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茶器及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66078发布日期:2022-06-29 04:49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泡茶器及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小家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泡茶器及饮水机。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泡茶器的出水嘴一般位于上部边缘位置,在接取茶水时,需要将泡茶器倾斜,才能在出水嘴处实现出水,倾斜泡茶器的过程中容易触碰泡茶器的侧壁,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容易造成茶水的溅射,用户体验较差。
3.随着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以及生活质量日益提高,传统的饮水机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们的需求,目前市面上一些具有冲泡功能的新型茶吧机或者饮水机,尤其是具有泡茶功能的饮水机,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为了实现茶水在泡茶器内的过滤和浸泡,需在机体的泡茶位和接水位之间设置单独的用于打开或关闭泡茶器出水口的启闭装置,从而导致整机结构复杂,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泡茶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泡茶器,包括杯体和阀组件,所述杯体设有出水口,所述阀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杯体,所述阀组件设有能够与所述出水口连通的排水口,所述阀组件包括操作件,所述操作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杯体动作以具有通水位置和止水位置;在所述通水位置,所述排水口与所述出水口连通;在所述止水位置,所述排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的流体路径被切断。
7.本技术中的泡茶器还具有下述附加技术特征:
8.所述操作件能够绕所述杯体的中轴线旋转,以在所述通水位置和所述止水位置之间切换。
9.所述杯体具有设有所述出水口的杯壁,所述杯壁的中央朝向所述阀组件凸设有转轴部,所述操作件设有与所述转轴部适配的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可拆卸地穿设于所述转轴部上且可绕所述转轴部转动,以使所述操作件在所述通水位置和所述止水位置之间切换。
10.所述排水口设于所述操作件,且所述操作件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排水口;在所述通水位置,所述排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位置相对以连通两者之间的流体路径,在所述止水位置,所述排水口与所述出水口相互错位以切断两者之间的流体路径。
11.所述阀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操作件和所述杯壁之间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有与所述出水口连通的过流孔,所述密封件分别与所述杯壁和所述转动部密封配合,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杯体相对静止,且所述密封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杯体。
12.所述阀组件还包括固定罩、动盘和启闭件,所述排水口设于所述固定罩,所述固定罩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杯体,所述固定罩包括罩体及与所述罩体固连且朝向所述操作件延伸的转轴部,所述罩体与所述杯体周向密封,所述罩体朝向所述出水口的一侧设有容腔,所
述动盘和所述启闭件可取放地置于所述容腔的内部,所述操作件可拆卸的穿设于所述转轴部且可绕所述转轴部旋转;所述动盘设有与所述排水口连通的过流孔,所述动盘由所述操作件驱动旋转,所述启闭件与所述动盘活动连接以具有遮蔽所述过流孔的遮蔽状态和打开所述过流孔的打开状态;在所述遮蔽状态,所述过流孔与所述出水口之间的流体路径被切断;在所述打开状态,所述过流孔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13.所述操作件设有磁性元件,所述动盘设有磁感应元件,所述操作件通过所述磁性元件和所述磁感应元件的磁性配合带动所述动盘旋转。
