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19836发布日期:2022-12-02 22:50阅读:44来源:国知局
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料理机。


背景技术:

2.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3.现有市场上的料理机或料理炉等烹饪器具一般只具备加热功能,在烹饪过程中对食材进行处理时仍需要其他厨具协助,特别是在熟食与生菜的切割操作上,不仅需要提供额外的放置空间来放置砧板,还需要准备不同的砧板切割不同的食材,且在烹饪任务结束后,厨具消毒还需要单独的消毒设备,极大地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市场上的烹饪器具的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料理机,料理机包括:机壳,机壳的内部形成具有顶开口的容纳槽;锅体,锅体设置于容纳槽内,且锅体的锅口与顶开口对应;砧板,砧板安装于容纳槽内并位于锅口的上方,且砧板设置有与锅体连通的进料口。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料理机通过将锅体和砧板集成在机壳内,能够达到在砧板上切菜后直接将切好的菜放入至锅体内,减少烹饪过程中砧板占用的操作空间,以及降低将菜从砧板上取出后再放置锅体内的操作繁琐度,从而实现了料理机的切菜和烹饪的双重功能。
7.具体地,在需要砧板处理食材时,只需要将砧板放置在机壳上即可操作,机壳为砧板提供了较为平整的支撑基体,从而不需要将砧板从机壳上取出,减少了砧板对操作空间以及支撑基体的平整度的要求。
8.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料理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砧板铰接或卡接至机壳的顶开口处,砧板能够转动至锅口的上方或者转动至避开锅口的位置。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砧板上设置有切丝器,砧板设置有位于切丝器的下方的进料口。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砧板上设置有切块器,砧板设置有位于切块器的下方的进料口。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砧板上设置有刀具槽,料理机还包括卡接于刀具槽处的刀具。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料理机还包括设置于机壳内的加热元件,加热元件位于锅体的下方。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料理机还包括设置于容纳槽的底部的隔热壳,隔热壳的内部形成有加热槽,加热元件设置于加热槽的底部。
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9.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上”、“内”、“端”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机构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机构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
……
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机构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40.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料理机100,料理机100包括机壳10、锅体21和砧板30,机壳10的内部形成具有顶开口的容纳槽,锅体21设置于容纳槽内,且锅体21的锅口与顶开口对应,砧板30安装于容纳槽内并位于锅口的上方,优选为砧板30平行安装于锅口的上方,且砧板30设置有与锅体21连通的进料口301。
4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料理机100通过将锅体21和砧板30集成在机壳10内,能够达到在砧板30上切菜后直接将切好的菜放入至锅体21内,减少烹饪过程中砧板30占用的操作空间,以及降低将菜从砧板30上取出后再放置锅体21内的操作繁琐度,从而实现了料理机100的切菜和烹饪的双重功能。
42.具体地,在需要砧板30处理食材时,只需要将砧板30放置在机壳10上即可操作,机壳10为砧板30提供了较为平整的支撑基体,从而不需要将砧板30从机壳10上取出,减少了砧板30对操作空间以及支撑基体的平整度的要求。
