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25597发布日期:2022-11-09 08:04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婴儿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婴儿床。


背景技术:

2.婴儿床是每个有宝宝的家庭的必备的婴儿用品之一。现有的婴儿床大多只具备睡觉功能,常常需要专人陪伴在婴儿身边进行看护,而无法实时检测婴儿以及婴儿的各个数据并且传输到上位机,从而进行远程查看。
3.目前市场的婴儿床多以结构功能为主,功能较为单一,无法在互联网加的时代跟进市场脚步。
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予以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婴儿床,通过处理模块、图像语音输入模块、健康数据监测模块和输出模块对婴儿的各个数据进行监测并且将获得的各个数据传输到手机等后台管理模块,以实现远程监测,其具有使用方便、智能化和安全稳定等优点。
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婴儿床,用于智能辅助管理婴儿,包括婴儿床本体,所述婴儿床本体包括处理模块、升降模块、图像语音输入模块、健康数据监测模块和(无线)输出模块,其中:
7.所述升降模块接收到处理模块下发的上升指令或者下降指令(可由后台管理模块通过输出模块进行下发)后,并且通过电机驱动婴儿床本体的用于放置婴儿的放置结构,以使得放置结构上升或者下降到上升指令或者下降指令对应匹配的位置,并且所述升降模块将调节后的位置信息传输到所述处理模块,以使得所述处理模块输出对应的位置数据;
8.所述图像语音输入模块实时采集婴儿动作和语音并且将生成的图像语音数据(包括图像数据和语音数据)传输到处理模块,以使得处理模块根据图像语音模型将当前输入的图像语音数据进行处理,以判断当前婴儿的活动状态并且输出对应的活动数据(活动包括睡眠还是活动,活动状态包括翻身和站立等,语音重点为哭声,通过婴儿的哭声判断当前婴儿的需求,包括饥饿等);
9.所述健康数据监测模块实时采集婴儿的健康信号(包括心率和体温等)并且将生成的健康信号传输到处理模块,以使得处理模块根据健康数据模型将当前输入的健康信号进行处理,以判断当前婴儿的健康状态并且输出对应的健康数据;
10.所述输出模块将接收的位置数据、活动数据、需求数据和健康数据传输到后台管理模块,以使得后台管理模块进行远程查看(包括手机app等)。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对于所述升降模块,所述升降模块设有水平检测单元(包括水平仪等),所述水平检测单元实时检测被电机驱动的放置结构是否处于水平状态,所述放置结构设有若干调节螺杆并且每个调节螺杆均匹配一个电机,其中:
12.所述升降模块接收到处理模块下发的上升指令或者下降指令后,以使得各个电机驱动对匹配的调节螺杆进行第一驱动,进而使得电机通过调节螺杆驱动放置结构达到匹配的位置并且当电机完成第一驱动后所述水平检测单元进行水平检测,然后将获得的当前位置结构的水平信息传输到处理模块,以使得处理模块判断当前放置结构的底端是否位于同一水平(几个电机驱动就判断几个电机对应的驱动位置是否处于同一水平),如果否,则所述处理模块输出水平反馈调节指令到所述升降模块,以使得位于放置结构相对较低位置对应的电机进行第二驱动,进而驱动对应的调节螺杆,以使得当前调节螺杆撑起放置结构的高度与其余调节螺杆撑起放置结构的高度相同(例如一个放置结构的左右两侧各设有调节螺杆和电机,那么要保持两个调节螺杆撑起放置结构的位置位于同一水平线,当产品使用一定的时间,位于婴儿床本体的脚轮等结构具有一定的磨损,进而会出现放置结构倾斜的现象发生,进而需要水平调节)。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对于图像语音输入模块,所述图像语音输入模块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和语音采集单元,其中:
14.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实时采集婴儿的图像数据并且图像语音模型对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得婴儿的第一活动状态;
15.所述语音采集单元实时采集婴儿的语音数据并且图像语音模型对输入的语音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得婴儿的第二活动状态;
16.所述图像语音输入模块将第一活动状态和第二活动状态进行结合分析,以获得当前婴儿的实际(精确)活动状态进而输出活动数据,活动数据的输出以第一周期(优选为10分钟,可以进行调节)进行更新。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对于图像语音模型,其中:
18.所述图像语音模型根据预设的图像识别库对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将图像数据与预设的图像识别库的各个图像识别点数据进行比较,从而获得图像数据与各个图像识别点数据的相似程度并且进行排序,进而将相似程度最高的图像识别点作为当前图像数据的第一活动状态(包括静止的睡眠,动态的站立、爬等);