14.所述阀组件还包括静盘,所述静盘位于所述容腔内,且所述静盘、所述启闭件和所述动盘自上而下依次叠放,所述静盘与所述杯体相对静止,且所述静盘可拆卸地安装于设有所述出水口的杯壁;所述启闭件面向所述动盘的一侧设有第一导向凸部,所述动盘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凸部适配的第一导向槽;所述启闭件面向所述静盘的一侧设有第二导向凸部,所述静盘设有与所述第二导向凸部适配的第二导向槽。
15.所述阀组件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杯体的固定座,所述操作件与所述固定座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固定座设有所述排水口以及连通所述排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的排水通道,所述阀组件还包括阀芯,所述阀芯设有磁性元件,所述操作件设有磁感应元件,所述操作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杯体平移并通过所述磁性元件和所述磁感应元件的配合驱动所述阀芯在打开所述排水通道的打开状态和遮蔽所述排水通道的遮蔽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通水位置,所述阀芯处于打开状态;在所述止水位置,所述阀芯处于遮蔽状态。
16.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饮水机,包括主机和如上所述的泡茶器,所述主机设有出水嘴以及位于所述出水嘴下方的支撑位或悬挂位,所述泡茶器可取放地设置于所述支撑位或所述悬挂位。
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8.1.本技术所提供的泡茶器中,通过将能够控制排水口和出水口连通或截断的阀组件集成设置于杯体上,这种集成式设计,使泡茶器的独立性更高,便于在多种场合下进行应用,而无需与其他附件搭配,例如,无需额外设置用于启闭泡茶器出水口的装置,有助于简化应用所述泡茶器的设备的结构,降低生产成本。例如将所述泡茶器应用于泡茶机时可以通过其自身设置的操作件截断排水口和出水口的连通,即可在杯体内实现冲泡功能和过滤功能;又如,当其作为普通的泡茶容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倒茶时,用户可以将其端起至接水杯的上方,通过操作件将排水口和出水口连通,即可使接水杯获取从排水口处流出的茶水,而不必采用传统的倾斜泡茶容器实现茶水倾倒的操作,降低人手接触泡茶容器的器壁的概率,避免安全隐患的产生,提升用户体验。
19.此外,通过将所述阀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杯体,当阀组件内的零部件发生损坏时,例如阀组件内的密封件磨损严重或者其它结构元件失效时,将阀组件从杯体上拆卸下来可以方便地对发生损坏的零部件进行换新,保证阀组件的可靠使用。
20.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通过使所述操作件能够绕所述杯体的中轴线旋转,以在所述通水位置和所述止水位置之间切换,相较于偏心转动的方式而言,拨动操作件使其绕杯体的中心轴线旋转时,在操作件旋转的过程中,能够使杯体各向受力均衡,避免杯体发生歪斜而倾覆。而且,操作件绕杯体中轴线旋转的方式,方便阀组件的布置以及各个水口的对接连通,结构简单且更加紧凑,有助于泡茶器整机的小型化。
2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通过在所述杯壁的中央朝向所述阀组件凸设有转轴部,方便了阀组件在杯体上的安装定位和操作件相对于杯体转动的实现。
22.作为本实施方式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将所述排水口设于所述操作件,通过操作件的位置切换实现排水口与出水口的连通或错位,结构简单,可靠性强。多个排水口的设置形成了多条自泡茶器向外排水的水流路径,不仅能够增大出水量,提升出水效率,还能够提升出水时水形的美观性。
23.作为本实施方式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所述操作件和所述杯壁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有与所述出水口连通的过流孔,出水口出水时可以经过流孔流向排水口,且密封件与杯壁和转动部的密封能够避免泡茶器内的水从排水口以外的位置流出,避免了漏水。此外,所述密封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杯体,方便了泡茶器使用过程中对发生老化、损坏或者不可逆变形的密封件进行换新,也方便了对附着在密封件上的茶水、茶渍进行清洗,保证密封件的清洁性。
24.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固定罩既能够起到杯体和操作件之间的密封作用,又能够通过罩体形成的容腔方便动盘和启闭件的装配,又能够通过转轴部的设置实现操作件的安装和旋转。当罩体与杯体的周向密封失效时,所述固定罩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杯体且所述操作件可拆卸的穿设于所述转轴部,保证了固定罩的可更替性,且不需要将操作件与固定罩同步更替,降低了维护成本。
