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22478发布日期:2022-10-04 23:40阅读:45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2.具有自动炒菜功能的烹饪器具能够实现对食物的自动翻炒。相关技术中的烹饪器具内一般会设置搅拌结构,搅拌结构转动能够带动烹饪器具内的食物转动,提升食物受热的均匀性,进而提升食物的口感。
3.相关技术中的搅拌结构内包括较多的传动结构,传动结构在加工时对加工精度要求较高,一旦传动结构的加工精度不满足要求,则容易导致传动结构安装不进去。如果对工件的加工精度提出较高的要求则会增加烹饪器具的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加工成本高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煲体;盖体,盖设于煲体上,盖体与煲体止转配合;旋转座,绕其竖直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煲体内;搅拌结构,设置于旋转座上并与旋转座同步转动,搅拌结构具有转轴,转轴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旋转座上,转轴上具有搅拌叶片,转轴上套设有第一齿轮;驱动杆,沿竖直方向设置于盖体和旋转座之间,驱动杆的顶部,驱动杆的底部固定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其中,驱动杆沿竖直方向可浮动地设置于盖体下方。
6.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搅拌结构设置在旋转座上,当旋转座转动时,搅拌结构能够跟随旋转座在煲体的周向方向转动(也即搅拌结构能够公转),使得搅拌叶片能够推顶食物在煲体的周向方向上移动。同时,由于盖体与煲体止转配合,驱动杆又与盖体止转配合,因此驱动杆底部的第二齿轮相当于定齿轮,第二齿轮能够将旋转座的转矩传递给第一齿轮,使第一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转轴绕水平方向转动(也即搅拌结构能够自转),实现对食物的翻炒。搅拌结构通过自转的方式实现对食物的翻转,配合搅拌结构的公转,实现了对煲体周向方向上各处的食物进行翻转,从而实现了对食物的充分翻炒,使得食物能够受热均匀,提升了食物口感的均匀性。另外,本实施例的驱动杆可浮动设置在盖体的下方,驱动杆具有向上浮动的活动量,驱动杆的活动量能够平衡盖体、驱动杆以及旋转座之间的装配公差,保证驱动杆能够顺利地装配在盖体和旋转座之间,从而使得盖体、驱动杆以及旋转座不必采用过高的加工精度加工,降低了烹饪器具的生产成本。同时上述结构也能够保证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的紧密性,使得搅拌结构能够稳定地运行。
7.进一步地,第一齿轮为第一锥齿轮,第二齿轮为第二锥齿轮。上述结构中,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垂直啮合,将旋转座的转矩传递至转轴上,通过旋转座的转动实现了搅拌结构的公转和自传,结构简单巧妙,便于生产加工。
8.进一步地,盖体底部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内设置有容纳腔,驱动杆的顶部伸入容
纳腔内,驱动杆的顶部设置有止转部,止转部与容纳腔的侧壁止转配合。上述结构中,止转部伸入容纳腔内,当驱动杆具有转动的趋势时,容纳腔的侧壁能够对驱动杆形成止挡,以使盖体和驱动杆实现止转配合。
9.进一步地,固定座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的固定芯,外壳和固定芯围成容纳腔,固定芯的下方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弹性结构,驱动杆的顶端与弹性结构抵接,驱动杆的底端抵接于旋转座上。上述结构中,驱动杆的顶面与弹性结构抵接配合,当盖体与旋转座之间预留的驱动杆安装空间较小时,驱动杆的顶面向上挤压弹性结构,使得驱动杆能够顺利地装配在盖体与旋转座之间。
10.进一步地,容纳腔包括位于固定芯下方的活动间隙,固定芯的下方设置有导向柱,导向柱、弹性结构以及止转部51均位于活动间隙内,弹性结构包括弹性件和设置在弹性件底部的移动板,弹性件套设于导向柱上,驱动杆的顶部与移动板抵接。上述结构中,导向柱向下延伸,弹性结构能够沿着导向柱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弹性件始终对驱动杆施加轴向力,保证了驱动杆的连接稳定性。
11.进一步地,导向柱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紧固件,以防止弹性件和移动板脱离导向柱,驱动杆的顶部设置有避让第一紧固件的避让孔。上述结构中,导向柱与避让孔的孔壁配合也能够起到使驱动杆止转的作用。
