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导员工作用的辅助工具箱

文档序号:32838451发布日期:2023-01-06 19:59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导员工作用的辅助工具箱

1.本发明涉及辅助工具箱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辅导员工作用的辅助工具箱。


背景技术:

2.学校是引导人们学习更多知识的场所,有规划的、有层次的引导学生去汲取更多的知识,去了解曾经的历史,去展望未来,过程中辅导员作为一群学生的负责人,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身体状况,与学生做好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纠正一些错误的认知,所以辅导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如定期和学生交流并记录学生的变化,收集班级内学生的基本情况、定期组织班级活动的记录表等等,这些工作会收集到很多不同类型的资料文件,这些资料如果叠放到一起,再次进行查阅时会增加大量的翻找工作量;如果进行平铺放置的话会占用大量的空间,空间利用率低。
3.人们为了方便辅导员将这些资料进行分类放置和拿取,对工具箱做了改进,将辅导箱进行分层,设置多个独立储放层,通过翻盖形式,将多个储放层向同一侧同时展开,通过这种展开形式虽然提高了一些空间利用,减少了一部分查找工作量,但仍存在不足,翻盖后相邻的两个储放层之间会存在遮盖现象,导致储放层无法完整的展示在使用者眼前,从下方的储放层拿取物品时会受到上方储放层的限制,拿取不便捷,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升,提供一种工具箱来放置这些资料以及一些小工具,工具箱内的物品可以快速的全部展示到使用者面前,同时彼此之间不会存在遮挡、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辅导员工作用的辅助工具箱,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辅助工具箱打开时,其中多个储放层内的物品无法全部展示出来的问题。
5.辅导员收集到的关于班级内学生的多种不同类型的资料叠放时,查找文件工作量大的问题。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辅导员工作用的辅助工具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由下到上依次设有底盒、中盒、顶盒,所述底座上铰接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顶盒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中盒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铰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8.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铰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
9.第四活动杆,所述第四活动杆铰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
10.传动变向组件,所述传动变向组件移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铰接在所述第一活动杆和所述第四活动杆之间;
11.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借助所述传动变向组件同时沿不同的方向远离所述底盒,且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转动时的轴心线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以实现所述底盒、所述中盒和所述顶盒在所述底座上的投影均不重合。
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13.第一辅架,所述第一辅架铰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一辅架上铰接有第一转接头,所述第一转接头移动设置在所述顶盒上的第二通孔内;
14.第二辅架,所述第二辅架铰接在所述传动机构上,所述第二辅架上铰接有第二转接头,所述第二转接头移动设置在所述中盒的导向杆上。
1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变向组件包括,
16.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铰接在所述第一活动杆上并移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辅架、所述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共用一个铰接点;
17.第三活动杆,所述第三活动杆铰接在所述第二活动杆上;
18.变向头,所述变向头移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变向头上设有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三活动杆借助第一转销铰接在所述第一铰接孔上,所述第四活动杆借助第二转销铰接在所述第二铰接孔上;
19.其中,所述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二支撑架两者转动时的轴心线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所述第四活动杆、所述第一支撑架两者转动时的轴心线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三活动杆、所述第四活动杆三者转动时的轴心线的延伸方向之间彼此两两垂直。
