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方法和烹饪器具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17967发布日期:2024-01-16 12:18阅读:47来源:国知局
烹饪方法和烹饪器具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厨房用电器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方法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1、诸如电饭煲等电加热的烹饪器具通常具有烹饪混合饭的功能,混合饭是将米饭中加入诸如红豆、红豆、糙米等相对大米难煮的杂粮。传统的烹饪杂粮饭的方法是先将难煮杂粮低温(例如55℃以下)浸泡,然后与大米一起在常压下煮饭。然而由于难煮杂粮的吸水率相比于大米等易煮食粮较小,例如在约40℃浸泡25min的情况下,大米的吸水率可达35%,而红豆的吸水率仅可达约1%。因此,常温浸泡常压煮饭的方法太耗时长。

2、为了克服该缺点,在传统方法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的方法是,仍采用低温浸泡难煮杂粮,但不同的是大米与难煮杂粮在一定压力下煮饭,通过加压缩短混合饭的烹饪时间。

3、低温浸泡不仅耗时长,无法满足快节奏生活对速食的要求,还容易产生微生物污染和异味等问题,造成食材的污染和浪费;加压煮饭仅适用于压力饭煲,导致因烹饪条件受限不能广泛应用。因此,需要一种烹饪方法和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要素: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方法,用于电加热的烹饪器具,所述烹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在难煮粮和预定量的水被加入所述烹饪器具之后,控制所述烹饪器具加热,以对所述难煮粮进行预煮;以及

4、将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温度控制在第一预煮温度,其中,所述烹饪温度为内容物的温度、蒸汽口处的蒸汽温度、烹饪腔的温度或者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所述内容物包括所述难煮粮和所述水;

5、其中,当所述烹饪温度为所述内容物的温度或所述蒸汽口处的蒸汽温度时,所述第一预煮温度为85~100℃;当所述烹饪温度为烹饪腔的温度时,所述第一预煮温度为85~110℃;当所述烹饪温度为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时,所述第一预煮温度为85~115℃。

6、根据本方案,难煮粮在高温条件下进行预煮处理,能够加快难煮粮的吸水速率,使难煮粮能够快速地吸水并达到期望的含水率,缩短难煮粮的预煮时间。先高温预煮难煮粮,不仅可以较大地缩短食物的烹饪时间,满足快节奏生活对速食的要求,避免了因长时间浸泡而产生微生物污染和异味等问题,而且可以适用于通常使用的普通电饭煲,应用更广泛。

7、可选地,当所述烹饪温度为所述内容物的温度或所述蒸汽口处的蒸汽温度时,所述第一预煮温度为93~100℃;当所述烹饪温度为所述烹饪腔的温度时,所述第一预煮温度为93~110℃;当所述烹饪温度为所述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时,所述第一预煮温度为93~115℃。

8、根据本方案,可以采用较高的温度对难煮粮进行预煮,预煮温度越高,难煮粮的吸水速率越快,这可以更佳地缩短难煮粮的预煮时间,从而进一步缩短食物的烹饪时间。

9、可选地,还包括:

10、在易煮粮被加入所述烹饪器具之后,将所述烹饪温度控制在第二预煮温度,其中,所述内容物包括所述难煮粮、所述水和所述易煮粮,所述第二预煮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煮温度。

11、根据本方案,通过控制共同预煮阶段的温度,可以使易煮粮保持较佳的吸水速率和吸水状态,避免易煮粮因温度过高使其糊化。

12、可选地,所述第二预煮温度为40~80℃,并且/或者所述第二预煮温度低于所述易煮粮的糊化温度。

13、根据本方案,可以更好地避免易煮粮因温度过高使其糊化。

14、可选地,将所述难煮粮的预煮时间控制在第一预设时长,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35~85min。

15、根据本方案,将预煮时间设定为35~85min,不仅时间短,效率高,而且难煮粮的吸水效果好,使得最终混合饭内的难煮饭软硬适中,美味;可以满足大多数常用难煮粮的烹饪需求。