19.所述图像语音模型根据预设的语音识别库对输入的语音数据进行处理,将语音数据与预设的语音识别库的各个语音识别点数据进行比较,从而获得语音数据与各个语音识别点数据的相似程度并且进行排序,进而将相似程度最高的语音识别点作为当前语音数据的第二活动状态(例如判断当前的哭声是饥饿、疼痛还是难受等,进而可在手机app进行一个输出,以使得监护人员更加准确的把握当前婴儿的一个语音状态)。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对于健康数据监测模块:
21.健康数据模型通过预设的心率动态曲线对输入的健康信息信号的心率信号进行判断,心率动态曲线在每一个时间点均设有一个不同的心率上下限阈值,心率上下限阈值根据环境参数(温度等)和婴儿自身参数(年龄、性别以及当前活动状态等)进行设定,如果当前时间点的心率信号位于心率动态曲线当前时间点对应的心率上下限阈值之内,则输出心率正常的健康数据,否则输出心率过快或者快慢的健康数据;
22.健康数据模型通过预设的温度动态曲线对输入的健康信息信号的体温信号进行判断,温度动态曲线在每一个时间点均设有一个不同的温度上下限阈值,温度上下限阈值根据环境参数(温度等)和婴儿自身参数(年龄、性别以及当前活动状态等)进行设定,如果
当前时间点的体温信号位于温度动态曲线当前时间点对应的温度上下限阈值之内,则输出体温正常的健康数据,否则输出体温过高或者过低的健康数据。
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输出模块将各个数据传输到后台管理模块后,所述后台管理模块对输入的各个数据进一步分析,以分为正常数据和异常数据,对于异常数据所述后台管理模块进行提醒并且在预设的时间没有得到确认信息后对所述输出模块输出未确认信息(例如,当前输入的活动数据为婴儿因而饥饿哭闹,则后台管理模块分为异常数据,并且通过手机振动、发提示或者语音提醒,监护人选择在预设时间确认后相当于此异常数据被确认,否则相当于监护人没有被确认,即没有关注到此时婴儿的状态)。
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婴儿床本体还包括哺乳模块,所述哺乳模块包括奶瓶(提前装有奶水)、机械手和驱动电机,其中:
25.当活动数据为饥饿哭闹数据并且在后台管理模块没有在预设时间内被确认时,则所述后台管理模块通过输出模块和处理模块将触发指令传输到哺乳模块;
26.所述驱动电机被驱动并且带动安装于机械手的奶瓶进行动作,结合图像语音输入模块将奶瓶传输到匹配位置(优选为婴儿的嘴角处,即可在监护人没有发现时进行辅助哺乳)。
2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智能婴儿床还包括湿度检测模块,所述湿度检测模块安装于穿着于婴儿的尿不湿,所述湿度检测模块实时检测当前尿不湿的湿度数据并且将湿度数据传输到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判断当前湿度数据是否需要更换尿不湿,如果是则通过传输模块将更换数据传输到后天管理模块,否则不进行传输。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婴儿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30.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注意,本发明所涉及的后台管理模块和放置结构等可被视为现有技术。
31.优选实施例。
3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婴儿床,用于智能辅助管理婴儿,包括婴儿床本体,所述婴儿床本体包括处理模块、升降模块、图像语音输入模块、健康数据监测模块和(无线)输出模块,其中:
33.所述升降模块接收到处理模块下发的上升指令或者下降指令(可由后台管理模块通过输出模块进行下发)后,并且通过电机驱动婴儿床本体的用于放置婴儿的放置结构,以使得放置结构上升或者下降到上升指令或者下降指令对应匹配的位置,并且所述升降模块将调节后的位置信息传输到所述处理模块,以使得所述处理模块输出对应的位置数据;
34.所述图像语音输入模块实时采集婴儿动作和语音并且将生成的图像语音数据(包括图像数据和语音数据)传输到处理模块,以使得处理模块根据图像语音模型将当前输入的图像语音数据进行处理,以判断当前婴儿的活动状态并且输出对应的活动数据(活动包括睡眠还是活动,活动状态包括翻身和站立等,语音重点为哭声,通过婴儿的哭声判断当前婴儿的需求,包括饥饿等);
35.所述健康数据监测模块实时采集婴儿的健康信号(包括心率和体温等)并且将生成的健康信号传输到处理模块,以使得处理模块根据健康数据模型将当前输入的健康信号进行处理,以判断当前婴儿的健康状态并且输出对应的健康数据;
36.所述输出模块将接收的位置数据、活动数据、需求数据和健康数据传输到后台管理模块,以使得后台管理模块进行远程查看(包括手机app等)。
37.具体的是,对于所述升降模块,所述升降模块设有水平检测单元(包括水平仪等),所述水平检测单元实时检测被电机驱动的放置结构是否处于水平状态,所述放置结构设有若干调节螺杆并且每个调节螺杆均匹配一个电机,其中:
