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腹部缓释功能的背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15066发布日期:2022-08-12 21:41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腹部缓释功能的背起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床的背起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腹部缓释功能的背起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和生活的质量更加重视,床是人们睡觉休息的家具用品,但现在普通床的功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高质量的生活需求,很多人开始追求功能更多、使用更加舒适的电动床。
3.现有的电动床的背部板、腰部板、臀部板、大腿板和小腿板从电动床的头部端到脚部端依次铰接,背起结构连接到背部板,背部板在背起结构带动下旋转起升的同时背部板与臀部板之间的垂直距离缩小;特别是将背部升起到最大角度状态时,腹部会受到一定的压力,尤其是肥胖人群,会产生腹部的压迫不适感,影响用户使用舒适度。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腹部缓释功能的背起结构,解决现有的背起结构在背起状态时压迫腹部影响舒适度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腹部缓释功能的背起结构,包括靠背支持架、背部桥式架和背部升降架,所述靠背支持架设置在电动床的底架中并可沿底架纵向滑动;所述背部桥式架与靠背支持架铰接,所述背部桥式架上固定有背部板;所述背部升降架与底架旋转连接,所述背部升降架与背部桥式架滑动连接;所述背部桥式架通过背部连接杆活动连接到底架;所述底架中设置有背部电机,所述背部电机与底架铰接,所述背部电机的推杆连接到背部升降架;所述背部电机的推杆伸出时,所述背部升降架旋转起升,所述背部桥式架随背部升降架旋转,同时所述背部连接杆旋转,带动所述靠背支持架沿底架向电动床的头部端移动,使得所述背部板旋转起升的同时向电动床的头部端移动。
6.进一步地,所述背部板铰接有腰部板,所述腰部板通过腰部顶杆与靠背支持架活动连接;所述背部电机的推杆伸出时,所述靠背支持架沿底架向电动床头部端移动的同时带动所述腰部顶杆旋转支撑腰部板。
7.进一步地,所述底架中纵向设置有v型滑槽,所述靠背支持架上设置有与v型滑槽匹配的v型滚轮,所述靠背支持架通过设置在v型滑槽中的v型滚轮沿底架纵向滑动。
8.进一步地,所述背部升降架包括旋转轴和旋转臂,所述旋转轴与底架旋转连接,所述旋转臂的一端与旋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滑动滚轮,所述背部桥式架设置有与滑动滚轮匹配的c型槽;所述背部升降架通过设置在c型槽中的滑动滚轮与背部桥式架滑动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上固定有传动臂,所述传动臂与背部电机的推杆铰接,所述
背部电机的推杆伸出时,所述传动臂带动旋转轴和旋转臂旋转。
10.进一步地,所述背部桥式架远离头部端的端部与靠背支持架铰接,所述背部连接杆的一端与底架铰接,另一端与背部桥式架的中部铰接。
11.进一步地,所述背部板通过u型铰链与腰部板铰接,所述u型铰链的一端与背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腰部板固定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腰部顶杆的一端与腰部板铰接,另一端与靠背支持架铰接。
13.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腹部缓释功能的背起结构,背部桥式架与背部升降架滑动连接,设置可沿底架纵向移动的靠背支持架,通过背部连接杆连接底座与背部桥式架,在背部电机驱动背部升降架旋转时,背部桥式架随背部升降架旋转的同时背部连接杆旋转,带动靠背支持架沿底架向电动床的头部端移动,使得背部板旋转起升的同时向电动床头部端移动,形成腹部缓释空间,减小腹部压力;设置连接腰部板和靠背支持架的腰部顶杆,在靠背支持架向电动床的头部端移动同时带动腰部顶杆旋转支撑腰部板,增加腰部的支撑性能。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腹部缓释功能的背起结构背起时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腹部缓释功能的背起结构背起时侧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腹部缓释功能的背起结构爆炸图。
17.图中:
