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55492发布日期:2022-10-28 22:07阅读:50来源:国知局
扫地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清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扫地机。


背景技术:

2.扫地主机在清洁作业时,通常会配置有电池以供扫地主机能够正常、持续地进行清洁作业。同时,在室内固定的位置还设有母港座,以当扫地主机电量不足、或者清洁作业结束后回到母港座中时,能够通过母港座中的充电件为扫地主机所配置的电池充电。
3.而当扫地主机在回到母港座中时,可能出现回位不准的情况,即电池与充电件之间出现对位偏差,进而降低了充电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扫地机,能够实现扫地主机相对于母港座的精确定位,以使得扫地主机的电池与母港座的充电件对齐,进而提高本技术扫地机的充电的效率和性能。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扫地机,包括母港座和扫地主机,母港座设有充电件和抵持件,扫地主机设有电池和抵持部,抵持件和抵持部可以发生相对位移并形成抵持,以使得扫地主机的电池与母港座的充电件对齐,母港座通过充电件对电池充电。
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扫地主机上设置电池,能够为扫地主机进行清洁作业提供电能。通过在母港座上设置充电件,能够在扫地主机回到母港座中时为扫地主机的电池充电。进一步的,在扫地主机上还设有抵持部,在母港座上还设有抵持件,通过抵持件和抵持部发生相对位移并形成抵持,能够使扫地主机的电池与母港座的充电件对齐,进而提高本技术扫地机的充电效率和性能。
7.一种实施例,抵持件包括顶杆,抵持部包括定位孔。或,抵持件包括定位孔,抵持部包括顶杆。顶杆可相对于定位孔滑动,并伸入定位孔中形成抵持。
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顶杆相对于定位孔滑动并伸入定位孔中形成抵持,能够通过顶杆和定位孔的相互配合,以实现扫地主机和母港座的精准定位,进而使得电池与充电件对齐。
9.一种实施例,定位孔为圆锥形状。
1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定位孔为圆锥形状,当顶杆伸入定位孔中时,能够相对于圆锥的侧面滑动并形成抵持,以在顶杆滑动至靠近圆锥的顶点时,扫地主机相对于母港座能够精准定位,进而使得扫地主机的电池能够与母港座的充电件对齐。
11.一种实施例,顶杆为圆锥形状。
12.一种实施例,顶杆和定位孔均为圆锥形状。
1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顶杆和定位孔同时为圆锥形状,能够通过两个相互嵌合的圆锥之间的相互滑动并形成抵持,进一步提高扫地主机相对于母港座的定位精准度,进而提高本技术扫地机的充电效率和性能。
14.一种实施例,顶杆和定位孔的数量均为多个,每个顶杆伸入一个定位孔中以形成抵持。
1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定位孔和顶杆,并在每个定位孔中伸入一个顶杆以形成抵持,能够进一步提高扫地主机相对于母港座的定位精准度。
16.一种实施例,多个定位孔的口径大小不相同,多个顶杆的长度不相同。
1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大口径的定位孔与长度较长的顶杆配合,能够实现扫地主机与母港座的粗定位。通过小口径的定位孔与长度较短的顶杆配合,能够实现扫地主机与母港座的精定位。即通过设置多个定位孔的口径大小不相同,能够提高扫地主机与母港座的定位效率。
18.一种实施例,母港座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抵持件传动连接,以带动抵持件滑动。
1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驱动机构,并使驱动机构与抵持件传动连接,能够使得驱动机构带动抵持件滑动,以在抵持件与抵持部相互滑动并形成抵持时,使得抵持部相对于抵持件发生位移,进而调整扫地主机的电池相对于母港座的充电件之间的位置,使得电池与充电件对齐。
20.一种实施例,母港座还包括丝杆,丝杆用于实现驱动机构与抵持件的传动连接。
21.一种实施例,抵持件包括引导块,抵持部包括定位块,扫地主机在相对于母港座移动的过程中,可通过定位块与引导块的抵持,以使得扫地主机的电池与母港座的充电件对齐。
2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扫地主机相对于母港座移动过程中设置引导块与定位块相互滑动并形成抵持,能够实现扫地主机相对于母港座的定位,进而使得扫地主机的电池与母港座的充电件对齐。
23.一种实施例,引导块包括互为夹角的第一引导面和第二引导面,定位块分别与第一引导面和第二引导面抵持,以使得扫地主机的电池与母港座的充电件对齐。
2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互为夹角的第一引导面和第二引导面,并通过定位块分别相对于第一引导面和第二引导面滑动并形成抵持,能够在定位块滑动至靠近第一引导面和第二引导面相交处时,使得扫地主机的电池与母港座的充电件能够对齐。
25.一种实施例,引导块包括多个滚轮,多个滚轮用于形成第一引导面和第二引导面。
2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引导块为多个滚轮,并通过多个滚轮形成第一引导面和第二引导面,以与定位块相对滑动并形成抵持,能够减小定位块与引导块相对滑动时的摩擦阻力,避免定位块与引导块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磨损影响定位精度。