2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变向组件还包括,
21.限位扣,所述限位扣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限位扣穿过所述第二活动杆上的第一通孔;
22.导向条,所述导向条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导向条设置在所述变向头上的导向槽内;
23.其中,所述第二活动杆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撑架转动时的轴心线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所述变向头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转动时的轴心线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
2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形状为l型,所述顶盒下端部设有通槽,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顶盒的铰接点位于所述通槽内。
2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顶盒的腔体底部设有横棱,所述横棱的两侧铰接有挡板,所述挡板转动后与所述横棱或所述顶盒的腔体底部接触,所述中盒的腔体内设有隔板。
2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底盒、所述中盒、所述顶盒、所述传动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数量均为若干个,其中所述中盒的两侧均设有所述传动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顶盒一一对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中盒的同一侧的所述传动机构共用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架。
27.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28.本发明中,辅导员在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会记录并查阅很多辅助资料,以及使用一些工具辅助工作的开展;若是这些资料及工具堆叠到一起,使用前需要进行大量的翻查,无形中降低了查阅效率,增加了查找的工作量,为了降低工作量,发明人提供了一种辅助工具箱,该工具箱可以分区域存放不同的文件及工具,使用时,可以将工具箱内的物品全部展示出来;具体的辅助工具箱包括底座、底盒、中盒、顶盒、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传动机
构,其中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活动杆、第四活动杆、传动变向组件;工具箱在不使用时,底盒、中盒、顶盒借助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处于上下层的叠放状态;当需要查找资料或工具时,推动顶盒向远离底座的方向进行移动,顶盒移动过程中带动第一支撑架在底座上进行转动;第一支撑架在转动过程中,会带动第四活动杆进行同步移动,第四活动杆带动传动变向组件在底座上进行移动;经过传动变向组件的传动,传动变向组件在在底座上移动时会带动第一活动杆向靠近第二支撑架的方向移动;第一活动杆会推动第二支撑架在底座上向远离传动变向组件的方向进行转动;第二支撑架转动的同时,第一活动杆在第二支撑架进行摆动;通过传动变向组件的动力传递,使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同时发生转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转动的轴心线相互垂直;借助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转动,中盒和顶盒会沿不同的方向远离底座,当顶盒移动到底盒的一侧后,中盒也停止移动并位于底盒的另一侧,中盒和顶盒之间不会相互遮挡,同时也不会遮挡底盒,使底盒、中盒、顶盒都展示在辅导员的面前,提高了工具箱打开的速度,方便辅导员从辅助工具箱中快速寻找并拿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和工具,减少了辅导员寻找文件的难度和时间,降低了辅导员查找文件的难度。
附图说明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0.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发明整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发明整体内部传动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发明传动机构和顶盒结合处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图4中x处的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本发明第一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36.图7为本发明顶盒处的结构示意图;
