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拼接铝合金窗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251475发布日期:2022-11-19 01:3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拼接铝合金窗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拼接铝合金窗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2.铝合金门窗,是指采用铝合金挤压型材为框、梃、扇料制作的门窗,简称铝门窗。铝合金门窗包括以铝合金作受力杆件(承受并传递自重和荷载的杆件)基材、木材、塑料复合的门窗,简称铝木复合门窗、铝塑复合门窗。铝合金门窗质量可以从原材料(铝型材)的选材、铝材表面处理及内部加工质量、铝合金门窗的价格等方面来作大致判断,铝合金因其强度高、重量轻、精度高、耐久和易加工性,一直是建筑外窗的首选材料。
3.生活中,房屋为了增加采光效果,特别是厨房,一般除了开通窗户外还会在屋顶处安装采光窗,阳光透过采光窗照射至厨房内增加光亮度,现有的采光窗一般采用固定的安装方式安装在屋顶处,需要用到多种紧固件与屋顶处连接,且采光窗与屋顶之间不存在间隙,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认为采光窗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多种紧固件不方便过程安装,安装结构较为复杂,且采光窗与屋顶之间不存在间隙,导致空气无法流通,因此如何设计一款采光窗既能方便安装又能实现空气流通的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现有采光窗安装复杂且无法实现空气流通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拼接铝合金窗及其安装方法。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拼接铝合金窗及其安装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拼接铝合金窗,包含安装在屋顶上的框架本体及安装在所述框架本体上的窗体,所述框架本体内设置有通孔,所述窗体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框架本体位于所述通孔内侧上设置有承托架,所述窗体由玻璃及外框组成,玻璃镶嵌在所述外框内,所述外框抵接在所述承托架上,所述外框的外形尺寸小于所述通孔的外形尺寸,所述外框与所述框架本体之间形成有间隙通道。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框直接安装在通孔内的承托架上,利用承托架实现对窗体的整体位置支撑,不需要任何紧固件实现窗体的固定连接,外框的外形尺寸小于通孔的外形尺寸,使得可以利用间隙通道实现外部空气与屋体内部相连通。
7.可选的,所述承托架至少设置有两组且对称分布,所述承托架包含一组连接臂及固定条,所述连接臂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条的两侧,所述固定条固定在所述通孔内侧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多组对称分布的承托架,使得窗体可以稳固的安装的框架本体的通孔上,其中每组的连接臂位于固定条的两侧,能够加大与外框的抵接面积,
确保安装稳固。
9.可选的,所述连接臂的顶部前端处设置有抵接头,所述抵接头上开设有弧形缺口。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头便于支撑在外框的底面,弧形缺口用于适配外框边缘进行有效定位。
11.可选的,所述外框的外边缘处设置有外沉槽,外沉槽的一侧为第一边板,另一侧为第二边板,所述第一边板的长度大于第二边板。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外沉槽使得外框在抵接承托架时,能够有一个抵接部,同时利用第一边板及第二边板实现局部定位,增加接触面积。
13.可选的,所述抵接头插设在所述外沉槽内,所述弧形缺口抵接在所述第一边板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头抵接在外沉槽内,使得窗体在通孔内不会掉落,弧形缺口抵接在第一边上,增加承托架的承重量。
