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提手的锅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64732发布日期:2022-07-23 09:03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提手的锅盖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盖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提手的锅盖。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卖的电火锅、升降火锅等的锅盖提手固定结构一般为螺钉紧固结构和提手座注塑件自带螺纹紧固结构两种。前者需要用到螺丝刀工具进行紧固,而后者徒手就可以操作。考虑到锅盖提手一般为客户自装结构,一般有些家庭没有螺丝刀,组装起来比较麻烦,所以第二种提手座自带螺纹结构的组装结构更能得到消费者的喜爱。
3.目前市场上带螺纹的提手座还存在如下问题:(1)提手座需要与把手严密吻合,无法设置脱模孔,在注塑成型后脱模比较困难。(2)脱模后会存在缩水等现象,使得最终产品与目标产品之间存在尺寸偏差,影响最终的组装效果。(3)提手座实体结构使得组装之后锅盖重量增加,不利于应用中的便捷操作。
4.为了减少提手座的重量,会在锅盖内侧的提手座底部设计凹槽,但是这种底部掏空结构存在一个严重缺点:客户使用过程中油烟等杂质极易跑进内孔结构中,然后每次清洗锅盖时提手座孔是个较难清洗操作的地方,这样就给客户体验带来不好的影响。基于这种缺点,需要在现有的提手座结构上进行优化规避此类问题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提手的锅盖,通过凹槽和十字加强筋,能够降低锅盖的整体重量,减小提手座的尺度偏差,便于脱模,便于锅盖清洗。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提手的锅盖,包括
7.锅盖本体,所述锅盖本体的中央设置有开口;
8.提手座,所述提手座包括底座和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位于所述底座的中心位置,所述底座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开口的截面面积;所述固定柱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固定柱顶端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凹槽;所述固定柱管穿过所述开口与把手连接;
9.把手,所述把手的末端通过所述外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柱。
10.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底部距离所述底座的距离为2.5mm。
11.进一步地,所固定柱为圆柱状结构,所述凹槽为圆柱状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圆心与所述固定柱的圆心重合。
12.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中设置有十字加强筋,所述十字加强筋的中心点与所述凹槽的中心点重合。
13.进一步地,所述十字加强筋的顶部与所述固定柱顶部齐平。
14.进一步地,所述十字加强筋的厚度为1.2mm。
15.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外侧的固定柱的壁厚为2.4mm。
16.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与锅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17.进一步地,所述把手末端设置有内螺纹。
18.进一步地,所述外螺纹距离底座的距离大于0。
1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20.(1)本技术在提手座中固定柱顶端设置了凹槽结构,通过该凹槽结构可以使得提手座注塑成型之后更加容易脱模,且能够降低提手组注塑成型之后的尺寸偏差;同时凹槽结构降低了提手座的重量,既能节省材质,又能确保消费者使用的便捷性;组装之后的锅盖凹槽被把手覆盖,确保油烟无法进入提手座内部,便于锅盖的清洗。
21.(2)本技术中凹槽距离底座保持一端距离,并在凹槽中设置十字加强筋使得提手座的强度得到加强,在降低重量的同时确保提手座的强度,延长锅盖的使用寿命。
22.(3)本技术在锅盖和底座之间设置密封圈,确保锅内油烟无法进入提手座间隙中,进一步降低锅盖的清洗难度。
附图说明
23.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附图中: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提手座的俯视图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提手座的侧视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装之后的锅盖示意图;