18.1、底架;101、v型滑槽;2、背部电机;3、背部连接杆;4、背部桥式架;401、c型槽;5、u型铰链;6、背部升降架;601、滑动滚轮;7、靠背支持架;701、v型滚轮;8、腰部顶杆;9、头部板;10、背部板;11、腰部板;12、臀部板;13、大腿板;14、小腿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20.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腹部缓释功能的背起结构背起时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腹部缓释功能的背起结构背起时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腹部缓释功能的背起结构爆炸图。
22.请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腹部缓释功能的背起结构,包括靠背支持架7、背部桥式架4和背部升降架6,靠背支持架7设置在电动床的底架1中并可沿底架1纵向滑动,电动床的底架1上从头部端到脚部端依次设置有头部板9、背部板10、腰部板11、臀部板12、大腿板13和小腿板14;背部桥式架4与靠背支持架7铰接,背部板10固定在背部桥式架4上;背部升降架6与底架1旋转连接,背部升降架6与背部桥式架4滑动连接;背部桥式架4通过背部连接杆3活动连接到底架1;底架1中设置有背部电机2,背部电机2与底架1铰接,背部电机2的推杆连接到背部升降架6;背部电机2的推杆伸出时,背部升降架6旋转起升,背部
桥式架4随背部升降架6旋转,同时背部连接杆3旋转,带动靠背支持架7沿底架1向电动床的头部端移动,使得背部板10旋转起升的同时向电动床的头部端移动。因臀部板12、大腿板13、小腿板14未与靠背支持架7以及腰部板11铰接所以不会跟着移动,故而预留出腹部缓释空间,减小腹部压力。
23.具体地,底架1中纵向设置有v型滑槽101,靠背支持架7上设置有与v型滑槽101匹配的v型滚轮701,靠背支持架7通过设置在v型滑槽101中的v型滚轮701沿底架1纵向滑动。
24.具体地,背部升降架6包括旋转轴和旋转臂,旋转轴与底架1旋转连接,旋转臂的一端与旋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滑动滚轮601,背部桥式架4设置有与滑动滚轮601匹配的c型槽401;背部升降架6通过设置在c型槽401中的滑动滚轮601与背部桥式架4滑动连接。
25.请继续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腹部缓释功能的背起结构,旋转轴上固定有传动臂,传动臂与背部电机2的推杆铰接,背部电机2的推杆伸出时,传动臂带动旋转轴和旋转臂旋转。
26.具体地,背部桥式架4远离头部端的端部与靠背支持架7铰接,背部连接杆3的一端与底架1铰接,另一端与背部桥式架4的中部铰接。
27.优选地,背部板10与腰部板11铰接,腰部板11通过腰部顶杆8与靠背支持架7活动连接;背部电机2的推杆伸出时,靠背支持架7沿底架1向电动床头部端移动的同时带动腰部顶杆8旋转支撑腰部板11。增加了支撑腰部的功能,腰部板11随着背部板10的升起而支起,腰部能够得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同时增加强度。
28.具体地,背部板10通过u型铰链5与腰部板11铰接,u型铰链5的一端与背部板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腰部板11固定连接。腰部顶杆8的一端与腰部板11铰接,另一端与靠背支持架7铰接。
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腹部缓释功能的背起结构,在实际使用时,在背部电机2的推杆伸出时,背部升降架6沿着与底座1的交接点旋转,此时背部升降架6上的滑动滚轮601的位置抬升,且滚滑动轮601在背部桥式架4的c型槽401内滑动,并将背部桥式架4沿着与靠背支持架7的铰接点同时抬升,因背部连接杆3与背部桥式架4是铰接状态,故背部连接杆3会跟随与背部桥式架4的铰接点运动而抬升,由于受背部连接杆3的长度限制,带动靠背架支持架7在底座1的v型滑槽101内向电动床的头部端移动,而此时因臀部板12、大腿板13和小腿板14未与靠背架支持架7以及腰部板11铰接所以不会跟着移动,故而实现了腹部释缓;而此时因腰部顶杆8的长度固定,腰部板11随着靠背架支持架7的移动而顶出,从而实现了对腰部板11的支撑,使背起时腰部板11有相应的承托。
3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腹部缓释功能的背起结构,通过靠背支持架7、背部桥式架4、背部升降架6和背部连接杆3的活动连接及传动,实现腹部缓释,减小背部升起时腹部压力;设置腰部承托的腰部顶杆8,在背部板10起升的同时支撑腰部板11,更好的承托腰部;提高使用舒适度。
31.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