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开合的纱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04127发布日期:2022-08-20 02:17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开合的纱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纱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方便开合的纱窗。


背景技术:

2.在现在的家居环境中,纱窗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房屋装饰件,它具有良好的通风性,且能阻隔一定的灰尘,但由于钢制网纱窗本身的通风性较差,一般需要将纱窗打开进行通风,现有纱窗为了避免开窗通风时雨水或灰尘进入室内,一般采用外开式纱窗,即将纱窗顶部与纱窗固定框铰接,然后将纱窗底部外推,将纱窗打开进行通风,但部分纱窗外固定安装有防盗栏杆,使得纱窗无法打开较大角度,开口小,通风性差,无法达到预想的通风效果,故亟需一种方便开合的纱窗。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开合的纱窗,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开合的纱窗,包括纱窗固定框,所述纱窗固定框两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凸起和第二滑动凸起,所述第一滑动凸起上滑动连接有第一纱窗,所述第二滑动凸起上滑动连接有第二纱窗,所述纱窗固定框内轴接有第三纱窗,所述第三纱窗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条,两个所述限位条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滑动凸起和第二滑动凸起上方,且所述限位条与所述纱窗固定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纱窗、第二纱窗、第三纱窗呈阶梯状分布,且所述第一纱窗顶部与所述第二纱窗底部接触设置,所述第二纱窗顶部与所述第三纱窗底部接触设置。
5.所述第一纱窗底部固定连接有将第一纱窗和第二纱窗固定在所述限位条上的固定部,所述纱窗固定框外侧固定安装有防盗栏杆,所述防盗栏杆上安装有限位部。
6.优选的,所述固定部包括若干与所述第一纱窗固定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纱窗宽度,所述第二纱窗与第三纱窗底部开设有若干与所述连接杆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第三纱窗底部转动连接有若干挡板。
7.优选的,所述限位部包括若干与所述防盗栏杆轴接的l形托板,所述l形托板背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卡位块,所述l形托板下方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与所述防盗栏杆转动连接,所述卡板与所述卡位块卡接。
8.优选的,所述第一纱窗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滑动凸起相适配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纱窗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滑动凸起相适配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均与所述限位条相适配。
9.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动凸起底部与所述第二滑动凸起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第一滑动凸起底部与所述第二滑动凸起宽度均小于所述卡块宽度。
10.优选的,所述第三纱窗固定连接有转动座,所述纱窗固定框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贯穿所述转动座且与所述转动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与两个所述限位条
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一纱窗、第二纱窗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纱窗、第三纱窗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毛条。
1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纱窗和第二纱窗分别在第一滑动凸起和第二滑动凸起上滑动,使第一纱窗和第二纱窗能够向上收起,利用固定部固定,防止第一纱窗和第二纱窗下滑,转动第三纱窗,然后利用限位部进行限位,使纱窗整体能够大角度打开,避免了防盗栏杆对纱窗的影响,通风效果更好,同时由于限位部的限定,能够使第三纱窗稳定在防盗栏杆附近,能够减小外界风对整体的影响,增强了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将纱窗分为多个部分分别进行操作,使纱窗不再受防盗栏杆的限制,加大通风量,使通风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纱窗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纱窗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纱窗固定框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纱窗、第二纱窗、第三纱窗主视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纱窗、第二纱窗、第三纱窗仰视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闭合状态下连接杆和挡板配合关系示意图;