15.可选的,所述外框上设置有一组支撑臂,两个所述支撑臂之间固定连接有一组横杆,一组所述横杆相互平行且之间形成有让位开口,一组所述横杆之间活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含固定件及承托件,所述承托件设置有一组呈“u”形结构,分别抵接在所述横杆的底部,所述固定件位于两个所述承托件之间且位于所述让位开口内,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插接口,所述插接口内设置有连接杆。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臂,能够通过横杆实现窗体的吊装,吊装时,两个承托件依次利用其“u”形口抵接在对应两个横杆的底部,连接杆固定安装在固定件的让位开口内,连接杆的顶部与屋顶外顶部的相关辅助结构件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杆实现对窗体的整体重量进行拉扯,增加窗体安装后的安全性,防止其掉落。
17.可选的,所述外框的位于所述通孔处的内边缘处设置有内沉槽,所述内沉槽内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位于所述横杆的下方,所述移动杆上活动设置有滑移块,所述滑移块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内沉槽,使得移动杆可以固定在内沉槽上,根据连接杆与屋顶外顶部的相关辅助结构件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调节滑移块在移动杆的横向具体位置,从而实现连接杆的位置移动,便于连接杆与外部辅助结构件连接安装。
19.可选的,所述连接杆上活动套接有罩壳,所述罩壳为可视化结构,所述罩壳位于所述框架本体的正上方且两者外形尺寸相同,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活动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通过铰接柱与所述连接杆活动连接;当所述罩壳沿着所述连接杆滑移在所述凹槽的上方时,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铰接柱向外旋转抵接在所述罩壳的底部实现支撑,使得罩壳不会抵接在所述框架本体上。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连接杆上活动套接罩壳,当罩壳抵接在框架本体上时,窗体与框架本体之间的间隙通道被隔绝,使得外部空气与屋体内部的空气无法相互实现连通,该种结构,可在阴雨天气时调节使用,使得雨水不会通过间隙通道进入至屋体内;同理,当需要调节间隙通道打开,使得外部空气与屋体内部空气可以连通时,此时将罩壳沿着连接杆滑移在凹槽的上方,连接杆通过铰接柱向外旋转抵接在罩壳的底部,利用连接杆实现对罩壳的整体高度限位。
21.可选的,所述框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遮挡板,所述框架本体朝向所述遮挡板的底面处开设有t形槽,所述遮挡板上对应设置有t形块,所述t形块滑接在所述t形槽内。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当太阳光照较强时,可以通过遮挡板隔绝外部投射的光线,使用时,将遮挡板上的t形块插设在t形槽内实现有效隔绝,同时根据需求,遮挡板也可以不需要插设到底,可以预留一部分光线照射;同理,光照不需要遮挡时,可将遮挡板取下即可。
23.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拼接铝合金窗安装方法包含以下几个步骤:s1、将框架本体固定安装在屋顶上,其内侧承托架的连接臂带弧形缺口的一端朝上;s2、将窗体沿着通孔开口方向由上至下垂直安放在通孔内,其外框的上的外沉槽位于抵接头上,外框的第一边板抵接在弧形缺口上,实现通过承托架支撑窗体;s3、将窗体顶部的连接杆固定安装在位于屋顶外部的相关辅助结构件上,通过屋顶外部辅助结构件与连接杆固定连接,连接杆对窗体实现一定辅助拉力,使得窗体在安装过程结构更加稳固;s4、根据屋顶外部辅助结构件的具体位置,连接杆通过滑移块调节在移动杆上的位置,便于连接杆与外部辅助结构件连接安装。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稳固的实现框架本体及窗体的位置安装,同时根据窗体的具体结构,可以实现窗体的快捷过程安装,同时便于过程切换功能使用。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外框直接安装在通孔内的承托架上,利用承托架实现对窗体的整体位置支撑,不需要任何紧固件实现窗体的固定连接,外框的外形尺寸小于通孔的外形尺寸,使得可以利用间隙通道实现外部空气与屋体内部相连通,整体实用性强,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2.抵接头抵接在外沉槽内,使得窗体在通孔内不会掉落,弧形缺口抵接在第一边上,增加承托架的承重量。
