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清洗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99541发布日期:2022-05-11 14:37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清洗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便携式清洗杯。


背景技术:

2.杯子是一种专门盛水的器皿,其主要功能都是用来喝水、饮酒或饮茶。
3.超氧(臭氧)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杀菌剂,它在杀菌方面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可以杀灭使用人和动物致病的多种细菌、病毒和微生物,并在短时间内破坏细菌、病毒及其他微生物的结构,使其失去生存能力。超氧(臭氧)溶解在水中,其消毒杀菌效果比超氧(臭氧)气体更佳,更安全。然而,相关技术中的超氧(臭氧)水制备设备不仅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大、不方便移动和携带的问题,而且超氧(臭氧)溶解于水的效率低。
4.因此,实有必要对相关技术中的超氧(臭氧)制备设备进行改进以避免上述问题,并结合杯子一起使用。
5.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清洗杯。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便携式清洗杯包括具有盛水空腔的杯体,所述杯体下端设置有安装腔和盖住该安装腔的底盖,该安装腔内设置有相互电性连接的pcb板、电池、超氧发生器和气泵以及与超氧发生器连接的超氧释放片,该底盖上端设置有进气腔,该超氧释放片安装于进气腔内,且该底盖下端面设置有多个与进气腔连通的进气孔,该杯体于盛水空腔底部设置若干贯通安装腔的出气孔,该气泵通过进气管连接该进气腔,该气泵通过出气管与出气孔对接。
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杯体下端设置有若干进气缺口,且该杯体下端凸出于该底盖下端面外。
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气孔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盒体,该盒体与出气孔下端开口的外围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密封圈,该盒体下端还成型有第一管体,所述出气管套设于第一管体外围。
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盖于进气孔上端开口外围成型有一凸环以及盖合固定于该凸环上端的盖板,该凸环与盖板之间形成有所述的进气腔,该盖板上端设置有连通该进气腔的第二管体,所述进气管套设于第二管体外围,该凸环外侧设置有线槽,所述超氧释放片连接的导线穿过该线槽后与所述超氧发生器连接。
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泵及超氧发生器并列安装于该安装腔顶面,所述电池安装于该超氧发生器下方,该pcb板安装于该电池下方,且该电池与超氧发生器还通过eva胶片固定连接。
1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腔顶面成型有若干第一支撑板和位于该第一支撑板旁侧的第一螺孔柱;所述气泵上端贴合该第一支撑板安装,并通过限位板包住
气泵下端,且该限位板端部与第一螺孔柱对接,并通过第一螺丝锁固。
13.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腔顶面成型有若干第二螺孔柱,所述超氧发生器外侧成型有第一凸耳,该第一凸耳与第二螺孔柱对接,并通过第二螺丝锁固。
14.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腔顶面成型有若干第三螺孔柱,该第三螺孔柱长度大于第二螺孔柱的长度,所述pcb板通过第三螺丝与第三螺孔柱锁固。
15.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腔顶面成型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支撑板,两个第二支撑板相对的面设置有凹槽,所述电池镶嵌定位于该凹槽中。
16.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pcb板上设置有指示灯、充电接口和开关,该指示灯、充电接口和开关均穿过对应的开孔以显露于该杯体下端外表面。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电池对pcb板、超氧发生器和气泵供电,该超氧发生器和气泵工作,其中,该气泵通过进气管连接该进气腔及进气孔,以此实现吸气,使空气从进气孔进入进气腔,同时该超氧发生器控制超氧释放片将进气腔内的空气电离以形成超氧,超氧则通过进气管进入气泵,而该气泵通过出气管将超氧从出气孔喷出,以从底部进入到该杯体的盛水空腔,并与盛水空腔内的水融合形成超氧水,通过超氧水可以清洗果蔬,从而达到清洗杀菌的目的,且可直接用超氧水进行漱口,实现对口腔杀菌消毒的作用,使用起来极为方便,并且本实用新型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低,且便于携带,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杯体的立体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拆卸杯体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5.见图1-6所示,为一种便携式清洗杯,其包括具有盛水空腔11的杯体1,该杯体1通过盛水空腔11装水。
