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载荷智能伸缩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24332发布日期:2023-05-24 07:18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载荷智能伸缩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擦窗机作业平台,具体为一种大载荷智能伸缩平台。


背景技术:

1、现代科技技术飞速发展,各种高楼大厦层出不穷,建筑外形呈现多样化,规模大、高度高、外形更具艺术性。其中,有不少建筑物的外立面附带着各种各样的悬挑,由于造型的需求,其尺寸变化相当大,导致其幕墙玻璃的自重变化也很大,最大的变化可以相差近800kg,而且,其凹进去的部位的凹陷深度也不一致,最多凹陷相差4米左右,擦窗机在对应这种幕墙时,一般都会采用伸缩式平台作为擦窗机设备的标配,那么对伸缩平台的稳定性,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现有的擦窗机目前对伸缩平台在空中运行时,都会采用单电机驱动作为动力源,同时进行伸缩平台的伸缩及配重的移动,可是由于其基本为同步距离移动,对于伸缩平台辅助吊钩有大载荷时,其在空中卸载载荷重量后,无法满足平衡,并且,在大载荷时,辅助吊钩载荷在1吨时,擦窗机都会采用双起升机构进行伸缩平台固定,由于是两个起升机构同时负责伸缩平台的升降工作,每个起升箱的卷筒,其在加工过程中,会存在卷筒绳槽底径的误差,使得在多层卷绕后,钢丝绳由于不断叠加,使得直径变大,累计误差就会加大,尤其是起升高度>300米时,其最大误差可达到0.6米,使得伸缩平台在升降过程中,伸缩平台从刚开始的平衡状态,逐步转变至前后倾斜,整个伸缩平台操作的舒适性及安全感大大降低,并且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载荷智能伸缩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载荷智能伸缩平台,包括作业平台组件、辅助吊钩组件、直角臂头焊接组件、伸缩臂组件、伸缩基臂组件、前吊杆组件、后吊杆组件、移动配重组件、折叠支腿组件、蓄电池箱、电压型倾角传感器、前电动蜗轮蜗杆升降机组件、后电动蜗轮蜗杆升降机组件、前调整丝杆、后调整丝杆、连接销轴、摇摆限位销轴、一号起升机构钢丝绳、二号起升机构钢丝绳、牛眼轴承、限位隔套、支座板、伸缩齿条、伸缩驱动机构组件、配重移动齿条、电子称重模块、伸缩臂旋转编码器组件、移动配重旋转编码器组件、电机底座、防旋转牵引钢丝绳,所述作业平台组件通过钢丝绳连接于上端的直角臂头焊接组件,所述直角臂头焊接组件与伸缩臂组件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固定,所述伸缩臂组件与伸缩基臂组件的连接方式为穿入式,并且在其最长工作距离时,伸缩臂组件与伸缩基臂组件之间,保持了搭肩量,所述伸缩基臂组件在其上部焊接有支座板,并且通过连接销轴与电机底座下端的牛眼轴承固定,前电动蜗轮蜗杆升降机组件和后电动蜗轮蜗杆升降机组件上端与伸缩基臂组件相连。

3、优选的,所述直角臂头焊接组件的前端,安装有辅助吊钩组件,所述辅助吊钩组件的后方安装有电子称重模块,所述电子称重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擦窗机设备的plc连接,用于读取承载物的重量,且载荷超重时,能够报警,并且设备根据电子称重模块信号的反馈,自动停止工作。

4、优选的,所述伸缩臂组件的后端穿入伸缩基臂组件内,且下方固定有伸缩齿条,通过伸缩基臂组件前端下部安装的伸缩驱动机构组件驱动伸缩臂组件进行伸缩运动,且在伸缩基臂组件的前上方,安装有伸缩臂旋转编码器组件,其靠轮靠于伸缩臂组件的上方,用于检测伸缩臂组件在运行中的相对位置,反馈至擦窗机设备的plc。

