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奶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01864发布日期:2022-09-03 04:48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奶泡机的制作方法

1.本专利涉及奶泡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分体式转子的奶泡机。


背景技术:

2.cn215226823u公开了一种奶泡机搅拌装置,属于杯底没有转子转轴的样式,从图上可看出其手柄和转子底板是做成一体不可拆卸的,通常为了获得这种结构,手柄是焊接在转子底板上的,那样容易造成误差使得手柄垂直度不够,制造难度高而且拆装清洗也不方便;虽然cn215226823u强调底板具有多个支脚来增加和杯体内表面的摩擦而增加稳定性,但是其支脚形状是平底的,由于加工误差,三个支脚底面要做成在同一平面上非常困难,因此稳定效果仍然欠佳。虽然cn215226823u有搅拌罩,但是没公开搅拌罩和底板之间没有固定,因此使用过程中搅拌罩会旋转运动而造成磨损。
3.cn206183039u的公开的奶泡机也是杯底无转子转轴,并具有扰流罩,扰流罩也和底板固定,但是固定方式是通过底板的周向伸出的类似扇叶的凸起和扰流罩的孔相扣来固定,该扇叶显然会引起阻挡杯中流体旋转流动阻力增大,降低搅拌效果。
4.上述现有技术还有更严重的共同缺陷:转子支架会在从动转子的带动下旋转运动(即“偷转”),并与杯底发生摩擦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专利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奶泡机,包括杯体、转子支架、从动转子、主动转子,主动转子位于杯体下方,从动转子安装在转子支架上并放置在杯体中,主动转子转动可以带动从动转子转动,在从动转子转动时,转子支架与杯体之间的摩擦力f大于转子支架与转子的摩擦力f。本专利有效阻止了转子支架“偷转”,解决了转子支架与杯底之间的磨损问题。
附图说明
6.图1本专利实施例一的奶泡机立体图
7.图2本专利实施例一的奶泡机爆拆图
8.图3本专利实施例一的奶泡机的转子支架立体图(含搅拌罩)
9.图4本专利实施例一的奶泡机的转子支架爆拆图(含搅拌罩)
10.图5本专利实施例一的奶泡机的支架底板、支架提手、从动转子组装效果图
11.图6本专利实施例一的奶泡机的支架底板、从动转子组装效果图
12.图7本专利实施例二的奶泡机的转子支架的正视图
13.图8本专利实施例二的奶泡机的转子支架的剖面图
14.图9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5.图10本专利实施例二的奶泡机的转子支架的剖面图(拆去支架提手)
16.图11本专利实施例二的奶泡机的转子支架的立体图(拆去支架提手)
17.图12本专利实施例二的奶泡机的支架底板、支架提手、从动转子组装效果图
18.图中附图标记含义:1、杯体;1.1、杯底;2、转子支架;2.1、支架提手;2.2、支架底板;2.2.1、向上凸起;2.2.2、向外凸起;2.2.3、卡扣导向片;2.3、转轴;2.4、支脚;2.5、搅拌罩;2.5.1、向内凸起;2.5.2、导向翻边;3、从动转子。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0.实施例一
21.参阅图1至图6,本专利公开了一种奶泡机,包括杯体1、转子支架2、从动转子3、主动转子,所述主动转子位于所述杯体1下方,所述从动转子3安装在所述转子支架2上并放置在所述杯体1中,所述主动转子转动可以带动所述从动转子3转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从动转子3转动时,所述转子支架2与所述杯体1之间的摩擦力f大于所述转子支架2与所述转子的摩擦力f。
22.所述转子支架2的重量足够重使得所述转子支架2与所述杯体1之间的摩擦力f大于所述转子支架2与所述转子的摩擦力f。所述支架提手2.1的重量足够重以使得所述的转子支架2与所述杯体1之间的摩擦力f大于所述转子支架2与所述转子的摩擦力f。所述转子支架2包括支架提手2.1和支架底板2.2,在所述支架底板2.2的中间设置了向上的转轴2.3,所述支架提手2.1和所述转轴2.3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可拆卸式连接为螺纹连接。
23.所述支架提手2.1的直径为8mm且长度为105的圆杆,所述支架底板2.2的厚度为1mm,所述支架提手2.1与所述支架底板2.2的材质相同。
24.为了达到增加转子支架2与所述杯体1之间的摩擦力f的效果,可选方法可以增加转子支架2的重量,而转子支架2包括支架底板和支架提手,如果增加支架底板重量,需要增加底板厚度,而增加底板厚度则削弱了主动转子对从动转子的吸引力,因此增加支架提手的重量是更优的选择,支架提手的重量可以增加高度或者直径来达到,其高度受到杯体的限制,而直径没有此限制,因此增加支架提手的直径效果更好。
25.所述支架底板2.2具有若干个支脚2.4,且若干个所述支脚2.4呈中间拱起形状。所述支脚2.4有3个。这种设计使得支架底板2.2由平面状改成以三个支点点与杯底接触,使用工作时搅拌装置更为稳定。
26.上述一种奶泡机,还包括搅拌罩2.5,所述搅拌罩2.5安装在所述支架底板2.2并与所述支架底板2.2通过波点卡扣固定。所述支架底板2.2具有向上凸起2.2.1,所述向上凸起2.2.1处具有向外凸起2.2.2,所述波点卡扣方式是通过所述搅拌罩2.5上向内凸起2.5.1和所述向外凸起2.2.2相互卡扣形成的。所述向上凸起2.2.1有两个以上,所述向外凸起2.2.2有两个以上。这种设计相比于现有技术,在固定搅拌罩2.5避免其发生转动磨损的同时,不会增加杯中流体旋转流动阻力,而且波点卡扣也容易拆装。
27.实施例二
