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结构及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39509发布日期:2022-08-23 23:4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开门结构及电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领域,尤其是一种开门结构及电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开门结构及电器多数是单门设计,这种设计使得开门结构及电器开门后会占用前方较多的空间,因此不方便厨房面积较小、空间紧张的家庭使用。也有采用上下双门的设计,但其开门方式多采用连杆机构,结构复杂,安装不方便,制造成本高,并且当开门结构及电器尺寸改变后,连杆需要重新设计生产工艺,周期长,因此很难快速转换,此外连杆机构在开门时会有振动和冲击,而且金属连杆又增加了开门结构及电器本身重量,台式机显得很笨重。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开门结构及电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门结构及电器,其包括连接于门板和主体部之间的开门机构,所述开门机构具有简单轻量化、传动平稳、安装方便可靠且换型快速周期短的优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开门结构,用于箱体与双开门之间,所述双开门包括可依次分布在所述箱体的开口上的第一门和第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门结构包括两套开门机构,一套所述开门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门和第二门的同一侧同步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箱体上,另一套所述开门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门和第二门的另一侧同步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箱体上;任一套所述开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箱体上,其一端与所述第一门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箱体上,其一端与所述第二门固定连接;拉绳,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且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两套开门机构还分别包括若干个固定在所述箱体上供所述拉绳绕设的转向定位件,一套所述开门机构上的转向定位件比另一套所述开门机构上的转向定位件的数量多至少一个的奇数个;在开门或关门时,所述第一门或第二门转动,迫使一套所述开门机构的拉绳也即第一拉绳处于张紧状态且另一套所述开门机构的拉绳也即第二拉绳处于松弛状态。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向定位件是定滑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一套所述开门机构上的定滑轮为两个且另一套所述开门机构上的定滑轮为一个。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一套所述开门机构上的两个定滑轮设置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连线的相对两侧,另一套所述开门机构上的一个定滑轮设置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连线远离双开门的那一侧,使得两个所述拉绳处于不同的张紧状态或松弛状态。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该一套所述开门机构的第一拉绳抵靠在
该两个所述定滑轮的其中一个定滑轮也即第一定滑轮相对于双开门的远端侧且抵靠在该两个定滑轮中的另外一个定滑轮也即第二定滑轮相对于双开门的近端侧,该另一套所述开门机构的第二拉绳抵靠在该一个所述定滑轮也即第三定滑轮相对于双开门的远端侧。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任一套所述开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储能弹簧,所述储能弹簧的两端分别设在所述箱体和所述第一连接件或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在开门时,所述储能弹簧受所述第一连接件或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转动的带动而被拉伸以储能;关门时,所述储能弹簧释放能量,以迫使所述第一门和所述第二门趋于关在所述箱体的开口上。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分别设在所述储能弹簧所在的第一连接件的外侧壁上和所述箱体上;所述储能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凸柱和所述第二凸柱上。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弧形部,所述弧形部供所述储能弹簧的一端安装。
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门位于所述第二门的上方;任一套所述开门机构还包括设在所述箱体侧壁上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转动路径上,以供所述第一门开门转动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侧壁被阻挡在所述限位件上。
1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开门结构;箱体,具有开口;第一门和第二门,通过所述开门结构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开口上,以在关闭所述开口与打开所述开口之间切换;在关闭状态,所述第一门和第二门依次分布;在打开状态,所述第一门层叠在所述第二门上。