25.作为本实施方式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操作件设有磁性元件,所述动盘设有磁感应元件,所述操作件通过所述磁性元件和所述磁感应元件的磁性配合带动所述动盘旋转,磁性元件和磁感应元件的配合能够实现非接触式配合传动,相较于在操作件和动盘上设置相互配合的连接结构的方式,非接触式配合传动能够简化操作件和动盘的结构设计以及安装过程,有助于泡茶器整体结构的小型化,同时,还能够减少操作件和动盘的连接处的密封件的使用,降低了密封成本。
26.作为本实施方式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启闭件面向所述动盘的一侧和所述动盘之间通过第一导向凸部和第一导向槽限位配合,所述启闭件背离所述动盘的一侧与所述导向限位结构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导向凸部和所述第二导向槽限位配合,实现了在启闭件的两侧均能够被导向限位,使得启闭件在遮蔽第一过流孔的位置和打开第一过流孔的位置之间切换的过程中,能够按照预设轨迹进行旋转,保证位置切换的顺畅性,以及遮蔽状态下的封闭性和打开状态下的全开放性。
27.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阀芯设有磁性元件,所述操作件设有磁感应元件,所述操作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杯体平移并通过所述磁性元件和所述磁感应元件的配合驱动所述阀芯在打开所述排水通道的打开状态和遮蔽所述排水通道的遮蔽状态之间切换,磁性元件和磁感应元件的配合能够实现非接触式配合传动,相较于在操作件和固定座上设置相互配合的连接结构的方式,非接触式配合传动能够简化操作件和动盘的结构设计以及安装过程,有助于泡茶器整体结构的小型化,同时,避免了固定座开孔以实现操作件与阀芯的连接,减少了密封件的使用,降低了密封成本。此外,所述阀组件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杯体的固定座,所述操作件与所述固定座可拆卸地连接,能够在磁性元件和/或磁感应元件失效时及时进行更换。
28.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所提供的饮水机中,所述主机在所述
出水嘴下方的设置有支撑位或悬挂位,所述泡茶器可取放地设置于所述支撑位或所述悬挂位,支撑位或者悬挂位的设置,一方面,便于泡茶器的放置,在接水泡茶时不再需要用手托举泡茶器,泡茶操作更加方便省力,另一方面,在具体实施时,在将泡茶器放置于所设置的支撑位或悬挂位上时,可以在泡茶器的下方留出放置接茶杯的空间,进入方便了接茶操作。此外,泡茶器的可取放设计,使饮水机具有多种使用状态,例如将泡茶器取下时,从出水嘴直接接取白开水,将泡茶器放置到支撑位或悬挂位时,配合泡茶器,接取茶水。
附图说明
2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30.图1为本技术中所提供的由主机和泡茶器所形成的饮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泡茶器的爆炸图;
32.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泡茶器的剖视图一,其示出了第一排水口与出水口处于连通状态;
33.图4为本技术中第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泡茶器的剖视图二,其示出了第一排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流体路径被切断的状态;
34.图5为本技术中第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杯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35.图6为本技术中第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7为本技术中第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操作件的结构示意图;
37.图8为本技术中第二种实施例所提供的泡茶器的爆炸图;
38.图9为本技术中第二种实施例所提供的泡茶器的剖视图一,其示出了启闭件遮蔽第二过流孔的状态;
39.图10为本技术中第二种实施例所提供的泡茶器的剖视图二,其示出了启闭件遮蔽第二过流孔的状态;
40.图11为本技术中第二种实施例所提供的泡茶器的剖视图三,其示出了启闭件打开第二过流孔的状态;
41.图12为本技术中第二种实施例所提供的泡茶器的剖视图四,其示出了启闭件打开第二过流孔的状态;
42.图13为本技术中第二种实施例所提供的启闭件的结构示意图;
43.图14为本技术中第二种实施例所提供的瓣片的结构示意图;
