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应急救生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84790发布日期:2022-07-01 16:5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应急救生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应急救生毯。


背景技术:

2.紧急救生毯是条毯子,宽大的面积,良好的热绝缘或冷绝缘性能,完全防水的优点,完全可以胜任野外活动中的需要,作为帐篷地布,防止潮湿阴冷接触身体;作为帐篷盖布,可以在炎热的夏季或者寒冷的冬季提供额外的屏障,由于银色镀膜可以反射热量,夏季炎热的太阳下覆盖这么一层反射膜,可以使帐内保持凉爽,寒冷的冬季的野外宿营,帐篷上覆盖这层反射膜可以反射回大部分人体散发的热量回帐内,提高帐篷内的温度。
3.目前户外探索人员仅仅携带帐篷和睡袋等用品,功能单一,而且携带不方便,满足不了户外探索人员的需求,保证不了户外探索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应急救生毯。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应急救生毯,包括背包,所述背包两侧均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有背包肩带,所述背包肩带上固定连接有松紧装置,所述背包内部设置有第一收纳腔、第二收纳腔、急救物品腔和求救信号盒,所述第一收纳腔中设置有第一毯体,所述第二收纳腔中设置有第二毯体,所述第一毯体和第二毯体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系带,所述背包一侧设置有两个镜像的u型拉链,所述u型拉链与第一收纳腔、第二收纳腔位置相对,所述背包顶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和控制面板,所述太阳能板底端电性连接有蓄电池,所述第一毯体和第二毯体的内部夹层设置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两侧设置有纤维层,所述第一毯体和第二毯体表面一侧设置有红外反射涂层,其另一侧设有毛垫层。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毯体和第二毯体内部夹层设置有折叠带,且其两侧均设置有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与背包肩带位置相对。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蓄电池内部设置有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电性连接太阳能板和蓄电池。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急救物品腔包括酒精棉、手套、生理盐水和消毒纱布。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求救信号盒内部设置无线电波发射器和gps芯片。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背包顶端设置有灯泡,所述灯泡与控制面板蓄电池电性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面板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电子屏幕,其内部设置蓄电池芯片,所述压力传感器、电子屏幕和蓄电池芯片和蓄电池电性连
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折叠装带救生毯的背包,使救生毯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在救生毯内部设置可控电热丝,配合系带可将使用者充分包裹,维持使用者体温,并且在背包中设置蓄电装置和太阳能板,以提供装置电量支撑,此外还通过在背包中设置急救物品腔和求救信号盒提供使用者自救手段。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毯体折叠后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a-a处截面图;
22.图中:1、背包;2、固定件;3、背包肩带;4、松紧装置;5、第一收纳腔;6、第二收纳腔;7、急救物品腔;8、求救信号盒;9、第一毯体;10、第二毯体;11、系带;12、折叠带;13、电热丝;14、纤维层;15、红外反射涂层;16、毛垫层;17、太阳能板;18、控制面板;19、蓄电池;20、灯泡。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25.实施例1
26.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应急救生毯,包括背包1,背包1两侧均设置有固定件2,固定件2固定连接有背包肩带3,背包肩带3上固定连接有松紧装置4,背包1内部设置有第一收纳腔5、第二收纳腔6、急救物品腔7和求救信号盒8,第一收纳腔5中设置有第一毯体9,第二收纳腔6中设置有第二毯体10,第一毯体9和第二毯体10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系带11,背包1一侧设置有两个镜像的u型拉链,u型拉链与第一收纳腔5、第二收纳腔6位置相对,背包1顶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17和控制面板18,太阳能板17底端电性连接有蓄电池19,第一毯体9和第二毯体10的内部夹层设置有电热丝13,电热丝13两侧设置有纤维层14,第一毯体9和第二毯体10表面一侧设置有红外反射涂层15,其另一侧设有毛垫层16。
27.进一步的,第一毯体9和第二毯体10内部夹层设置有折叠带12,且其两侧均设置有条形开口,条形开口与背包肩带3位置相对;可在整理毯体,将毯体沿着折叠带12折叠,既可提供辅助痕迹进行毯体折叠,还能避免错误的折叠造成毯体内部电热丝13损伤。
28.蓄电池19内部设置有逆变器,逆变器电性连接太阳能板17和蓄电池19;装置中的许多设备使用都需要交流电,而太阳能板17和蓄电池19储存的电流均是直流电,逆变器可
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以提供设备使用。
29.急救物品腔7包括酒精棉、手套、生理盐水和消毒纱布;急救物品腔7中放置有多个常用的急用物品,使用者在户外受伤后为避免感染可用急救物品腔7中的物品进行简单处理。
30.求救信号盒8内部设置无线电波发射器和gps芯片;通过控制面板18可启动求救信号盒8,求救信号盒8中的无线电波发射器可将带有gps芯片信号的信号发射到远方。
31.背包1顶端设置有灯泡20,灯泡20与控制面板18蓄电池19电性连接;在光线不良、视野不清的情况下,可通过背包1顶端表面的控制面板18启动背包1顶端的灯泡20,以便提供照明。
32.控制面板18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电子屏幕,其内部设置蓄电池芯片,压力传感器、电子屏幕和蓄电池芯片和蓄电池电性连接;通过按压控制面板18可启动控制面板18表面的压力传感器,从而启动电子屏,通过电子屏幕上的读数可反映当前蓄电池19使用状况,以便后续合理安排电量。
33.具体的,在使用前通过取出蓄电池19单独进行充电,带充电完成后放置到背包1中;通过背包肩带3背起,依据使用者体型调节松紧装置4,使使用者背带时较为舒坦;如户外有较好阳光时,背包1顶端的太阳能板17可为蓄电池19进行电量补充,提高设备的单次使用时间;如遇到需要使用的时候,可通过拉来背包1里侧的拉链,将折叠好的毯体以此取出并展开,然后可将毯体中间处的条状孔洞将背包肩带3穿入,再将背包1背起,先将第一毯体9向上翻起,将其将与使用者头部充分包裹,随后通过其两侧的系带11将第一毯体9固定不易松动,而后通过重复以上步骤,将第二毯体10与使用者的身体固定,将毯体与背包1固定使用,通过背包肩带可使在移动中可较为完整的佩戴救生毯;在光线不良、视野不清的情况下,可通过背包1顶端表面的控制面板18启动背包1顶端的灯泡20,以便提供照明,此外还可通过控制面板18调节第一毯体9和第二毯体10的内部电热丝13温度,使使用者较为舒适,通过按压控制面板18可启动控制面板18表面的压力传感器,从而启动电子屏,通过电子屏幕上的读数可反映当前蓄电池19使用状况,以便后续合理安排电量;如果在户外受伤,可通过内设的急救物品腔7取出酒精棉、手套、生理盐水和消毒纱布等进行伤口处理,需要进行救援时,可通过控制面板18启动求救信号盒8,求救信号盒8中的无线电波发射器可将带有gps芯片信号的信号发射到远方,救援时通过毯体背侧红外反射涂层15可在远处观察到需救援人员。
3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折叠装带救生毯的背包1,使救生毯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在救生毯内部设置可控电热丝13,配合系带11可将使用者充分包裹,维持使用者体温,并且在背包1中设置蓄电装置和太阳能板17,以提供装置电量支撑,此外还通过在背包中设置急救物品腔7和求救信号盒8提供使用者自救手段。
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