漏水斗13只能沿一个方向转动,该方向为顺时针或逆时针均可,漏水斗13通过伸缩组件3在清洗腔11内改变竖直方向上的位置高度,漏水斗13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高度存在两个状态,分别为入水状态与离水状态,清洗腔11内存在水,在入水状态下,漏水斗13整个浸入水中,在此时,将拖把放入漏水斗13中,使用者通过脚踩踏
板21,使得漏水斗13转动,可以实现对拖把的清洗,在离水状态下,漏水斗13的位置高度高于入水状态下的位置高度,漏水斗13脱离清洗腔11内的水,位于水的上方,在此时,使用者通过脚踩踏板21,使得漏水斗13转动,可以实现对拖把的甩干,实现对拖把清洗和甩干一体化。
23.参照图2所示,踏板组件2包括踏板21、扭簧22、中心轴23以及传动部24,踏板21与桶体1转动连接,扭簧22的一端与踏板21固定连接,扭簧22的另一端与桶体1固定连接,当踩下踏板21时,踏板21通过传动部24带动中心轴23转动,在踩下踏板21并松开踏板21后,扭簧22为踏板21提供复位力,使得踏板21能复位到初始位置,使用者在转动漏水斗13时,只需要间断的施加踩下的力即可。
24.参照图2所示,传动部24包括第一单向轴承(图中未示出)、第一齿轮241和第二齿轮242,第一齿轮241通过第一单向轴承与中心轴23固定连接,桶体1上转动连接有转盘243,转盘243侧面设置有齿圈244,齿圈244与第一齿轮241啮合,将垂直方向上的转动转化为水平方向上的转动,两个转动方向相互垂直,传动结构简单,不易损坏,第二齿轮242设置于转盘243背离齿圈244的一侧,踏板21上设置有齿牙245,齿牙245与第二齿轮242啮合,在使用者踩下踏板21后,踏板21带动第二齿轮242转动,使得转盘243转动,齿圈244通过与第一齿轮241的啮合带动第一齿轮241转动,因第一单向轴承的设置,以此时第一齿轮241的转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第一单向轴承与中心轴23之间锁死,第一齿轮241通过第一单向轴承带动中心轴23转动,当使用者松开踏板21后,踏板21复位,此时第一齿轮241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第一单向轴承与中心轴23之间不产生锁死状态,使得中心轴23不发生转动,漏水斗13可以根据转动惯性继续转动。
25.参照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伸缩组件3包括外壳31、滑动件32以及套管33,外壳31底部固定连接有底盘34,外壳31与底盘34均与桶体1固定连接,并且设置有密封圈,防止漏水,中心轴23穿过底盘34,套管33套设于中心轴23上,套管33顶部螺纹连接有顶盖35,漏水斗13夹紧与套管33与顶盖35之间,套管33外侧设置有推力轴承36,推力轴承36上设置有连接件37,连接件37与套管33之间形成有复位腔371,复位腔371内设置有压缩弹簧(图中未示出),压缩弹簧的一端与底盘34相抵,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件37相抵,滑动件32套设于连接件37外侧,并且滑动件32的顶端与套管33顶端相抵,外壳31内侧壁设置有滑槽311,滑槽311呈长条形,滑动件32外侧面设置有滑块321,滑块321嵌设于滑槽311内,限制了滑动件32的转动,使得滑动件32只能沿滑槽311长度方向滑动,外壳31内侧壁还设置有卡槽312,卡槽312沿中心轴23周向均匀设置,卡槽312与滑槽311间隔设置,卡槽312具有相交的第一斜面和第二竖直面,连接件37外侧面设置有斜块372,斜块372包括相交的第二斜面和第二竖直面,斜块372的宽度大于卡槽312的深度,当斜块372卡入卡槽312内时,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嵌入卡槽312内的部分贴合,第一竖直面与第二竖直面贴合,使得连接件37无法向上移动,此时,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漏水斗13处于入水状态,斜块372沿中心轴23周向均匀设置,斜块372与卡槽312相适配,滑动件32底部开设有槽口322,槽口322沿中心轴23周向均匀设置,并与斜块372相适配,槽口322包括相交的第三斜面与第四斜面,第三斜面与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平行,并且当斜块372卡入卡槽312内时,第三斜面的一部分与第二斜面突出卡槽312的一部分相贴合,当通过外力,向下按压漏水斗13时,滑动件32与连接件37会同时向下移动,使得斜块372脱离卡槽312,此时,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连接件37会转动,使得斜块
372卡入槽口322内,外力每按压一次漏水斗13,都会使得斜块372从当前槽口322移动至下一槽口322,实现漏水斗13的入水状态与离水状态,中心轴23上设置有第二单向轴承4,第二单向轴承4可以在中心轴23上上下移动,套管33底部开设有凹槽331,第二单向轴承4设置于凹槽331内,并与套管33固定连接,以俯视角度看,在中心轴23沿逆时针转动时,第一单向轴承与中心轴23之间锁死,第二单向轴承4亦与中心轴23之间锁死,使得中心轴23的转动能带动漏水斗13转动,当第一单向轴承顺时针转动时,第一单向轴承与中心轴23之间不存在锁死,中心轴23停止转动,此时,第二单向轴承4因惯性作用,继续沿逆时针转动,从相对力的作用来看,当中心轴23停止转动,第二单向轴承4逆时针转动时,假设第二单向轴承4不动,则为中心轴23顺时针转动,因此第二单向轴承4与中心轴23之间不存在锁死,可以依照惯性持续转动,使得惯性不作用在中心轴23上,中心轴23与桶体1转动连接处的摩擦减少,防止桶体1或中心轴23的损坏。
26.参照图3和图5所示,滑槽311沿中心轴23周向均匀设置,使得滑动件32的滑动更加稳定。滑动件32顶端设置有倒钩323,套管33外侧面设置有凸环332,倒钩323与凸环332相抵,使得在外力作用下,漏水斗13向下移动时,滑动件32、连接件37和套管33同时向下移动。
27.工作原理:在清洗腔11内倒入水,把拖把放在漏水斗13中,脚踩踏板21,使得中心轴23转动,并且带动漏水斗13转动,对拖把进行清洗,然后向下按压漏水斗13,使得斜块372脱离卡槽312,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连接件37转动,并且推动滑动件32向上滑动,斜块372进入滑槽311内,使得漏水斗13上升,此时继续脚踩踏板21,使得漏水斗13转动,对拖把进行甩干。
28.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