44.图15为本技术中第二种实施例所提供的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45.图16为本技术中第二种实施例所提供的静盘的结构示意图;
46.图17为本技术中第二种实施例所提供的启闭件与动盘所形成的装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47.图18为本技术中第二种实施例所提供的启闭件与动盘所形成的装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48.图19为本技术中第二种实施例所提供的启闭件与静盘所形成的装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9.图20为本技术中第二种实施例所提供的固定罩的结构示意图一;
50.图21为本技术中第二种实施例所提供的固定罩的结构示意图二;
51.图22为本技术中第二种实施例所提供的杯体的结构示意图;
52.图23为本技术中第二种实施例所提供的操作件的结构示意图;
53.图24为本技术中第三种实施例所提供的泡茶器的结构示意图;
54.图25为本技术中第三种实施例所提供的固定座与操作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一,其示出了阀芯遮蔽排水通道的状态;
55.图26为本技术中第三种实施例所提供的固定座与操作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二,其示出了阀芯打开排水通道的状态;
56.图27为本技术中所提供的饮水机的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57.附图标记:
58.1泡茶器,11杯体,111出水口,112第一转轴部,113第一限位孔,114内环形定位筋,115外环形定位筋,116卡槽,117第二限位柱,118挂钩,12操作件,121第一排水口,122转动部,123第一磁性元件,124第一安装槽,125第二磁感应元件,13密封件,131第一过流孔,132内插接槽,133外插接槽,134第一限位柱,14固定罩,141第二排水口,142罩体,143第二转轴部,144卡扣,145限位卡钩,15动盘,151第二过流孔,152第一磁感应元件,153第二安装槽,154第一导向槽,16启闭件,161瓣片,162第一导向凸部,163第二导向凸部,17静盘,171第二导向槽,172第三过流孔,173第二限位孔,18固定座,181第三排水口,182排水通道,183阀芯,1831第二磁性元件,1832密封套,19滤茶件;
59.2主机,21悬挂位。
具体实施方式
60.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技术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6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6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63.现有技术中,泡茶器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茶吧机、饮水机、电陶炉、煮茶机等等,因此,本技术所提供的泡茶器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应用在饮水机、茶吧机、电陶炉、煮茶机等装置。
64.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如图1至图27所示的一种泡茶器以及一种饮水机,为便于说明和理解,本技术所提供的下述内容,均是在图示产品结构基础上进行的阐述。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结构仅作为一种具体的示例和示意性的说明,并不能构成对于本技术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具体限定。
65.具体地,所述泡茶器1包括杯体11和阀组件,所述杯体11设有出水口111;所述阀组
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杯体11,所述阀组件设有能够与所述出水口111连通的排水口,所述阀组件包括操作件12,所述操作件12能够相对于所述杯体11动作以具有通水位置和止水位置;在所述通水位置,所述排水口与所述出水口111连通;在所述止水位置,所述排水口与所述出水口111之间的流体路径被切断。
66.本技术所提供的泡茶器1中,通过将能够控制排水口和出水口111连通或截断的阀组件集成设置于杯体11上,这种集成式设计,使泡茶器1的独立性更高,便于在多种场合下进行应用,而无需与其他附件搭配,例如,无需额外设置用于启闭泡茶器出水口的装置,有助于简化应用所述泡茶器1的设备的结构,降低生产成本。例如将所述泡茶器1应用于泡茶机时可以通过其自身设置的操作件12截断排水口和出水口111的连通,即可在杯体11内实现冲泡功能和过滤功能;又如,当其作为普通的泡茶容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倒茶时,用户可以将其端起至接水杯的上方,通过操作件12将排水口和出水口111连通,即可使接水杯获取从排水口处流出的茶水,而不必采用传统的倾斜泡茶器实现茶水倾倒的操作,降低人手接触泡茶器的器壁的概率和水流溅射的概率,避免安全隐患的产生,提升用户体验。
