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洗地机的地刷及洗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22242发布日期:2022-09-06 19:50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洗地机的地刷及洗地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用洗地机。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洗地机一般分为商用洗地机和家用洗地机,商用洗地机一般用于面积比较大的工厂、车库、商场超市等场所,而家用洗地机一般适用于面积比较小(一般小于200平方米)的家庭。
3.针对家用洗地机,其结构主要包括洗地机主体和地刷,洗地机主体上设有水箱(以向滚筒进行供水)和污水箱(以收集污水);还设有控制器、喷液装置、用于控制滚筒的滚筒电机、抽吸装置和用于控制抽吸装置的主机电机;而地刷内主要设有用于清洗地面的滚筒和导流通道。工作时,所述喷液装置处于开启状态,向所述滚筒喷液;所述滚筒电机处于开启状态,使所述滚筒旋转;所述主机电机处于开启状态,将流过所述滚筒的液体(污水)从导流通道吸至吸液管道,并最终流入污水箱内。这种小型的家用洗地机因其方便实用而得到了大众的广泛青睐。
4.目前,根据用户反馈,在洗地机使用过程中,会在被清洁面(如地面、木地板面等)残留水渍。
5.针对上述问题,现有的洗地机的地刷的底部设有橡胶刮条,用于将污水(和颗粒杂质等)刮入导流通道内。然而,实际应用中发现,存在如下2个实际问题:(1)仅仅依靠地刷底部的橡胶刮条无法完全刮除水渍,还是存在残留;一是因为现有的橡胶刮条都较软,导致刮条和被清洁面之间产生缝隙,无法较好的刮除污水,导致污水残留;二是地刷在向后拖动时,底部的橡胶刮条就刮不到了;(2)由于橡胶刮条经常被翻转、然后还原,导致其使用寿命较短,经常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发生橡胶刮条局部断裂脱落或开裂,给用户留下不好的使用体验。
6.因此,开发一种新的地刷,以实现更好地清洁,避免污水残留,以提高用户体验,显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家用洗地机。
8.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洗地机的地刷,该地刷具有一前端和一后端,所述地刷的前端设有刮条;所述刮条至少具有如下2个工作位:
9.(1)刮水工作位:当地刷向后运动时,所述刮条变为基本向下的状态,刮条的底端与被清洁面相抵,以刮除所述被清洁面的水渍;
10.(2)悬空工作位:当地刷向前运动时,所述刮条变为悬空状态,刮条的底端远离被清洁面。
11.上文中,所述刮水工作位是指刮条刮除水渍的状态;所述悬空工作位是指刮条不刮水的状态。优选地,在所述悬空工作位时,所述刮条的底端不与被清洁面相接触。优选的,
所述刮条的底端与被清洁面之间的间距为1~15mm;更优选为3~10mm;更优选为4~8mm。
12.本文中,所有涉及地刷“向前”、“向后”,均是指地刷在一表面(例如被清洁面)上的运动,地刷的“前端”为往前方向的最前方,地刷的“后端”为往后方向的最前方;因为,在实际使用中,地刷需要交替地向前和向后移动,以进行清洗。
13.优选地,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刮条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连接,形成上述两个工作位。
14.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至少1个摆轮,所述摆轮设于所述刮条的至少一侧;
15.所述摆轮的上端部与所述刮条的转轴同轴设置,摆轮的下端面呈弧形,
16.当地刷向后运动时,所述摆轮的下端面与被清洁面接触,在摩擦力带动下向前转动,带动刮条到达所述刮水工作位;当地刷向前运动时,所述摆轮的下端面在摩擦力带动下向后转动,带动刮条到达所述悬空工作位。上述方案是一种更优选的结构,刮条向后时为悬空工作位;当然,也可以将刮条向向前时设置为悬空工作位。
17.与之相应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磁驱动部件和至少1个摆动件,所述摆动件设于所述刮条的至少一侧;
18.所述摆动件的上端部与所述刮条的转轴同轴设置,摆动件的下端部设有磁性部件;
19.当地刷向后运动时,所述摆动件的下端部被所述电磁驱动部件推动,带动刮条到达所述刮水工作位;当地刷向前运动时,所述摆动件的下端被所述电磁驱动部件拉动,带动刮条到达所述悬空工作位。同样的,该方案是一种更优选的结构,刮条向后时为悬空工作位;当然,也可以将刮条向向前时设置为悬空工作位。
