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立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59361发布日期:2022-05-11 08:43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立柱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属于升降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升降立柱。


背景技术:

2.电动升降立柱被广泛应用于家居、医疗等领域,现有的电动升降立柱的管体一般由内向外至少包括三层管体,升降立柱的结构较复杂。
3.如公开号为cn212233583u的专利提供一种升降桌用防转结构及圆管升降立柱,包括:内管、端盖和驱动管,所述内管套设于所述驱动管一端,所述内管端部卡设所述端盖,所述驱动管穿过所述端盖上的限位卡孔,且所述限位卡孔用于限制所述驱动管转动。本实用新型提供防转结构和圆管升降立柱,端盖与内管卡合,使得端盖不会发生转动,端盖通过限位卡孔防止了驱动管转动,从而使得驱动管相对内管不会发生任何转动,相对于现有防跟转结构,本结构更加简单,进而加工方便、成本低。但是该公开中,内管的长度较短,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紧固点间隔距离较短,使得内外管间易发生晃动、升降立柱不够稳定,并且升降范围较小。
4.现有技术中,升降立柱通常由驱动管、内管、外管组成,存在内管、外管间易发生晃动,升降立柱不够稳定、升降范围较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公开针对现有技术中,升降立柱的内管、外管间易发生晃动,升降立柱不够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升降立柱,其不易发生晃动,支撑稳定性更好。
6.本公开的构思之一在于,驱动管用于支撑地面,外管用于升降。通过在驱动管和外管间安装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即简化了升降立柱结构,降低了制作成本,又使得驱动管与外管间的摩擦力减少,避免升降立柱在伸缩时卡顿。
7.本公开的另一构思在于,第二紧固件设置有辅助锁紧机构。所述辅助锁紧机构用于手动锁紧外管,避免外管下滑,使升降立柱更加稳定。
8.进一步的,本公开的另一构思在于,所述辅助锁紧件设置有拉带和第一斜面。所述第二紧固件设置有与第一斜面对应的第二斜面。通过向下拉拉带,第一斜面相对第二斜面向下运动,使得外管、驱动管对第二紧固件产生更大的挤压力,从而防止外管下滑。
9.本公开的另一构思在于,第一紧固件固定在驱动管顶端;第二紧固件固定在外管底端。第一紧固件与第二紧固件的间隔距离较大,使得升降立柱高度可调节范围更广、外管与驱动管间不易发生晃动,升降立柱更稳定。
10.进一步的,本公开的另一构思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或第二紧固件通过易拆卸结构安装,安装方式简单,拆装方便。
11.本公开的另一构思在于,升降立柱通过电机驱动丝杆实现升降,所述丝杆连接有传动螺母和自锁装置。在传动螺母作用下,外管相对驱动管下降时,丝杆必须发生反转,自锁装置则用于阻止丝杆反转,从而实现升降立柱高度锁定。能够有效防止外管在电机非工
作状态时发生下滑,升降立柱稳定可靠。
12.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升降立柱,包括外管、驱动管。所述外管套在所述驱动管外,所述驱动管撑地,所述外管与驱动管可发生相对伸缩。其中,所述驱动管的外壁与外管的内壁间安装有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第一紧固件设置在第二紧固件上方。当外管升降时,第二紧固件随外管升降,第一紧固件固定在驱动管上,高度不变。第一紧固件与第二紧固件作为外管与驱动管的紧固点,减少了外管升降时,外管内壁与驱动管外壁间的阻力,并且两个紧固点(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的间隔距离能设置的更大,力矩增大,外管相对驱动管更不易发生晃动,同时升降立柱升降范围更大。
13.进一步的,第一紧固件可以设置在驱动管顶端,第二紧固件可以设置在外管末端,使得升降立柱高度可调节范围更广,升降立柱更稳定。
14.并且,相比现有技术中升降立柱从内到外设置有驱动管、内管、外管的结构,本公开省去了原有的内管,简化了升降立柱结构,降低了制作成本。
15.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立柱还设置有辅助锁紧件,所述辅助锁紧件设置在第二紧固件上,用于手动锁紧外管,避免外管下滑,稳定桌面高度。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锁紧件设置有拉带与第一斜面,所述第二紧固件设置有与第一斜面对应的第二斜面,以及用于限位辅助锁紧件的滑槽和通孔,所述拉带穿过通孔,拉带暴露在外管下方。
17.进一步的,所述拉带设置有斜齿,所述第二紧固件设置有与斜齿对应的卡齿,所述斜齿与卡齿配合,使拉带只能向下移动,用于锁定拉带的位置。
18.进一步的,所述斜齿可以设置为多个,拉带能被锁定在多个位置,故辅助锁紧件能停留在滑槽的不同位置,使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处于不同的贴合情况。
19.进一步的,拉带与驱动管外壁间留有间隙,抓取拉带更方便。
20.优选的,随着拉带向下拉,第二紧固件与辅助锁紧件紧密结合,两者在水平面上的截面积增大,使得外管、驱动管对第二紧固件产生更大的挤压力,外管下滑时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从而防止外管下滑。
