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灯柱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47682发布日期:2022-10-26 05:23阅读:75来源:国知局
智能灯柱椅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公共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灯柱椅。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每个城市中的公园、广场、游乐场等各种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不断增多,所需用到的公共服务设施也不断增多。为了给游客提供休息的去处,这些公共场所内会设置大量的休息座椅。但是,目前的休息座椅功能单一,只能满足人们坐下休息的需求,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现在的休息座椅大多是长椅,占地面积大,而且长椅的形状固定,在不使用时也需要很大的空间放置,不利于公共空间的高效利用;(2)在傍晚或夜间,会有很多人出来散步或锻炼,累了会在座椅上休息一会儿,但休息座椅与路灯的距离较远,座椅附近的光线很弱,人们在休息的过程中,尤其以老人为主的行人不能看清楚座椅周围的情况,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一些年轻人坐在座椅上休息时,一般会选择玩手机,而由于周围环境较为黑暗,手机屏幕散光出来的强光会对眼睛产生刺激作用,长时间后会对眼睛的视力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灯柱椅,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智能灯柱椅将灯柱和座椅板设计为一体,并在灯柱上设置灯具和红外传感器,在灯柱椅不使用时,座椅板呈收拢状态,占用体积小,提高了公共资源的利用率;在灯柱椅检测到行人靠近时,会自动打开座椅板供行人休息,同时打开灯具提供光源,智能化程度高、实用性好。
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智能灯柱椅,包括灯柱、座椅板和驱动机构;所述灯柱与座椅板铰接;所述座椅板与驱动机构铰接;所述驱动机构设于灯柱内,用于驱动座椅板相对灯柱展开或收拢;所述灯柱包括底座、承载架,以及固定于底座和承载架之间的支撑柱;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孔,用于将灯柱固定于地面上;所述承载架上设有灯具和红外传感器;所述驱动机构、灯具和红外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智能灯柱椅通过将灯柱和座椅板设计为一体,并在灯柱上设置灯具和红外传感器,在灯柱椅不使用时,座椅板呈收拢状态,占用体积小,提高了公共资源的利用率;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行人靠近时,发送信息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启动,由驱动机构驱动座椅板相对灯柱展开供行人休息,同时控制器控制灯具打开为行人提供光源,照亮附近环境;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行人离开时,发送信息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启动,由驱动机构驱动座椅板相对灯柱收拢,同时控制器控制灯具关闭;智能化程度高,实用性好。
6.作为优化,前述的智能灯柱椅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丝杆、电机和滑块;所述丝杆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块相连接;所述滑块套设于丝杆上,可沿着丝杆滑动;所述滑块与座椅板铰接;所述安装块固定于支撑柱上。驱动机构采用上述的构造
滑动凸起,304-安装块、3041-卡块,305-联轴器;4-连杆;5-太阳能电池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
21.参见图1至图6,本技术的智能灯柱椅,包括灯柱1、座椅板2和驱动机构3;所述灯柱1与座椅板2铰接;所述座椅板2与驱动机构3铰接;所述驱动机构3设于灯柱1内,用于驱动座椅板2相对灯柱1展开或收拢;所述灯柱1包括底座101、承载架102,以及固定于底座101和承载架102之间的支撑柱103;所述底座101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挑耳1012,所述挑耳1012上设有安装孔1011,用于将灯柱1固定于地面上;所述承载架102上设有灯具104(灯具中的光源优选为led;有利于降低能耗)和红外传感器105(可以在承载架102上设置凹槽,将灯具104和红外传感器105固定于凹槽内);所述灯具104外罩设有灯罩106,所述灯罩106与承载架102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3、灯具104和红外传感器105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设于底座101内;所述底座内101还设有用于供电的蓄电池。
22.实施例1:
23.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103呈中空状,且支撑柱103的内部与底座101的内部相连通。从而,方便通过导线将灯具104和红外传感器105连接至控制器。当然,也可以选择无线连接的方式。
24.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丝杆301、电机302和滑块303;所述电机302设于底座101内,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丝杆301的一端穿过底座101与电机302的输出轴相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块304相连接;所述滑块303套设于丝杆301上,可沿着丝杆301滑动;所述滑块303与座椅板2铰接;所述安装块304固定于支撑柱103上。驱动机构3采用上述的构造后,其结构简单、易于装配;此外,通过电机302驱动丝杆301旋转以此来带动滑块303的上下移动,控制精确度高、调速方便,而且能耗低、效率高,有利于控制使用成本。
