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火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69813发布日期:2022-07-30 22:47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火窗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建筑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火窗。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不断涌现,火灾发生时给消防救援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防火窗作为火灾发生时保障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在建筑中起到阻止火势蔓延及烟气扩散为人员安全疏散争取时间的作用,其意义重大。
3.目前,市面上的防火窗主要包括窗框、固定窗扇和活动窗扇等,固定窗扇固设于窗框,活动窗扇通过铰链可活动设于窗框并可锁定在窗框上,然而,市面上的防火窗往往存在结构稳定性差问题,导致在火焰与高温下无法维持结构完整,无法可靠防止火和烟气向室内蔓延,防火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火窗,其能够提高结构稳定性,从而能够有效减缓火和烟气向室内蔓延,由此,有效提高防火性能。
5.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防火窗,包括:
7.窗框,所述窗框包括为铝合金材质的龙骨基体及设于所述龙骨基体内的第一钢制构件,所述龙骨基体上设有第一窗口及第二窗口;
8.固定窗扇,固设于所述窗框上并封闭所述第一窗口,和所述窗框之间设有第一防火密封胶;
9.活动窗扇,铰接于所述窗框上又可锁定于所述窗框上,以封闭或打开所述第二窗口,和所述窗框之间设有第一防火胶条。
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窗扇靠近所述活动窗扇的一侧设有第二防火胶条,所述活动窗扇靠近所述固定窗扇的一侧设有第三防火胶条,所述第三防火胶条和所述第二防火胶条相抵接,且所述第三防火胶条比所述第二防火胶条更远离所述窗框。
11.进一步地,所述龙骨基体包括第一连接部及和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接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钢制构件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内;
12.所述固定窗扇固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上,且所述固定窗扇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构件;
13.所述活动窗扇铰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活动窗扇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及所述活动窗扇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一防火胶条。
1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窗扇包括:
15.第一防火玻璃;
16.第一防火边框,其包括第一内边框及第一外边框;
17.所述第一内边框包覆于所述第一防火玻璃的外边缘且两者之间设有第二防火密
封胶,所述第一内边框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侧部固定连接且两者之间设有所述第一防火密封胶;
18.所述第一外边框包覆于所述第一内边框的外侧且两者之间设有第三防火密封胶,所述第一外边框的一端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部相抵且两者之间也设有所述第一防火密封胶。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边框为钢材质,所述第一外边框为铝合金材质,且所述第一外边框内设有第二钢制构件。
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边框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还设有第四防火胶条。
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边框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及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均设有第一防火膨胀条。
22.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窗扇包括:
23.第二防火玻璃;
24.第二防火边框,其包括第二内边框、第二外边框及第二连接构件;
25.所述第二内边框包覆于所述第二防火玻璃的外边缘且两者之间设有第四防火密封胶;
26.所述第二外边框包覆于所述第二内边框的外侧且两者之间设有第五防火密封胶;
27.所述第二连接构件设于所述第二内边框的内侧,所述第二连接构件的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部之间、及所述第二连接构件的第二连接端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一防火胶条。
2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内边框为钢材质,所述第二外边框及所述第二连接构件均为铝合金材质,且所述第二外边框内设有第三钢制构件。
2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构件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及所述第二连接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均设有第二防火膨胀条。