1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开门结构及电器实现了双开门的同时打开和同时关闭,开门结构的开门机构是由拉绳连接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传动,且两套开门机构还分别包括若干个固定在所述箱体上供所述拉绳绕设的转向定位件,一套所述开门机构上的转向定位件比另一套所述开门机构上的转向定位件的数量多至少一个的奇数个;在开门或关门时,所述第一门或第二门转动,迫使一套所述开门机构的拉绳也即第一拉绳处于张紧状态且另一套所述开门机构的拉绳也即第二拉绳处于松弛状态,具有简单轻量化、传动平稳、安装方便可靠且换型快速周期短的优点。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器关门状态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器关门状态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器开门状态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器开门状态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20.图5至图8是本实用新型左、右开门机构关、开门状态下且分别以左第一滑轮、右滑轮为原点建立笛卡尔坐标系的示意图;
21.图9是本实用新型上、下门板同时开启的过程中,右拉绳与右上铰链板的连接点到右上转轴的距离d1、右拉绳与右下铰链板的连接点到右下转轴的距离d2、右上铰链板转动角度w1和右下铰链板转动角度w2的位置关系图;
22.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上、下门板同时关闭的过程中,右拉绳与右上铰链板的连接点到右上转轴的距离d1、右拉绳与右下铰链板的连接点到右下转轴的距离d2、右上铰链板转动角度w1和右下铰链板转动角度w2的位置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请参考图1至图10,一种开门结构,用于箱体1与双开门2之间,所述双开门2包括可依次分布在所述箱体1的开口上的第一门20和第二门21。所述开门结构包括两套开门机构31、32,其中一套(第一套)开门机构31用于将所述第一门20和第二门21的同一侧(左侧)同步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箱体1上,另外一套(第二套)开门机构32用于将所述第一门20和第二门21的另一侧(右侧)同步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箱体1上。两套所述开门机构31、32配合协同作动以将所述双开门2相对于所述箱体1同时打开或关闭。
24.任一套(第一套和第二套)开门机构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拉绳。第一套开门机构31(左开门机构)中的第一连接件314通过第一转轴315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箱体1上,所述第一连接件3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门20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316通过第二转轴317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箱体1上,所述第二连接件31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门21固定连接;拉绳31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件314上且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件316上。相对应的,第二套开门机构32(右开门机构)中的第一连接件324通过第一转轴325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箱体1上,所述第一连接件32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门20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326通过第二转轴327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箱体1上,所述第二连接件32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门21固定连接;拉绳32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件324上且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件326上。
25.两套开门机构还分别包括若干个固定在所述箱体1上供所述拉绳绕设的转向定位件。所述第一套开门机构31上的转向定位件比所述第二套开门机构32上的转向定位件的数量多至少一个的奇数个,从而在开门或关门时,所述第一门20或所述第二门21转动,迫使所述第一套开门机构31的拉绳也即第一拉绳312处于张紧状态且所述第二套开门机构32的拉绳也即第二拉绳322处于松弛状态。左、右侧的拉绳处于不同的状态,可以保证开、关门过程中有且仅有一侧的拉绳产生作用力,不会发生相互干扰。
2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向定位件是定滑轮。具体的,所述第一套开门机构31上的定滑轮318为两个且所述第二套开门机构32上的定滑轮328为一个。又因为,所述第一套开门机构31上的两个定滑轮318(包括第一定滑轮319和第二定滑轮320)设置在第一转轴315和第二转轴317之间连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套开门机构32上的一个定滑轮328(定义为第三定滑轮328)设置在第一转轴325和第二转轴327之间连线远离双开门2的那一侧,使得两个所述拉绳312、322处于不同的张紧状态或松弛状态,即,第一拉绳312处于张紧状态时第二拉绳322处于松弛状态,第二拉绳322处于张紧状态时第一拉绳312处于松弛状态。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向定位件也可以是所述箱体1上形成的凸包等。
27.该第一套开门机构31的第一拉绳312抵靠在该两个定滑轮318的其中一个定滑轮也即第一定滑轮319相对于双开门2的远端侧,且第一拉绳312抵靠在该两个定滑轮318中的另外一个定滑轮也即第二定滑轮320相对于双开门2的近端侧。该第二套开门机构32的第二拉绳322抵靠在该一个定滑轮也即第三定滑轮328相对于双开门2的远端侧。从而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在开门过程中,一侧(例如:左侧)的第一拉绳312被拉紧产生了拉力作用而另一
侧(右侧)的第二拉绳322因为松弛不产生力的作用;反之,在关门过程中,是另一侧(右侧)的第二拉绳322被拉紧产生了拉力作用而该一侧(左侧)的第一拉绳312因为松弛不产生力的作用。总而言之,开门或关门过程中,只有一个所述拉绳(第一拉绳312或第二拉绳322)具有拉力回弹作用,松弛状态下的拉绳不提供拉力回弹作用。