26.3.通过设置支撑臂,能够通过横杆实现窗体的吊装,两个承托件依次利用其“u”形口抵接在对应两个横杆的底部,连接杆固定安装在固定件的让位开口内,连接杆的顶部与屋顶外顶部的相关辅助结构件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杆实现对窗体的整体重量进行拉扯,增加窗体安装后的安全性,防止其掉落;4.通过在连接杆上活动套接罩壳,当罩壳抵接在框架本体上时,窗体与框架本体之间的间隙通道被隔绝,使得外部空气与屋体内部的空气无法相互实现连通,该种结构,可在阴雨天气时调节使用,使得雨水不会通过间隙通道进入至屋体内;同理,当需要调节间隙通道打开,使得外部空气与屋体内部空气可以连通时,此时将罩壳沿着连接杆滑移在凹槽的上方,连接杆通过铰接柱向外旋转抵接在罩壳的底部,利用连接杆实现对罩壳的整体高度限位。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对应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对应图2中的a部放大图;图4是对应图2中的b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窗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对应图5中的e部放大图;图7是对应图2中活动块向外旋开结构示意图;图8是对应图2中的c部放大图;图9是对应图2中的d部放大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00、框架本体;110、通孔;120、承托架;121、连接臂;122、抵接头;123、弧形缺口;124、固定条;130、罩壳;140、t形槽;150、遮挡板;151、t形块;200、窗体;210、玻璃;220、外框;221、外沉槽;222、第一边板;223、第二边板;230、支撑臂;231、连接口;232、横杆;233、让位开口;240、连接件;241、固定件;242、插接口;243、承托件;250、连接杆;251、锁止件;260、凹槽;261、活动块;270、内沉槽;271、移动杆;280、滑槽;290、滑移块;291、长形螺纹孔;300、间隙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实施例1:一种新型拼接铝合金窗,参照图1和图2,包含框架本体100、窗体200,框架本体100的中心处设置有通孔110,窗体200设置在通孔110内,窗体200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250,连接杆250上套接有罩壳130,罩壳130沿着连接杆250抵接在框架本体100上,罩壳130的外形尺寸与框架本体100相同,框架的底部活动设置有遮挡板150。
31.参照图2和图3,框架本体100位于通孔110内侧上设置有承托架120,承托架120至少设置有两组且对称分布。本技术实施例中承托架120设置有六组,承托架120包含一组连接臂121及固定条124,连接臂121分别对称设置在固定条124的两侧,连接臂121与固定条124为一体成形结构,固定条124固定在通孔110内侧上。作为优选,固定条124与框架本体100之间采用焊接或紧固螺栓固定,其固定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窗体200由玻璃210及外框220组成,玻璃210镶嵌在外框220的中心处,外框220抵接在承托架120的连接臂121上,外框220与框架本体100之间形成有间隙通道300。
32.参照图2,连接臂121的顶部前端处设置有抵接头122,抵接头122上开设有弧形缺口123,外框220的外边缘处设置有外沉槽221,外沉槽22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一边板222,底部的另一侧为第二边板223,第一边板222朝向框架本体100的长度大于第二边板223朝向框架本体100的长度。通过设置外沉槽221使得外框220在抵接承托架120时,能够有一个抵接部,同时利用第一边板222及第二边板223实现局部定位,增加接触面积。抵接头122插设在外沉槽221内,弧形缺口123抵接在第一边板222上的底面上,抵接头122抵接在外沉槽221内,使得窗体200在通孔110内不会掉落,弧形缺口123抵接在第一边上,增加承托架120的承重量。
33.参照图2和图4,外框220的顶部设置有一组支撑臂230且相互平行,每个支撑臂230上设置有两个连接口231,两个支撑臂230之间固定连接有一组横杆232,每个分别搭接在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臂230内部的连接口231上,两个横杆232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且之间形成有让位开口233。两个横杆232之间活动设置有连接件240,连接件240包含固定件241及承托件243,承托件243设置有一组呈“u”形结构且分别对称设置在固定件241的两侧。其中,承托件243分别抵接在横杆232的底部,固定件241位于让位开口233处,固定件241上开设有插接
