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遮阳保温窗

文档序号:32584535发布日期:2022-12-17 11:36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遮阳保温窗

1.本实用新型涉及遮阳保温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遮阳保温窗。


背景技术:

2.现代的窗户的窗由窗框、玻璃和活动构件(铰链、执手、滑轮等)三部分组成。窗框负责支撑窗体的主结构,可以是木材、金属、陶瓷或塑料材料,透明部分依附在窗框上,可以是纸、布、丝绸或玻璃材料。活动构件主要以金属材料为主,在人手触及的地方也可能包裹塑料等绝热材料。
3.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窗户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例如窗户需要有保温、遮光、防噪音等功能,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动遮阳保温窗,该自动遮阳保温窗还能够起到防噪音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遮阳保温窗,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遮阳保温窗,包括窗框,所述窗框的一侧设置有遮阳部,所述窗框内设置有保温部;
6.所述遮阳部包括固接在所述窗框一侧的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内转动连接有若干转轴,若干所述转轴之间相互平行,若干所述转轴由上至下等间隔设置,所述转轴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遮光布,所述转轴的一端穿出所述第一框架且驱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有光强传感器,所述光强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所述窗框上;
7.所述保温部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窗框内侧的保温窗,所述保温窗内设置有保温结构,所述保温窗与所述窗框之间设置有隔音结构。
8.优选的,所述第一框架的外侧罩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固定安装在所述窗框上,所述转轴伸出所述第一框架的一端固接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啮合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转动连接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蜗杆的底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内。
9.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两端均固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两所述支撑杆均位于所述第一框架内,所述遮光布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所述支撑杆上,所述遮光布的中间部位固定在所述转轴的外侧壁上。
10.优选的,所述保温窗包括第二框架,所述保温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二框架内侧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一透光玻璃,所述第一透光玻璃的外缘处设有第一挡圈,所述第一挡圈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框架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挡圈远离所述第一透光玻璃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透光玻璃,所述第二透光玻璃远离所述第一挡圈的一侧设有第二挡圈,所述第二挡圈的侧壁与所述第二透光玻璃的外缘抵接,所述第二挡圈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框架的内侧壁上。
11.优选的,所述隔音结构包括周向开设在所述第二框架外缘处的角槽,所述角槽内固定安装有正极磁吸条,所述窗框的内侧壁上周向固定安装有负极磁吸条,所述正极磁吸条与所述负极磁吸条相互贴合。
12.优选的,所述窗框的一侧设置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的底端固接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腔内,所述转动杆的侧壁上固接有若干l形连接杆的一端,所述l形连接杆远离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伸出所述转动腔且与所述第二框架的侧壁固接,所述转动腔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l形连接杆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
13.优选的,所述正极磁吸条与所述负极磁吸条的贴合面呈45度角。
