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炖一体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17342发布日期:2022-08-31 01:04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煎炖一体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煎炖一体锅。


背景技术:

2.专利公告文献cn201422745公开了一种煎炖一体锅,这种一体锅通过在主锅体(文献中附图标记序号为1)的上端边缘处再设置一个煎锅部分,由于煎锅部分位于主锅体的边缘处,煎锅部分的热量来源于主锅体的传递,而主锅体在向煎锅部分传递热量的图中有相当一部分热量会散失到环境中,所以利用这种煎炖一体锅煎烤食材时热量浪费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煎炖一体锅。
4.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煎炖一体锅,包括锅体及锅盖,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配合在一起,所述锅盖上设置有平面状的内盖面,所述内盖面上设置有若干条状的凸棱,且凸棱之间相互平行且不接触。
6.本种一体锅中充分利用锅盖的功能,将锅盖的内盖面设置成平面状,而后在内盖面上设置凸棱,利用锅盖充当煎锅,使用时将锅盖置于燃气灶(或者电磁炉上),将食用油涂抹于内盖面的凸棱上,而后再将食材置于凸棱上,待食材熟之后即完成了整个煎烤过程。本锅盖中的内盖面采取平面状的内盖面,一则是为了便于在内盖面上加工出凸棱,二则是为了便于煎烤后清洗。在内盖面上设置凸棱,利用凸棱与食材接触是为了减少食材与锅盖的接触面积,降低食材粘结在内盖面上的概率。
7.综上所述,本种一体锅中充分利用锅盖的功能,利用锅盖充当煎锅,煎烤时无需借助其他机构传热。
8.可选的,所述锅盖上设置有内盖面及外盖面,所述内盖面与外盖面分别位于锅盖内外,所述外盖面为平面状的外盖面。
9.锅盖的内盖面与外盖面均呈平面,这样可以降低锅盖的加工难度,如果锅盖是金属锅盖时,整个锅盖可以由金属通过冲压的方式一体成型,同时平面状的内盖面便于将锅盖稳定地放置在燃气灶上或者电磁炉上。
10.可选的,所述凸棱为半圆柱状的凸棱。
11.半圆柱状的凸棱不存在棱角,可以减少在煎烤过程中对食材的磨损。
12.可选的,所述锅盖上至少设置有两个盖耳,所述锅体上至少设置有两个锅耳。
13.在锅盖上设置盖耳以及在锅体上设置锅耳是为了方便使用者拿取锅盖即锅体。
14.可选的,所述锅盖上设置有贴合环,所述贴合环与所述锅体的锅口卡合配合在一起。
15.在锅盖上设置贴合环,锅盖上的贴合环与锅体的锅口卡合配合在一起,这样可以提高锅盖盖在锅体上的稳定性,降低使用过程中锅盖从锅体上掉落的概率。
16.可选的,还包括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与锅体的锅口密封卡夹配合在一起。
17.具体进一步设置密封板,是为了便于在需要将将密封板卡夹固定在锅体的锅口上,从而将锅口堵住,这样锅体在炖煮一些食材时可以减少水汽的外溢。
18.可选的,所述密封板包括柔性的盖合圈以及硬质的底板,所述盖合圈套设于所述底板上。
19.密封板采用柔性盖合圈与硬质的底板的组成形式是为了保证整块密封板的强度,具体盖合圈可以时橡胶材质的盖合圈,底板可以是玻璃板也可以是金属板。且本密封板在需要时也可以当垫板使用,如可将本密封板放置于桌子上,而后再将锅体放置于密封板上。为了便于握持整块密封板,盖合圈上设置有握持片,握持片与所述贴合圈一体成型。
20.可选的,所述盖合圈上设置有夹紧环,所述夹紧环用于跟锅体的内壁贴合。
21.具体夹紧环与盖合圈是由同一种材料制成,且夹紧环与盖合圈一体成型,夹紧环垂直于盖合圈,使用时将夹紧环嵌入锅体的锅口内,夹紧环贴紧锅体的内壁,这样盖合圈贴紧盖在锅体的锅口处,而夹紧环又贴紧锅体的内壁,这样增加了密封板在锅体上的稳定性,降低了密封圈从锅体上掉落的概率。
22.可选的,所述盖合圈上设置有缺口。
23.在盖合圈上设置缺口,这样是为了确保盖合圈与锅体之间存在一个漏气通道,当锅体内的水汽压力足够大时,可以将盖合圈从锅体上顶开一定的距离,从而使得锅体的水汽可以从缺口处漏出,避免锅体内压力过大而导致危险事故发生。
2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锅盖的功能,利用锅盖充当煎锅,煎烤时无需借助其他机构传热。
附图说明:
25.图1是锅盖与锅体的结构示意简图,