27.一种实施例,引导块包括多个滚轮,多个滚轮用于形成第一引导面或第二引导面。
28.一种实施例,定位块包括多个滚轮,多个滚轮用于与第一引导面和第二引导面抵持。
2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定位块为多个滚轮,并通过多个滚轮相对于第一引导面和第二引导面滑动并形成抵持,能够减小定位块与引导块相对滑动时的摩擦阻力,避免定位块与引导块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磨损影响定位精度。
30.一种实施例,顶杆相对于定位孔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扫地主机相对于母港座的移动方向。
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本技术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可以包括”、“包含”、或“可以包含”表示公开的相应功能、操作、元件等的存在,并不限制其他的一个或多个更多功能、操作、元件等。此外,术语“包括”或“包含”表示存在说明书中公开的相应特征、数目、步骤、操作、元素、部件或其组合,而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目、步骤、操作、元素、部件或其组合,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5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52.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扫地机1的工作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扫地机1包括扫地主机10和母港座20,扫地主机10用于进行地面清洁作业,例如吸尘、拖地、除杂等清洁作业,在其内部配置有电池11(请参阅图2a),以为扫地主机10能够正常、持续的进行清洁作业提供电能。
53.如图1所示,母港座20配置有充电件21(请参阅图2a),并用于在扫地主机10完成地面清洁作业、或电量不足回到母港座20中时,能够通过母港座20的充电件21为扫地主机10的电池11充电,以使得扫地主机10能够正常进行下一次清洁作业。
54.其中,母港座20所配置的充电件21为扫地主机10所配置的电池11的充电方式可以对接式充电方式、无线充电方式等。
55.请参阅图2a和图2b,图2a为扫地主机10未进入母港座20并隐去母港座20部分外壳后一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扫地主机10进入母港座20后并隐去母港座20部分外壳一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a所示,母港座20具有入港口22,用于使扫地主机10通过入港口22进入母港座20的内部。在图2a所示的实施例中,充电件21沿第一方向001朝向入港口22设置。其中,第一方向001为扫地主机10相对于母港座20的移动方向。
56.扫地主机10的电池11设于扫地主机10的内部且靠近扫地主机10的侧壁12。当扫地主机10完成清洁作业、或电量不足时,可以通过激光探测器、红外探测、视觉传感器、声呐探测等移动指示设备指示扫地主机10移动至母港座20的入港口22处,并调整电池11相对于充电件21的角度,以使得在扫地主机10进入到母港座20内部时。如图2b所示,当扫地主机10移动至母港座20内部后,电池11靠近母港座20的充电件21。
57.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充电件21还可以设置在母港座20其他方向的侧壁上,此时,电池11将对应设置在扫地主机10回到母港座20中时靠近充电件21的一侧。
58.例如,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2b所示,当母港座20没有顶壁20a时,充电件21可以设置在母港座20的底壁20b上、或者设置与底壁20b连接的两个侧壁上。
59.需要说明的是,扫地主机10的电池11设于扫地主机10的内部,在附图2a和附图2b中仅对电池11在扫地主机10内部中的位置进行示意,并不代表电池11的结构、形状等具体结构特征。
60.进一步的,请参阅图3,图3为图2b所示实施例中母港座20隐去部分外壳后一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母港座20还设有抵持件23,扫地主机10还设有抵持部13,抵持件23和抵持部13可以发生相对位移并形成抵持,以使得扫地主机10的电池11与母港座20的充电件21能够对齐,进而母港座20能够通过充电件21对电池11充电。
61.具体的,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抵持件23包括顶杆231和引导块232,抵持部13包
括定位孔131和定位块132。
62.如图3所示,顶杆231可相对于定位孔131滑动(请参阅图4a),并伸入定位孔131中形成抵持,以调整扫地主机10的电池11相对于母港座20的充电件21的位置。当定位孔131与顶杆231完全抵持时(请参阅图4b),扫地主机10的电池11与母港座20的充电件21实现精准对齐。
63.即,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顶杆231相对于定位孔131滑动,并伸入定位孔131中形成抵持,能够通过顶杆231和定位孔131的相互配合,以实现扫地主机10相对于母港座20的精准定位,进而使得电池11与充电件21对齐。