43.另外,本技术的实施例并未对砧板30与机壳10和锅体21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相对位置关系进行限定,是因为砧板30既可以平行放置在机壳10上,还可以平行放置在锅体21上,在砧板30上处理好食材并将食材放入至锅体21内,需要通过锅体21烹饪食材时,操作砧板30使砧板30让开锅体21的锅口,然后将锅盖22盖设至锅体21的锅口,以此通过锅体21对食材进行烹饪。
44.进一步地,为了使砧板30能够让开锅体21的锅口,可以将砧板30可拆卸地放置在机壳10或锅体21上,然后直接将砧板30从机壳10或锅体21上拆除即可使砧板30让开锅体21的锅口,还可以将砧板30铰接至机壳10上,通过转动砧板30的方式使砧板30位于锅口的上方或者让开锅口。
45.如图7和图8所示,在将砧板30可拆卸地放置在机壳10或锅体21上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将砧板30卡接至机壳10的顶开口处,具体地,在砧板30的一侧外壁设置
有第一卡槽161,在机壳10的一侧外壁设置有于第一卡槽161配合的第二卡槽162,在将砧板30放置于机壳10的顶开口处后,将卡块15放置于第一卡槽161和第二卡槽162,用于连接砧板30与机壳10,以此达到将砧板30可拆卸地放置在机壳10上的目的。
46.通过将砧板30可拆卸地放置在机壳10或锅体21上,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例如,在用户不需要砧板3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将砧板3取出,只携带和使用料理机100的其他部分,以此方便用户的携带和使用。
47.具体地,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砧板30铰接至机壳10的顶开口处,砧板30转动至锅口的上方或者转动至避开锅口的位置。
48.在本实施例中,机壳10的外壁设置有靠近顶开口设置的铰链13,砧板30通过销轴14连接至铰链13,如图2所示,在料理机100处于闲置状态时,砧板30通过销轴14转动至机壳10的容纳槽内并位于锅口的上方,然后将锅盖22扣在机壳10的顶开口处并覆盖锅体21和砧板30;如图3和图4所示,在料理机100处于切菜状态时,将锅盖22从机壳10的顶开口处取下,可以直接在砧板30上处理食材并将处理完的食材从进料口301处放入至锅体21的内部;如图1所示,在料理机100处于烹饪状态时,砧板30通过销轴14转动至机壳10的容纳槽外,然后将锅盖22扣在机壳10的顶开口处并覆盖锅体21,然后通过锅体21进行烹饪任务。
49.具体地,料理机100包括锅盖22,锅体21和锅盖22组成料理机100的烹饪锅20,在砧板30转动至锅口的上方的情况下,锅盖22能够扣合至机壳10的顶开口处并覆盖锅体21和砧板30,机壳10的顶开口设置有与锅盖22配合的环形凹槽,通过环形凹槽提高锅盖22与中框12之间的密封性,减少外部灰尘进入机壳10内的现象,锅体21的锅檐211设置有与锅盖22配合的环形放置台,在锅盖22扣合至锅体21的情况下,可以提高锅体21与锅盖22之间的密封性,以此减少热量以及水蒸汽的流失。
50.本技术的实施例通过将砧板30铰接至机壳10上,以此来适应料理机100的闲置状态、切菜状态和烹饪状态,同时,将砧板30铰接至机壳10的外壁,在砧板30通过销轴14转动至机壳10的容纳槽外并通过锅体21烹饪食材时,可以减少砧板30与锅盖22之间发生干涉现象。
51.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为了实现砧板30的多功能化,本技术的实施例在砧板30上设置有与锅体21连通的多个进料口301,并在多个进料口301处安装有与多个进料口301一一对应的多个切菜器,例如,砧板30在其中一个进料口301处安装切丝器31,在需要将食材进行切丝处理时,可以直接将食材按压在切丝器31上摩擦,食材在切丝器31的作用力下被切成丝状并通过切丝器31下方的进料口301掉落至锅体21内。
52.同样的,砧板30在另一个进料口301处安装切块器32,在需要将食材进行切块处理时,可以直接将食材按压在切块器32上,食材在切块器32的作用力下被切成块状并通过切丝块下方的进料口301掉落至锅体21内,食材掉入锅体21内后在锅体21中清洗食材,清洗完毕后盖上锅盖22进行烹饪。
53.进一步地,由于砧板30具有一定的厚度,而进料口301又是贯通砧板30,因此,进料口301同样具有一定的厚底,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将切菜器可拆卸地卡接在进料口301的内部,不仅可以使切菜器隐藏在砧板30的内部不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在用户需要其他切菜器时,还可以方便用户将原来的切菜器拆除,然后将新的切菜器放置在进料口301处使用,以此来提高砧板30的适用范围。
54.继续参阅图2和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砧板30上设置有刀具33槽302,料理机100还包括卡接于刀具33槽302处的刀具33。