20.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卡固结构,当地刷向后运动时,所述摆轮带动刮条到达所述刮水工作位时,所述卡固结构将摆轮和/或刮条卡固于原位。
21.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位置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位置传感器的信号来控制和改变所述电磁驱动部件的磁场方向。
22.优选地,所述电磁驱动部件和所述摆动件的下端部设有磁性部件两者之中,至少一者是电磁场设备。也就是说,这种有多种方案,例如,一种优选的方案是:电磁驱动部件采用电磁场设备,而摆轮的下端部的磁性部件为永磁铁;另一种方案为:电磁驱动部件和摆轮下端部的磁性部件均采用电磁场设备。这里的电磁场设备为现有技术,即采用通电产生磁场的装置,例如导电线圈等。
23.优选地,所述摆轮的下端部的磁性部件为永磁铁。
24.优选地,所述地刷的后端还设有后刮条。
25.优选地,所述地刷内设有滚筒和导流通道,所述后刮条设于所述滚筒的后方,所述滚筒和后刮条之间形成所述导流通道的入口;所述后刮条的下端为柔性件。
26.上文中,所述壳体内只有一个滚筒,且筒位于壳体的前方。
27.上述后刮条的结构(包括但不限于设置刮条的角度和延伸段宽度等)也可以用于地刷前端的刮条。
28.本发明同时请求保护一种洗地机,包括地刷,所述地刷为上述的地刷。所述地刷的结构与上述相同,此处不再重复。
29.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30.1.本实用新型开发了一种新结构的地刷,尤其适用于家用洗地机,通过在地刷的前端设有刮条,可以在地刷向后运动时刮除被清洁面的水,从而避免了水渍残留;
31.2.本实用新型开发了一种新结构的地刷,尤其适用于家用洗地机,通过在地刷的前端设有刮条,在地刷的后端设置后刮条,从而形成前后两个刮条结构;在地刷向前运动时,通过后刮条刮除水分;在地刷向后运动时,通过刮条刮除水分;从而完全解决了地面污水残留的问题,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使用体验,更易于获得商业上的成功,显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32.3.本实用新型针对后刮条,在向前运动时保持斜向前铲动的工作状态,而不会发生翻转,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橡胶条翻转的问题,同时,通过将刮条的下端设置向下延伸,使其与地面之间形成过盈配合结构,防止两者之间出现缝隙,同时解决了污水残留的问题;并大大提高了刮条的使用寿命;
33.4.本实用新型的产品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具有良好的商业化意义,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3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处于刮水工作位的示意图。
35.图2是图1的剖视图。
3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处于悬空工作位的示意图。
37.图4是图3的剖视图。
38.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二中处于刮水工作位的示意图。
39.图6是图5的剖视图。
40.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处于悬空工作位的示意图。
41.图8是图7的剖视图。
42.其中:1、前端;2、后端;3、刮条;4、被清洁面;5、摆轮;6、后刮条;7、滚筒;8、摆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43.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44.实施例一
45.参见图1~4所示,一种用于洗地机的地刷,该地刷具有一前端1和一后端2,所述地刷的前端设有刮条3;所述刮条至少具有如下2个工作位:
46.(1)刮水工作位:当地刷向后运动时,所述刮条变为基本向下的状态,刮条的底端与被清洁面4相抵,以刮除所述被清洁面的水渍;
47.(2)悬空工作位:当地刷向前运动时,所述刮条变为悬空状态,刮条的底端远离被清洁面。
48.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2个摆轮5,所述摆轮设于所述刮条的两侧;所述摆轮的上端部与所述刮条的转轴同轴设置,摆轮的下端面呈弧形,