64.进一步的,请参阅图5,图5为图2b所示实施例中母港座20隐去部分外壳后一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扫地主机10在相对于母港座20移动的过程中,定位块132相对于引导块232滑动并形成抵持。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在扫地主机10相对于母港座20移动过程中设置引导块232与定位块132相互滑动并形成抵持,能够实现扫地主机10相对于母港座20的定位,进而使得扫地主机10的电池11与母港座20的充电件21对齐。
65.其中,顶杆231相对于定位孔131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扫地主机10相对于母港座20的移动方向。即,顶杆231相对于定位孔131的滑动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001。
66.通过设置顶杆231相对于定位孔131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扫地主机10相对于母港座20的移动方向,能够从两个方向限定扫地主机10相对于母港座20的位移,提高扫地主机10相对于母港座20的定位精准度,进而保证本技术扫地机1的充电效率。
67.一种实施例,抵持件23包括定位孔和引导块232,抵持部13包括顶杆和定位块132。
68.请参阅图6,图6为顶杆231与定位孔131抵持时一侧视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定位孔131设于扫地主机10靠近顶杆231的一侧,且开口朝向顶杆231,以使得顶杆231能够伸入定位孔131中。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定位孔131为圆锥形状,圆锥的侧壁构造为定位孔131的孔壁1311,圆锥的顶点构造为定位孔131的定位中心点o。
69.即,通过设置定位孔131为圆锥形状,当顶杆231伸入定位孔131中时,能够相对于圆锥的侧面滑动并形成抵持,以在顶杆231滑动至靠近圆锥的顶点时,扫地主机10相对于母港座20能够精准定位,进而使得扫地主机10的电池11能够与母港座20的充电件21对齐。
70.如图6所示,定位孔131在朝向背离顶杆231的方向还延伸有固定孔1312,固定孔1312的直径与顶杆231的直径向匹配,且靠近顶杆231的一侧贯通至孔壁1311。通过固定孔1312能够使得顶杆231在滑动至靠近定位中心点o时,能够继续朝向固定孔1312滑动,以使得在充电件21与电池11对齐并对电池11进行充电时,通过固定孔1312能够固定扫地主机10相对于母港座20之间的位置。
71.即,通过固定孔1312能够实现扫地主机10与母港座20之间的持续固定的效果,避免充电件21在为电池11充电时发生偏移,影响充电效率。
72.如图6所示,顶杆231朝向定位孔131延伸,并具有抵持端2311,以通过抵持端2311相对于定位孔131的孔壁1311滑动,并形成抵持。如图6所示,抵持端2311为圆弧形状。通过将顶杆231的抵持端2311设置为圆弧面,能够减小顶杆231在相对于定位孔131滑动时的滑动摩擦阻力,降低顶杆231在滑动过程中的磨损,提高顶杆231的使用寿命。
73.进一步的,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当顶杆231伸入定位孔131中,顶杆231的抵持端2311将相对于定位孔131的孔壁1311朝向定位中心点o滑动并形成抵持。
74.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顶杆231只沿其自身相对于定位孔131滑动的方向移动,因此,通过顶杆231与定位孔131的相互抵持,能够使得定位孔131相对于顶杆231发生位移,进而带动扫地主机10相对于母港座20发生移动,并使得扫地主机10的电池11相对于母港座20的充电件21发生位移。即,通过顶杆231与定位孔131的相互抵持,能够不断调整扫地主机10的电池11相对于母港座20的充电件21的位置。
75.进一步的,当顶杆231滑动至自身轴线与定位孔131的中心轴线重合时,即顶杆231的抵持端2311滑动至靠近定位中心点o时,扫地主机10的电池11与母港座20的充电件21能够实现精准对齐,进而使得充电件21能够为电池11充电。
7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定位孔为圆锥形状,当顶杆231伸入定位孔131中时,能够相对于圆锥的侧面滑动并形成抵持,以在顶杆231滑动至靠近圆锥的顶点时,扫地主机10相对于母港座20能够精准定位,进而使得扫地主机10的电池11能够与母港座20的充电件21对齐。
77.一种实施例,请参阅图7,图7为顶杆231在本实施例中一侧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顶杆231的抵持端2311构造为圆锥形状。
78.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顶杆231的抵持端2311还可以构造为平面、或其他形状。
79.一种实施例,请参阅图8,图8为顶杆231与定位孔131在本实施例中一侧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顶杆231和定位孔131均为圆锥形状。
8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顶杆231和定位孔131同时为圆锥形状,能够通过两个相互嵌合的圆锥之间的相互滑动并形成抵持,进一步提高扫地主机10相对于母港座20的定位精准度,进而提高本技术扫地机1的充电效率和性能。