口242,插接口242内设置有连接杆250,连接杆250通过锁止件251与固定件241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支撑臂230,能够通过横杆232实现窗体200的吊装,吊装时,两个承托件243依次利用其“u”形口抵接在对应两个横杆232的底部,连接杆250固定安装在固定件241的让位开口233内,连接杆250的顶部与屋顶外顶部的相关辅助结构件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杆250实现对窗体200的整体重量进行拉扯,增加窗体200安装后的安全性,防止其掉落。
34.参照图5和图6,外框220的位于通孔110处的内边缘处设置有内沉槽270,内沉槽270内设置有移动杆271,移动杆271位于横杆232的下方,且移动杆271与横杆232相互平行设置。移动杆271上活动有滑移块290,移动杆271上设置有滑槽280,滑槽280截面为“凹”形结构,滑移块290上设置有长形螺纹孔291,滑移块290与滑槽280之间通过可拆卸的t形螺钉组件连接(图中未画出)。应当说明的是,t形螺钉组件为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中不作具体描述,t形螺钉组件穿过长形螺纹孔291抵接在滑槽280上,再通过外部螺母旋紧固定,实现t形螺钉可拆卸。
35.参照图2和图7,连接杆250上活动套接有罩壳130,罩壳130为可视化结构,罩壳130位于框架本体100的正上方,连接杆250上设置有一凹槽260,凹槽260内活动设置有活动块261,活动块261通过铰接柱与连接杆250活动连接。通过在连接杆250上活动套接罩壳130,当罩壳130抵接在框架本体100上时,窗体200与框架本体100之间的间隙通道300被隔绝,使得外部空气与屋体内部的空气无法相互实现连通。该种结构,可在阴雨天气时调节使用,使得雨水不会通过间隙通道300进入至屋体内;同理,当需要调节间隙通道300打开,使得外部空气与屋体内部空气可以连通时,此时将罩壳130沿着连接杆250滑移在凹槽260的上方,连接杆250通过铰接柱向外旋转抵接在罩壳130的底部,利用连接杆250实现对罩壳130的整体高度限位。
36.参照图2、图8及图9,框架本体100的底部设置有遮挡板150,框架本体100朝向遮挡板150的底面处开设有t形槽140,遮挡板150上对应设置有t形块151,t形块151滑接在t形槽140内。通过该结构,当太阳光照较强时,可以通过遮挡板150隔绝外部投射的光线,使用时,将遮挡板150上的t形块151插设在t形槽140内实现有效隔绝,同时根据需求,遮挡板150也可以不需要插设到底,可以预留一部分光线照射;同理,光照不需要遮挡时,可将遮挡板150取下即可。
37.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窗体200通过承托架120安装在框架本体100的通孔110内,利用承托架120实现对窗体200的整体位置支撑,不需要任何紧固件实现窗体200的固定连接。外框220的外形尺寸小于通孔110的外形尺寸,使得可以利用间隙通道300实现外部空气与屋体内部相连通。当罩壳130抵接在框架本体100上时,窗体200与框架本体100之间的间隙通道300被隔绝,使得外部空气与屋体内部的空气无法相互实现连通,该种结构,可在阴雨天气时调节使用,使得雨水不会通过间隙通道300进入至屋体内;同理,当需要调节间隙通道300打开,使得外部空气与屋体内部空气可以连通时,此时将罩壳130沿着连接杆250滑移在凹槽260的上方,连接杆250通过铰接柱向外旋转抵接在罩壳130的底部,利用连接杆250实现对罩壳130的整体高度限位,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当太阳光照较强时,可以通过遮挡板150隔绝外部投射的光线,使用时,将遮挡板150上的t形块151插设在t形槽140内实现有效隔绝,同时根据需求,遮挡板150也可以不需要插设到底,可以预留一部分光线照射;同理,光照不需要遮挡时,可将遮挡板150取下即可。
38.实施例2:一种新型拼接铝合金窗安装方法包含以下几个步骤:s1、将框架本体100固定安装在屋顶上,其内侧承托架120的连接臂121带弧形缺口123的一端朝上;s2、将窗体200沿着通孔110开口方向由上至下垂直安放在通孔110内,其外框220的上的外沉槽221位于抵接头122上,外框220的第一边板222抵接在弧形缺口123上,实现通过承托架120支撑窗体200;s3、将窗体200顶部的连接杆250固定安装在位于屋顶外部的相关辅助结构件上,通过屋顶外部辅助结构件与连接杆250固定连接,连接杆250对窗体200实现一定辅助拉力,使得窗体200在安装过程结构更加稳固;s4、根据屋顶外部辅助结构件的具体位置,连接杆250通过滑移块290调节在移动杆271上的位置,便于连接杆250与外部辅助结构件连接安装。
39.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