55.在本实施例中,刀具33槽302以及刀具33设置在砧板30上与切菜器相对的另一侧,从而使切菜器具能够均匀分布在砧板30的两侧,减少切菜器具占用砧板30的有效切菜部位的现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用户在使用砧板30时,为了减少食材从砧板30上掉落的现象,一般不使用砧板30上靠近周边的区域,造成了砧板30的使用出现浪费现象。本技术的实施例则是充分利用了砧板30上靠近周边的区域,并在砧板30上靠近周边的区域设置进料口301和刀具33槽302,然后将切菜器放置在进料口301,将刀具33放置在刀具33槽302,不仅实现了砧板30的多功能化,还减少了对砧板30的使用部位的浪费。
56.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将切丝器31、切块器32和刀具33均卡接至砧板30上,以此减少在砧板30的转动过程中,切丝器31、切块器32和刀具33从砧板30上掉落的现象。
57.如图5和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料理机100还包括设置于机壳10内的加热元件40,加热元件40位于锅体21的下方。
58.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料理机100不需要将锅体21从机壳10内取出即可对锅体21内的食材进行烹饪,例如,能够通过加热元件40进行炒菜和火锅,以此满足不同场景烹饪需求。也就是说,料理机100不仅能够将锅体21和砧板30集成为一体式结构,还能够直接通过机壳10内的加热元件40对锅体21内的食材进行烹饪,以此实现料理机100的多功能化。
59.具体地,加热元件40设置为加热管,机壳10的外壁嵌设有与加热管连接的显控组件60,用户通过显控组件60控制电源为加热管提供电能,从而使加热管加热锅体21内的食材,电源可采用外部电源或者机壳10的内部电池。
60.显控组件60包括控制板61、显示板62、屏幕63、旋钮64和风扇65等,用户通过旋钮64向控制板61发送工作指令,例如,烹饪时间和烹饪温度,控制板61控制加热元件40的工作状态并通过显示板62和屏幕63显示加热元件40的工作状态,以及通过显示板62和屏幕63显示食材的烹饪状态,提高用户的查看体验,风扇65用于对控制板61和显示板62进行降温。
61.另外,在料理机100完成烹饪任务后,在锅体21中加水、合上砧板30、安装切丝器31、切块器32和刀具33等部件,盖上锅盖22,启动料理机100的加热元件40,可利用高温蒸汽对砧板30、切丝器31、切块器32和刀具33等器具完成消毒杀菌。
62.如图5和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料理机100还包括设置于容纳槽的底部的隔热壳50,隔热壳50的内部形成有加热槽,加热元件40设置于加热槽的底部。
63.在本实施例中,在料理机100处于烹饪状态时,加热元件40在隔热壳50内加热使隔热壳50的内部的加热槽温度升高,锅体21放置在加热槽内,通过加热槽内的热量加热锅体21,隔热壳50不仅能够使加热元件40的热量尽量的用于加热锅体21,还可以减少加热元件40的热量传递至机壳10上,减少机壳10烫伤用户的现象。
64.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隔热壳50的内壁设置有沿周向分布的环形锅台51,锅体21放置于环形锅台51上,以此实现锅体21与隔热壳50之间的对接,可以充分利用加热槽内的热量,以此减少热量的流失和浪费。锅体21上位于锅口处的锅檐211与隔热壳50的顶部开口之间设置有隔热垫52,可以减少隔热壳50内的热量通过锅体21与隔热壳
50之间的缝隙出现外泄现象。
65.另外,隔热壳50的底部与机壳10的底部之间还设置有隔热架53,不仅可以减少隔热壳50的热量传递至机壳10的底部,还可以在隔热壳50的底部与机壳10的底部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在料理机100通过电池供电的情况下,可以将电池放置在隔热壳50与机壳10之间的容纳空间。
66.如图5和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机壳10包括底座11和中框12,中框12设置于底座11上并与底座11围成容纳槽,中框12的顶部形成机壳10的顶开口。
6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机壳10设置为包括底座11和中框12的组装结构,可以方便用户拆卸机壳10,并对机壳10内的结构和器件进行维护。中框12的外壁设置有安装显控组件60的倾斜安装台,从而使显控组件60能够倾斜向上面向用户,以此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68.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料理机100上的相关结构进行了阐述,并不代表料理机100不具备其他结构由于料理机100上的其他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常规装置,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6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