49.当地刷向后运动时,所述摆轮的下端面与被清洁面接触,在摩擦力带动下向前转动,带动刮条到达所述刮水工作位,参见图2;当地刷向前运动时,所述摆轮的下端面在摩擦力带动下向后转动,带动刮条到达所述悬空工作位,参见图4。
50.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卡固结构,当地刷向后运动时,所述摆轮带动刮条到达所述刮水工作位时,所述卡固结构将摆轮和刮条卡固于原位。(卡固结构在图中未示出)
51.上文中,所述刮水工作位是指刮条刮除水渍的状态;所述悬空工作位是指刮条不刮水的状态。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悬空工作位时,所述刮条的底端不与被清洁面相接触,所述刮条的底端与被清洁面之间的间距为5mm。
52.优选地,所述地刷的后端还设有后刮条6。
53.优选地,所述地刷内设有滚筒7和导流通道,所述后刮条设于所述滚筒的后方,所述滚筒和后刮条之间形成所述导流通道的入口;所述后刮条的下端为柔性件。
54.上文中,所述壳体内只有一个滚筒7,且筒位于壳体的前方。图中,地刷的滚筒超出被清洁面,是指滚筒上的刷毛具有一定的蓬松度,因此实际使用中刷毛会被压缩。
55.在实际使用中,地刷需要交替地向前和向后移动,以进行全面清洗。地刷向前移动时,后刮条起到刮除水渍的作用,此时前端的刮条处于悬空工作位;地刷向后移动时,前端的刮条起到刮除水渍的作用。从而完全解决了地面污水残留的问题。
56.实施例二
57.参见图5~8所示,一种用于洗地机的地刷,该地刷具有一前端1和一后端2,所述地刷的前端设有刮条3;所述刮条具有如下2个工作位:
58.(1)刮水工作位:当地刷向后运动时,所述刮条变为基本向下的状态,刮条的底端与被清洁面4相抵,以刮除所述被清洁面的水渍;
59.(2)悬空工作位:当地刷向前运动时,所述刮条变为悬空状态,刮条的底端远离被清洁面。
60.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刮条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连接,形成上述两个工作位。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磁驱动部件和2个摆动件8,所述摆动件设于所述刮条的两侧;所述摆动件的上端部与所述刮条的转轴同轴设置,摆动件的下端部设有磁性部件(本实施例采用永磁铁);
61.当地刷向后运动时,所述摆动件的下端部被所述电磁驱动部件推动,带动刮条到达所述刮水工作位;当地刷向前运动时,所述摆动件的下端被所述电磁驱动部件拉动,带动刮条到达所述悬空工作位。
62.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卡固结构,当地刷向后运动时,所述摆轮带动刮条到达所述刮水工作位时,所述卡固结构将摆轮和刮条卡固于原位。(卡固结构在图中未示出)
63.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位置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位置传感器的信号来控制和改变所述电磁驱动部件的磁场方向。所述电磁驱动部件和所述摆动件的下端部设有磁性部件两者之中,前者是电磁场设备,后者为永磁铁。这里的电磁场设备为现有技术,即采用通电产生磁场的装置,例如导电线圈。
64.本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示,电磁驱动部件的磁场方向与摆动件8相斥,从而推动摆动件和刮条处于刮水工作位;参见图7所示,电磁驱动部件的磁场方向与摆动件8相吸,从而拉动摆动件和刮条处于悬空工作位。电磁驱动部件的磁场方向通过电流方向进行调节(这是现有技术)。
65.上文中,所述刮水工作位是指刮条刮除水渍的状态;所述悬空工作位是指刮条不刮水的状态。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悬空工作位时,所述刮条的底端不与被清洁面相接触,所
述刮条的底端与被清洁面之间的间距为4mm。
66.优选地,所述地刷的后端还设有后刮条6。
67.优选地,所述地刷内设有滚筒7和导流通道,所述后刮条设于所述滚筒的后方,所述滚筒和后刮条之间形成所述导流通道的入口;所述后刮条的下端为柔性件。
68.上文中,所述壳体内只有一个滚筒7,且筒位于壳体的前方。图中,地刷的滚筒超出被清洁面,是指滚筒上的刷毛具有一定的蓬松度,因此实际使用中刷毛会被压缩。
69.在实际使用中,地刷需要交替地向前和向后移动,以进行全面清洗。地刷向前移动时,后刮条起到刮除水渍的作用,此时前端的刮条处于悬空工作位;地刷向后移动时,前端的刮条起到刮除水渍的作用。从而完全解决了地面污水残留的问题。
70.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