12.进一步地,外壳和固定芯之间设置有卡板,卡板的底部具有卡钩,卡钩与驱动杆的顶部卡接配合。上述结构中,通过在固定座内设置卡板实现与驱动杆的卡接配合,用户打开盖体时,驱动杆能够跟随盖体一起被拿出,方便用户取出食物,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13.进一步地,容纳腔还包括位于外壳和固定芯之间的安装间隙,安装间隙与活动间隙连通,卡板具有枢转轴,卡板通过枢转轴可枢转地设置于安装间隙内,卡板与固定芯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卡板包括带有卡钩的第一端和远离卡钩的第二端,第二弹性件位于卡板的第一端与固定芯之间。上述结构中,卡板相当于杠杆结构,卡板能够以枢转轴为转动中心转动。第二弹性件能够将卡板的第二端向外顶,使得卡钩能够卡紧驱动杆的止转部,实现盖体与驱动杆的卡接配合。
14.进一步地,固定芯包括第一芯体部和设置于第一芯体部下方的第二芯体部,第一芯体部和第二芯体部之间设置有台阶面,第二弹性件位于台阶面的上方,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芯体部抵接,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卡板的第二端抵接。上述结构使得第一芯体部和外壳之间具有充足的空间来容纳卡板和第二弹性件,使得固定座能够通过卡板卡紧驱动杆。
15.进一步地,第一芯体部为第一柱体,第二芯体部为第二柱体,第二柱体的直径大于第一柱体的直径,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之间形成台阶面。
16.进一步地,安装间隙包括沿横向延伸的第一孔段和与第一孔段相交设置的第二孔段,枢转轴设置于第二孔段的底壁上,固定座还包括压板,压板包括顶板以及设置在顶板底部的第一延伸板,顶板遮挡第一孔段和第一孔段,第一延伸板伸入第二孔段内并将枢转轴压接于第二孔段的底壁上。上述结构中,枢转轴搭接于第二孔段的底壁上,并被压板的第一延伸板压紧在第二孔段的底壁上,使得卡板能够稳定地连接在安装间隙内,提升了卡板的可靠性。
17.进一步地,压板还包括设置于顶板底部的第二延伸板,第二延伸板伸入第一孔段
内并限位第二弹性件。上述结构中,第二延伸板包括两个,两个第二延伸板分别位于第二弹性件的两侧,从而对第二弹性件起到限位作用。
18.进一步地,固定芯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盖体的上方设置有把手,盖体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把手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第二紧固件穿过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以及第三连接孔以连接固定座、盖体以及把手。上述结构中,固定座、盖体以及把手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在一起,结构紧凑,装配方便。
19.进一步地,煲体上设置有止转缺口,盖体的边沿处设置有伸入至止转缺口内的止转结构。上述结构中,止转缺口具有在煲体的周向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口壁,当盖体具有转动的趋势时,止转缺口的侧口壁会对止转结构进行止挡,从而实现盖体与煲体的止转配合。
20.进一步地,盖体的边沿处设置有包胶,止转结构包括设置于包胶上的卡块,卡块伸入止转缺口内。上述结构使得盖体与内锅能够连接紧密。
21.进一步地,卡块具有弹性,卡块底部设置有钩部,煲体包括内锅,内锅上设置有锅牙,钩部位于锅牙的下方。上述结构中,止转结构由具有弹性的柔性材质制成,柔性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安装盖体时,卡块能够向外扩张后向内收紧,卡在锅牙上,方便盖体与内锅的卡接配合。
附图说明
22.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3.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3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部分结构的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26.图4示出了图3的烹饪器具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5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部分结构的另个角度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28.图6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29.图7示出了图6的烹饪器具的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8示出了图6的烹饪器具的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1.图9示出了图6的烹饪器具的固定座以及弹性结构的分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32.图10示出了图9的固定座的外壳和固定芯的立体结构的剖视图。