67.此外,通过将所述阀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杯体11,当阀组件内的零部件发生损坏时,例如阀组件内的密封件13磨损严重或者其它结构元件失效时,将阀组件从杯体11上拆卸下来可以方便地对发生损坏的零部件进行换新,保证阀组件的可靠使用。
68.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对于所述阀组件在所述杯体11的可拆卸的安装方式不作具体限定,其包括但不限于卡接、螺纹拧合、紧固件连接、限位配合等等。此外,本技术对所述操作件12相对于所述杯体11的动作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定,例如,所述操作件12可以相对所述杯体11转动以具有所述通水位置和所述止水位置,又如,所述操作件12还可以相对所述杯体11平移以具有所述通水位置和所述止水位置。
69.关于所述阀组件的具体结构、所述阀组件在所述杯体11的可拆卸的安装方式以及所述操作件12相对于所述杯体11所作的具体动作,下面通过以下三种不同的实施例进行阐述,需要注意的是,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均可以使所述阀组件设置过流孔、转轴部,通过过流孔实现与出水口111的连通或截断,通过转轴部实现与操作件12的转动配合,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以及实施例三中均可以通过所述阀组件设置排水口实现与出水口111的连通或截断,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均可以设有磁性元件和磁感应元件,因此,为便于区分,下述将实施例一中的过流孔、转轴部、排水口分别设为第一过流孔131、第一转轴部112和第一排水口121,将实施例二中的过流孔、转轴部、排水口、磁性元件、磁感应元件分别设为第二过流孔151、第二转轴部143、第二排水口141、第一磁性元件123和第一磁感应元件152,将实施例三中的排水口、磁性元件、磁感应元件分别设为第三排水口181,第二磁性元件191和第二磁感应元件125。
70.实施例一
71.如图2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件12能够绕所述杯体11的中轴线旋转,以在所述通水位置和所述止水位置之间切换。
72.使所述操作件12能够绕所述杯体11的中轴线旋转,相较于偏心转动的方式而言,拨动操作件12使其绕杯体11的中心轴线旋转时,在操作件12旋转的过程中,能够使杯体11各向受力均衡,避免杯体11发生歪斜而倾覆。而且,操作件12绕杯体11中轴线旋转的方式,方便阀组件的布置以及各个水口的对接连通,结构简单且更加紧凑,有助于泡茶器1整机的
小型化。
73.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7所示,所述杯体11具有设有所述出水口111的杯壁,所述杯壁的中央朝向所述阀组件凸设有第一转轴部112,所述操作件12设有与所述第一转轴部112适配的转动部122,所述转动部122可拆卸地穿设于所述第一转轴部112上且可绕所述第一转轴部112转动,以使所述操作件12在所述通水位置和所述止水位置之间切换。
74.通过在所述杯壁的中央朝向所述阀组件凸设有第一转轴部112,方便了阀组件在杯体11上的安装定位和操作件12相对于杯体11转动的实现。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与垫片配合将所述转动部122限定在所述第一转轴部112上以防止所述转动部122从所述第一转轴部112脱出,所述的螺纹紧固件可以为螺栓、自攻螺钉等等,当然也可以通过非螺纹式的紧固件将所述转动部122可拆卸的限定于所述第一转轴部112,所述的非螺纹式的紧固件可以为插销、铆钉等等。
75.作为本实施例下的一种优选示例,如图2所示,可以使所述阀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操作件12和所述杯壁之间的密封件13,所述密封件13设有与所述出水口111连通的第一过流孔131,所述密封件13分别与所述杯壁和所述转动部122密封配合,所述密封件13与所述杯体11相对静止,且所述密封件13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杯体11。
76.密封件13与杯壁和转动部122的密封,能够避免泡茶器1内的水从第一过流孔131和第一排水口121以外的位置流出,避免了漏水。作为优选,所述密封件13可以选用硅胶材质制成,硅胶的不溶于水和任何溶剂、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热稳定性好等特性使得本技术中的密封件13在与高温茶水的接触过程中,既不会对茶水的水质造成影响,也不会因温度过高而发生化学反应,保证了茶水的食用安全性和密封件13的密封性能及使用寿命。