81.一种实施例,请参阅图9,图9为顶杆231与定位孔131在本实施例中一侧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顶杆231和定位孔131的数量均为多个,每个顶杆231伸入一个定位孔131中以形成抵持。具体的,如图9所示,扫地主机10靠近顶杆231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孔131a和第二定位孔131b,顶杆231包括朝向定位孔131延伸的第一顶杆231a和第二顶杆231b。
82.其中,第一顶杆231a与第一定位孔131a对应设置,以使得第一定位孔131a能够伸入第一定位孔131a中,并相对于第一定位孔131a的侧壁滑动并形成抵持。第二顶杆231b与第二定位孔131b对应设置,以使得第二顶杆231b能够伸入第二定位孔131b中,并相对于第二定位孔131b的侧壁滑动并形成抵持。
8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定位孔131和顶杆231,并在每个定位孔131中伸入一个顶杆231以形成抵持,能够进一步提高扫地主机10相对于母港座20的定位精准度。
84.一种实施例,请一并参阅图9。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多个定位孔131的口径大小不相同,多个顶杆231的长度不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定位孔131的口径即为定位孔131朝向顶杆231的开口直径。
85.具体的,如图9所示,第一定位孔131a具有第一口径w1,第二定位孔131b具有第二口径w2。其中,第一口径w1小于第二口径w2。第一顶杆231a具有第一长度l1,第二顶杆231b具有第二长度l2。其中,第一长度l1小于第二长度l2。
86.即,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口径w2较大的第二定位孔131b与第二长度l2较大的
第二顶杆231b配合,能够实现扫地主机10与母港座20之间的粗定位。通过第一口径w1较小的第一定位孔131a与第一长度l1较小的第一顶杆231a配合,能够实现扫地主机10与母港座20的精定位。即通过设置多个定位孔131的口径大小不相同,能够提高扫地主机10与母港座20之间的定位效率。
87.请参阅图10a和图10b,图10a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顶杆231与定位孔131分离时一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0b为图10a所示实施例中顶杆231与定位孔131抵持时一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0a所示的实施例中,母港座20还包括驱动机构24,驱动机构24与抵持件23传动连接,以带动抵持件23滑动。如图10a所示,驱动机构24与顶杆231传动连接,以通过驱动机构24带动顶杆231朝向远离定位孔131方向移动。或,如图10b所示,驱动机构24可以带动顶杆231朝向远离定位孔131的方向移动。
88.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0a所示,当扫地主机10完成充电、或需要进行清洁作业时,并沿第一方向001移动出母港座20时,驱动机构24带动顶杆231朝向远离定位孔131的方向移动,进而能够避让扫地主机10的移动路径。
89.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0b所示,当扫地主机10完成清洁作业、或者电量不足,并沿第一方向001移动至母港座20内部,以需要通过母港座20的充电件21为电池11充电时,驱动机构24带动顶杆231朝向靠近定位孔131的方向移动,进而能够通过顶杆231相对于定位孔131滑动并形成的抵持,实现电池11相对于充电件21精准对齐的效果。
90.其中,驱动机构24可以是气缸、油缸、电机、液压马达、气动马达等能够驱动顶杆231移动的装置或结构。
91.一种实施例,请一并参阅图10b,母港座20还包括丝杆25,驱动机构24为电机。具体的,在顶杆231上设有与丝杆25配合的螺纹,以当电机驱动丝杆25旋转时,能够带动顶杆231沿丝杆25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实现顶杆231相对于定位孔131靠近或远离的效果。
92.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1和图12,图11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定位块132和引导块232抵持时一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所示实施例中隐去引导块232时定位块132一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引导块232沿顶杆231相对于定位孔131滑动的方向固定于母港座20靠近扫地主机10的一侧,其包括互为夹角的第一引导面232a和第二引导面232b。
93.在扫地主机10相对于母港座20移动过程中,定位块132分别与第一引导面232a和第二引导面232b抵持,以使得扫地主机10的电池11与母港座20的充电件21对齐。
94.具体的,如图12所示,定位块132沿顶杆231相对于定位孔131滑动的方向固定于扫地主机10靠近母港座20的一侧,且具有互为夹角的第一定位面132a和第二定位面132b。
95.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面132a与第二定位面132b之间的夹角,与第一引导面232a和第二引导面232b之间的夹角之和为360度。即,第一引导面232a和第二引导面232b之间的夹角,与第一引导面232a和第二引导面232b之间的夹角互为组角。
96.进一步的,如图11所示,当第一定位面132a和第二定位面132b滑动至靠近第一引导面232a和第二引导面232b相交处时,扫地主机10的电池11与母港座20的充电件21对齐。
