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器具用可拆组合式垃圾引导通道及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27961发布日期:2023-01-04 09:23阅读:31来源:国知局
清洁器具用可拆组合式垃圾引导通道及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器具用可拆组合式垃圾引导通道及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地面清洁器,通常归集为以吸尘器为代表的气尘环流技术和以滚筒式洗地机为代表的水尘环流技术两个分支。但吸尘器由于其工作原理的限制,使其无法清理牢固贴附在地面的一些垃圾和污渍。“水尘环流”洗地机,通过电机的运行带动清洁筒擦拭地面,清洁筒通常采用海绵筒结构,同时地面清洁器内也会配备供水系统和水槽,对清洁筒进行清洗,从而完美地实现对地面的清洁。为了清洗清洁筒,通常会设置与供水系统连通的封闭清洗空间来清洗局部滚筒,提供清水用来清洗清洁筒,然后再把清洗完清洁筒的污水抽走。
3.该地面清洁器通常在清洁滚筒后设有一端可与地面接触另一端环抱清洁滚筒的一体式垃圾引导条,便于在清洁滚筒作用下将垃圾运送到垃圾盒内,该一体式垃圾引导条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在铲条垃圾停留,避免有局部的垃圾沉积现象。目前市面上地面清洁器的一体式垃圾引导条通常与壳体之间通过胶水固定或与壳体通过二次成型技术与壳体形成一体结构,然后与清洁滚筒的相应弧面共同形成垃圾引导通道。然而这种一体式垃圾引导条由于采用单一材质制造,细颗粒垃圾在垃圾引导通道受到的摩擦力一直是相对恒定的,容易在垃圾引导通道中产沉积不易被疏导到垃圾盒中。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洁器具用可拆组合式垃圾引导通道,使垃圾引导通道中具有两段以上的不同摩擦力的弧面,摩擦力大的一段更有利于细颗粒垃圾堆积成中等颗粒垃圾,摩擦力小的一段更有利于借助清洁滚筒的惯性让中等颗粒垃圾在垃圾通道中快速流转。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洁器具用可拆组合式垃圾引导通道,包括由铲条支架和与铲条支架连接的铲条本体组成的铲条结构,以及将铲条支架固定于清洁器具壳体的可拆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铲条本体和可拆固定组件的部分表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垃圾引导弧面。
6.进一步的,所述垃圾引导弧面包括至少两段弧面,其中,所述铲条本体表面包括的摩擦段形成一段垃圾引导弧面;所述可拆固定组件表面包括的滑动段形成一段垃圾引导弧面。
7.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固定组件表面还包括抛离段,该抛离段形成一段垃圾引导弧面。
8.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件、压板,其中固定件包括一与清洁滚筒相配合的弧面及与滚刷组件配合的引导面。
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设有形成所述滑动段的弧面,所述弧面一端设有与铲条本
体活动连接的抵接面,所述弧面另一端设有与滚刷组件配合的引导面,所述弧面与所述引导面相交形成分流尖。
10.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件、压板、双面引导条,其中双面引导条包括一与清洁滚筒相配合的弧面及与滚刷组件配合的弧面。
11.进一步的,所述双面引导条设有形成所述滑动段的弧面,所述弧面一端设有与铲条本体活动连接的抵接面,所述弧面另一端设有与滚刷组件配合的引导面,所述弧面与所述引导面相交形成分流尖。
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顶面为与清洁器壳体底面平行的平面,该平面上设有多个滑槽,所述双面引导条通过该多个滑槽滑动抵接在固定件顶部上。
13.进一步的,所述铲条支架包括分别设置在铲条支架两个相对面上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部成直角状,所述压板上设置有限位台阶,第一限位部与限位台阶相吻合抵接。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部成钝角状。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洁装置,包括清洁头,该清洁头设有壳体和设于壳体的清洁滚筒、对清洁滚筒表面清扫的清扫刷,清洁装置还设有一种清洁器具用可拆组合式垃圾引导通道,包括由铲条支架和与铲条支架连接的铲条本体组成的铲条结构,以及将铲条支架固定于清洁器具壳体的可拆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铲条本体和可拆固定组件的部分表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垃圾引导弧面。
17.进一步的,所述垃圾引导弧面包括至少两段弧面,其中,所述铲条本体表面包括的摩擦段形成一段垃圾引导弧面;所述可拆固定组件表面包括的滑动段形成一段垃圾引导弧面。
18.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固定组件表面还包括抛离段,该抛离段形成一段垃圾引导弧面。
19.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件、压板,其中固定件包括一与清洁滚筒相配合的弧面及与滚刷组件配合的引导面。
2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设有形成所述滑动段的弧面,所述弧面一端设有与铲条本体活动连接的抵接面,所述弧面另一端设有与滚刷组件配合的引导面,所述弧面与所述引导面相交形成分流尖。
21.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件、压板、双面引导条,其中双面引导条包括一与清洁滚筒相配合的弧面及与滚刷组件配合的弧面。
22.进一步的,所述双面引导条设有形成所述滑动段的弧面,所述弧面一端设有与铲条本体活动连接的抵接面,所述弧面另一端设有与滚刷组件配合的引导面,所述弧面与所述引导面相交形成分流尖。
2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顶面为与清洁器壳体底面平行的平面,该平面上设有多个滑槽,所述双面引导条通过该多个滑槽滑动抵接在固定件顶部上。
