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多种耗材快速存放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18674发布日期:2022-12-13 17:54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款多种耗材快速存放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耗材存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款多种耗材快速存放设备。


背景技术:

2.医用耗材:即医院用的消耗很频繁的配件类产品。主要包括医用耗材和医用器械,医用耗材包括一次性输液器、一次性注射器、医用棉球、缝合线等普通耗材,以及介入支架、起搏器、人工晶体、骨科材料等植入类耗材。 医用器械包括止血钳、手术刀、手术剪、手术镊等等。
3.随着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医用耗材的使用量也在逐渐增大,为了提高医治的效率,这就对耗材的存放提出更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医院医用耗材的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手术室、介入科等科室计费存在漏记或重复记等情况,直接影响医院的效益;传统耗材柜保管简单,不仅取药程序繁琐,且药品丢失追溯时间长,无法第一时间找出问题所在点,极大地增加了管理难度和使用成本。
4.因此,本技术提出一款多种耗材快速存放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高对耗材的管理效率,相比现有技术提供一款多种耗材快速存放设备,通过对耗材的智能化管理以及良好的操作界面,实现了对耗材的全流程监管与追溯,减少耗材物资丢失、漏管发生等事件的发生,提高物资领用及协同平台效率,实际使用数据可视化,支持生成各项综合报表,便于统计分析。
6.可选的,一款多种耗材快速存放设备,包括储存柜,储存柜内部设有多层储存组件,储存组件包括多个独立储存格,储存柜前端设有一对磁吸门,左侧磁吸门上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包括身份识别模块,控制面板内部设有中央控制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内部存储有多个医师账号信息,中央控制模块通过网线连接于独立储存格,中央控制模块内部设有平台,平台以app方式供工作人员使用,进一步的,利用身份识别模块实现了对人员取用耗材的严格管理,避免了医务人员违规操作造成耗材的浪费,节约了成本,利用独立储存格分别存储不同种类和批次的耗材,配合中央控制模块实现对耗材的存储情况的把控,同时分析各类耗材的使用量进而预测每次补货的各类耗材的数量,提高了对耗材的智能化管理程度,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7.可选的,身份识别模块包括数字密码、人脸识别、指纹识别、ic卡识别和动态码识别,任意两种识别方式组合均可通过身份识别模块的认证,进一步的,利用多种身份识别方式之间形成多种组合,灵活的实现了对人员身份信息的精准识别,同时避免了功能故障或者人为原因导致单一的身份识别方式无法正常取出耗材隐形医疗的及时性。
8.可选的,控制面板包括操作面板,操作面板处于屏保状态时显示存量较低的耗材,进一步的,利用屏保状态显示存量较低的耗材,有效实现了工作人员及时的发现耗材的缺失,避免了耗材的存量不足造成医疗不及时。
9.可选的,储存组件包括层板,独立储存格下端设有分离板,分离板下端设有一对固定条,层板上端开设有与固定条位置对应的限位槽,层板上端设有与独立储存格位置对应的储存格铝条,储存格铝条上设有感应器固定片,感应器固定片上设置有感应器,层板侧壁通过多个层板固定片连接于储存柜内壁,感应器电性连接于中央控制模块,进一步的,利用感应器感知耗材的取用和存放的数量,配合中央处理模块实现对耗材管理相关的人员、设备、流程、节点实施实时智能识别及实时统计分析,依据耗材管理流程,以医院管理需求为导向、科室使用耗材使用记录数据、完善的统计分析报表辅助耗材管理工作,辅助医院制度规范的落实,从而达到提升耗材管理水平的目的。
10.可选的,层板前端设有标志横板,标志横板前端设有与独立储存格位置对应的标识中文显示窗口和标签触摸按钮,每个储存格具有独立的身份标识和数量自动识别,可由系统进行更改和控制,进一步的,当有取耗材任务时,中央控制模块下发指令到对应独立储存格,中文显示窗口自动亮起,指引人员进行存放大大缩短了寻找耗材时间,然后自动识别耗材的数量,提醒人员取货或者补货,自动盘点,提高物资领用及协同平台效率。