21.进一步的,所述拉带设置有凸起,凸起用于增大拉带与手部的摩擦力。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紧固件也可基于相同的原理,设置辅助锁紧件。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紧固件通过卡扣结构安装在驱动管上,便于安装、拆卸。
2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紧固件设置有第一卡勾,所述驱动管设置有对应的第一卡槽。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紧固件通过卡扣结构安装在外管上,安装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
2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紧固件设置有第二卡勾,所述外管设置有对应的第二卡槽。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立柱通过电机驱动丝杆实现升降,所述丝杆连接有传动螺母和自锁装置,在传动螺母作用下,外管相对驱动管下降时,丝杆必须发生反转,自锁装置则用于阻止丝杆反转,从而实现升降立柱高度锁定,有效防止桌面在电机非工作状态时发生下滑,升降立柱稳定可靠。
28.进一步的,所述自锁装置包括单向轴承、管内保持件,所述单向轴承套装在丝杆外,所述管内保持件安装在单向轴承外。
29.进一步的,所述单向轴承包括外圈与内圈,所述内圈套在丝杆上。当丝杆相对驱动管上升时,丝杆发生正转,所述单向轴承的内圈随丝杆转动,外圈不动;当丝杆相对驱动管下降时,丝杆发生反转,所述单向轴承的内圈与外圈具备相同的运动趋势。
30.所述管内保持件分为两半式,管内保持件夹紧后对单向轴承的外圈产生摩擦阻尼,阻止单向轴承的外圈旋转。
31.进一步的,所述管内保持件设置有与驱动管内壁贴合的端面,该端面用于阻止管内保持件相对驱动管发生旋转,从而阻止丝杆反转,自锁装置结构简单,自锁力较大,使得升降立柱承重性好、稳定性好,桌面不会下滑。
32.相比现有技术,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升降立柱,使用驱动管撑地,外管套在驱动管外,并设置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作为外管与驱动管的紧固点,高度可调节范围更广,力矩大,外管与驱动管间不易发生晃动,升降立柱更稳定;设置了辅助锁紧件,能够手动锁紧外管,防止外管下滑,进一步增加了升降立柱稳定性。
附图说明
33.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公开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公开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34.图1: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升降立柱的侧视图;
35.图2: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升降立柱的剖视图;
36.图3: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升降立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7.图4:图1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38.图5:图3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39.图6:本公开提供的第一紧固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40.图7:本公开提供的第一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41.图8:本公开提供的自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2.图9:本公开提供的传动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43.其中,1、外管;2、驱动管;3、自锁装置;4、第一紧固件;5、第二紧固件;6、传动螺母;7、加强板;8、辅助锁紧件;
44.41、第一卡勾;51、第二卡勾;52、台阶;53、第二斜面;81、第一斜面;
45.31、管内保持件;31a、第一保持件;31b、第二保持件;311、端面;32、单向轴承;33、第三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作详细的说明。
47.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定本公开。
48.实施例一: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升降立柱,包括外管1、驱动管2,驱动管2支撑地面,
外管1套在驱动管2外,驱动管2和外管1间安装有第一紧固件4,第二紧固件5,第一紧固件4设置在第二紧固件5上方,当外管1相对驱动管2发生升降运动时,第二紧固件5随外管1升降,第一紧固件4位置不变,第一紧固件4与第二紧固件5的设置使外管1与驱动管2间留有间隙,相比常规的内管、外管通过管壁贴合的结构,减少了外管1升降的阻力,并且第一紧固件4与第二紧固件5的间隔距离较大,使得升降立柱高度可调节范围更广、外管1与驱动管2间不易发生晃动,升降立柱更稳定,并且,相比现有技术中升降立柱的结构,本公开省去了原有的内管,简化了升降立柱结构,降低了制作成本。