77.将所述密封件13与所述杯体11相对静止,能够避免在操作件12的旋转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存在而使操作件12带动密封件13一起旋转,进而通过密封件13与杯体11相对静止状态,保证密封件13在操作件12和杯体11之间的牢固程度和配合紧密性,从而保证了密封件13的密封性。
78.在本示例中,关于使所述密封件13与所述杯体11相对静止的实现方式,可以在所述密封件13和所述杯体11两者之一设置有第一限位柱,两者之另一设置有第一限位孔,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柱和所述第一限位孔的限位配合限制所述密封件13的旋转,使得所述出水口111和所述第一过流孔131处于对接连通的状态,当所述操作件12转动时,所述第一排水口121与所述第一过流孔131、所述出水口111均相互错位以切断所述第一排水口121与所述出水口111之间的流体路径。如图5和图6所示,本技术示意性的在所述密封件13上设置了第一限位柱134,在所述杯体11的底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柱134适配的第一限位孔113。
79.在本示例中,关于所述密封件13在所述杯体11的可拆卸的安装方式,如图5和图6所示,可以在所述密封件13上设有内插接槽132和外插接槽133,在所述杯壁上设置内环形定位筋114和外环形定位筋115,所述内插接槽132与所述内环形定位筋114插接密封,所述外插接槽133与所述外环形定位筋115插接密封,所述出水口111在水平面的投影和所述第一过流孔131在水平面的投影均落入所述内环形定位筋114在水平面的投影和所述外环形定位筋115在水平面的投影之间。
80.通过内环形定位筋114和内插接槽132的插接配合以及外环形定位筋115和外插接槽133的插接配合,将所有的出水口111和第一过流孔131均限定在由内环形定位筋114、内
插接槽132和外环形定位筋115、外插接槽133之间形成的密封区域内,使得对出水口111和第一过流孔131对接处形成密封的基础上,还能够提升密封件13与杯壁配合的牢固性,降低密封件13从杯壁上松脱的可能性,从另一角度来讲,也保证了密封件13的密封效果。
81.本实施例中,关于所述第一排水口121的设置位置以及所述第一排水口121与所述出水口111连通或截断的方式,在一个优选的示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排水口121设于所述操作件12,且所述操作件12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排水口121;在所述通水位置,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排水口121与所述出水口111位置相对以连通两者之间的流体路径,在所述止水位置,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排水口121与所述出水口111相互错位以切断两者之间的流体路径。
82.将所述第一排水口121设置于所述操作件12,随着操作件12的旋转,第一排水口121在与出水口111相对的位置和与出水口111相互错位的位置之间切换,结构简单,可靠性强,而且,便于通过控制操作件12的旋转位置控制出水量的大小,例如操作件12旋转至两端的极限位置即可对应于第一排水口121和出水口111完全相对以及完全错位的两种状态,而操作件12旋转至两个极限位置之间的其他位置时,一部分第一排水口121被遮蔽,另一部分第一排水口121与出水口111连通,则出水量变小,因此,用户通过控制操作件12的旋转位置控制出水量,操作更加方便、人性化,体验效果更好。此外,通过多个第一排水口121的设置形成了多条自泡茶器1向外排水的水流路径,不仅能够增大出水量,提升出水效率,且多个第一排水口121出水形成了花洒状水形,能够提升出水时水形的美观性。
83.关于所述第一排水口121的设置位置以及所述第一排水口121与所述出水口111连通或截断的方式,虽然附图并未进行绘示,但在一个可替换的示例中,还可以在前述示例中所述阀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操作件12和所述杯壁之间的密封件13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将所述第一排水口设置于所述密封件13,当然为简化密封件13的结构,还可以将所述第一过流孔131充当所述第一排水口的角色,使得在所述操作件12的绕所述第一转轴部112旋转进行位置切换的过程中对所述密封件13上设置的第一排水口进行遮蔽或打开。
84.实施例二
85.如图8至图2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依然可以使所述操作件12能够绕所述杯体11的中轴线旋转,以在所述通水位置和所述止水位置之间切换,从而能够使杯体11各向受力均衡,避免杯体11发生歪斜而倾覆,且具有方便阀组件的布置以及各个水口的对接连通,结构简单且更加紧凑,有助于泡茶器1整机的小型化等优点。
