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火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44320发布日期:2022-09-27 19:35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火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加热锅,特别是一种电火锅。


背景技术:

2.电火锅是现代都市生活的常用厨具,是利用电能加热而对食品进行烹饪的炊具,特别常用于公寓、宿舍等不允许明火的环境当中,现有的电火锅是通过独立分离的电发热元件产生热量后,再经过导热件传导至锅底,导致锅底受热面积小,加热不均匀且加热效率低,另外,电火锅在烹饪的时候,锅内的液体很容易受热飞溅,从而于锅胆与锅体(锅壳)之间间隙渗入电火锅内,从而积聚大量的水体,对电加热器件造成破坏,导致电加热锅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率高、防积水的电火锅。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电火锅,包括锅胆,所述锅胆内设置有子锅,所述锅胆底部的外表面安装有传热片,所述传热片的一侧面与所述锅胆相贴,另一侧面安装有电加热元件,所述锅胆底部的外表面还涂布有覆盖所述传热片以及电加热元件的焊接涂层。
6.一种电火锅电火锅,包括锅壳,所述锅壳的底部外侧环形排布有疏水凹槽,所述疏水凹槽上设置有与所述锅壳内部凹腔相连通的疏水孔。
7.所述疏水凹槽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长条形结构,所述疏水孔位于所述疏水凹槽的侧面上。
8.所述疏水凹槽内设置有加强筋。
9.所述锅壳的底部设置有装配孔,所述传热片上设置有内螺柱,所述装配孔内安装有与所述内螺柱螺纹连接的受热螺丝。
10.所述受热螺丝由pps材料构成。
11.所述锅壳的底部外侧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台面上安装有防滑垫脚。
12.所述子锅的俯视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结构,所述子锅的高度为锅胆高度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所述子锅的截面面积为所述锅胆的锅面面积的40%-50%。
13.所述锅胆以及子锅的材质为工业纯铁硅钢、坡莫合金或不锈钢316的任一一种,所述传热片为铜铝合金片。
14.所述传热片的面积为所述锅胆底部面积的45%-100%,所述传热片和锅胆的底部均为圆形结构,且两者的圆心重叠。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锅胆内设置有子锅,能将食材放置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烹饪,锅胆底部的外表面安装有传热片和电加热元件,电加热元件于锅胆的底部通电发热,将热量直接传导至传热片上扩散,对锅胆底部进行均匀地大面积加热,加热效率高的同时避免了锅底发生区域热度差异的现象,锅壳的底部环形排布有疏水凹槽,
疏水凹槽设置有疏水孔,受热飞溅的液体从锅胆与锅壳之间间隙渗入电火锅内后,能从疏水孔内流出,防止积聚的液体对电火锅造成损害,从而确保电火锅能持续正常地运行工作。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18.图2是锅胆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锅壳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图3的a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3]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4]
参照图1至图4,一种电火锅,包括锅胆1,所述锅胆1内设置有子锅2,能将食材放置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烹饪,所述锅胆1底部的外表面安装有传热片3,所述传热片3的一侧面与所述锅胆1相贴,另一侧面安装有电加热元件4,所述锅胆1底部的外表面还涂布有覆盖所述传热片3以及电加热元件4的焊接涂层,电加热元件于锅胆的底部通电发热,将热量直接传导至传热片上扩散,对锅胆1底部进行均匀地大面积加热,加热效率高的同时避免了锅底发生区域热度差异的现象,本实施例中电加热元件为电热管,也可以是电热线、电热板、电加热圈等加热器件,焊接涂层是由焊粉构成,对传热片以及电加热元件全面覆盖,使得传热片和电加热元能良好牢固地连接固定在锅胆底部,且对传热片和电加热元件具有一定的隔热和防水作用。
[0025]
电火锅还包括锅壳5,所述锅壳5的底部外侧环形排布有疏水凹槽6,所述疏水凹槽
6上设置有与所述锅壳5内部凹腔相连通的疏水孔7,受热飞溅的液体从锅胆与锅壳之间间隙渗入电火锅内后,能从疏水孔内流出,防止积聚的液体对电火锅造成损害,从而确保电火锅能持续正常地运行工作,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电火锅的电控板都会涂布有防水硅胶,导线与电控板以及电加热元件之间的电触点均会被绝缘胶或防水胶带保护,防水性能相当良好,仅需锅体内不会出现大量积水即可。
[0026]
所述疏水凹槽6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长条形结构,所述疏水孔7位于所述疏水凹槽6的侧面上(如图4所示),流入锅壳内的水体自疏水凹槽侧面(侧壁)的疏水孔流出,疏水凹槽的顶端槽面不设孔,让水体能流出锅壳外的同时防止外界等杂物进入到锅壳内,
[0027]
所述疏水凹槽6内设置有加强筋8,对疏水凹槽进行强度加固,即使锅壳受热膨胀也不会轻易膨胀爆裂。
[0028]
所述锅壳5的底部设置有装配孔9,所述传热片3上设置有内螺柱10,所述装配孔9内安装有与所述内螺柱10螺纹连接的受热螺丝11,将锅胆与锅壳进行固定连接。
[0029]
所述受热螺丝11由pps材料(聚苯硫醚)构成,由于pps材料的高受热性质,会将大部分的热量吸收,而扩散至锅体的热量能有效地降低,即使人体触碰到锅体也不会产生灼伤。
[0030]
所述锅壳5的底部外侧设置有凸台12,所述凸台12的台面上安装有防滑垫脚13,凸台会将整个电火锅架高,令摆放电火锅的平面不会将疏水孔堵塞而导致液体积聚在锅壳内,防滑垫脚能让电炒锅平稳地放置平面上,防止发生打滑现象。
[0031]
所述子锅2的俯视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结构,所述子锅2的高度为锅胆1高度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所述子锅2的截面面积为所述锅胆1的锅面面积的40%-50%,使得锅胆内的两个烹饪区域面积划分更为合理,不会过小或过大,便于用户对两个区域进行烹饪。
[0032]
所述锅胆1以及子锅2的材质为工业纯铁硅钢、坡莫合金或不锈钢316的任一一种,让锅胆具有良好的防冲击性和受热能力,所述传热片3为铜铝合金片,使得传热片的热量传递能力更为优良。
[0033]
所述传热片3的面积为所述锅胆1底部面积的45%-100%,所述传热片3和锅胆1的底部均为圆形结构,且两者的圆心重叠让导热片能对锅胆的底部进行大面积地均匀加热。
[0034]
以上的实施方式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专业技术领域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整体构思的情况下,所做的均等修饰与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创造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