33.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34.10、煲体;11、壳体;12、内锅;121、锅牙;122、止转缺口;20、盖体;21、把手;211、第三连接孔;22、第二连接孔;30、旋转座;40、搅拌结构;41、转轴;42、搅拌叶片;50、驱动杆;51、止转部;511、避让孔;60、第一齿轮;70、第二齿轮;80、固定座;8、容纳腔; 81、外壳;82、固定芯;821、第一连接孔;822、台阶面;823、第一芯体部;824、第二芯体部;83、导向柱;84、卡板;841、枢转轴;842、卡钩;85、压板;851、顶板;852、第一延伸板;853、第二延伸板;86、安装间隙;861、第一孔段;862、第二孔段;87、第二弹性件;88、活动间隙;90、弹性结构;91、弹性件;92、移动板;100、第一紧固件;110、止转结构;1101、卡块;1102、钩部;120、第二紧固
件;130、包胶。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6.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7.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38.如图1和图6所示,本技术的烹饪器具包括:煲体10、盖体20、旋转座30、搅拌结构 40以及驱动杆50。其中,盖体20盖设于煲体10上,盖体20与煲体10止转配合;旋转座30 绕其竖直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煲体10内;搅拌结构40设置于旋转座30上并与旋转座30同步转动,搅拌结构40具有转轴41,转轴41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旋转座30上,转轴41上具有搅拌叶片42,转轴41上套设有第一齿轮60;驱动杆50沿竖直方向设置于盖体20和旋转座 30之间,驱动杆50的顶部与盖体20止转配合,驱动杆50的底部固定有第二齿轮70,第二齿轮70与第一齿轮60啮合;其中,驱动杆50沿竖直方向可浮动地设置于盖体20下方。
39.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搅拌结构40设置在旋转座30上,当旋转座30转动时,搅拌结构40能够跟随旋转座30在煲体的周向方向转动(也即搅拌结构40能够公转),使得搅拌叶片42能够推顶食物在煲体10的周向方向上移动。同时,由于盖体20与煲体止转配合,驱动杆50又与盖体20止转配合,因此驱动杆50底部的第二齿轮70相当于定齿轮,第二齿轮 70能够将旋转座30的转矩传递给第一齿轮60,使第一齿轮60转动,从而带动转轴41绕水平方向转动(也即搅拌结构40能够自转),实现对食物的翻炒。搅拌结构40通过自转的方式实现对食物的翻转,配合搅拌结构40的公转,实现了对煲体10周向方向上各处的食物进行翻转,从而实现了对食物的充分翻炒,使得食物能够受热均匀,提升了食物口感的均匀性。另外,本实施例的驱动杆50可浮动设置在盖体20的下方,驱动杆50具有向上浮动的活动量,驱动杆50的活动量能够平衡盖体20、驱动杆50以及旋转座30之间的装配公差,保证驱动杆 50能够顺利地装配在盖体20和旋转座30之间,从而使得盖体20、驱动杆50以及旋转座30 不必采用过高的加工精度加工,降低了烹饪器具的生产成本。同时上述结构也能够保证第一齿轮60
和第二齿轮70啮合的紧密性,使得搅拌结构40能够稳定地运行。
4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沿水平方向”并不局限于沿水平方向自身,也可以是与水平方向成一定的夹角的方向,比如与水平方向之间成小于30
°
的夹角的方向均可以为水平方向。上述的“沿竖直方向”并不局限于沿竖直方向自身,也可以是与竖直方向成一定的夹角的方向,比如与竖直方向之间成小于30
°
的夹角的方向均可以为竖直方向。
41.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盖体20与煲体10止转配合”指的是,盖体20和煲体10均固定不动,并且盖体20和煲体10也不能相对转动。上述的“驱动杆50的顶部与盖体20止转配合”指的是驱动杆50和盖体20均固定不动,并且驱动杆50和盖体20也不能相对转动。
42.具体地,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60为第一锥齿轮,第二齿轮70为第二锥齿轮。上述结构中,第一锥齿轮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锥齿轮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垂直啮合,将旋转座30的转矩传递至转轴41上,通过旋转座30的转动实现了搅拌结构40的公转和自传,结构简单巧妙,便于生产加工。
43.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盖体20底部设置有固定座80,固定座80内设置有容纳腔8,驱动杆50的顶部伸入容纳腔8内,驱动杆50的顶部设置有止转部51,止转部51 与容纳腔8的侧壁止转配合。上述结构中,止转部51伸入容纳腔8内,当驱动杆50具有转动的趋势时,容纳腔8的侧壁能够对驱动杆50形成止挡,以使盖体20和驱动杆50实现止转配合。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容纳腔8为长条形腔体,止转部51为条形板,容纳腔8的侧壁形成止挡条形板的止挡面。
