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清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45662发布日期:2024-01-06 23:29阅读:50来源:国知局
表面清洁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清洁,尤其是一种表面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1、家用的表面清洁设备一般包括安装有刷辊等摩擦部件的清洁底座、可转动地连接于清洁底座上的直立机体以及安装于直立机体上的流体供应容器、污液回收容器和抽吸电机,抽吸电机邻接污液回收容器。

2、在该类表面清洁设备进行清洁作业时,用户把持直立机体上的手柄并来回推动清洁底座,流体供应容器向摩擦部件提供清洁用流体,抽吸电机为污液回收容器施加负压并将待清洁表面上的污液抽吸至污液回收容器内。

3、然而,该类表面清洁设备在清洁作业的过程中,直立机体不能向后侧大角度倾斜。如倾斜角度超过60°,则污液回收容器内的污液有被抽入到抽吸电机处的风险,可能造成抽吸电机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表面清洁设备,该表面清洁设备在使用时,能够避免出现污液被从污液回收容器抽入到抽吸电机处的问题发生。

2、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表面清洁设备,包括:清洁底座,适于在待清洁表面上移动并且具有吸嘴、流体分配器以及至少一个摩擦部件;直立机体,所述的直立机体可在直立的储存位置与向后倾斜的作业位置之间转动地安装至所述的清洁底座,所述的直立机体包括供用户握持的手柄;抽吸电机,能够提供延伸至所述吸嘴处的抽吸力;流体供应容器,用于存储以及供应清洁用流体,所述的流体供应容器与所述的流体分配器流体连通;以及污液回收容器,设置在所述的直立机体上且与所述的抽吸电机气流连通,所述的污液回收容器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容器主体、中空的立管和位于所述空腔内的分隔件,所述的分隔件被构造成将所述的空腔分隔成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所述分隔件的前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缺口,所述的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仅经由所述的至少一个缺口相互连通,所述的立管与所述吸嘴流体连通并且形成通向所述上部腔室的流体输入路径的至少一部分。

3、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的直立机体处于直立的储存位置时,所述的分隔件相对于水平面呈自后向前逐渐向下倾斜的姿态。

4、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分隔件包括分隔主体部,所述的分隔主体部具有上表面、下表面以及外周侧面。

5、在上述的优选方案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外周侧面与所述容器主体的内壁面接触。还可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外周侧面上布置有密封条。

6、在上述的优选方案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容器主体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径向向内凸出的接触部,所述的下表面与所述的接触部抵接。还可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接触部沿着所述内壁面的周向方向延伸。

7、在上述的优选方案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延伸至所述至少一个缺口的凹部。

8、在上述的优选方案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分隔主体部包括位于中部的通孔,所述的立管位于所述的空腔内且穿过所述的通孔。还可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分隔件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下端部与所述的通孔对接,所述立管的上部插在所述的套管内。

9、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污液回收容器包括配置在所述容器主体顶部的可移除盖子组件,所述的分隔件连接在所述的可移除盖子组件上。

10、在上述的优选方案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分隔件被配置成可从所述的可移除盖组件上分离。

11、在上述的优选方案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可移除盖子组件包括盖本体,所述盖本体与所述的上部腔室邻接并且限定供所述的上部腔室与所述的抽吸电机气流连通的气流流出路径。

12、在上述的优选方案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污液回收容器包括过滤器,所述的过滤器被配置成能够对流经所述的气流流出路径的空气进行过滤,所述的过滤器由所述的盖本体承载并且能够从所述的盖本体上拆除。

13、在上述的优选方案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污液回收容器还包括至少一组液位感测组件,所述的液位检测组件由所述的盖本体承载。还可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至少一组液位感测组件包括第一液位感测组件和第二液位感测组件,所述的第一液位感测组件包括一对第一探针,所述的第二液位感测组件包括一对第二探针,所述的一对第一探针和一对第二探针均位于所述的上部腔室内,所述的一对第一探针位于所述的一对第二探针的前侧且在所述的直立机体处于直立的储存位置时,所述的一对第一探针位于所述的第二探针的下方。