28.在实施例一基础上进一步的改良结构,具体如图7-12所示,在所述向外凸起2.2.2的末端具有卡扣导向片2.2.3,所述卡扣导向片2.2.3具体可以设置成斜向上并向外突出,所述搅拌罩2.5顶部中心插入所述支架提手2.1的位置设有导向翻边2.5.2,所述导向翻边2.5.2具体可以设置成向下环绕所述支架提手2.1的凸起。由于导向翻边2.5.2和卡扣导向
片2.2.3对搅拌罩2.5的导向作用,当搅拌罩2.5从上往下的安装时,不容易安装错位。
29.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奶泡机,包括杯体(1)、转子支架(2)、从动转子(3)、主动转子,所述主动转子位于所述杯体(1)下方,所述从动转子(3)安装在所述转子支架(2)上并放置在所述杯体(1)中,所述主动转子转动可以带动所述从动转子(3)转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从动转子(3)转动时,所述转子支架(2)与所述杯体(1)之间的摩擦力f大于所述转子支架(2)与所述转子的摩擦力f。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奶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支架(2)的重量足够重使得所述转子支架(2)与所述杯体(1)之间的摩擦力f大于所述转子支架(2)与所述转子的摩擦力f。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奶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支架(2)包括支架提手(2.1)和支架底板(2.2),在所述支架底板(2.2)的中间设置了向上的转轴(2.3),所述支架提手(2.1)和所述转轴(2.3)可拆卸式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奶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式连接为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奶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提手(2.1)的重量足够重以使得所述的转子支架(2)与所述杯体(1)之间的摩擦力f大于所述转子支架(2)与所述转子的摩擦力f。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奶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提手(2.1)的直径为8mm且长度为105的圆杆,所述支架底板(2.2)的厚度为1mm,所述支架提手(2.1)与所述支架底板(2.2)的材质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奶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底板(2.2)具有若干个支脚(2.4),且若干个所述支脚(2.4)呈中间拱起形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奶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2.4)有3个。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奶泡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罩(2.5),所述搅拌罩(2.5)安装在所述支架底板(2.2)并与所述支架底板(2.2)通过波点卡扣方式固定。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奶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底板(2.2)具有向上凸起(2.2.1),所述向上凸起(2.2.1)处具有向外凸起(2.2.2),所述波点卡扣方式是通过所述搅拌罩(2.5)上向内凸起(2.5.1)和所述向外凸起(2.2.2)相互卡扣形成的。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奶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上凸起(2.2.1)有两个以上,所述向外凸起(2.2.2)有两个以上。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奶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外凸起(2.2.2)的末端具有卡扣导向片(2.2.3),所述搅拌罩(2.5)顶部中心插入所述支架提手(2.1)的位置设有导向翻边(2.5.2)。

技术总结
一种奶泡机,包括杯体、转子支架、从动转子、主动转子,所述主动转子位于所述杯体下方,所述从动转子安装在所述转子支架上并放置在所述杯体中,所述主动转子转动可以带动所述从动转子转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从动转子转动时,所述转子支架与所述杯体之间的摩擦力F大于所述转子支架与所述转子的摩擦力f。本专利有效阻止了转子支架“偷转”,解决了转子支架与杯底之间的磨损问题。杯底之间的磨损问题。杯底之间的磨损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安 罗文辉 陈健良 石成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万事泰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26
技术公布日:2022/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