97.可以理解的,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由于引导块232相对于母港座20固定,即第一引导面232a和第二引导面232b相对于母港座20固定。因此,在第一定位面132a相对于第一引导面232a滑动并形成抵持、第二定位面132b相对于第二引导面232b滑动并形成抵持时,通过固定的第一引导面232a和第二引导面232b,能够使得定位块132相对于引导块232
发生位移,并带动扫地主机10相对于母港座20发生位移,进而使得扫地主机10的电池与母港座20的充电件21能够精准对齐。
9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互为夹角的第一引导面232a和第二引导面232b,并通过定位块132分别相对于第一引导面232a和第二引导面232b滑动并形成抵持,能够在定位块132滑动至靠近第一引导面232a和第二引导面232b相交处时,使得扫地主机10的电池11与母港座20的充电件21能够精准对齐。
99.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1和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为了清楚、准确的描述定位块132与引导块232在扫地主机10移动过程中的位置、运动等关系,在附图11和附图12中隐去了母港座20的部分结构。
100.一种实施例,请参阅图13,图13为引导块232和定位块132在本实施例中一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引导块232包括多个滚轮2321,多个滚轮2321用于形成第一引导面232a和第二引导面232b。
101.具体的,如图13所示,多个滚轮2321包括第一滚轮组2321a和第二滚轮组2321b。第一滚轮组2321a依次间隔排列,且排列方向平行于第一引导面232a的延伸方向。第二滚轮组2321b依次间隔排列,且排列方向平行于第二引导面232b的延伸方向。即,如图13所示,第一滚轮组2321a与第二滚轮组2321b互为夹角,且夹角的角度、方向与第一引导面232a和第二引导面232b之间的夹角的角度、方向一致。
102.进一步的,当扫地主机10相对于母港座20移动时,定位块132将相对于多个滚轮2321滑动,从而使得滚轮2321绕自身轴线不断旋转,并始终存在滚轮2321的侧壁与定位块132保持抵持。
103.即,在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定位块132的第一定位面132a相对于第一滚轮组2321a滑动并形成抵持,此时,第一滚轮组2321a与第一定位面132a抵持的侧壁共同形成第一引导面232a。定位块132的第二定位面132b相对于第二滚轮组2321b滑动并形成抵持,此时,第二滚轮组2321b与第二定位面132b抵持的侧壁共同形成第二引导面232b。
10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引导块232为多个滚轮2321,并通过多个滚轮2321形成第一引导面232a和第二引导面232b,以与定位块132相对滑动并形成抵持,能够减小定位块132与引导块232相对滑动时的摩擦阻力,避免定位块132与引导块232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磨损,从而能够避免影响电池11与充电件21之间的定位精度。
105.一种实施例,引导块232包括多个滚轮2321,多个滚轮2321用于形成第一引导面232a、或多个滚轮2321用于形成第二引导面232b。
106.一种实施例,定位块132包括多个滚轮,多个滚轮用于与第一引导面232a和第二引导面232b抵持。
10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定位块132为多个滚轮,并通过多个滚轮相对于第一引导面232a和第二引导面232b滑动并形成抵持,能够减小定位块132与引导块232相对滑动时的摩擦阻力,避免定位块132与引导块232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磨损影响定位精度。
108.当扫地主机10电量不足、或者清洁作业结束后回到母港座20中时,母港座20通过充电件21能够为扫地主机10所配置的电池11充电。通常的,扫地主机10会根据激光探测器、红外探测、视觉传感器、声呐探测等移动指示设备回到母港座20的入港口22处。当扫地主机10回到母港座20的入港口22处时,将调整电池11相对于充电件21的角度,以使得在扫地主
机10进入到母港座20内部时,电池11能够靠近充电件21。
109.但扫地主机10在回到母港座20中时,仍然可能出现回位不准的情况,即电池11与充电件21之间出现对位偏差,没有对齐,进而降低了母港座20为扫地主机10充电的充电效率。
110.本技术扫地机1通过在扫地主机10上设置电池11,能够为扫地主机10进行清洁作业提供电能。通过在母港座20上设置充电件21,能够在扫地主机10回到母港座20中时,为扫地主机10的电池11充电。
111.进一步的,在扫地主机10上还设有抵持部13,在母港座上20还设有抵持件23,通过抵持件23和抵持部13发生相对位移并形成抵持,能够使扫地主机10的电池11与母港座20的充电件21对齐。即实现扫地主机10与母港座20之间的精准定位,并使得电池11与充电件21之间精准对齐,进而提高本技术扫地机1的充电效率和性能。
112.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11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114.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