14、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容器主体呈圆桶状且具有一纵向中心线;在所述的直立机体处于直立的储存位置时,所述的纵向中心线与竖直方向呈一0°—10°的夹角。

15、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至少一个摩擦部件包括刷辊和刷盘中的至少一种。

16、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流体供应容器设置在所述的直立机体上。

17、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包括可充电电池,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和所述的抽吸电机均设置在所述的直立机体上,并且所述的抽吸电机位于所述污液回收容器的正上方。

18、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提供的表面清洁设备,通过分隔件将容器主体内的空间分成上下相邻的上部腔室与下部腔室,上部腔室与下部腔室仅经由分隔件上的至少一个缺口连通,在直立机体大角度向后倾斜时,原先就存在容器主体内的物业将留在下部腔室内,从而有效防止污液被吸入抽吸电机处。



技术特征:

1.一种表面清洁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直立机体处于直立的储存位置时,所述的分隔件相对于水平面呈自后向前逐渐向下倾斜的姿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隔件包括分隔主体部,所述的分隔主体部具有上表面、下表面以及外周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周侧面与所述容器主体的内壁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周侧面上布置有密封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径向向内凸出的接触部,所述的下表面与所述的接触部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部沿着所述内壁面的周向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延伸至所述至少一个缺口的凹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隔主体部包括位于中部的通孔,所述的立管位于所述的空腔内且穿过所述的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隔件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下端部与所述的通孔对接,所述立管的上部插在所述的套管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液回收容器包括配置在所述容器主体顶部的可移除盖子组件,所述的分隔件连接在所述的可移除盖子组件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隔件被配置成可从所述的可移除盖组件上分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移除盖子组件包括盖本体,所述盖本体与所述的上部腔室邻接并且限定供所述的上部腔室与所述的抽吸电机气流连通的气流流出路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液回收容器包括过滤器,所述的过滤器被配置成能够对流经所述的气流流出路径的空气进行过滤,所述的过滤器由所述的盖本体承载并且能够从所述的盖本体上拆除。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液回收容器还包括至少一组液位感测组件,所述的液位检测组件由所述的盖本体承载。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一组液位感测组件包括第一液位感测组件和第二液位感测组件,所述的第一液位感测组件包括一对第一探针,所述的第二液位感测组件包括一对第二探针,所述的一对第一探针和一对第二探针均位于所述的上部腔室内,所述的一对第一探针位于所述的一对第二探针的前侧;在所述的直立机体处于直立的储存位置时,所述的一对第一探针位于所述的第二探针的下方。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主体呈圆桶状且具有一纵向中心线;在所述的直立机体处于直立的储存位置时,所述的纵向中心线与竖直方向呈0°—10°的夹角。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一个摩擦部件包括刷辊和刷盘中的至少一种。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体供应容器设置在所述的直立机体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包括可充电电池,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和所述的抽吸电机均设置在所述的直立机体上,并且所述的抽吸电机位于所述污液回收容器的正上方。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表面清洁设备,包括:清洁底座;直立机体,直立机体可在直立的储存位置与向后倾斜的作业位置之间转动地安装至清洁底座,直立机体包括供用户握持的手柄;抽吸电机,能够提供延伸至吸嘴处的抽吸力;流体供应容器,用于存储以及供应清洁用流体,流体供应容器与流体分配器流体连通;以及污液回收容器,设置在直立机体上且与抽吸电机气流连通,污液回收容器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容器主体、中空的立管和位于空腔内的分隔件,分隔件被构造成将空腔分隔成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分隔件的前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缺口,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仅经由至少一个缺口相互连通,立管与吸嘴流体连通并且形成通向上部腔室的流体输入路径的至少一部分。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爱普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