37.图中:1、底座,2、底盒,3、中盒,4、顶盒,5、第一支撑架,6、第二支撑架,7、第一辅架,8、第二辅架,9、第一转接头,10、第二通孔,11、第二转接头,12、导向杆,13、第一活动杆,14、第二活动杆,15、第三活动杆,16、变向头,17、第四活动杆,18、限位扣,19、导向条,20、第一通孔,21、导向槽,23、通槽,24、横棱,25、挡板,26、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9.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
40.一种辅导员工作用的辅助工具箱,包括底座1,底座1上由下到上依次设有底盒2、中盒3、顶盒4,底座1上铰接有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6,顶盒4设置在第一支撑架5上,中盒3设置在第二支撑架6上,还包括传动机构,传动机构铰接在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6之间,传动机构包括,
41.第一活动杆13,第一活动杆13铰接在第二支撑架6上;
42.第四活动杆17,第四活动杆17铰接在第一支撑架5上;
43.传动变向组件,传动变向组件移动设置在底座1上,并铰接在第一活动杆13和第四活动杆17之间;
44.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6借助传动变向组件同时沿不同的方向远离底盒2,且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6转动时的轴心线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以实现底盒2、中盒3和顶盒4在底座1上的投影均不重合。
45.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辅导员在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会记录并查阅很多辅助资料,以及使用一些工具辅助工作的开展;若是这些资料及工具堆叠到一起,使用前需要进行大量的翻查,无形中降低了查阅效率,增加了查找的工作量,为了降低工作量,发明人提供了一种辅助工具箱,该工具箱可以分区域存放不同的文件及工具,使用时,可以将工具箱内的物品全部展示出来;具体的辅助工具箱包括底座1、底盒2、中盒3、顶盒4、第一支撑架5、第二支撑架6、传动机构,其中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活动杆13、第四活动杆17、传动变向组件;工具箱在不使用时,底盒2、中盒3、顶盒4借助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6处于上下层的叠放状态;当需要查找资料或工具时,推动顶盒4向远离底座1的方向进行移动,顶盒4移动过程中带动第一支撑架5在底座1上进行转动;第一支撑架5在转动过程中,会带动第四活动杆17进行同步移动,第四活动杆17带动传动变向组件在底座1上进行移动;经过传动变向组件的传动,传动变向组件在在底座1上移动时会带动第一活动杆13向靠近第二支撑架6的方向移动;第一活动杆13会推动第二支撑架6在底座1上向远离传动变向组件的方向进行转动;第二支撑架6转动的同时,第一活动杆13在第二支撑架6进行摆动;通过传动变向组件的动力传递,使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6同时发生转动,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6转动的轴心线相互垂直;借助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6的转动,中盒3和顶盒4会沿不同的方向远离底座1,当顶盒4移动到底盒2的一侧后,中盒3也停止移动并位于底盒2的另一侧,中盒3和顶盒4之间不会相互遮挡,同时也不会遮挡底盒2,使底盒2、中盒3、顶盒4都展示在辅导员的面前,提高了工具箱打开的速度,方便辅导员从辅助工具箱中快速寻找并拿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和工具,减少了辅导员寻找文件的难度和时间,降低了辅导员查找文件的难度。
46.进一步,还包括,
47.第一辅架7,第一辅架7铰接在第一支撑架5上,第一辅架7上铰接有第一转接头9,第一转接头9移动设置在顶盒4上的第二通孔10内;
48.第二辅架8,第二辅架8铰接在传动机构上,第二辅架8上铰接有第二转接头11,第二转接头11移动设置在中盒3的导向杆12上。
49.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为了保证顶盒4、中盒3在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发明人增加了第一辅架7、第二辅架8、第一转接头9、第二转接头11;将顶盒4从中盒3上方推走时,在顶盒4内存放的物品及顶盒4的重力作用下,第一辅架7在第一支撑架5上向远离第一支撑架5的方向进行摆动,第一辅架7带着第一转接头9在第二通孔10内向远离第一支撑架5的方向移动;第一辅架7、第一支撑架5、第一转接头9和顶盒4的底部组成一个倒立的三角形,支撑着顶盒4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平衡不发生侧翻;顶盒4在移动过程中通过传动机构会带动中盒3同时进行移动,中盒3和顶盒4的移动方向相互垂直;中盒3移动时,在中盒3内存
放的物品及中盒3的重力作用下,第二辅架8在传动机构上进行摆动,第二辅架8带着第二转接头11在导向杆12上移动;第二辅架8、第二支撑架6、第二转接头11和中盒3的底部侧边组成一个倒立的三角形,支撑着中盒3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平衡不发生侧翻。
50.进一步,传动变向组件包括,
51.第二活动杆14,第二活动杆14铰接在第一活动杆13上并移动设置在底座1上,第二辅架8、第一活动杆13、第二活动杆14共用一个铰接点;
52.第三活动杆15,第三活动杆15铰接在第二活动杆14上;
53.变向头16,变向头16移动设置在底座1上,变向头16上设有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第三活动杆15借助第一转销铰接在第一铰接孔上,第四活动杆17借助第二转销铰接在第二铰接孔上;