20.其中:1-纱窗固定框,2-第一滑动凸起,3-第二滑动凸起,4-第一纱窗,5-第二纱窗,6-第三纱窗,7-限位条,8-防盗栏杆,9-连接杆,10-挡板,11-l形托板,12-卡位块,13-卡板,14-卡块,15-转动座,16-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3.参照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开合的纱窗,包括纱窗固定框1,纱窗固定框1两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凸起2和第二滑动凸起3,第一滑动凸起2上滑动连接有第一纱窗4,第二滑动凸起3上滑动连接有第二纱窗5,纱窗固定框1内轴接有第三纱窗6,第三纱窗6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条7,两个限位条7分别位于第一滑动凸起2和第二滑动凸起3上方,且限位条7与纱窗固定框1滑动连接,第一纱窗4、第二纱窗5、第三纱窗6呈阶梯状分布,且第一纱窗4顶部与第二纱窗5底部接触设置,第二纱窗5顶部与第三纱窗6底部接触设置;当需要
进行通风时,向上推动第一纱窗4,第一纱窗4上升到第二纱窗5高度时利用连接杆9带动第二纱窗5一起向上滑动,一直到第一纱窗4和第二纱窗5底部与第三纱窗6平齐,使第一纱窗4、第二纱窗5和第三纱窗6能够一同随固定轴16转动,进行通风。
24.第一纱窗4底部固定连接有将第一纱窗4和第二纱窗5固定在限位条7上的固定部,增加稳定性,防止第一纱窗4和第二纱窗5掉落,纱窗固定框1外侧固定安装有防盗栏杆8,防盗栏杆8上安装有限位部,防止第一纱窗4、第二纱窗5和第三纱窗6向回转动,同时防止外界风力对整体的影响,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25.进一步优化方案,固定部包括若干与第一纱窗4固定连接的连接杆9,连接杆9长度大于第二纱窗5宽度,第二纱窗5与第三纱窗6底部开设有若干与连接杆9相适配的凹槽,第三纱窗6底部转动连接有若干挡板10;通过连接杆9与第二纱窗5底部的凹槽相适配,使第一纱窗4在上升过程中能够利用连接杆9带动第二纱窗5一起向上滑动,然后连接杆9与第三纱窗6的凹槽配合,利用挡板10对连接杆9进行卡接,完成固定,防止在转动过程中,第一纱窗4和第二纱窗5向下滑动,影响正常工作进行。
26.进一步优化方案,限位部包括若干与防盗栏杆8轴接的l形托板11,l形托板11背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卡位块12,l形托板11下方设置有卡板13,卡板13与防盗栏杆8转动连接,卡板13与卡位块12卡接;利用l形托板11对第一纱窗4进行限位,然后利用卡板13与卡位块12卡接,使第一纱窗4、第二纱窗5和第三纱窗6同时固定在防盗栏杆8附近,防止一纱窗4、第二纱窗5和第三纱窗6回落的同时还能防止外界风对整体的影响,增强稳定性。
27.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一纱窗4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滑动凸起2相适配的第一滑槽,第二纱窗5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滑动凸起3相适配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与第二滑槽均与限位条7相适配;使第一纱窗4能够沿第一滑动凸起2滑入限位条7中,第二纱窗5能够沿第二滑动凸起3滑入限位条7中,然后在限位条7的带动下,对第三纱窗6转动。
28.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一滑动凸起2底部与第二滑动凸起3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卡块14,第一滑动凸起2底部与第二滑动凸起3宽度均小于卡块14宽度,利用卡块14分别对第一纱窗4和第二纱窗5进行限位,使第一纱窗4、第二纱窗5和第三纱窗6成阶梯状分布,防止第一纱窗4和第二纱窗5持续下滑留出缝隙。
29.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三纱窗6固定连接有转动座15,纱窗固定框1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6,固定轴16贯穿转动座15且与转动座15转动连接,转动座15与两个限位条7固定连接,通过转动座15沿固定轴16转动,进而带动第三纱窗6和两个限位条7转动,从而实现第一纱窗4、第二纱窗5、第三纱窗6一起随固定轴16转动。
30.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一纱窗4、第二纱窗5之间以及第二纱窗5、第三纱窗6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毛条,在整体处于闭合状态时,防止蚊虫和尘土进入。
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闭合状态时,第一纱窗4、第二纱窗5之间和第三纱窗6呈阶梯状分布,第一纱窗4和第二纱窗5分别位于卡块14上方,第二纱窗5同时与第二滑动凸起3、限位条7接触,能够防止闭合状态时第三纱窗6带动第一纱窗4和第二纱窗5进行转动,当需要打开时,向上推动第一纱窗4,第一纱窗4上升到第二纱窗5高度时利用连接杆9带动第二纱窗5一起向上滑动,一直到第一纱窗4和第二纱窗5底部与第三纱窗6平齐,然后转动挡板10,使挡板10与连接杆9卡接,防止第一纱窗4和第二纱窗5掉落,然后转动转动座15,转动座15同时带动第一纱窗4、第二纱窗5和第三纱窗6沿固定轴16转动,当第三纱窗6与防盗栏
杆8接触,转动l形托板11,并利用卡板13与卡位块12卡接,对l形托板11进行固定,使第一纱窗4、第二纱窗5和第三纱窗6固定,进行通风。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