30.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31.本发明的防火窗,由于窗框为铝合金材质的龙骨基体,结构强度较佳,抗冲击性能更好,同时,内设于龙骨基体内部的第一钢制构件其结构强度比铝合金材质的结构强度更高,由此,能够大大提升窗框整体的结构稳定性,使得窗框具有优良的耐火完整性,可有效提升防火性能,同时,因固定窗扇和窗框之间设有第一防火密封胶、活动窗扇和窗框之间设有第一防火胶条,能够有效阻止火和烟气从固定窗扇和窗框之间的缝隙以及活动窗扇和窗框之间的缝隙穿过,能够有效减缓火和烟气向室内蔓延,由此,可有效提高防火性能。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发明的防火窗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图1所示的防火窗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34.图3为图2所示的防火窗中的窗框的结构示意图;
35.图4为图2所示的防火窗中的固定窗扇的结构示意图;
36.图5为图2所示的防火窗中的活动窗扇的结构示意图。
37.图中:10、窗框;11、龙骨基体;111、第一连接部;112、第二连接部;12、第一钢制构件;13、第一连接构件;20、固定窗扇;21、第一防火玻璃;22、第一防火边框;221、第一内边
框;222、第一外边框;223、第二钢制构件;23、第二防火密封胶;24、第四防火胶条;25、第一防火膨胀条;26、第五防火密封胶;27、第一防火纤维棉;28、第三防火膨胀条;30、活动窗扇;31、第二防火玻璃;32、第二防火边框;321、第二内边框;322、第二外边框;323、第二连接构件;324、第三钢制构件;325、第四钢制构件;33、第四防火密封胶;34、第二防火膨胀条;35、第六防火密封胶;36、第二防火纤维棉;37、第四防火膨胀条;38、执手;40、第一防火密封胶;50、第一防火胶条;60、第二防火胶条;70、第三防火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39.参见图1-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防火窗,包括:窗框10,窗框10包括为铝合金材质的龙骨基体11及设于龙骨基体11内的第一钢制构件12,龙骨基体11上设有第一窗口及第二窗口;固定窗扇20,固设于窗框10上并封闭第一窗口,和窗框10之间设有第一防火密封胶40;活动窗扇30,铰接于窗框10上又可锁定于窗框10上,以封闭或打开第二窗口,和窗框10之间设有第一防火胶条50。
40.本发明的防火窗,由于窗框10为铝合金材质的龙骨基体11,结构强度较佳,抗冲击性能更好,同时,内设于龙骨基体11内部的第一钢制构件12其结构强度比铝合金材质的结构强度更高,由此,能够大大提升窗框10整体的结构稳定性,使得窗框10具有优良的耐火完整性,有效提升防火性能,同时,因固定窗扇20和窗框10之间设有第一防火密封胶40、活动窗扇30和窗框10之间设有第一防火胶条50,能够有效阻止火和烟气从固定窗扇20和窗框10之间的缝隙以及活动窗扇30和窗框10之间的缝隙穿过,能够有效减缓火和烟气向室内蔓延,由此,可有效提高防火性能。
41.参见图1-图2,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窗扇20靠近活动窗扇30的一侧设有第二防火胶条60,活动窗扇30靠近固定窗扇20的一侧设有第三防火胶条70,第三防火胶条70和第二防火胶条60相抵接,且第三防火胶条70比第二防火胶条60更远离窗框10。通过使第二防火胶条60和第三防火胶条70相抵接而起到密封固定窗扇20和活动窗扇30两者之间的缝隙的作用,以能够阻止火和烟气从固定窗扇20和活动窗扇30两者之间的缝隙穿过,由此,能够进一步提升防火性能,同时,由于第三防火胶条70比第二防火胶条60更远离窗框10,可确保在第三防火胶条70随活动窗扇30活动过程中不会挤压或摩擦第二防火胶条60,避免第二防火胶条60变形,从而确保在活动窗扇30关闭后第三防火胶条70和第二防火胶条60相抵接。
42.参见图2及图3,在本实施例中,龙骨基体11包括用于与墙体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1及和第一连接部111相连接并沿垂直于第一连接部111的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部112,第一钢制构件12设于第二连接部112内;
43.固定窗扇20固设于对应的第二连接部112上,且固定窗扇20和第一连接部111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构件13,如此,即便固定窗扇20和第二连接部112之间的连接失效,仍能确保固定窗扇20和窗框10之间保持连接,由此,能够进一步提升固定窗扇20和窗框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防火性能更好;
44.活动窗扇30铰接于对应的第二连接部112上,活动窗扇30和第一连接部111之间、
及活动窗扇30和第二连接部112之间均设有第一防火胶条50,如此,即便活动窗扇30和第二连接部112之间的连接失效,仍能确保活动窗扇30和窗框10之间保持连接,由此,能够进一步提升固定窗扇20和窗框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防火性能更好。
45.参见图2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窗扇20包括:第一防火玻璃21;第一防火边框22,其包括第一内边框221及第一外边框222;第一内边框221包覆于第一防火玻璃21的外边缘且两者之间设有第二防火密封胶23,以阻止火和烟气从两者之间的缝隙穿过;第一内边框221和第二连接部112的侧部固定连接且两者之间设有第一防火密封胶40,以阻止火和烟气从两者之间的缝隙穿过;第一外边框222包覆于第一内边框221的外侧且两者之间设有第三防火密封胶,以阻止火和烟气从两者之间的缝隙穿过;第一外边框222的一端部和第二连接部112远离第一连接部111的端部相连接且两者之间也设有第一防火密封胶40,以阻止火和烟气从两者之间的缝隙穿过。此结构中,由于第一防火边框22为双层结构,且第一内边框221和第二连接部112的侧部固定连接、第一外边框222的一端部和第二连接部112远离第一连接部111的端部相连接,因此,即便第一外边框222被破坏,仍能使固定窗扇20和窗框10保持良好的完整性,结构稳定性更好,能够进一步提升防火性能。