16、可选地,对所述难煮粮进行预煮的步骤包括预煮升温阶段和预煮维温阶段,所述第一预煮温度包括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

17、其中,在所述预煮升温阶段,控制所述烹饪器具以第一预设功率模式加热至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以及

18、在所述预煮维温阶段,控制所述烹饪器具以第二预设功率模式加热,并将所述烹饪温度维持在所述第二预设温度。

19、根据本方案,在升温后,将烹饪温度维持在第二预设温度,可以使难煮粮的吸水速率保持在平稳的水平,有利于提高难煮粮的吸水效果。

20、可选地,所述第二预设温度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21、根据本方案,控制预煮维温阶段的温度,可以减小蒸发损失,使蒸发损失控制在一定值以下例如50g以下,便于混煮工序水量控制更稳定,避免产生混合饭过软或过硬的问题。

22、可选地,当所述烹饪温度为所述内容物的温度或所述蒸汽口处的蒸汽温度时,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93~100℃,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为85~100℃;当所述烹饪温度为所述烹饪腔的温度时,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93~110℃,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为85~110℃;当所述烹饪温度为所述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时,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93~115℃,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为85~115℃。

23、根据本方案,在较高的预煮温度下,可以使难煮粮的吸水速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由此可以进一步缩短时间,提高效率,难煮粮的吸水效果好,使得最终混合饭内的难煮饭软硬适中,美味;可以满足大多数常用难煮粮的烹饪需求。

24、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功率模式下的平均加热功率为全功率的70~100%。

25、根据本方案,在预煮升温阶段,采用高火或者说大功率加热,不仅可以快速升温,缩短预煮工序的时间,而且可以加快难煮粮的翻滚,使烹饪器具内不同位置的难煮粮受热均匀,有利于提高难煮粮的吸水效果。

26、可选地,当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至少为100℃或100℃以上时,所述第二预设功率模式下的平均加热功率小于全功率的50%。

27、根据本方案,采用低火或者说低功率维持烹饪温度,可以降低加热能耗,使烹饪器具的耗电量小,而且容易控温,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溢锅现象的发生;可以有效降低蒸发损失,使蒸发损失控制在一定值以下例如50g以下,便于混煮工序水量控制更稳定,避免产生混合饭过软或过硬的问题。

28、可选地,还包括混煮升温阶段,在所述混煮升温阶段,控制所述烹饪器具以第一预设功率模式加热,所述第一预设功率模式下的平均加热功率为全功率的70~100%。

29、根据本方案,在混煮工序采用高火升温,可以加快内锅中内容物的翻滚,促进难煮粮与易煮粮混合均匀,难煮粮经进一步吸水,与易煮粮同步软化成熟,使混合饭软硬适中。

30、可选地,还包括:检测所述内容物的温度、所述蒸汽口处的蒸汽温度、所述烹饪腔的温度和所述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中的一者,根据检测到的所述内容物的温度、所述蒸汽口处的蒸汽温度、所述烹饪腔的温度和所述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中的所述一者,控制所述烹饪器具的加热。

31、根据本方案,通过直接检测内容物的温度,可以更精确的控制难煮粮和易煮粮的烹饪过程,尤其是更精确地控制难煮粮的吸水。通过检测蒸汽口处的蒸汽温度,可以适用于设置有用于检测蒸汽温度的感温装置的烹饪器具;通过检测烹饪腔的温度,可以适用于设置有用于检测烹饪腔温度的感温装置的烹饪器具;通过检测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可以适用于设置有能够对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控温的烹饪器具。由此本发明的控制方法适用性更高,应用更广泛。

3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

33、煲体;

34、内锅,所述内锅设置于所述煲体内;

35、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的上方;

36、感温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内锅内的内容物的温度、蒸汽口处的蒸汽温度、所述烹饪腔的温度和所述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中的至少一者;

37、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内锅;以及

38、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控制所述烹饪器具使用如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烹饪方法进行烹饪。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