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效率高的烹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16825发布日期:2022-09-23 21:24阅读:72来源:国知局
加热效率高的烹饪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耗少、不容易损坏的加热效率高的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2.烹饪装置,通常是通过产生大量的热并将热量传递到放入其内的食物,达到烹饪食物的目的。
3.ptc加热单元,被大量用到烹饪装置上,作为加热装置,产生热量。
4.但是,申请人发现,现有采用ptc加热单元的烹饪装置,通常存在结构复杂、零部件多,热量在传递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被零部件吸收,不仅导致食物获得的热量比例较低,而且零部件吸收的热量会对零部件产生不良影响,使得零部件工作不正常,并且会大大缩短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效率高的烹饪装置,这种加热效率高的烹饪装置能够简化内部结构,减少零部件数量,减少了热量的损耗。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加热效率高的烹饪装置,包括圆筒形侧壳、底壳、金属内锅、控制装置、加热装置,圆筒形侧壳、底壳组装成外壳体,金属内锅安装在外壳体内,控制装置、加热装置分别安装在外壳体内并且控制装置、加热装置位于金属内锅与外壳体之间的空间内,控制装置与加热装置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金属压板、第一金属压板安装架、第二金属压板安装架、ptc加热单元、第一螺钉,第一金属压板安装架、第二金属压板安装架分别安装在金属内锅的外底面上,第二金属压板安装架具有一个插槽,ptc加热单元放置在金属内锅的外底面上并且ptc加热单元位于第一金属压板安装架、第二金属压板安装架之间,金属压板一端具有定位片,金属压板另一端具有插片,定位片开有通孔,金属压板的插片插入第二金属压板安装架的插槽,金属压板的定位片放置在第一金属压板安装架上,第一螺钉穿过定位片的通孔并与第一金属压板安装架螺纹连接,将金属压板的定位片紧紧固定到第一金属压板安装架上,使得金属压板将ptc加热单元紧紧压到金属内锅的外底面上。由于采用金属压板将ptc加热单元压到金属内锅的外底面上,因此ptc加热单元产生的热量能够直接传递给金属内锅,有效地减少了传递过程中热量的损失,而且烹饪装置尽可能减少了零部件,有效地减少了过多零部件占用金属内锅与外壳体之间的空间,进一步减少了热量的损耗,有效地降低了零部件长期受热后损坏导致烹饪装置无法正常工作的概率。
7.较优的方案,所述金属内锅顶端开口具有向外翻的卷边,金属内锅的卷边悬挂在圆筒形侧壳顶端开口上,控制装置安装在圆筒形侧壳内侧壁上。
8.较优的方案,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顶盖,顶盖放置在圆筒形侧壳顶端开口上将金属内锅顶端开口罩住。
9.较优的方案,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两个底壳安装架、两根第二螺钉,两个底壳安装
架分别安装在金属内锅的外底面上,底壳具有两个螺钉定位槽,两根第二螺钉、两个螺钉定位槽、两个底壳安装架三者一一对应,各第二螺钉分别穿过底壳的对应螺钉定位槽并与对应的固定到底壳安装架螺纹连接,从而将底壳固定到两个底壳安装架上。
10.较优的方案,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sm公插头、两条电线,两条电线两端分别连接ptc加热单元、sm公插头,所述控制装置具有与sm公插头对应的sm母插头,所述sm公插头插入sm母插头。采用sm公插头、sm母插头的配合结构,有利于ptc加热单元的安装、拆卸、维修、更换。
11.较优的方案,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电源线、电源插头,电源线两端分别连接控制装置、电源插头。当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后,控制装置就连通电源,开始工作。
12.更优的方案,所述控制装置为mcu控制电路。
