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柜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71803发布日期:2022-07-16 00:40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柜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柜组。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的普及,智能柜开始应用于不同行业中,例如遍布各大小区的智能快递柜,或办公楼中的智能储物柜、文件柜等。目前,市面上的现有的智能柜往往都是几个柜子共用一个控制主板,组装时,需要现场将每个智能柜的电磁锁线路连接至主柜的电路板,容易导致线路混乱,出现接错线、难收纳、易损坏的现象,对安装人员的安装水准也有较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柜组,以解决智能柜与智能柜之间接线、安装不便的问题。
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智能柜组,包括至少一个智能柜,所述智能柜包括:
6.柜体,所述柜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锁件;
7.控制模块,安装于所述柜体,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锁件电连接,控制所述锁件锁定或解锁;
8.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包括为所述控制板供电的电源线和设置于所述电源线两端的公连接件、母连接件;至少一个所述智能柜的所述电源线与外电源线连接,一个所述智能柜的所述公连接件能对应与另一个所述智能柜的所述母连接件插接以供电,或,一个所述智能柜的所述母连接件能对应与另一个所述智能柜的所述公连接件插接以供电。
9.可选地,所述供电组件还包括供电座,所述电源线与所述供电座电连接,所述控制板与所述供电座通过供电插头电连接。
10.可选地,所述智能柜还包括有顶线盒,所述控制板和所述供电座固定安装于所述顶线盒上,所述顶线盒扣合于所述柜体顶面,与所述柜体顶面间形成过线通道,所述电源线置于所述过线通道内。
11.可选地,所述顶线盒上开设有过线孔,供锁件电连接线穿出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12.可选地,所述过线孔上设置有过线圈。
13.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电源适配器,所述电源适配器与所述控制板串联。
14.可选地,所述柜体内设置有至少一组横隔板和至少一组竖隔板,所述横隔板水平设置于所述柜体内,所述竖隔板竖直设置于所述柜体内,所述横隔板和所述竖隔板将所述柜体内划分成多个储物空间,每个所述储物空间对应转动安装有一个储物柜门,每个所述储物空间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锁件。
15.可选地,所述柜体相对两侧开设有过孔,所述电源线的两端分别穿出所述过孔。
16.可选地,所述智能柜还包括柜体顶盖,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供电组件安装于所述
柜体顶面,所述柜体顶盖与所述柜体顶面扣合。
17.可选地,所述锁件为电磁锁。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柜组中,一个智能柜与外界电源线连接,接收外接电源供电,智能柜与智能柜之间则通过公连接件和母连接件实现电连接供电,每个智能柜都拥有各自独立的控制板,多个智能柜间布局灵活,接线方便,提高了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智能柜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智能柜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
24.1、智能柜;11、柜体;111、锁件;112、锁件电连接线;113、过孔;114、横隔板;115、竖隔板;116、储物空间;117、储物柜门;12、控制模块;121、控制板;122、电源适配器;13、供电组件;131、电源线;132、公连接件;133、母连接件;134、供电座;135、供电插头;14、顶线盒;141、过线通道;142、过线孔;143、过线圈;15、柜体顶盖;
25.100、外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9.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30.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31.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柜组,包括至少一个智能柜1,智能柜1包括柜体11、控制模块12和供电组件13,柜体1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锁件111;控制模块12安装于柜体11,控制模块12包括控制板121,控制板121与锁件111电连接,控制锁件111锁定或解锁;供电组件13包括为控制板121供电的电源线131和设置于电源线131两端的公连接件132、母连接件133;至少一个智能柜1的电源线131与外电源线100连接,一个智能柜1的公连接件132能对应与另一个智能柜1的母连接件133插接以供电,或,一个智能柜1的母连接件133能对应与另一个智能柜1的公连接件132插接以供电。
32.在本实施例中,智能柜组由至少一个智能柜1组成,智能柜1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柜体11内设置安装有至少一个锁件111,本实施例中的锁件111为电磁锁,锁件111通过锁件电连接线112与控制板121电连接,控制板121能控制锁件111锁定或解锁,控制板121由供电组件13供电,控制板121与电源线131电连接,电源线131两端分别设置有公连接件132、母连接件133,能够与其它智能柜1的母连接件133、公连接件132对应插接供电。使用时,如图3所示,以两个智能柜1构成的智能柜组为例,两个智能柜1同排放置,其中一个智能柜1的电源线131与外电源线100连接,外界电源可通过外电源线100对该智能柜1进行供电,该智能柜1的公连接件132又与下一个智能柜1的母连接件133插接电连,以使电流进一步传输至下一个智能柜1中,为下一智能柜1供电,依此原理可并排设置多个智能柜1,智能柜1与智能柜1间插接电连,形成智能柜组。
33.具体地,供电组件13还包括供电座134,电源线131与供电座134电连接,控制板121与供电座134通过供电插头135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供电组件13还包括供电座134,供电座134为电插座,控制板121通过插接形式得电。
34.可选地,控制模块12还包括电源适配器122,电源适配器122与控制板121串联。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源适配器122用于调节输出电压,以使控制板121正常工作。
35.可选地,智能柜1还包括有顶线盒14,控制板121和供电座134固定安装于顶线盒14上,顶线盒14扣合于柜体11顶面,与柜体11顶面间形成过线通道141,电源线131置于过线通道141内。在本实施例中,参照附图2和附图3,控制板121和供电座134均固定安装于顶线盒14上,电源线131收纳于过线通道141内,收纳接线方便。
36.可选地,顶线盒14上开设有过线孔142,供锁件电连接线112穿出与控制板121电连接。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顶线盒14上开设有过线孔142,方便锁件电连接线112穿出与顶线盒14上的控制板121连接,方便走线。更为具体地,过线孔142上设置有过线圈143,防止过线孔142边缘刮伤线体,对线体造成损伤。
37.可选地,柜体11相对两侧开设有过孔113,电源线131的两端分别穿出过孔113。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如图1和图3,柜体11两侧均开设有过孔113,电源线131穿出该过孔113,方便两个智能柜1间母连接件133、公连接件132的插接。
38.可选地,智能柜1还包括柜体顶盖15,控制模块12和供电组件13安装于柜体11顶面,柜体顶盖15与柜体11顶面扣合。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柜体顶盖15与柜体11顶面扣合,封盖柜体11顶部,能有效保护安装于柜体11顶部的各类器件。
39.可选地,柜体11内设置有至少一组横隔板114和至少一组竖隔板115,横隔板114水平设置于柜体11内,竖隔板115竖直设置于柜体11内,横隔板114和竖隔板115将柜体11内划分成多个储物空间116,每个储物空间116对应转动安装有一个储物柜门117,每个储物空间
116对应设置有一个锁件111。本实施例中柜体11内设置有两组横隔板114和一组竖隔板115,将柜内11内部等分成六个储物空间116,每个储物空间116内对应改装有一个锁件111和一个单独的储物柜门117,每个储物空间116独立储物互不影响。横隔板114和竖隔板115的具体设置数量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40.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