25.进一步的,所述丝杆301与电机302通过联轴器305相连接。使用联轴器305连接,安装比较容易,可以起到缓冲减震作用,而且可以保证丝杆301转轴与电机302转轴两轴的中心线位置在有少量偏差时,可以各自平稳转动,而扭矩传递不受影响,保证传动性能。
26.本实施例中,所述座椅板2通过连杆4与灯柱1铰接;所述连杆4的一端与座椅板2的背部铰接形成转动副,另一端与灯柱1的底座101铰接形成转动副;所述座椅板2的背部开设有放置槽,当座椅板2收拢后,连杆4位于该放置槽内。
27.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103包括对称设置的a支撑柱1031和b支撑柱1032;所述丝杆301和安装块304位于a支撑柱1031和b支撑柱1032之间;所述安装块304的两侧通过卡块3041分别与a支撑柱1031和b支撑柱1032卡接固定。此时,制造方便,而且易于拆装,方便后期对灯柱椅进行维护检修。
28.本实施例中,所述a支撑柱1031和b支撑柱1032的对置面上均设有滑槽1033,对应的,所述滑块303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与滑槽1033相配合的滑动凸起3031。当丝杆301旋转时,滑块303沿着丝杆301上下移动时,两侧的滑动凸起3031沿着滑槽1033上下滑动;从而,可以保证滑块303在丝杆301上移动时的稳定性。
29.本实施例中,所述a支撑柱1031和b支撑柱1032的顶部分别设有一个固定凸起
1034,对应的,所述承载架102上设有固定槽1021。由此,在进行装配时,只需要将承载架102放到a、b支撑柱的上方后压下,使固定槽1021扣入固定凸起1034即可,操作简便。
30.本实施例中,所述座椅板2的数量为2个,并对称设于支撑柱103的两侧。由此,当座椅板2展开时,灯柱椅的整体受力均衡,稳定性高。进一步的,所述座椅板2呈半圆柱状,对应的,所述承载架102呈圆盘形。由此,当两侧的座椅板2向内收拢时,座椅板2的端部正好全部被承载架102挡住,座椅板2、承载架102和支撑柱103相互配合形成圆柱状,从而使得整个灯柱椅看起来较为美观。
31.安装时,使用特定的螺栓穿过底座101上的安装孔1011,将智能灯柱椅固定于地面上;安装完成后,智能灯柱椅处于收拢状态,滑块303位于底座101上。
32.工作原理:
33.当红外传感器105检测到行人靠近时,发送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机302启动,由电机302驱动丝杆301旋转,并带动滑块303上移,从而带动与滑块303铰接的座椅板2相对支撑柱103展开,当座椅板2的整个端部与支撑柱103的外壁相接触,则表示座椅板2已展开到位(即座椅板2翻转90度,处于水平状态),展开的座椅板2可供行人休息;同时,控制器控制灯具104打开为行人提供光源,照亮附近环境;
34.当红外传感器105检测到行人离开时,发送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机302启动,由电机302驱动丝杆301旋转,并带动滑块303下移,从而带动与滑块303铰接的座椅板2相对支撑柱103收拢;同时,控制器控制灯具104关闭。
35.实施例2:
36.参见图6,本实施例中,所述灯罩106的上内壁设有太阳能电池板5。由此,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5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为电机302和灯具105提供电能,从而减少了市电的使用,起到了节约能源的作用。
37.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与控制终端(控制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连接;工作时,控制器将各耗电元件的状态信息传送给控制终端,由工作人员根据接收到的信息下达工作指令。由此,可以提高控制器与控制终端的联系,方便管理;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管理人员可以在控制终端直接控制智能灯柱椅的工作状态。例如,在一些人流量较大的日子里,可以让智能灯柱椅一直处于展开状态,避免频繁缩放消耗电能,同时也避免频繁缩放导致灯柱椅发生故障。
38.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架102上还设有光强度传感器;工作时,光强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光线强度,当灯具104不发光时,如果光强度传感器检测到光强度超过设定阀值,在红外传感器105检测到信号后,控制器控制灯具104不发光。由此,当周边环境处于光亮中时(例如:周边安装了路灯),通过光强度传感器检测光强度,在检测到光强度超过设定阈值时,由控制器控制灯具104不工作,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避免资源浪费。
39.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具有时钟功能,在白天,控制器控制灯具104不工作,且光强度传感器也不工作。通过设置时钟功能后,可以控制灯具104和光强度传感器在白天不工作,进一步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经济性,能够减轻相关部门的能耗负担。
40.上述对本技术中涉及的发明的一般性描述和对其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不应理解为是对该发明技术方案构成的限制。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公开,可以在不违背所涉及的发明构成要素的前提下,对上述一般性描述或/和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实施例)
中的公开技术特征进行增加、减少或组合,形成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的其它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