44.如图3至图7以及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座80包括外壳81和设置于外壳81内的固定芯82,外壳81和固定芯82围成容纳腔8,固定芯82的下方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弹性结构90,驱动杆50的顶端与弹性结构90抵接,驱动杆50的底端抵接于旋转座30上。上述结构中,如果盖体20与旋转座30之间预留的驱动杆50安装空间较小时,驱动杆50会将盖体20向上顶起,导致盖体20与煲体10之间的止转配合失效,影响搅拌装置的自传。上述结构能够保使得当盖体20与旋转座30之间预留的驱动杆50安装空间较小时,盖体20也能顺利地盖合在煲体10上,不会影响盖体20与煲体10的止转配合。
45.如图4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容纳腔8包括位于固定芯下方的的活动间隙88,固定芯82的下方设置有导向柱83,导向柱83、弹性结构90以及止转部51均位于活动间隙88 内,弹性结构90包括弹性件91和设置在弹性件91底部的移动板92,弹性件91套设于导向柱83上,驱动杆50的顶部与移动板92抵接。上述结构中,导向柱83向下延伸至活动间隙 88内,弹性结构90能够沿着导向柱83的延伸方向移动,驱动杆50的止转部51与弹性结构 90抵接,驱动杆50能够在活动间隙88内沿竖直方向浮动,从而使得弹性件91始终对驱动杆 50施加轴向力,保证了驱动杆50的连接稳定性。另外,设置移动板92能够增加弹性结构90 与驱动杆50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弹性结构90与驱动杆50实现稳定配合。
46.如图4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柱8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紧固件100,以防止弹性件91和移动板92脱离导向柱83,驱动杆50的顶部设置有避让第一紧固件100的避让孔 511。上述结构中,驱动杆50的顶部设置有止转部51,止转部51的边沿凸出于驱动杆50的侧壁,止转部51上设置有避让孔511,导向柱83的长度较长,能够穿设在避让孔511内,导向柱83与避让孔511的孔壁配合也能够起到使驱动杆50止转的作用。移动板92穿设在导向柱83上,第一紧固件100连接在导向柱83的底部,将弹性件91和移动板92连接在导向柱 83上,防
止弹性件91和移动板92脱离导向柱83。
47.如果驱动杆50仅通过插接连接在固定座80内,当烹饪结束后用户打开盖体20时,盖体 20和驱动杆50脱离,驱动杆50容易掉入锅内,用户需要先取出驱动杆50再取出食物,操作繁琐。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3至图7以及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壳81和固定芯82 之间设置有卡板84,卡板84的底部具有卡钩842,卡钩842与驱动杆50的顶部卡接配合。上述结构中,通过在固定座80内设置卡板84实现与驱动杆50的卡接配合,用户打开盖体20 时,驱动杆50能够跟随盖体20一起被拿出,方便用户取出食物,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卡接的连接方式简单便捷,便于用户安装和拆卸驱动杆50。
48.如图3至图7以及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容纳腔8还包括位于外壳81和固定芯82 之间的安装间隙86,安装间隙86与活动间隙88连通,卡板84具有枢转轴841,卡板84通过枢转轴841可枢转地设置于安装间隙86内,卡板84与固定芯82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87,卡板84包括带有卡钩842的第一端和远离卡钩842的第二端,第二弹性件87位于卡板84的第一端与固定芯82之间。上述结构中,容纳腔8包括相互连通的安装间隙86和活动间隙88,卡板84相当于杠杆结构,卡板84能够以枢转轴841为转动中心转动。第二弹性件87设置在卡板84的第一端与固定芯82之间,第二弹性件87能够将卡板84的第二端向外顶,从而使得卡板84底部的卡钩842具有向内收紧的趋势,使得卡钩842能够卡紧驱动杆50的止转部 51,实现盖体20与驱动杆50的卡接配合。用户开盖时可直接取出驱动杆50,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49.如图7、图9和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芯82包括第一芯体部823和设置于第一芯体部823下方的第二芯体部824,第一芯体部823和第二芯体部824之间设置有台阶面822,第二弹性件87位于台阶面822的上方,第二弹性件87的一端与第一芯体部823抵接,第二弹性件87的另一端与卡板84的第二端抵接。上述结构使得第一芯体部823和外壳81之间具有充足的空间来容纳卡板84和第二弹性件87,使得固定座80能够通过卡板84卡紧驱动杆 50。
50.具体地,如图5、图7、图9和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芯体部823为第一柱体,第二芯体部824为第二柱体,第二柱体的直径大于第一柱体的直径,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之间形成台阶面822。需要说明的是,容纳腔8为条形腔体,外壳81具有较长的两个第一侧板和设置在两个第一侧板之间的较短的第二侧板,第一芯体部823的侧壁以及第二芯体部824 的侧壁均与第一侧板连接,第一芯体部823的侧壁以及第二芯体部824的侧壁与第二侧板之间形成安装间隙86。