38.所述升降模块接收到处理模块下发的上升指令或者下降指令后,以使得各个电机驱动对匹配的调节螺杆进行第一驱动,进而使得电机通过调节螺杆驱动放置结构达到匹配的位置并且当电机完成第一驱动后所述水平检测单元进行水平检测,然后将获得的当前位置结构的水平信息传输到处理模块,以使得处理模块判断当前放置结构的底端是否位于同一水平(几个电机驱动就判断几个电机对应的驱动位置是否处于同一水平),如果否,则所述处理模块输出水平反馈调节指令到所述升降模块,以使得位于放置结构相对较低位置对应的电机进行第二驱动,进而驱动对应的调节螺杆,以使得当前调节螺杆撑起放置结构的高度与其余调节螺杆撑起放置结构的高度相同(例如一个放置结构的左右两侧各设有调节螺杆和电机,那么要保持两个调节螺杆撑起放置结构的位置位于同一水平线,当产品使用一定的时间,位于婴儿床本体的脚轮等结构具有一定的磨损,进而会出现放置结构倾斜的现象发生,进而需要水平调节)。
39.更具体的是,对于图像语音输入模块,所述图像语音输入模块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和语音采集单元,其中:
40.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实时采集婴儿的图像数据并且图像语音模型对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得婴儿的第一活动状态;
41.所述语音采集单元实时采集婴儿的语音数据并且图像语音模型对输入的语音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得婴儿的第二活动状态;
42.所述图像语音输入模块将第一活动状态和第二活动状态进行结合分析,以获得当前婴儿的实际(精确)活动状态进而输出活动数据,活动数据的输出以第一周期(优选为10分钟,可以进行调节)进行更新。
43.进一步的是,对于图像语音模型,其中:
44.所述图像语音模型根据预设的图像识别库对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将图像数据与预设的图像识别库的各个图像识别点数据进行比较,从而获得图像数据与各个图像识别点数据的相似程度并且进行排序,进而将相似程度最高的图像识别点作为当前图像数据的第一活动状态(包括静止的睡眠,动态的站立、爬等);
45.所述图像语音模型根据预设的语音识别库对输入的语音数据进行处理,将语音数
据与预设的语音识别库的各个语音识别点数据进行比较,从而获得语音数据与各个语音识别点数据的相似程度并且进行排序,进而将相似程度最高的语音识别点作为当前语音数据的第二活动状态(例如判断当前的哭声是饥饿、疼痛还是难受等,进而可在手机app进行一个输出,以使得监护人员更加准确的把握当前婴儿的一个语音状态)。
46.值得一提的是,将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进行结合,即可获得婴儿的一个具体精确的状态,例如是躺着哭还是趴着哭等。
47.更进一步的是,对于健康数据监测模块:
48.健康数据模型通过预设的心率动态曲线对输入的健康信息信号的心率信号进行判断,心率动态曲线在每一个时间点均设有一个不同的心率上下限阈值,心率上下限阈值根据环境参数(温度等)和婴儿自身参数(年龄、性别以及当前活动状态等)进行设定,如果当前时间点的心率信号位于心率动态曲线当前时间点对应的心率上下限阈值之内,则输出心率正常的健康数据,否则输出心率过快或者快慢的健康数据;
49.健康数据模型通过预设的温度动态曲线对输入的健康信息信号的体温信号进行判断,温度动态曲线在每一个时间点均设有一个不同的温度上下限阈值,温度上下限阈值根据环境参数(温度等)和婴儿自身参数(年龄、性别以及当前活动状态等)进行设定,如果当前时间点的体温信号位于温度动态曲线当前时间点对应的温度上下限阈值之内,则输出体温正常的健康数据,否则输出体温过高或者过低的健康数据。
50.优选地,所述输出模块将各个数据传输到后台管理模块后,所述后台管理模块对输入的各个数据进一步分析,以分为正常数据和异常数据,对于异常数据所述后台管理模块进行提醒并且在预设的时间没有得到确认信息后对所述输出模块输出未确认信息(例如,当前输入的活动数据为婴儿因而饥饿哭闹,则后台管理模块分为异常数据,并且通过手机振动、发提示或者语音提醒,监护人选择在预设时间确认后相当于此异常数据被确认,否则相当于监护人没有被确认,即没有关注到此时婴儿的状态)。
51.优选地,所述婴儿床本体还包括哺乳模块,所述哺乳模块包括奶瓶(提前装有奶水)、机械手和驱动电机,其中:
52.当活动数据为饥饿哭闹数据并且在后台管理模块没有在预设时间内被确认时,则所述后台管理模块通过输出模块和处理模块将触发指令传输到哺乳模块;
53.所述驱动电机被驱动并且带动安装于机械手的奶瓶进行动作,结合图像语音输入模块将奶瓶传输到匹配位置(优选为婴儿的嘴角处,即可在监护人没有发现时进行辅助哺乳)。
54.优选地,智能婴儿床还包括湿度检测模块,所述湿度检测模块安装于穿着于婴儿的尿不湿,所述湿度检测模块实时检测当前尿不湿的湿度数据并且将湿度数据传输到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判断当前湿度数据是否需要更换尿不湿,如果是则通过传输模块将更换数据传输到后天管理模块,否则不进行传输。
55.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专利申请涉及的后台管理模块和放置结构等技术特征应被视为现有技术,这些技术特征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发明专利的发明点所在,本发明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
56.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
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