13.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对烹饪装置的结构进行了简化,大大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使得ptc加热单元产生的热量,能够直接传递给金属内锅,有效地减少了传递过程中热量的损失,而且烹饪装置大幅减少了零部件,有效地减少了过多零部件占用金属内锅与外壳体之间的空间,进一步减少了热量的损耗,因此加热效率高,而且有效地降低了零部件长期受热后损坏导致烹饪装置无法正常工作的概率,不容易损坏。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底面朝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图2的零件分解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加热效率高的烹饪装置,包括圆筒形侧壳1、底壳2、金属内锅3、控制装置4、加热装置5,圆筒形侧壳1、底壳2组装成外壳体,金属内锅3安装在外壳体内,控制装置4、加热装置5分别安装在外壳体内并且控制装置4、加热装置5位于金属内锅3与外壳体之间的空间内,控制装置4与加热装置5电连接。所述加热装置5包括金属压板501、第一金属压板安装架502、第二金属压板安装架503、ptc加热单元504、第一螺钉505,第一金属压板安装架502、第二金属压板安装架503分别安装在金属内锅3的外底面302上,第二金属压板安装架503具有一个插槽5031,ptc加热单元504放置在金属内锅3的外底面302上并且ptc加热单元504位于第一金属压板安装架502、第二金属压板安装架503之间,金属压板501一端具有定位片5011,金属压板501另一端具有插片5012,定位片5011开有通孔,金属压板501的插片5012插入第二金属压板安装架503的插槽5031,金属压板501的定位片5011放置在第一金属压板安装架502上,第一螺钉505穿过定位片5011的通孔并与第一金属压板安装架502螺纹连接,将金属压板501的定位片5011紧紧固定到第一金属压板安装架502上,使得金属压板501将ptc加热单元504紧紧压到金属内锅3的外底面302上。由于采用金属压板501将ptc加热单元504压到金属内锅3的外底面302上,因此ptc加热单元504产生的热量能够直接传递给金属内锅3,有效地减少了传递过程中热量的损失,而且烹饪装置尽可能减少了零部件,有效地减少了过多零部件占用金属内锅3与外壳体之间的空间,进一步
减少了热量的损耗,有效地降低了零部件长期受热后损坏导致烹饪装置无法正常工作的概率。尤其是其中直接接触ptc加热单元504的金属压板501,由于金属压板501一端固定,另一端则采用插片5012与第二金属压板安装架503的插槽5031插合,因此受热膨胀时,插片5012可相对插槽5031运动,不容易损坏。
19.如图3所示,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所述金属内锅3顶端开口具有向外翻的卷边301,金属内锅3的卷边301悬挂在圆筒形侧壳1顶端开口上,控制装置4安装在圆筒形侧壳1内侧壁上。
20.如图4所示,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顶盖6,顶盖6放置在圆筒形侧壳1顶端开口上并将金属内锅3顶端开口罩住。
21.如图4所示,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两个底壳安装架7、两根第二螺钉8,两个底壳安装架7分别安装在金属内锅3的外底面302上,底壳2具有两个螺钉定位槽201,两根第二螺钉8、两个螺钉定位槽201、两个底壳安装架7三者一一对应,各第二螺钉8分别穿过底壳2的对应螺钉定位槽201并与对应的固定到底壳安装架7螺纹连接,从而将底壳2固定到两个底壳安装架7上。需要注意的是,图4的剖视图看不到加热装置5中,除了金属压板501、ptc加热单元504以外的其它部件,不代表该实施例没有这些部件,该实施例与图1-3的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多了顶盖6、两个底壳安装架7、两根第二螺钉8。
22.如图3所示,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所述加热装置5还包括sm公插头505、两条电线506,两条电线506两端分别连接ptc加热单元504、sm公插头505,所述控制装置4具有与sm公插头505对应的sm母插头(图中看不见),所述sm公插头505插入sm母插头。采用sm公插头505、sm母插头的配合结构,有利于ptc加热单元504的安装、拆卸、维修、更换。在其它可选择的实施例中,sm公插头、sm母插头也可以采用jst公插头、jst母插头或者其它类似的子母插头组合代替,生产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
23.如图1、2所示,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电源线9、电源插头10,电源线9两端分别连接控制装置4、电源插头10。当电源插头10插入电源插座后,控制装置4就连通电源,开始工作。
24.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所述控制装置4为mcu控制电路。控制装置4也可以采用其它本领域常用的控制装置。
25.由于热效率高,因此烹饪装置能够快速对金属内锅3内的食物加热,加热效果好,而且烹饪装置不容易损坏。
26.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