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机的喷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52668发布日期:2022-09-17 09:17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洗机的喷淋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机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清洗机的喷淋系统。


背景技术:

2.清洗机,例如洗碗机,是现代厨房中不可缺少的厨电设备之一,清洗机的普及,有效的降低了家庭成员饭后的劳动强度,大大提升生活的幸福感。目前市面上的洗碗机大多采用底部设置喷淋臂的喷淋形式,通过喷淋臂的转动向上抛洒水柱,从而形成用以清洗餐具的水幕、虽然底部设计喷淋臂的形式能够实现对餐具的冲刷,但是对于目前的双层碗架而言,清洗强度不足。当然也有一部分清洗机采用在中部碗架的底部增设第二个喷淋臂,以期望改善冲洗效果,但是对于一些排列不整齐的餐具,依然兼顾部周全。
3.为此专利号为cn202020515532.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洗碗机的喷淋组件及洗碗机》,在该洗碗机中,在其清洗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喷淋臂,从而形成对餐具上下两侧的交叉冲刷,且在侧壁上设置有辅助喷淋件以增大喷射的面积。如此的喷淋件布局,形成了对餐具更加全面的冲洗。
4.虽然该洗碗机在一定程度上使清洗更加全面,但是辅助喷淋臂的喷淋所覆盖面积有限,清洗系统仍然具有一定的清洗死角。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环绕餐具以清洗全面的清洗机的喷淋系统。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清洗机的喷淋系统,包括上下相对布置的第一喷淋臂和第二喷淋臂,所述第一喷淋臂和第二喷淋臂均被布置成能各自独立地转动,且二者转动轴线均竖向延伸,所述第一喷淋臂和第二喷淋臂之间形成清洗区间;
7.侧喷淋组件,在清洗区间外围环绕布置,包括主喷淋臂和自主喷淋臂两端向同一侧延伸的两个副喷淋臂,所述主喷淋臂和两个副喷淋臂均在邻近清洗区间的一侧开设有侧喷淋孔。
8.为了确保对第一喷淋臂的支撑,该喷淋系统还包括有竖向延伸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布置在清洗区间的旁侧,且其上端向清洗区间内延伸有悬臂,所述第一喷淋臂能转动的连接在悬臂的自由端。
9.为了确保两个喷淋臂能够正常喷射,优选地,所述第一喷淋臂和第二喷淋臂上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一喷淋孔和第二喷淋孔,所述支撑架内部具有进水流道,所述第一喷淋孔和第二喷淋孔均通过该进水流道与清洗机的进水端流体连通。
10.具体地,所述第一喷淋孔开设在第一喷淋臂的顶部,所述第二喷淋孔开设在第二喷淋臂的顶部。
11.为了确保向侧喷淋组件供水,优选地,所述侧喷淋组件还包括有导流主体,所述导
流主体内部中空形成导水流道,所述导水流道的进水端与所述进水流道的出水端流体连通,所述主喷淋臂和两个副喷淋臂均设于该导流主体上且各个侧喷淋孔与导水流道流体连通。
12.具体地,所述导流主体呈u形结构,且具有连接边和自连接边的两端相同一侧延伸的两个侧边,两个所述副喷淋臂分别设于导流主体的两个侧边上,所述主喷淋臂设于导流主体的连接边上且邻近连接边的内侧布置,所述连接边的外侧连接在支撑架上。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清洗机的喷淋系统中,通过上下相对布置的第一喷淋臂和第二喷淋臂限定形成清洗区间以确保对餐具的冲洗,同时在清洗区间的外围具有侧喷淋组件,通过侧喷淋组件中的主喷淋臂和其侧部的两个副喷淋臂配合,能够对清洗区间内的餐具产生半包围的环绕冲洗效果,相比于现有清洗机喷淋臂仅在单一侧壁设置的布局形式,这样环绕分布的布局形式能够覆盖足够的面积,确保不留下任何清洗死角。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喷淋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省略部分结构后第一角度的剖视图;
16.图3为图1省略部分结构后第二角度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8.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清洗机的喷淋系统包括第一喷淋臂1、第二喷淋臂2和侧喷淋组件3。上述的第一喷淋臂1和第二喷淋臂2上下相对布置,第一喷淋臂1和第二喷淋臂2均被布置成能各自独立地转动且二者转动轴线均竖向延伸,第一喷淋臂1和第二喷淋臂2之间形成清洗区间100。
19.上述的侧喷淋组件3在清洗区间100外围环绕布置,包括主喷淋臂31和自主喷淋臂31两端向同一侧延伸的两个副喷淋臂32,主喷淋臂31和两个副喷淋臂32均在邻近清洗区间100的一侧开设有侧喷淋孔30。
20.为了方便侧各个喷淋臂的安装,该清洗机的喷淋系统还包括有竖向延伸的支撑架4,支撑架4布置在清洗区间100的旁侧,且其上端向清洗区间100内延伸有悬臂41,第一喷淋臂1能转动地连接在悬臂41的自由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喷淋臂1和第二喷淋臂 2上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一喷淋孔10和第二喷淋孔20,支撑架4内部具有进水流道40,第一喷淋孔10和第二喷淋孔20均通过该进水流道40与清洗机的进水端流体连通。这里涉及到的第一喷淋臂1和第二喷淋臂2并不局限于仅对清洗区间100进行清洗,其使用场景也可以是针对现有的双层碗架,例如第一喷淋臂1位于上层碗架的底部,而第二喷淋臂2位于下层碗架的底部,这样一来,侧喷淋组件3准确地说是针对下层碗架进行全面冲洗,因此对于喷淋孔而言,上述的且第一喷淋孔10开设在第一喷淋臂1的顶部,第二喷淋孔20开设在第二喷淋臂2的顶部。当然,也可以是整个双层碗架整体位于清洗区间100内,这样侧喷淋组件3就会专门针对整个碗架冲洗,仅需要将第一喷淋臂1 倒置即可,又或者将第一喷淋孔10设计在第一喷淋臂1的底部。本实施例中以针对下层全覆盖清洗为例做以说明,即为上述的第一种情况,图示中也
以此展示。
21.为了确保主喷淋臂31和两个副喷淋臂32的喷射,上述的侧喷淋组件3还包括有导流主体33,导流主体33内部中空形成导水流道330,导水流道330的进水端与进水流道40的出水端流体连通,主喷淋臂31和两个副喷淋臂32均设于该导流主体33上且各个侧喷淋孔30与导水流道330流体连通。具体而言,导流主体33呈u形结构,且具有连接边331和自连接边331的两端相同一侧延伸的两个侧边332,两个副喷淋臂32分别设于导流主体33的两个侧边332上,主喷淋臂31设于导流主体33的连接边331上且邻近连接边331的内侧布置,连接边331的外侧连接在支撑架4上。
22.本实用新型所称的“流体连通”是指两个部件或部位(以下统一分别称为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流体(气体、液体或两者的混合)能从第一部位沿着流动路径流动或/和被运送到第二部位,可以是所述的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直接相连通,也可以是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三者间接连通,该第三者可以是诸如管道、通道、导管、导流件、孔、槽等流体通道、也可以是允许流体流过的腔室或以上组合。
23.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