86.区别于前述实施例一,在本实施例二中,如图8至图12所示,可以使所述阀组件还包括固定罩14、动盘15和启闭件16,第二排水口141设于所述固定罩14,所述固定罩14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杯体11,所述固定罩14包括罩体142及与所述罩体142固连且朝向所述操作件12延伸的第二转轴部143,所述罩体142与所述杯体11周向密封,所述罩体142朝向所述出水口111的一侧设有容腔,所述动盘15和所述启闭件16可取放地置于所述容腔的内部,所述操作件12可拆卸的穿设于所述第二转轴部143且可绕所述第二转轴部143旋转;所述动盘15设有与所述第二排水口141连通的第二过流孔151,所述动盘15由所述操作件12驱动旋转,所述启闭件16与所述动盘15活动连接以具有遮蔽所述第二过流孔151的遮蔽状态和打开所述第二过流孔151的打开状态;在所述遮蔽状态,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第二过流孔151与所述出水口111之间的流体路径被切断;在所述打开状态,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第二过
流孔151与所述出水口111连通。
87.固定罩14的设置,既能够起到杯体11和操作件12之间的密封作用,又能够通过罩体142形成的容腔方便动盘15和启闭件16的装配,又能够通过第二转轴部143的设置实现操作件12的安装和旋转,还能够通过第二转轴部143设置的第二排水口141实现茶水的外排。
88.在本实施例中,关于所述固定罩14在所述杯体11上的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在优选的示例中,如图20和图22所示,可以在所述固定罩14设置有卡扣144,在所述杯体11设置有卡槽116,将所述启闭件16和所述动盘15安装于所述罩体142的容腔内后,通过所述卡扣144与所述卡槽116的卡接配合将所述阀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杯体11,安装方便、快捷,可拆卸式安装保证了固定罩14的可更替性,且不需要将操作件12与固定罩14同步更替,降低了维护成本。当然,所述固定罩14与所述杯体11还可以通过螺纹拧合,螺钉连接等等实现可拆卸连接,以螺纹拧合为例,可以在所述固定罩14的外侧设置内螺纹,在所述杯体11设置外螺纹,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拧合实现固定罩14在杯体11上的装配。
89.在本实施例中,关于所述操作件12可拆卸的穿设于所述第二转轴部143的方式,在优选的示例中,如图21所示,可以在所述第二转轴部143上设置限位卡钩145,通过所述限位卡钩145对所述操作件12的限位防止操作件12从第二转轴部143脱出。
90.在本实施例中,关于所述启闭件16的结构,作为一种优选示例,如图13所示,所述启闭件16包括多个瓣片161,所述瓣片161包括近心端和远心端,所述远心端与所述动盘15活动连接以使各所述瓣片161具有所述近心端相互靠拢以遮蔽所述第二过流孔151的遮蔽状态、以及所述近心端相互远离以打开所述第二过流孔151的打开状态。
91.当动盘15转动时,各瓣片161可以同时相互靠拢以遮蔽第二过流孔151或者同时相互远离以打开第二过流孔151,可以避免茶水在动盘15与杯壁之间留存,既可以减少下次使用泡茶器1时接取的首杯水中有上次茶水的残留,又可以避免茶渍在动盘15上表面的积累,多瓣片161配合,茶水只经瓣片161配合形成的过流通孔处,茶渍的积累也限于瓣片161和第二过流孔151的内壁,方便用户清理,提升用户体验。
92.在本实施例中,关于所述操作件12驱动所述动盘15旋转的方式,在优选的示例中,如图8、图15和图23所示,可以使所述操作件12设有第一磁性元件123,所述动盘15设有第一磁感应元件152,所述操作件12通过所述第一磁性元件123和所述第一磁感应元件152的磁性配合带动所述动盘15旋转。
93.第一磁性元件123和第一磁感应元件152的配合能够实现非接触式配合传动,相较于在操作件12和动盘15上设置相互配合的连接结构的方式,非接触式配合传动能够简化操作件12和动盘15的结构设计以及安装过程,有助于泡茶器1整体结构的小型化,同时,还能够减少操作件12和动盘15的连接处的密封件13的使用,降低了密封成本。
94.作为优选,如图8、图15和图23所示,可以沿所述操作件12的周向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磁性元件123,并沿所述动盘15的周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123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一磁感应元件152,多个第一磁性元件123和多个第一磁感应元件152的配合,避免单一的第一磁性元件123或第一磁感应元件152失去磁性后,操作件12与动盘15之间的传动失效。具体的,可以在所述操作件12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磁性元件123的第一安装槽124,在所述动盘15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磁感应元件152的第二安装槽153。
