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睡枕及高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41293发布日期:2022-10-05 05:1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睡枕及高枕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枕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睡枕及高枕。


背景技术:

2.枕头,一种睡眠工具。一般认为,枕头是人们为睡眠舒适而采用的填充物。
3.目前,睡眠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人们对枕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枕头不仅要能支撑颈部,更要能辅助提高睡眠质量。
4.而传统的枕头大多考虑软硬度和舒适度,功能性方面研究的较少,亟需进一步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睡枕及高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枕头功能性不足的问题,实现改善使用者的睡眠质量的效果。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睡枕,所述睡枕正面包括位于中心的头部支撑区、分别位于所述头部支撑区左右两侧的脸部支撑区、分别位于上下两侧的颈椎支撑区,所述头部支撑区向内凹陷,所述脸部支撑区向外隆起。
7.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中间为脑窝头部支撑区,根据人体头部曲线设计,下陷弧度,防止头部局部压力点集中,均匀分散压力,有效支撑住头部并起到一定的固定睡姿的作用;左右为侧睡脸部支撑区,高度高于头部支撑区,形成高低差,两侧给脸部提供很好的支撑,侧睡翻身时能柔软撑住面部,防止落枕或侧翻。该睡枕中间低两边高的睡眠仓式结构,能提供沉浸式的睡眠,躺下时给头部和颈部足够的包裹弧度,安稳睡眠防止惊醒,疏散压力,有效改善睡眠质量。
8.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本技术可进一步改进,具体如下:
9.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颈椎支撑区包括位于所述睡枕正面上侧的上颈椎支撑区和位于所述睡枕正面下侧的下颈椎支撑区,所述上颈椎支撑区和所述下颈椎支撑区的外周缘均向内凹陷,所述上颈椎支撑区外周缘的内凹曲率小于下颈椎支撑区外周缘的内凹曲率。上部内凹曲率小,下部内凹曲率大,可根据自己的肩颈身形或睡眠喜好灵活切换睡枕方向,相较于头部凹陷,颈部呈凸起设计,和头部凹陷设计形成高低差,保护颈椎自然的生理弯曲。
10.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睡枕在下颈椎支撑区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出护肩支撑区。睡枕下面两端为护肩支撑区,支撑保护肩部,不会因无法翻身造成循环不畅,无论仰睡还是侧睡左右翻身,以一定的弧度支撑肩部,辅助舒眠过程中能稳定住睡姿,与其他支撑区协同,始终保持头肩颈部保持自然的生理弧度曲线。
11.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头部支撑区及脸部支撑区间隔开设有若干通孔。由上自下设置通孔结构贯穿枕头内部,枕头形成开放式气孔结构,促进气流循环,加大空气流通,枕头采用发泡结构结合上下通孔,实现空气在枕内的流通,有效防止细菌和霉菌
的滋生,长时间保持更加清爽的睡眠环境和睡眠温度,透气不闷热。
12.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睡枕背面开设有凹槽。睡枕的底部开设较浅凹槽,可提供空间方便植入不同功能,或与其他材料结合,比如增加其他外置结构,如气囊、智能芯片等,或增加其他材料复合,如薄乳胶片垫层、海绵、羽绒、荞麦等。
13.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高枕,所述高枕包括两个如前述的睡枕,两个所述睡枕背面相对设置。
14.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单个睡枕单独使用可作为低枕,枕头底部为平面,两个睡枕上下组合可拼接高枕,枕头过高时颈椎前倾容易头疼头晕,枕头过低时容易打鼾,高低自由组合,适应不同客户需要。
15.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6.1.该睡枕中间低两边高的睡眠仓式结构,能提供沉浸式的睡眠,躺下时给头部和颈部足够的包裹弧度,安稳睡眠防止惊醒,疏散压力,有效改善睡眠质量;
17.2.该睡枕的上颈椎支撑区内凹曲率小,下颈椎支撑区内凹曲率大,可根据自己的肩颈身形或睡眠喜好灵活切换睡枕方向,相较于头部凹陷,颈部呈凸起设计,和头部凹陷设计形成高低差,保护颈椎自然的生理弯曲;
18.3.该睡枕的头部支撑区、脸部支撑区、颈椎支撑区及护肩支撑区按人体工学六大分区设计,满足不同睡姿,有效承托肩颈放松头部,颈部承托满满不悬空,避免因颈椎悬空引起的酸胀疼痛,有效改善睡眠质量。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图3中沿a-a的截面示意图;
24.图5为图3中沿b-b的截面示意图。
25.其中,1.头部支撑区、2.脸部支撑区、3.上颈椎支撑区、4.下颈椎支撑区、5.护肩支撑区、6.通孔、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27.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外周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
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实用新型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31.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睡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枕头功能性不足的问题,实现改善使用者的睡眠质量的效果。
32.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33.实施例1:
34.如图1-5所示,一种睡枕,睡枕正面包括位于中心的头部支撑区1、分别位于头部支撑区1左右两侧的脸部支撑区2、位于睡枕正面上侧的上颈椎支撑区3、位于睡枕正面下侧的下颈椎支撑区4和位于下颈椎支撑区4两侧的护肩支撑区5。头部支撑区1向内凹陷,脸部支撑区2向外隆起,上颈椎支撑区3和下颈椎支撑区4的外周缘均向内凹陷,上颈椎支撑区3外周缘的内凹曲率小于下颈椎支撑区4外周缘的内凹曲率。睡枕在头部支撑区1及脸部支撑区2间隔开设有多个贯穿的通孔6,睡枕背面开设有凹槽7。
35.上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36.1.该睡枕中间低两边高的睡眠仓式结构,能提供沉浸式的睡眠,躺下时给头部和颈部足够的包裹弧度,安稳睡眠防止惊醒,疏散压力,有效改善睡眠质量;
37.2.该睡枕的上颈椎支撑区内凹曲率小,下颈椎支撑区内凹曲率大,可根据自己的肩颈身形或睡眠喜好灵活切换睡枕方向,相较于头部凹陷,颈部呈凸起设计,和头部凹陷设计形成高低差,保护颈椎自然的生理弯曲;
38.3.该睡枕的头部支撑区、脸部支撑区、颈椎支撑区及护肩支撑区按人体工学六大分区设计,满足不同睡姿,有效承托肩颈放松头部,颈部承托满满不悬空,避免因颈椎悬空引起的酸胀疼痛,有效改善睡眠质量。
39.实施例2:
40.一种高枕,所述高枕包括两个如实施例1所述的睡枕,两个睡枕背面相对设置。
41.睡枕整体是对称结构,两个睡枕上下组合之后,依然是管穿孔结构,由上到下通孔,组合之后依然保持很好的透气性。
42.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
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