28.任一套所述开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储能弹簧310/329,所述储能弹簧310的两端分别设在所述箱体1和所述第一连接件314/324上,或,所述储能弹簧329的两端分别设在所述箱体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316/326上。在开门时,所述储能弹簧310/329受所述第一连接件314/324或所述第二连接件316/326的转动的带动而被拉伸以储能;关门时,所述储能弹簧310/329释放能量,以迫使所述第一门20和所述第二门21趋于关在所述箱体1的开口上。储能弹簧的作用就是提供第一拉绳312或第二拉绳322拉力回弹的一个驱动力。
29.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一凸柱12和第二凸柱13,所述第一凸柱12设在所述第一连接件314/324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凸柱13设在所述箱体1上,所述储能弹簧310/329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凸柱12和所述第二凸柱13上。特别的,所述第一连接件314/324均包括弧形部(未标号),所述弧形部的作用是供所述储能弹簧310/329的一端安装,弧形部大致成型在以第一转轴315/325为中心的外圆上从而弧形部上的第一凸柱12能够相对于第一转轴315/325转动而远离第二凸柱13,进而使得储能弹簧310/329被拉伸而具有弹力;储能弹簧310/329的弹力释放,弧形部反向转动从而弧形部上的第一凸柱12能够相对靠近第二凸柱13。
30.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门20位于所述第二门21的上方;任一套所述开门机构还包括设在所述箱体1侧壁上的限位件14,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316/326的转动路径上,以供所述第一门20开门转动时,所述第二连接件316/326的侧壁被阻挡在所述限位件上。
31.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电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开门结构、箱体1、第一门20和第二门21。所述箱体1具有开口。所述第一门20和所述第二门21,通过所述开门结构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开口上,以在关闭所述开口与打开所述开口之间切换。在关闭状态,所述第一门20和第二门21依次分布;在打开状态,所述第一门20层叠在所述第二门21上。
32.在本实用新型中,上方且左侧的所述第一连接件314和所述第一转轴315可以统称为上门左铰链313,下方且左侧的所述第二连接件316和所述第二转轴317可以统称为下门左铰链311,上方且右侧的所述第一连接件324和所述第一转轴325可以统称为上门右铰链323,下方且右侧的所述第二连接件326和所述第二转轴327可以统称为下门右铰链321。具体哪侧(左侧还是右侧)的开门机构保证开门还是关门,是由拉动上方的第一门20还是拉动下方的第二门21决定的,并且拉动第一门20还是第二门21这两种开关门方式在此方案中均可。拉动第二门21进行开关门操作时,右侧的第二拉绳322是在开门时起作用,而左侧的第一拉绳312是在关门起作用。与之相反,拉动第一门20进行开关门操作时,左侧的第一拉绳312是在开门时起作用,而右侧的第二拉绳322是在关门起作用。
33.以下以拉动下方的第二门21进行开关门操作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34.开门时,首先拉动下方的第二门21,第二门21转动会带动下门右铰链321转动,下门右铰链321会随之拉动右侧的第二拉绳322,第二拉绳322因此会拉动上门右铰链323转动,上门右铰链323会带动第一门20转动,因此会将上方的第一门20也带动到预期位置,实
现上、下门在开门过程中同步折叠打开,开门后的效果如图3和图4所示;关门时,首先拉动下方的第二门21,第二门21转动会带动下门左铰链311转动,下门左铰链311会随之拉动左侧的第一拉绳312,第一拉绳312因此会拉动上门左铰链313转动,上门左铰链313会带动第一门20转动,因此会将上方的第一门20也带动到预期位置,实现上、下门在开门过程中同步关门,关门后的效果如图1和图2所示。
35.这里需要具体说明的是,右侧的第二拉绳322要实现同步上下门转动角度,需要满足第二拉绳322固定在下门右铰链321位置到下门右铰链321转动轴距离d1与第二拉绳322固定在上门右铰链323位置到下门右铰链321转动轴距离d2以及在实现开门过程中,整个下门右铰链321转动角度w1和上门右铰链323转动角度w2需要满足d1*w1=d2*w2关系,这里具体的实施方案选用的是d1=d2,故w1=w2,具体参考图9和图10。
36.此外需要具体说明的是,如图5至图8所示,要实现拉绳的传动稳定,必须确保右侧的定滑轮的设置满足一定条件,具体为以右侧的定滑轮328为原点的笛卡尔坐标系,右侧的第二拉绳322在开门整个过程要处于“x+y”限定的第一象限和“x’+y
’”
限定的第三象限;左侧的定滑轮318的设置也要满足一定的关系,以靠近上门左铰链313的第一定滑轮319中心为原点建立笛卡尔坐标系,左侧的第一拉绳312要在关门过程中一直满足处于“x+y”限定的第一象限和“x+y
’”
限定的第四象限,且第二定滑轮320要确保与下门左铰链311的连接处的那一小段拉绳在上、下门完全开启时,为竖直状态(具体请参考图7)。
37.本实用新型开门结构3及电器100设有两套开门机构31、32,第一套开门机构31用于将双开门2的同一侧同步可转动地设在箱体1的左侧壁上,第二套开门机构32用于将双开门2的的另一侧同步可转动地设在箱体1的右侧壁上,每一套开门机构31/32均包括第一连接件314/324、第二连接件316/326和连接在第一连接件314/324、第二连接件316/326之间的拉绳312/322。第一连接件314/324通过第一转轴315/325可转动地设在箱体1上,第一连接件314/324的一端与第一门2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316/326通过第二转轴317/327可转动地设在箱体1上,第二连接件316/326的一端与第二门22固定连接。两套开门机构还分别包括若干个固定在所述箱体1上供所述拉绳312/322绕设的转向定位件,第一套开门机构31上的转向定位件比第二套开门机构32上的转向定位件的数量多至少一个的奇数个。在开门或关门时,所述第一门20或第二门21转动,迫使第一套开门机构31的第一拉绳312处于张紧状态且第二套开门机构32的第二拉绳322处于松弛状态。本实用新型开门结构3及电器100实现了双开门2的同时打开和同时关闭,开门结构3的开门机构31/32是由拉绳312/322连接在第一连接件314/324和第二连接件316/326之间并传动,具有简单轻量化、传动平稳、安装方便可靠且换型快速周期短的优点。
38.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例如对“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性的描述,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