1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15.本实用新型中,遮阳部设置在窗框位于室内的一侧,光强传感器固定在窗框位于室外的一侧,当光强传感器感应到外界光照强度达到设定值时光照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外部控制器,外部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转动,驱动电机驱动转轴转动,进而控制遮光布之间闭合,实现遮光功能;保温窗设置在窗框内侧,保温窗内的保温结构能够阻止室内外空气流通,有很好的阻隔作用;保温窗与窗框之间设置的隔音结构能够有效防止室外噪音进入到室内,为人们提供安静舒适的居住办公环境。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遮阳保温窗的主视图(保温窗闭合);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遮阳保温窗的右视图(保温窗打开);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动遮阳保温窗的俯视图(保温窗闭合);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遮阳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保温窗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3.图7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24.其中,1、窗框;2、第一框架;3、转轴;4、遮光布;5、驱动电机;6、光强传感器;7、外壳;8、蜗轮;9、蜗杆;10、支撑杆;11、第二框架;12、第一透光玻璃;13、第一挡圈;14、第二透光玻璃;15、第二挡圈;16、正极磁吸条;17、负极磁吸条;18、转动电机;19、转动杆;20、l形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7.参照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遮阳保温窗,包括窗框1,窗框1的一侧设置有遮阳部,窗框1内设置有保温部;
28.遮阳部包括固接在窗框1一侧的第一框架2,第一框架2内转动连接有若干转轴3,若干转轴3之间相互平行,若干转轴3由上至下等间隔设置,转轴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遮光布4,转轴3的一端穿出第一框架2且驱动连接有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电性连接有光强传感器6,光强传感器6固定安装在窗框1上;
29.保温部包括转动连接在窗框1内侧的保温窗,保温窗内设置有保温结构,保温窗与窗框1之间设置有隔音结构。
30.进一步优化方案,本装置中驱动电机5电性连接有外部控制器,外部控制器优选为可编程控制器,外部控制器与光强传感器6电性连接,外部控制器与家庭电源电性连接。
31.本装置中,遮阳部设置在窗框1位于室内的一侧,光强传感器6安装在窗框1位于室外的一侧,当光强传感器6感应到外界光照强度达到设定值时,光强照传感6将信号传递给外部控制器,外部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5转动,驱动电机5驱动转轴转动,进而控制遮光布4之间闭合,实现遮光功能;保温窗设置在窗框1内侧,保温窗内的保温结构能够阻止室内外空气流通,有很好的阻隔作用;保温窗与窗框之间设置的隔音结构能够有效防止室外噪音进入到室内,为人们提供安静舒适的居住办公环境。
32.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一框架2的外侧罩设有外壳7,外壳7固定安装在窗框1上,转轴3伸出第一框架2的一端固接有第一蜗轮8,第一蜗轮8啮合有第一蜗杆9,第一蜗杆9转动连接在外壳7内,第一蜗杆9的底端与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固接,驱动电机5固定安装在外壳7内。
33.外壳7可以保护本装置的第一框架2,防止灰尘落入转轴3与第一框架2的连接处,导致转轴3转动困难,还可以使本装置更加美观。
34.进一步优化方案,转轴3的两端均固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10,两支撑杆10均位于第一框架2内,遮光布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支撑杆10上,遮光布4的中间部位固定在转轴3的外侧壁上。
35.进一步优化方案,保温窗包括第二框架11,保温结构包括开设在第二框架11内侧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一透光玻璃12,第一透光玻璃12的外缘处设有第一挡圈13,第一挡圈13固定安装在第二框架11的内侧壁上,第一挡圈13远离第一透光玻璃1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透光玻璃14,第二透光玻璃14远离第一挡圈13的一侧设有第二挡圈15,第二挡圈15的侧壁与第二透光玻璃14的外缘抵接,第二挡圈15固定安装在第二框架11的内侧壁上。
36.如此设置,第一透光玻璃12以及第二透光玻璃14之间留有间隙,将间隙内的空气抽出,能够有效阻止声音的传播,同时,双层玻璃的设置还能有效的保持室内的温度。
37.进一步优化方案,隔音结构包括周向开设在第二框架11外缘处的角槽,角槽内固定安装有正极磁吸条16,窗框1的内侧壁上周向固定安装有负极磁吸条17,正极磁吸条16与负极磁吸条17相互贴合。第二框架11闭合后,正极磁吸条16与负极磁吸条17吸附贴合,使第二框架11与窗框1之间贴合的更加紧密,起到隔音的作用。
38.进一步优化方案,窗框1的一侧设置有转动腔,转动腔的底端固接有转动电机18,
转动电机18的输出轴上固接有转动杆19,转动杆19转动连接在转动腔内,转动杆19的侧壁上固接有若干l形连接杆20的一端,l形连接杆20远离转动杆19的一端伸出转动腔且与第二框架11的侧壁固接,转动腔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l形连接杆20滑动连接在滑槽内。转动电机18带动转动杆19转动,转动杆19带动l形连接杆20运动,进而带动第二框架11运动,实现保温窗的开合,便于日常通风。
39.进一步优化方案,正极磁吸条16与负极磁吸条17的贴合面呈45度角。正极磁吸条16与负极磁吸条17的贴合面呈45度角设置,能达到更好的隔音效果,同时便于保温窗的开合。
4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1.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