26.所述杯体1下端设置有安装腔12和盖住该安装腔12的底盖2,该安装腔12内设置有相互电性连接的pcb板3、电池4、超氧发生器5和气泵6以及与超氧发生器5连接的超氧释放片7,该底盖2上端设置有进气腔20,该超氧释放片7安装于进气腔20内,且该底盖2下端面设置有多个与进气腔20连通的进气孔21,该杯体1于盛水空腔11底部设置若干贯通安装腔12的出气孔10,该气泵6通过进气管61连接该进气腔20,该气泵6通过出气管62与出气孔10对接。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电池4对pcb板3、超氧发生器5和气泵6供电,该超氧发生器5和气泵6工作,其中,该气泵6通过进气管61连接该进气腔20及进气孔21,以此实现吸气,使空气从进气孔21进入进气腔20,同时该超氧发生器5控制超氧释放片7将进气腔20内的空气电离以形成超氧,超氧则通过进气管61进入气泵6,而该气泵6通过出气管62将超氧从出气孔10
喷出,以从底部进入到该杯体1的盛水空腔11,并与盛水空腔11内的水融合形成超氧水,通过超氧水可以清洗果蔬,从而达到清洗杀菌的目的,且可直接用超氧水进行漱口,实现对口腔杀菌消毒的作用,使用起来极为方便,并且本实用新型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低,且便于携带,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27.超氧发生器5工作时,为超氧释放片7提供高电压,利用高压电离的原来使进气腔中的部分氧气分解聚合为超氧。超氧(臭氧)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杀菌剂,它在杀菌方面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可以杀灭使用人和动物致病的多种细菌、病毒和微生物,并在短时间内破坏细菌、病毒及其他微生物的结构,使其失去生存能力。超氧(臭氧)溶解在水中,其消毒杀菌效果比超氧(臭氧)气体更佳,更安全。
28.所述杯体1下端设置有若干进气缺口101,且该杯体1下端凸出于该底盖2下端面外,以致使杯体1放置在桌面上后,也可以通过该进气缺口101进入空气,保证本实用新型能够正常工作。
29.所述出气孔10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盒体13,该盒体13与出气孔10下端开口的外围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31,该盒体13下端还成型有第一管体132,所述出气管62套设于第一管体132外围,保证出气管62与出气孔10稳定对接,使超氧能够通过出气管62后,及时通过该出气孔10喷射到杯体1的盛水空腔11。
30.所述底盖2于进气孔21上端开口外围成型有一凸环22以及盖合固定于该凸环22上端的盖板23,该凸环22与盖板23之间形成有所述的进气腔20,该盖板23上端设置有连通该进气腔20的第二管体231,所述进气管61套设于第二管体231外围,该凸环22外侧设置有线槽221,所述超氧释放片7连接的导线穿过该线槽221后与所述超氧发生器5连接,其装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31.所述气泵6及超氧发生器5并列安装于该安装腔12顶面,所述电池4安装于该超氧发生器5下方,该pcb板3安装于该电池4下方,且该电池4与超氧发生器5还通过eva胶片41固定连接,其装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32.所述安装腔12顶面成型有若干第一支撑板121和位于该第一支撑板121旁侧的第一螺孔柱122;所述气泵6上端贴合该第一支撑板121安装,并通过限位板123包住气泵6下端,且该限位板123端部与第一螺孔柱122对接,并通过第一螺丝锁固,其装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33.所述安装腔12顶面成型有若干第二螺孔柱124,所述超氧发生器5外侧成型有第一凸耳51,该第一凸耳51与第二螺孔柱124对接,并通过第二螺丝锁固,其装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34.所述安装腔12顶面成型有若干第三螺孔柱125,该第三螺孔柱125长度大于第二螺孔柱124的长度,所述pcb板3通过第三螺丝与第三螺孔柱125锁固,其装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35.所述安装腔12顶面成型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支撑板126,两个第二支撑板126相对的面设置有凹槽127,所述电池4镶嵌定位于该凹槽127中,其装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36.所述pcb板3上设置有指示灯31、充电接口32和开关33,该指示灯31、充电接口32和开关33均穿过对应的开孔以显露于该杯体1下端外表面,使用起来极为方便。
3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电池4对pcb板3、超氧发生器5和气泵6供电,该超
氧发生器5和气泵6工作,其中,该气泵6通过进气管61连接该进气腔20及进气孔21,以此实现吸气,使空气从进气孔21进入进气腔20,同时该超氧发生器5控制超氧释放片7将进气腔20内的空气电离以形成超氧,超氧则通过进气管61进入气泵6,而该气泵6通过出气管62将超氧从出气孔10喷出,以从底部进入到该杯体1的盛水空腔11,并与盛水空腔11内的水融合形成超氧水,通过超氧水可以清洗果蔬,从而达到清洗杀菌的目的,且可直接用超氧水进行漱口,实现对口腔杀菌消毒的作用,使用起来极为方便,并且本实用新型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低,且便于携带,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38.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