11.可选的,独立储存格下端通过电动滑轨连接于分离板,电动滑轨电性连接于中央控制模块,进一步的,当有取耗材任务时,独立储存格随着滑轨向外滑出,使得工作人员直接找到需要使用到的耗材,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根据保质期推荐工作人员使用保质期短的耗材,同时避免了工作人员拿错耗材。
12.可选的,储存柜前端设有与磁吸门位置对应的电磁限位器,磁吸门相互靠近一端均设有磁吸密封拉手,磁吸密封拉手内部设有电磁铁,进一步的,利用电磁铁实现了对磁吸密封拉手的初步限位,提高了磁吸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3.可选的,储存柜上端设有监控模块,监控模块电性连接于中央控制模块,进一步的,利用监控模块实现对储存柜的监视,实现了将耗材取放行为与工作人员之间一一对应,使得耗材的管理更加完善和全面,提高了耗材的合理利用率。
14.可选的,储存柜上端开设有换气槽,换气槽内部设有换气扇,换气槽内部设有过滤网,利用换气槽配合过滤网实现了对储存柜内部空气的及时更换。
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利用身份识别模块实现了对人员取用耗材的严格管理,避免了医务人员违规操作造成耗材的浪费,节约了成本,利用独立储存格分别存储不同种类和批次的耗材,配合中央控制模块实现对耗材的存储情况的把控,同时分析各类耗材的使用量进而预测每次补货的各类耗材的数量,提高了对耗材的智能化管理程度,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16.(2)利用多种身份识别方式之间形成多种组合,灵活的实现了对人员身份信息的精准识别,同时避免了功能故障或者人为原因导致单一的身份识别方式无法正常取出耗材隐形医疗的及时性。
17.(3)利用屏保状态显示存量较低的耗材,有效实现了工作人员及时的发现耗材的缺失,避免了耗材的存量不足造成医疗不及时。
18.(4)利用感应器感知耗材的取用和存放的数量,配合中央处理模块实现对耗材管理相关的人员、设备、流程、节点实施实时智能识别及实时统计分析,依据耗材管理流程,以医院管理需求为导向、科室使用耗材使用记录数据、完善的统计分析报表辅助耗材管理工作,辅助医院制度规范的落实,从而达到提升耗材管理水平的目的。
19.(5)当有取耗材任务时,中央控制模块下发指令到对应独立储存格,中文显示窗口自动亮起,指引人员进行存放大大缩短了寻找耗材时间,然后自动识别耗材的数量,提醒人员取货或者补货,自动盘点,提高物资领用及协同平台效率。
20.(6)当有取耗材任务时,独立储存格随着滑轨向外滑出,使得工作人员直接找到需要使用到的耗材,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根据保质期推荐工作人员使用保质期短的耗材,同时避免了工作人员拿错耗材。
21.(7)利用电磁铁实现了对磁吸密封拉手的初步限位,提高了磁吸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2.(8)利用监控模块实现对储存柜的监视,实现了将耗材取放行为与工作人员之间一一对应,使得耗材的管理更加完善和全面,提高了耗材的合理利用率。
23.(9)利用换气槽配合过滤网实现了对储存柜内部空气的及时更换。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技术的储存柜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耗材管理流程图;图3为本技术的身份识别模块流程图;图4为本技术的储存组件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储存柜正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储存柜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储存柜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取出耗材的流程图;图9为本技术的耗材存量管理流程图;图10为本技术的储存组件在滑出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电子元器件表格图。
25.图中标号说明:1、独立储存格;2、储存格铝条;3、感应器固定片;4、感应器;5、层板固定片;6、层板;7、标签触摸按钮;8、标识中文显示窗口;9、控制面板;10、储存柜;11、磁吸门;12、监控模块;13、磁吸密封拉手;14、换气槽。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1:本技术公开了一款多种耗材快速存放设备,请参阅图1-2,一款多种耗材快速存放设备,包括储存柜10,储存柜10内部设有多层储存组件,储存组件包括多个独立储存格1,储存柜10前端设有一对磁吸门11,左侧磁吸门11上设有控制面板9,控制面板9包括身份识别模块,控制面板9内部设有中央控制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内部存储有多个医师账号信息,中
