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蓬松防滑移蚕丝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14278发布日期:2022-11-02 19:40阅读:52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蓬松防滑移蚕丝被。


背景技术:

2.蚕丝又名“天然丝”,是蚕结茧时分泌的丝液经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动物纤维之一。蚕丝主要由丝素蛋白和丝胶两部分组成,其中,丝胶包裹在丝素蛋白的外部,约占蚕丝总重量的25%左右,蚕丝中还含有5%左右的杂质。作为蚕丝的主要组成部分,丝素蛋白约占蚕丝总重量的70%左右。
3.蚕丝具备纯度高、轻盈、强韧、柔软、光滑、弹性强等优点,同时,蚕丝还具备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其制成的纺织品,例如蚕丝被,具备透气、轻柔、舒适等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4.然而,现有的蚕丝被难以令消费者观察蚕丝品相,消费者不能直观感受蚕丝被内部丝胎的品质。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开口蚕丝被,其能够使得消费者清晰观看到蚕丝被的内部整体结构,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公开号为cn211154928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开口蚕丝被,该开口蚕丝被包括:被芯;包裹所述被芯的被套;设于所述被套边缘处的观测开口结构,所述观测开口结构为2-4个;打开或密封所述观测开口结构的密封元件;所述被芯包括:第一蚕丝丝胎;第二蚕丝丝胎;所述第一蚕丝丝胎、所述第二蚕丝丝胎上下叠合布置。该专利通过在被套边缘处设置的观测开口结构及用于打开或密封所述观测开口结构的密封元件,方便消费者通过密封元件打开被套上的观测开口结构,清晰地观察被套内部的蚕丝被芯结构。
6.然而,由于蚕丝较光滑,故该蚕丝被的第一蚕丝丝胎和第二蚕丝丝胎之间易发生相对滑移,造成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靠近头部部位的部分蚕丝较少,靠近脚部的部分蚕丝较多,影响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7.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蓬松防滑移蚕丝被,以解决现有蚕丝被的第一蚕丝丝胎和第二蚕丝丝胎之间易发生相对滑移,造成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靠近头部部位的部分蚕丝较少,靠近脚部的部分蚕丝较多,影响消费者的使用体验的技术问题。
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蚕丝被,其包括填充物层和用于包裹所述填充物层的被套,所述填充物层包括若干蚕丝丝胎,所有蚕丝丝胎叠合成被芯,所述被套包括面布和里布,所述蚕丝被还包括车缝线,所述面布四周边缘、里布四周边缘及填充物层四周边缘处通过所述车缝线连接,且边缘处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密封开口的密封元件。
9.本实用新型的蚕丝被的原理为:通过将面布四周边缘、里布四周边缘及填充物层四周边缘通过车缝线连接,将含有蚕丝丝胎的填充物层与被套固定为一体,能够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被芯向一侧滑移,避免出现一端蚕丝过多,另一端蚕丝过少的现象,提高了消费者
的使用体验。
10.可选地,所述车缝线与所述面布边缘和/或里布边缘和/或填充物层边缘之间的距离为0.5-10cm。
11.可选地,所述密封元件为拉链、扣子或魔术贴。
12.可选地,所述蚕丝被还包括若干点绗缝线,所述面布、里布及填充物层通过所述若干点绗缝线连接。
13.本实用新型中,将被套和填充物层通过若干点绗缝线连接,不仅提高了蚕丝被的美观性(与其他绗缝方式相比,点绗缝线的长度相对较短,在蚕丝被中不明显,故较为美观),还能够进一步固定被芯,并且相对于其他绗缝方式而言,点绗缝线的长度较短,点绗缝线之间的蚕丝量相对较多,从而提高了蚕丝被的蓬松性、保暖性和抗板结性能。
14.可选地,靠近所述面布边缘和/或里布边缘和/或填充物层边缘的点绗缝线与面布边缘和/或里布边缘和/或填充物层边缘之间的距离为20-70cm。
15.可选地,所述点绗缝线的长度为1.5-10cm。
16.可选地,所述填充物层还包括用于包裹所述被芯的纱布套。
17.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纱布套,将被芯固定在纱布套内部,避免了蚕丝丝胎之间的相对滑移,从而提高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18.图1为实施例1的蚕丝被的主透视图;
19.图2为实施例1的蚕丝被的填充物层的主视图;
20.图3为实施例1的被套的主视图,其中,面布11的正面和里布12的正面上下相邻对向设置;