95.作为本实施例二下的一种优选示例,如图8以及图13至图19所示,可以使所述阀组
件还包括静盘17,所述静盘17位于所述容腔内,且所述静盘17、所述启闭件16和所述动盘15自上而下依次叠放,所述静盘17与所述杯体11相对静止,且所述静盘17可拆卸地安装于设有所述出水口111的杯壁;所述启闭件16面向所述动盘15的一侧设有第一导向凸部162,所述动盘15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凸部162适配的第一导向槽154;所述启闭件16面向所述静盘17的一侧设有第二导向凸部163,所述静盘17设有与所述第二导向凸部163适配的第二导向槽171。
96.第一导向凸部162和第一导向槽154限位配合,第二导向凸部163和第二导向槽171限位配合,实现了在瓣片161的两侧均能够被导向限位,使得瓣片161在遮蔽第二过流孔151的位置和打开第二过流孔151的位置之间滑摆切换的过程中,能够按照预设轨迹进行旋转,保证位置切换的顺畅性,以及遮蔽状态下的封闭性和打开状态下的全开放性。而且,将会所述静盘17与所述杯壁相对静止,能够防止静盘17在多个瓣片161的摩擦带动下发生旋转而导致其对瓣片161导向限位的功能失效。此外,所述静盘17可拆卸地安装于设有所述出水口111的杯壁,可以将静盘17从杯体11上拆卸下来以方便换新,保证阀组件的可靠使用。
97.具体实施时,可以在所述静盘17设有正对所述出水口111的第三过流孔172,关于所述静盘17在所述杯壁上的可拆卸的安装方式,如图16和图22所示,可以在所述静盘17设置有第二限位孔173,在所述杯体11设置有第二限位柱117,通过所述第二限位柱117和所述第二限位孔173的限位插装配合实现所述静盘17相对于所述杯壁静止,也可以在所述静盘17设置有限位柱,在所述杯体11设置有限位孔,同样能够实现静盘17相对于所述杯壁静止。当然,还可以使所述静盘17和所述杯体11通过卡接连接、螺纹拧合、螺钉紧固件固定、止挡限位等合适的方式防止静盘17的周向旋转以实现静盘17相对于所述杯壁静止。
98.实施例三
99.如图24至图26所示,区别于前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在本实施例三中还可以使所述阀组件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杯体11的固定座18,所述操作件12与所述固定座18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固定座18设有第三排水口181以及连通所述第三排水口181和所述出水口111的排水通道182,所述阀组件还包括阀芯19,所述阀芯19设有第二磁性元件191,所述操作件12设有第二磁感应元件125,所述操作件12能够相对于所述杯体11平移并通过所述第二磁性元件191和所述第二磁感应元件125的配合驱动所述阀芯19在打开所述排水通道182的打开状态和遮蔽所述排水通道182的遮蔽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通水位置,如图26所示,所述阀芯19处于打开状态;在所述止水位置,如图25所示,所述阀芯19处于遮蔽状态。
10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所述操作件12相对于所述固定座18平移的方式实现所述排水通道182的打开或遮蔽遮蔽,而通过所述第二磁性元件191和所述第二磁感应元件125的磁吸配合实现操作件12对所述阀芯19的带动,而磁吸配合可以为非接触性配合的形式,因此,避免了在排水通道182的侧壁上开孔以实现操作件12与阀芯19的连接,既节省了密封成本,还保证固定座18的结构强度不被破坏。
101.作为本实施例下的一种优选示例,如图25所示,还可以使所述阀芯19还包括包裹于所述第二磁性元件191外的密封套192,密封套192能够提升阀芯19遮蔽排水通道182时的密封性。
10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图8和图24所示,本技术前述所有实施例均可使所述泡茶器1还包括可取放地置于所述杯体11内的滤茶件19,所述滤茶件19设有若
干个漏水孔,滤茶件19的设置可以防止放入杯体11内的茶叶落入出水口111内而造成出水口111的阻塞。
103.关于本技术所提供的饮水机中,包括主机2和如前述所有实施例中的泡茶器1,所述主机2设有出水嘴以及位于所述出水嘴下方的支撑位或悬挂位21,所述泡茶器1可取放地设置于所述支撑位或所述悬挂位21。
104.如图1和图27所示,本技术示意性的在所述主机2的侧壁设置了用于放置泡茶器1的悬挂位21,在杯体11上设置用于与悬挂位21配合的挂钩118,悬挂位21的设置,便于泡茶器1的放置,在接水泡茶时不再需要用手托举泡茶器1,泡茶操作更加方便省力,而且,在将泡茶器1放置于悬挂位21时,可以在泡茶器1的下方留出放置接茶杯的空间,进而方便了接茶操作。此外,泡茶器的可取放设计,使饮水机具有多种使用状态,例如将泡茶器取下时,从出水嘴直接接取白开水,将泡茶器放置到支撑位或悬挂位时,配合泡茶器,接取茶水。
105.本技术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106.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