29.附图标号:1、锅盖本体;2、把手;3、提手座;31、底座;32、固定柱;33、凹槽;34、十字加强筋;35、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纵”、“横”、“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实用新型的描述。
33.实施例1
34.请参阅附图1-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提手的锅盖,包括锅盖本体1、提手座3和把手2,提手座3用于连接锅盖本体1和把手2。
35.锅盖本体1结构根据锅的形状进行设计,用于覆盖锅的上表面。锅盖本体1的顶端中央设置有开口,用于安装提手座3。
36.提手座3包括底座31和固定柱32,固定柱32位于底座31的中心位置,底座31的截面面积大于开口的截面面积;在装配结构中,底座31位于锅盖内侧,固定柱32穿过开口位于锅盖外侧并与把手2连接。具体的,在底座31和锅盖本体1之间还可以设置密封圈,密封圈的存在确保锅内油烟不会进入底座31上方,同时确保底座31与锅盖本体1的紧密连接。
37.固定柱32外侧设置有外螺纹35;外螺纹35用来与把手2进行固定连接。外螺纹35的位置设置在固定柱32的中间位置,不宜太高,也不宜太低。若外螺纹35距离底座31较近,则把手2末端可能会与锅盖接触摩擦,阻碍固定柱32和把手2的紧固。若外螺纹35距离底座31较远,则把手2距离锅盖的距离相对应需要增加,使得锅盖的占用空间变大,不利于日常操作。
38.固定柱32顶端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凹槽33;具体的,固定柱32为圆柱状结构,凹槽33为圆柱状凹槽33,且凹槽33的圆心与固定柱32的圆心重合。实际制作工艺中,可以将固定柱32的顶端掏空,形成凹槽33,掏空之后的固定柱32的厚度可以保持在2.4mm左右。
39.凹槽33外侧的固定柱32的壁厚可以根据具体锅型进行设计,不宜太厚也不宜太薄;若厚度太大则达到解决材质和消除缩水误差的目的;若厚度太小则强度不够,无法有效支撑把手2。例如可以将凹槽33外侧的固定柱32的壁厚设置为2.4mm。
40.为了确保固定柱32的强度,凹槽33不能贯穿固定柱32,需要在固定柱32底部预留一定的实体空间,具体的,凹槽33底部距离底座31的距离为2.5mm。底部预留的实体部分加强了固定柱32的强度。
41.本实施例中凹槽33的存在是为了节省材质,并降低锅盖的整体重量,但是凹槽33太大则会影响提手座3的强度,因此,通过调整凹槽33外侧提手座3的壁厚,以及调整凹槽33距离底座31的距离来实现强度和重量的平衡。
42.把手2的末端设置有内螺纹,且内螺纹与外螺纹35相匹配。把手2末端的内螺纹距离把手2末端可以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得内螺纹和外螺纹35紧密连接之后,把手2末端可以正好与锅盖上侧面相抵接。把手2末端和锅盖上侧面之间还可以设置密封圈,防止油烟通过把手2末端与锅盖上侧面的间隙中。
43.本技术设计凹槽33具有如下优势:
44.(1)可以节约材质,在固定柱32形成过程中采用一体形成工艺制备,凹槽33部分可以节省材质。
45.(2)可以确保提手座3尺寸偏差的减小;在注塑过程中若固定柱32厚度较大,则缩水比较严重,使得最终形成的固定柱32尺寸与目标尺寸偏差较大,若固定柱32厚度较小,则目标尺寸与固定柱32尺寸偏差较小;设计凹槽33之后的固定柱32壁厚较薄,注塑成型之后尺寸偏差较小。
46.(3)凹槽33位于提手座3的顶端,在组装之后的锅盖中,凹槽33被把手2覆盖,避免油烟进入凹槽33中,造成清洗困难。
47.(4)提手座3在注塑成型之后,凹槽33可以作为脱模孔,提高了提手座3的脱模效率。
48.实施例2
49.请参阅附图1-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提手的锅盖,包含实施例1中的所有锅盖结构,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固定柱32的强度,本实施例还在凹槽33中设置了十字加强筋34,十字加强筋34与固定柱32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同步形成,十字加强筋34的中心点与凹槽33的中心点重合,十字加强筋34本质上是有两个垂直设置的加强筋组成,交点位置即为十字加强筋34的中心点,两端位置与凹槽33内侧相抵接。
50.为了确保十字加强筋34对提手组的强度进行有效增强,十字加强筋34的厚度可以设置为1.2mm。
51.十字加强筋34的顶部与固定柱32顶部齐平,底部与凹槽33的底部齐平;即其底部与固定柱32底部距离等于凹槽33与固定柱32底部的距离。
52.十字加强筋34将凹槽33内部切割为四个小空间,相当于在凹槽33中形成了四个孔位,进一步方便固定柱32注塑成型之后脱模。
53.本技术中凹槽33距离底座31保持一端距离,并在凹槽33中设置十字加强筋34使得提手座3的强度得到加强,在降低重量的同时确保提手座3的强度,延长锅盖的使用寿命。
54.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