46.参见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内边框221为钢材质,第一外边框222为铝合金材质,且第一外边框222内设有第二钢制构件223。内设于第一外边框222内部的第二钢制构件223能够进一步提升第一外边框222的结构强度,因此,有助于提升第一外边框222的防火性能,另外,由于第一内边框221为结构强度更高的钢材质,即便第一外边框222的防火性能失效后,第一内边框221仍具有较高的防火性能,可有效抵御火势蔓延。
47.如图2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边框222和第二连接部112之间还设有第四防火胶条24,以进一步提升防火性能。
48.如图2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内边框221和第二连接部112之间、及第一连接构件13和第一连接部111之间均设有第一防火膨胀条25,此第一膨胀条的设置使得固定窗扇20和窗框10之间具有多重防火作用,防火性能更好,具体使用过程中,此第一防火膨胀条25能够遇火自动膨胀,从而填充第一内边框221和第二连接部112之间的缝隙及第一连接构件13和第一连接部111之间的缝隙,以阻止火势蔓延。
49.继续参见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火玻璃21的端部和第一内边框221之间设有第五防火密封胶26,可进一步提升防火性能的同时,还可进一步加固第一防火玻璃21和第一内边框22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50.继续参见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火玻璃21的两侧分别和第一内边框221的两内侧之间均设有第一防火纤维棉27,可进一步提升防火性能的同时,还可起到良好的隔热及缓冲作用。
51.继续参见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火玻璃21的端部和第一内边框221之间还设有第三防火膨胀条28,以进一步提升防火性能。
52.参见图2及图5,在本实施例中,活动窗扇30包括:第二防火玻璃31;第二防火边框32,其包括第二内边框321、第二外边框322及第二连接构件323;第二内边框321包覆于第二防火玻璃31的外边缘且两者之间设有第四防火密封胶33,以阻止火和烟气从两者之间的缝隙穿过;第二外边框322包覆于第二内边框321的外侧且两者之间设有第五防火密封胶26,以阻止火和烟气从两者之间的缝隙穿过;第二连接构件323设于第二内边框321的内侧,第
二连接构件323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部112远离第一连接部111的端部之间、及第二连接构件323的第二连接端和第一连接部111之间均设有第一防火胶条50。此结构中,由于第二防火边框32为双层结构,且第二连接构件323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部112远离第一连接部111的端部之间、及第二连接构件323的第二连接端和第一连接部111之间均设有第一防火胶条50,因此,即便第二外边框322被破坏,仍能使活动窗扇30和窗框10保持良好的完整性,结构稳定性更好,能够进一步提升防火性能。
53.继续参见图2及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内边框321为钢材质,第二外边框322及第二连接构件323均为铝合金材质,且第二外边框322内设有第三钢制构件324。内设于第二外边框322内部的第三钢制构件324能够进一步提升第二外边框322的结构强度,因此,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第二外边框322的防火性能,另外,由于第二内边框321为结构强度更高的钢材质,即便第二外边框322的防火性能失效后,第二内边框321仍具有较高的防火性能,可有效抵御火势蔓延。
54.参见图2及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构件323为铝合金材质,第二连接构件323内设有第四钢制构件325,以进一步提升第二连接构件323的防火性能。
55.参见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构件323和第一连接部111之间、及第二连接构件323和第二连接部112之间均设有第二防火膨胀条34,此第二膨胀条的设置使得活动窗扇30和窗框10之间具有多重防火作用,防火性能更好,具体使用过程中,此第二膨胀条能够遇火自动膨胀,从而填充第二连接构件323和第一连接部111之间的缝隙、及第二连接构件323和第二连接部112之间的缝隙,以阻止火势蔓延。
56.参见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防火玻璃31的端部和第二内边框321之间设有第六防火密封胶35,可进一步提升防火性能的同时,还可加固第二防火玻璃31和第二内边框32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57.参见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防火玻璃31的两侧分别和第二内边框321的两内侧之间均设有第二防火纤维棉36,可进一步提升防火性能的同时,还可起到良好的隔热及缓冲作用。
58.继续参见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防火玻璃31的端部和第二内边框321之间还设有第四防火膨胀条37,以进一步提升防火性能。
59.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活动窗扇30的相对两侧中,其中一侧和窗框10相铰接,另一侧设有执手38,通过执手38和窗框10锁定配合。
60.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