51.如图9和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间隙86包括沿横向延伸的第一孔段861和与第一孔段861相交设置的第二孔段862,枢转轴841设置于第二孔段862的底壁上,固定座 80还包括压板85,压板85包括顶板851以及设置在顶板851底部的第一延伸板852,顶板 851遮挡第一孔段861和第一孔段861,第一延伸板852伸入第二孔段862内并将枢转轴841 压接于第二孔段862的底壁上。上述结构中,枢转轴841搭接于第二孔段862的底壁上,并被压板85的第一延伸板852压紧在第二孔段862的底壁上,使得卡板84能够稳定地连接在安装间隙86内,提升了卡板84的可靠性。
52.如图9和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压板85还包括设置于顶板851底部的第二延伸板 853,第二延伸板853伸入第一孔段861内并限位第二弹性件87。上述结构中,第二延伸板 853包括两个,两个第二延伸板853分别位于第二弹性件87的两侧,从而对第二弹性件87起
到限位作用。
53.需要说明的是,组装固定座80时,将卡板84从上到下插入第二孔段862内,使枢转轴 841搭接于第二孔段862的底壁上,再将第二弹性件87装入第一芯体部823和卡板84之间,最后盖上压板85,使压板85的第一延伸板852压在枢转轴841上,同时第二延伸板853能够限位在第二弹性件87的侧部。
54.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芯8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821,盖体20的上方设置有把手21,盖体2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22,把手21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211,第二紧固件120 穿过第一连接孔821、第二连接孔22以及第三连接孔211以连接固定座80、盖体20以及把手21。上述结构中,固定座80、盖体20以及把手21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在一起,结构紧凑,装配方便。
55.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煲体10上设置有止转缺口122,盖体20的边沿处设置有伸入至止转缺口122内的止转结构110。上述结构中,止转缺口122具有在煲体10的周向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口壁,当盖体20具有转动的趋势时,止转缺口122的侧口壁会对止转结构110进行止挡,从而实现盖体20与煲体10的止转配合。
56.如图3和图8所示,盖体20的边沿处设置有包胶130,止转结构110为设置于包胶130 上的卡块1101,卡块1101伸入止转缺口122内。上述结构使得盖体与内锅能够连接紧密。止转结构110与包胶一体成型。上述结构中,包胶130能够对盖体20起到保护作用,降低盖体20 损坏的概率。
57.如图3和图8所示,卡块1101具有弹性,卡块1101底部设置有钩部1102,煲体10包括内锅12,内锅12上设置有锅牙121,钩部1102位于锅牙121的下方。上述结构中,止转结构 110由具有弹性的柔性材质制成,安装盖体20时,卡块1101能够向外扩张后向内收紧,卡在锅牙121上,方便盖体20与内锅12的卡接配合。
58.需要说明的是,旋转座30的转速与第一转轴41的转速之比可以为1:1、1:1.5、1:2、1:2.5、 1:3。或者,1:1至1:3之间的其它任一比值。在本实施例中,旋转座30的转速与第一转轴41 的转速之比优选为1:3。将旋转座30的转速与第一转轴41的转速之比设置在上述范围,一方面搅拌叶片42不会因自转速度过高而影响其本身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搅拌叶片42的自转速度能够满足在简化搅拌叶片42的数量的同时提升翻炒效果。旋转座30的转速与第一转轴 41的转速之比为1:1的情况下,搅拌叶片42本身的结构强度更优。旋转座30的转速与第一转轴41的转速之比为1:2的情况下,搅拌叶片42的搅拌效果更优。
59.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为炒菜机。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可以是电压力锅、烘烤锅、多功能锅等产品。
6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61.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
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62.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6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