5、优选的,所述伸缩基臂组件的前后下方,安装有折叠支腿组件,在停机时,可手动释放至支撑位,而需工作时,可手动收至其折叠位,便于其通过狭窄空间及在出屋面工作时,减少钩挂,降低作业危险。

6、优选的,所述伸缩基臂组件下方后半段固定有配重移动齿条,且与移动配重组件啮合,用于保持整套平台的平衡,利用齿轮齿条作为传动配合,确保当整套平台在前后方向存在一定高低差时,其能够顺畅的往高点移动,提高移动配重的爬坡能力,增加整套机构的安全性;

7、且移动配重组件的前端固定有移动配重旋转编码器组件,可以随时随地测量到移动配重当下的位置,并且,移动配重可根据前端电子称重模块及伸缩臂旋转编码器组件这两者反馈的信息,通过plc内设置的计算公式,及时将配重自动移动到相应的平衡位置点,此套机构,确保了平台在伸缩工作时的自平衡。

8、优选的,所述伸缩基臂组件的水平尾端,安装有蓄电池箱,用其保证整套系统的电力驱动,并且让其成为整套机构的固定配重,降低整套机构的自重。

9、优选的,所述伸缩基臂组件的上部前端及近中间段各焊接有支座板,在支座板的下部圆孔内穿有连接销轴,所述电机底座下端设置有牛眼轴承,所述牛眼轴承左右两侧的连接销轴表面套有限位隔套,用于防止牛眼轴承在连接销轴表面延轴向移动;

10、所述支座板上部的扇形腰孔内穿有摇摆限位销轴,由于此处电机底座上,配合的孔径大,所以,给了此处电机底座前后左右摆动自由度,对单个起升机构中的钢丝绳松紧,起到微量调节作用。

11、优选的,所述电机底座前方的部件与前电动蜗轮蜗杆升降机组件连接,并且后电动蜗轮蜗杆升降机组件的出轴端为前调整丝杆,所述前调整丝杆穿过前吊杆组件中央与上方配套的丝母连接,且配套丝母固定与前吊杆组件的上方,利用前调整丝杆的旋转,可对前吊杆组件进行上下运行,调整其两侧的一号起升机构钢丝绳相对应伸缩基臂组件的高度;

12、所述电机底座后方的部件与后电动蜗轮蜗杆升降机组件连接,且后电动蜗轮蜗杆升降机组件的出轴端为后调整丝杆,其后调整丝杆穿过前吊杆组件中央与上方配套的丝母连接,并且配套丝母固定与后吊杆组件的上方,利用后调整丝杆的旋转,可对后吊杆组件进行上下运行,调整其两侧的二号起升机构钢丝绳相对应伸缩基臂组件的高度;其水平的调整由安装与伸缩基臂组件上方的电压型倾角传感器进行控制,利用此套机构,弥补了在使用两个起升箱进行平台升降工作时,由于绳槽直径的细微差异,所导致的伸缩平台倾斜。