49.升降立柱设置有辅助锁紧件8,辅助锁紧件8设置在第二紧固件5上。
50.如图4所示,辅助锁紧件8设置在第二紧固件5上,辅助锁紧件8设置有便于手部施力的拉带,拉带暴露在外管1下方,当桌面高度调整到常用高度时,可向下拉拉带,能够增大外管1与驱动管2间的滑动摩擦力,锁紧外管,防止外管下滑。
51.更具体的,如图5所示,辅助锁紧件8设置有第一斜面81,第一斜面81使得辅助锁紧件8的上厚下薄,第二紧固件5设置有与第一斜面81匹配的第二斜面53,向下拉动拉带时,第一斜面81相对第二斜面53下滑,第二紧固件5及辅助锁紧件8紧密结合,两者在水平面上的截面积增大,对外管1、驱动管2产生更大的挤压,外管下滑时将受到更大的摩擦阻尼。该辅助锁紧件8可有效锁紧外管,避免外管下滑,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52.进一步的,拉带设置有多个斜齿,所述第二紧固件5设置有与斜齿对应的卡齿,所述斜齿与卡齿配合,使拉带只能向下移动,并能被锁定在多个位置。辅助锁紧件8能停留在滑槽的不同位置,使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处于不同的贴合情况。
53.进一步的,拉带与驱动管2的外壁间留有间隙,抓取拉带更方便。
54.优选的,随着拉带向下拉,第二紧固件5与辅助锁紧件8紧密结合,两者在水平面上的截面积增大,使得外管1、驱动管2对第二紧固件5产生更大的挤压力,外管1下滑时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从而防止外管下滑。
55.进一步的,所述拉带设置有凸起,凸起用于增大拉带与手部的摩擦力。
56.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紧固件4也可基于相同的原理,设置辅助锁紧件。
57.实施例二:基于实施例一,本公开可进一步限定第一紧固件4、第二紧固件5的安装方式和具体结构。第一紧固件4设置在驱动管2顶端,第二紧固件5设置在外管1末端。第一紧固件4与第二紧固件5的间隔距离较大,使得升降立柱高度可调节范围更广,并且两个紧固点间力矩较大,外管1与驱动管2间不易发生晃动,升降立柱更稳定。
58.进一步的,第一紧固件4、第二紧固件5通过易拆卸结构安装,易拆卸结构包括卡扣连接和螺纹连接,安装方式简单,拆装方便。
59.如图7所示,第一紧固件4可通过卡扣结构安装在驱动管2上,便于安装、拆卸。
60.第一紧固件4设置有第一卡勾41,驱动管2设置有对应的第一卡槽。
61.第一紧固件4设置有防滑凸起,防滑凸起为网格状,用于增大与外管1内壁的摩擦力。
62.如图4、图5所示,第二紧固件5可通过卡扣结构安装在外管1上,安装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
63.第二紧固件5设置有第二卡勾51,外管1设置有对应的第二卡槽。
64.自然状态下,第二卡扣向外翘曲,使得卡扣能自行卡入第二卡槽。
65.第二紧固件5顶端设置有倒角,便于外管1由上至下卡入第二紧固件5,便于安装。
66.第二紧固件5设置有台阶52,用于承重、限位外管1。
67.相比现有技术,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升降立柱,高度可调节范围更广,外管1与驱动管2间不易发生晃动,升降立柱更稳定。
68.实施例三:基于前述实施例,本公开可进一步提供升降立柱的升降驱动机构。升降立柱通过电机驱动丝杆实现升降,所述丝杆连接有传动螺母6和自锁装置3。
69.如图6、图9所示,传动螺母6通过螺栓固定在驱动管2顶端,传动螺母6包括内芯与外壳,内芯设有与丝杆啮合的内螺纹,外壳通过螺栓结构安装在驱动管2上,使传动螺母6不能相对驱动管2发生位移。
70.如图8所示,自锁装置3包括单向轴承32、管内保持件31,单向轴承32套装在丝杆外,管内保持件31安装在单向轴承32外。
71.自锁装置3设置在丝杆末端,自锁装置3通过第三紧固件33固定在丝杆末端。
72.单向轴承32包括外圈与内圈,内圈套在丝杆上。当丝杆相对驱动管2上升时,丝杆发生正转,单向轴承32的内圈随丝杆转动,外圈不动;当丝杆相对驱动管2下降时,丝杆发生反转,单向轴承32的内圈与外圈具备相同的运动趋势。
73.管内保持件31分为两半式,包括第一保持件31a、第二保持件31b。管内保持件31夹紧后与单向轴承32的外圈产生摩擦阻尼,阻止单向轴承32的外圈相对管内保持件31旋转。
74.管内保持件31可设置为左右对开式或上下对开式,第一保持件31a、第二保持件31b通过螺纹结构紧固连接。
75.进一步的,管内保持件31设置有与驱动管2内壁贴合的端面311,该端面311用于阻止管内保持件31相对驱动管2发生旋转,从而阻止丝杆反转,自锁装置3结构简单,自锁力较大,使得升降立柱承重性好、稳定性好,桌面不会下滑。
76.管内保持件31设置有防滑面,防滑面用于增加与单向轴承32间的摩擦力,防止打滑。
77.外管1相对驱动管2下降时,丝杆发生反转,自锁装置3则用于阻止丝杆反转,从而实现升降立柱高度锁定,有效防止桌面在电机非工作状态时发生下滑,升降立柱稳定可靠。
78.进一步的,驱动管2设置有加强板7,加强板7安装在驱动管2内部,用于防止驱动管2变形,增加驱动管2的稳定性。
79.以上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公开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公开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公开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公开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