26.图2是锅盖与锅体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27.图3是密封板的结构示意简图。
28.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锅盖;101、盖耳;102、凸棱;103、外盖面;104、内盖面;105、贴合环;2、锅体;201、锅耳;3、盖合圈;301、握持片;302、贴紧环;303、缺口;4、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30.如附图1、附图2以及附图3所示,一种煎炖一体锅,包括锅体2及锅盖1,锅盖1与锅体2配合在一起,锅盖1上设置有平面状的内盖面104,内盖面104上设置有若干条状的凸棱102,且凸棱102之间相互平行且不接触。
31.本种一体锅中充分利用锅盖1的功能,将锅盖1的内盖面104设置成平面状,而后在内盖面104上设置凸棱102,利用锅盖1充当煎锅,使用时将锅盖1置于燃气灶(或者电磁炉上),将食用油涂抹于内盖面104的凸棱102上,而后再将食材置于凸棱102上,待食材熟之后即完成了整个煎烤过程。本锅盖1中的内盖面104采取平面状的内盖面104,一则是为了便于在内盖面104上加工出凸棱102,二则是为了便于煎烤后清洗。在内盖面104上设置凸棱102,利用凸棱102与食材接触是为了减少食材与锅盖1的接触面积,降低食材粘结在内盖面104
上的概率。
32.综上,本种一体锅中充分利用锅盖1的功能,利用锅盖1充当煎锅,煎烤时无需借助其他机构传热。
33.如附图1、附图2以及附图3所示,锅盖1上设置有内盖面104及外盖面103,内盖面104与外盖面103分别位于锅盖1内外,外盖面103为平面状的外盖面103。
34.锅盖1的内盖面104与外盖面103均呈平面,这样可以降低锅盖1的加工难度,如果锅盖1是金属锅盖1时,整个锅盖1可以由金属通过冲压的方式一体成型,同时平面状的内盖面104便于将锅盖1稳定地放置在燃气灶上或者电磁炉上。
35.如附图1、附图2以及附图3所示,凸棱102为半圆柱状的凸棱102。
36.半圆柱状的凸棱102不存在棱角,可以减少在煎烤过程中对食材的磨损。
37.如附图1、附图2以及附图3所示,锅盖1上设置有两个盖耳101,锅体2上设置有两个锅耳201。
38.在锅盖1上设置盖耳101以及在锅体2上设置锅耳201是为了方便使用者拿取锅盖1即锅体2。
39.如附图1、附图2以及附图3所示,锅盖1上设置有贴合环105,贴合环105与锅体2的锅口卡合配合在一起。
40.在锅盖1上设置贴合环105,锅盖1上的贴合环105与锅体2的锅口卡合配合在一起,这样可以提高锅盖1盖在锅体2上的稳定性,降低使用过程中锅盖1从锅体2上掉落的概率。
41.如附图1、附图2以及附图3所示,还包括密封板,密封板与锅体2的锅口密封卡夹配合在一起。
42.具体进一步设置密封板,是为了便于在需要将将密封板卡夹固定在锅体2的锅口上,从而将锅口堵住,这样锅体2在炖煮一些食材时可以减少水汽的外溢。
43.如附图1、附图2以及附图3所示,密封板包括柔性的盖合圈3以及硬质的底板4,盖合圈3套设于底板4上。
44.密封板采用柔性盖合圈3与硬质的底板4的组成形式是为了保证整块密封板的强度,具体盖合圈3可以时橡胶材质的盖合圈3,底板4可以是玻璃板也可以是金属板。且本密封板在需要时也可以当垫板使用,如可将本密封板放置于桌子上,而后再将锅体2放置于密封板上。为了便于握持整块密封板,盖合圈3上设置有握持片301,握持片301与贴合圈一体成型。
45.如附图1、附图2以及附图3所示,盖合圈3上设置有夹紧环,夹紧环用于跟锅体2的内壁贴合。
46.具体夹紧环与盖合圈3是由同一种材料制成,且夹紧环与盖合圈3一体成型,夹紧环垂直于盖合圈3,使用时将夹紧环嵌入锅体2的锅口内,夹紧环贴紧锅体2的内壁,这样盖合圈3贴紧盖在锅体2的锅口处,而夹紧环又贴紧锅体2的内壁,这样增加了密封板在锅体2上的稳定性,降低了密封圈从锅体2上掉落的概率。
47.如附图1、附图2以及附图3所示,盖合圈3上设置有缺口303。
48.在盖合圈3上设置缺口303,这样是为了确保盖合圈3与锅体2之间存在一个漏气通道,当锅体2内的水汽压力足够大时,可以将盖合圈3从锅体2上顶开一定的距离,从而使得锅体2的水汽可以从缺口303处漏出,避免锅体2内压力过大而导致危险事故发生。
49.具体本实施方式中锅体2可以时石头材质的锅体2,锅盖1可以时石头材质的锅盖1,凸棱102直接由锅盖1上的石料直接开凿成型。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所作的等效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