13、优选的,所述前吊杆组件与后吊杆组件的两侧连接有两根防旋转牵引钢丝绳,用于防止电动涡轮蜗杆升降机组件的出轴端丝杠在升降调整时,吊杆组件由于无法克服摩擦力因素,产生自转。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利用电子称重模块、旋转编码器、电压型倾角传感器等一些新型电子模块,对伸缩平台的平衡做到了智能化,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操作,全方位的保障了伸缩平台的平衡,提高工作中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大载荷智能伸缩平台,包括作业平台组件(1)、辅助吊钩组件(2)、直角臂头焊接组件(3)、伸缩臂组件(4)、伸缩基臂组件(5)、前吊杆组件(6)、后吊杆组件(7)、移动配重组件(8)、折叠支腿组件(9)、蓄电池箱(10)、电压型倾角传感器(11)、前电动蜗轮蜗杆升降机组件(12)、后电动蜗轮蜗杆升降机组件(13)、前调整丝杆(14)、后调整丝杆(15)、连接销轴(16)、摇摆限位销轴(17)、一号起升机构钢丝绳(18)、二号起升机构钢丝绳(19)、牛眼轴承(20)、限位隔套(21)、支座板(22)、伸缩齿条(23)、伸缩驱动机构组件(24)、配重移动齿条(25)、电子称重模块(26)、伸缩臂旋转编码器组件(27)、移动配重旋转编码器组件(28)、电机底座(29)、防旋转牵引钢丝绳(30),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平台组件(1)通过钢丝绳连接于上端的直角臂头焊接组件(3),所述直角臂头焊接组件(3)与伸缩臂组件(4)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固定,所述伸缩臂组件(4)与伸缩基臂组件(5)的连接方式为穿入式,并且在其最长工作距离时,伸缩臂组件(4)与伸缩基臂组件(5)之间,保持了搭肩量,所述伸缩基臂组件(5)在其上部焊接有支座板(22),并且通过连接销轴(16)与电机底座(29)下端的牛眼轴承(20)固定,前电动蜗轮蜗杆升降机组件(12)和后电动蜗轮蜗杆升降机组件(13)上端与伸缩基臂组件(5)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载荷智能伸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臂头焊接组件(3)的前端,安装有辅助吊钩组件(2),所述辅助吊钩组件(2)的后方安装有电子称重模块(26),所述电子称重模块(26)的信号输出端与擦窗机设备的plc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载荷智能伸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组件(4)的后端穿入伸缩基臂组件(5)内,且下方固定有伸缩齿条(23),通过伸缩基臂组件(5)前端下部安装的伸缩驱动机构组件(24)驱动伸缩臂组件(4)进行伸缩运动,且在伸缩基臂组件(5)的前上方,安装有伸缩臂旋转编码器组件(27),其靠轮靠于伸缩臂组件(4)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载荷智能伸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基臂组件(5)的前后下方,安装有折叠支腿组件(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载荷智能伸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基臂组件(5)下方后半段固定有配重移动齿条(25),且与移动配重组件(8)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载荷智能伸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基臂组件(5)的水平尾端,安装有蓄电池箱(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载荷智能伸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基臂组件(5)的上部前端及近中间段各焊接有支座板(22),在支座板(22)的下部圆孔内穿有连接销轴(16),所述电机底座(29)下端设置有牛眼轴承(20),所述牛眼轴承(20)左右两侧的连接销轴(16)表面套有限位隔套(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载荷智能伸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底座(29)前方的部件与前电动蜗轮蜗杆升降机组件(12)连接,并且后电动蜗轮蜗杆升降机组件(13)的出轴端为前调整丝杆(14),所述前调整丝杆(14)穿过前吊杆组件(6)中央与上方配套的丝母连接,且配套丝母固定与前吊杆组件(6)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载荷智能伸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吊杆组件(6)与后吊杆组件(7)的两侧连接有两根防旋转牵引钢丝绳(3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载荷智能伸缩平台,包括伸缩平台臂头组件,所述伸缩平台臂头组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作业平台组件,所述伸缩平台臂头组件的前端设置有辅助吊钩及电子称重模块,所述伸缩平台臂头组件与伸缩臂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固定,所述伸缩臂两侧有减重孔;伸缩臂与穿入后面的固定臂,其固定臂的前端下方安装有齿轮箱,用于驱动伸缩臂;其前后端部的下方,安装有折叠式支腿组件。本技术设备在屋面停放时,可手工放下支腿,使设备可以平衡的放在停放位置,当设备需要工作时,可以折叠起支腿,降低伸缩平台总高度,便于通过大楼冠顶的女儿墙或幕墙;在运行时,对起升机构钢丝绳长度出现微小差异时,进行自我调整,提高工作中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永锅,钱广瑞,冯心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万润达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2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