21.图4为实施例1的蚕丝被的俯视图。
22.附图标记
23.1为被套,11为面布,12为里布,13为开口,14为密封元件,21为蚕丝丝胎,22为纱布套,3为车缝线,4为点绗缝线。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上”、“下”“正”、“反”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26.下面通过具体的例举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同样应理解,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
27.实施例1
28.图1-4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施例的蚕丝被。
29.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蚕丝被包括填充物层和用于包裹填充物层的被套1。
30.如图1和图2所示,填充物层包括两个蚕丝丝胎21和纱布套22,两个桑蚕丝丝胎21上下叠合成被芯,纱布套22用于包裹被芯,其长度和宽度略大于蚕丝丝胎22,其高度略大于两个蚕丝丝胎22的高度之和,蚕丝丝胎21为桑蚕丝胎或柞蚕丝胎。
31.本实施例的蚕丝被通过设置纱布套22,将两个蚕丝丝胎21固定在纱布套22内部,避免了两个蚕丝丝胎21之间的相对滑移,从而提高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3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被套1包括面布11和里布12,面布11四周边缘、里布12四周边缘及纱布套22四周边缘处通过车缝线3连接,车缝线3与面布11边缘和/或里布12边缘和/或纱布套22边缘之间的距离为0.5-10cm,且其中一侧边缘处设置有开口13,开口13处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密封开口13的密封元件14,密封元件14为拉链、扣子(如暗扣、纽扣等)或魔术贴。本实施例中,开口13的位置及长度没有任何限制,方便实际生产过程即可。
33.本实施例的蚕丝被通过将面布11四周边缘、里布12四周边缘及纱布套22四周边缘处通过车缝线3连接,将含有蚕丝丝胎的填充物层与被套1固定为一体,能够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蚕丝丝胎21向一侧滑移,避免出现一端蚕丝过多,另一端蚕丝过少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34.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蚕丝被的面布11、里布12及填充物层通过若干长度为1.5-10cm的点绗缝线4连接,靠近面布11边缘和/或里布12边缘和/或填充物层边缘的点绗缝线4与面布11边缘和/或里布12边缘和/或填充物层边缘之间的距离为20-70cm。
35.本实施例中,点绗缝线4的方向没有要求,可以为竖向点绗缝线、横向点绗缝线或斜向点绗缝线。
36.本实施例的蚕丝被通过将被套1的面布11、里布12及填充物层通过若干点绗缝线4连接,不仅提高了蚕丝被的美观性(与其他绗缝方式相比,点绗缝线的长度相对较短,在蚕丝被中不明显,故较为美观),还能够进一步固定被芯,并且相对于其他绗缝方式而言,点绗缝线4的长度较短,点绗缝线4之间的蚕丝量相对较多,从而提高了蚕丝被的蓬松性、保暖性和抗板结性能。
37.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依据实际需要,调整车缝线3与靠近车缝线3处的点绗缝线4之间的距离、相邻点绗缝线4之间的距离及点绗缝线4的长度,如为进一步改善蚕丝被的蓬松性、保暖性和抗板结性能,可增加车缝线3与靠近车缝线3处的点绗缝线4之间的距离及相邻点绗缝线4之间的距离,缩短点绗缝线4的长度;如为进一步改善蚕丝被的防滑移性能,可缩短车缝线3与靠近车缝线3处的点绗缝线4之间的距离及相邻点绗缝线4之间的距离,增加点绗缝线4的长度。
38.本实施例的蚕丝被通过翻折工艺加工而成,具体为:
39.s1.将蚕茧经过拉网铺丝形成一张丝网,多层丝网重叠在一起形成一个蚕丝丝胎21;
40.s2.采用步骤s1的方法制作两个桑蚕丝胎,将两个蚕丝丝胎21叠合后装进纱布套22里,并车缝纱布套22的边缘,得到填充物层;
41.s3.使面布11的正面和里布12的正面相对(如图4所示),并在距离面布11边缘和/或里布12边缘0.5cm-10cm处,用缝纫机将面布11和里布12车缝在一起,且预留开口13;
42.s4.将面布11、里布12及填充物层顺着开口13的地方翻转出来,分别使面布11的正面及里布12的正面朝外;然后用机器进行隐形点绗缝,点绗缝线4的长度为1.5-10cm,靠近面布11边缘和/或里布12边缘处的点绗缝线4与面布11边缘和/或里布12边缘的距离为20-70cm;
43.s5.在开口13处设置用于打开或密封开口13的密封元件14,即得蚕丝被。
44.不限于此,本实用新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被芯中蚕丝丝胎的个数调整为三个甚至更多个,以进一步改善蚕丝被的蓬松性、保暖性和抗板结性能。
45.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