央控制模块通过网线连接于独立储存格1,中央控制模块内部设有平台,平台以app方式供工作人员使用,进一步的,利用身份识别模块实现了对人员取用耗材的严格管理,避免了医务人员违规操作造成耗材的浪费,节约了成本,利用独立储存格1分别存储不同种类和批次的耗材,配合中央控制模块实现对耗材的存储情况的把控,同时分析各类耗材的使用量进而预测每次补货的各类耗材的数量,提高了对耗材的智能化管理程度,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28.请参阅图3,身份识别模块包括数字密码、人脸识别、指纹识别、ic卡识别和动态码识别,任意两种识别方式组合均可通过身份识别模块的认证,进一步的,利用多种身份识别方式之间形成多种组合,灵活的实现了对人员身份信息的精准识别,同时避免了功能故障或者人为原因导致单一的身份识别方式无法正常取出耗材隐形医疗的及时性。
29.控制面板9包括操作面板,操作面板处于屏保状态时显示存量较低的耗材,进一步的,利用屏保状态显示存量较低的耗材,有效实现了工作人员及时的发现耗材的缺失,避免了耗材的存量不足造成医疗不及时。
30.请参阅图4,储存组件包括层板6,独立储存格1下端设有分离板,分离板下端设有一对固定条,层板6上端开设有与固定条位置对应的限位槽,层板6上端设有与独立储存格1位置对应的储存格铝条2,储存格铝条2上设有感应器固定片3,感应器固定片3上设置有感应器4,层板6侧壁通过多个层板固定片5连接于储存柜10内壁,感应器4电性连接于中央控制模块,进一步的,利用感应器4感知耗材的取用和存放的数量,配合中央处理模块实现对耗材管理相关的人员、设备、流程、节点实施实时智能识别及实时统计分析,依据耗材管理流程,以医院管理需求为导向、科室使用耗材使用记录数据、完善的统计分析报表辅助耗材管理工作,辅助医院制度规范的落实,从而达到提升耗材管理水平的目的。
31.层板6前端设有标志横板,标志横板前端设有与独立储存格1位置对应的标识中文显示窗口8和标签触摸按钮7,每个储存格具有独立的身份标识和数量自动识别,可由系统进行更改和控制,进一步的,当有取耗材任务时,中央控制模块下发指令到对应独立储存格1,标识中文显示窗口8自动亮起,指引人员进行存放大大缩短了寻找耗材时间,然后自动识别耗材的数量,提醒人员取货或者补货,自动盘点,提高物资领用及协同平台效率。
32.独立储存格1下端通过电动滑轨连接于分离板,电动滑轨电性连接于中央控制模块,进一步的,当有取耗材任务时,独立储存格1随着滑轨向外滑出,使得工作人员直接找到需要使用到的耗材,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根据保质期推荐工作人员使用保质期短的耗材,同时避免了工作人员拿错耗材。
33.请参阅图5,储存柜10前端设有与磁吸门11位置对应的电磁限位器,磁吸门11相互靠近一端均设有磁吸密封拉手13,磁吸密封拉手13内部设有电磁铁,进一步的,利用电磁铁实现了对磁吸密封拉手13的初步限位,提高了磁吸门11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4.储存柜10上端设有监控模块12,监控模块12电性连接于中央控制模块,进一步的,利用监控模块12实现对储存柜10的监视,实现了将耗材取放行为与工作人员之间一一对应,使得耗材的管理更加完善和全面,提高了耗材的合理利用率。
35.请参阅图6,储存柜10上端开设有换气槽14,换气槽14内部设有换气扇,换气槽14内部设有过滤网,利用换气槽14配合过滤网实现了对储存柜10内部空气的及时更换。
36.在此需要补充的是:耗材存放盒装置可根据耗材种类定制,日常维护便捷。
37.一款多种耗材快速存放设备的使用方法,请参阅图7-10,包括以下步骤:s1:工作人员在补充耗材时,首先需要提交补充申请并通过身份识别,然后逐类扫描耗材上的条形码,此时中央控制器会控制对应的独立储存格1滑出,工作人员将耗材置于对应的独立储存格1中,并在对应的标识中文显示窗口8上标记处所存储的耗材名称,实现了对耗材的精准快速的存放,可以智能记忆保存各类耗材的位置,使得工作人员形成肌肉记忆,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s2:感应器4感应到对应的独立储存格1内部补充了耗材后,将补充的耗材信息上传至中央控制模块,同时生成综合报表给管理人员;s3:工作人员需要取出耗材时,首先需要在个人终端提交申请并通过身份识别,随后打开磁吸门11,申请通过后,中央控制模块控制装有该耗材的独立储存格1通过滑轨滑出,提醒工作人员从该处提取耗材,同时标识中文显示窗口8会不停闪烁,进一步实现了对工作人员的提醒;s4:中央控制模块实时记录各类耗材存储量和各类耗材消耗量,当存量不足时,向管理人员发送补货报表,同时计算耗材剩余保质期,在提取耗材时优先使用保质期短的部分,实现了对医疗耗材全生命周期管理:每种耗材的申请、采购、验收、领取、使用、报废过程后台可以记录和查询。
3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