54.其中,第一活动杆13、第二支撑架6两者转动时的轴心线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第四活动杆17、第一支撑架5两者转动时的轴心线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第一活动杆13、第三活动杆15、第四活动杆17三者转动时的轴心线的延伸方向之间彼此两两垂直。
55.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4和图6所示,为了保证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6移动的同步性,发明人对传动变向组件进行了细化,具体的传动变向组件包括依次铰接连接的第二活动杆14、第三活动杆15、变向头16;使用时,沿与顶盒4底部平行的方向推动顶盒4,将顶盒4从中盒3上方移走,顶盒4移动时会带动第一支撑架5在底座1上进行转动,转动方向是从底座1的底部指向的底座1的侧壁;第一支撑架5的转动会带动第四活动杆17在第一支撑架5上进行摆动;第四活动杆17带动变向头16在底座1上向靠近第一支撑架5的方向进行移动;变向头16的移动会推动第三活动杆15向靠近底盒2侧壁的方向进行移动,此时第三活动杆15在变向头16上进行转动,转动的圆心为第三活动杆15与变向头16的铰接点;第三活动杆15会推动着第二活动杆14在底座1上向靠近第二支撑架6的方向进行移动,以第二辅架8、第一活动杆13、第二活动杆14共用的铰接点为圆点,第二辅架8以圆点为中心进行转动;第二活动杆14会推动着第一活动杆13向靠近第二支撑架6的方向移动,第一活动杆13在移动的过程中同时会在第二活动杆14上进行摆动;第一活动杆13在摆动的过程中会推动着第二支撑架6在底座1上进行转动;借助传动变向组件,实现了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6移动的同步性,保证了顶盒4和中盒3移动的同步性,使两者不会相互干扰,同时实现了一步操作即可完全打开辅助工具箱的目的,收回时反向操作即可。
56.进一步,传动变向组件还包括,
57.限位扣18,限位扣18设置在底座1上,限位扣18穿过第二活动杆14上的第一通孔20;
58.导向条19,导向条19设置在底座1上,导向条19设置在变向头16上的导向槽21内;
59.其中,第二活动杆14的移动方向与第一支撑架5转动时的轴心线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变向头16的移动方向与第二支撑架6转动时的轴心线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
60.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6所示,为了保证第二活动杆14和变向头16移动方向的稳定性,发明人在传动变向组件上增加了限位扣18、导向条19,其中限位扣18的横截面形状为u字型,导向条19的横截面形状为t字型;使用时,在第二活动杆14靠近或远离第二支撑架6的过程中,限位扣18会在第一通孔20内进行移动;同时变向头16会带动着导向槽21在导向条19上靠近或远离第一支撑架5;借助限位扣18和导向条19,保证第二活动杆14和变向头
16移动时方向的稳定性。
61.进一步,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6的形状为l型,顶盒4下端部设有通槽23,第一支撑架5与顶盒4的铰接点位于通槽23内。
62.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5和图7所示,为了进一步保证顶盒4打开时的稳定性,发明人将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6的形状均设计为l型,在顶盒4底部增加了通槽23,第一支撑架5上有一个长边和一个短边,长边与短边相互垂直;短边与底座1铰接;第一支撑架5在转动过程中,短边会逐渐靠近底座1的侧壁,直到发生挤压接触,此时长边与短边的结合处正好搭在底座1的侧壁的上端部;同时长边正好位于通槽23内,并与通槽23的底部发生挤压接触;以底座1的侧壁为支撑点,借助第一支撑架5的长边托住顶盒4;同时第一辅架7与通槽23的底部发生挤压接触,提高了顶盒4移动到位后的稳定性;相对应的,在中盒3移动时,第二支撑架6以底座1的另一个侧壁为支撑点托住中盒3,提高了辅助箱打开过程中的稳定性。
63.进一步,顶盒4的腔体底部设有横棱24,横棱24的两侧铰接有挡板25,挡板25转动后与横棱24或顶盒4的腔体底部接触,中盒3的腔体内设有隔板26。
64.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为了增加顶盒4和中盒3使用时的便利性,在中盒3的腔体内增加了十字型的隔板26,将中盒3分成四个区域,便于放置多种不同种类的小工具和资料;在顶盒4内增加了铰接设置的挡板25,需要在顶盒4内放置多种物品时,可以转动挡板25,使挡板25与横棱24发生挤压接触,借助挡板25将顶盒4的腔体进行区分;当不需要使用挡板25时,可以转动挡板25,使挡板25与横棱24分离并与顶盒4腔体的底部接触,便于挡板25的收纳放置。
65.进一步,底盒2、中盒3、顶盒4、传动机构、第一支撑架5、第二支撑架6的数量均为若干个,其中中盒3的两侧均设有传动机构,第一支撑架5与顶盒4一一对应设置,相邻的两个中盒3的同一侧的传动机构共用一个第一支撑架5。
66.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为了保证辅助工具箱整体的稳定性,发明人将底盒2、中盒3、顶盒4、传动机构、第一支撑架5、第二支撑架6的数量均设为若干个,其中底盒2、中盒3、顶盒4的数量均选为两个,彼此对称设置在底座1上,第一支撑架5数量优选为两个,第二支撑架6和传动机构的数量均优选为四个,任意一个第一支撑架5的两侧各连接有一个传动机构;通过彼此对称设置的底盒2、中盒3、顶盒4、传动机构、第一支撑架5、第二支撑架6,保证了辅助工具箱在打开时整体的稳定性,借助传动机构、中盒3的连接,实现了中盒3、顶盒4的联动效果,提高了工具箱的打开效率,使整个辅助工具箱的内部全部平铺的展示在使用者的眼前,一览无遗,彼此之间不发生遮挡,便于使用者选取自己所需要的物品。
67.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