24.进一步的,所述铲条支架包括分别设置在铲条支架两个相对面上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
2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部成直角状,所述压板上设置有限位台阶,第一限位部与
限位台阶相吻合抵接。
2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部成钝角状。
27.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清洁器具用可拆组合式垃圾引导通道,包括由铲条支架和与铲条支架连接的铲条本体组成的铲条结构,以及将铲条支架固定于清洁器具壳体的可拆固定组件,铲条本体和可拆固定组件的部分表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垃圾导弧面,垃圾引导通道中具有两段以上的不同摩擦力的弧面,摩擦力大的一段更有利于细颗粒垃圾堆积成中等颗粒垃圾,摩擦力小的一段更有利于借助清洁滚筒的惯性让中等颗粒垃圾在垃圾通道中快速流转,组合式垃圾引导通道结构简单固定可靠,且拆卸也方便。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描述中的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清洁装置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实施例一的图1中a-a方向剖视图。
31.图3为实施例一的图2中b部分结构放大图。
32.图4为实施例一的图3结构分解示意图。
33.图5为实施例二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34.图6为实施例二的另一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35.图7为实施例三的图1中a-a方向剖视图。
36.图8为实施例三的图7中c部分结构放大图。
37.图9为实施例三的图8结构分解示意图。
38.图10为实施例四的图1中a-a方向剖视图。
39.图11为实施例四的图10中d部分结构放大图。
40.图12为实施例三的图11结构分解示意图。
41.附图标记:
42.壳体1、铲条2、固定件3、压板4、螺栓5、双面引导条6、辅助轮7、双面引导条8、滑槽9、
43.铲条本体20、铲条支架21、第一固定部22、第二固定部23、装饰板25、装饰板26、铲条部201、铲条本体抵接面202、
44.第一限位部211、第二限位部212、第三限位部213、延伸部215、限位豁口216、第一限位凸部217、径向支撑面218、径向支撑面219、
45.双面引导条本体60、双面引导条支架61、分流尖601、抵接面602、支撑尖611、滑动突起612、支撑斜面613、
46.滑槽31、限位斜面32、分流尖33、抵接面34、横向滑槽35、限位滑槽36、
47.限位台阶41、抵接台阶42、槽43、
48.双面引导条本体80、双面引导条支架81、引导部83、
49.分流尖801、双面引导条支架支撑件811。
50.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5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出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2.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描述,所有方向性指示的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明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仅用于解释在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当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可能随之改变。
53.此外,本实用新型中序数词,如“第一”、“第二”等描述仅用于区分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示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和至少一个该技术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即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体的限定外;“至少一个”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及上。
5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既可以是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固定,也可以是部件之间存在物理上固定连接,既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结构;既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信号连接;既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或部件间接相连;既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也可以是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说明书另有明确的限定,可作其他理解时不能实现相应的功能或效果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5.本实用新型如有涉及的控制器、控制电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的控制技术或单元,如控制器的控制电路可以由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采用现有,如简单编程即可实现。涉及与硬件配合实现控制结果的软件或程序,如说明未作详细说明表示涉及的软件或程序控制过程,则属于采用现有技术或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常规技术。电源也采用所述属本领域现有技术,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实用新型技术点在于对机械装置改进,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说明具体的电路控制关系和电路连接。
56.本实用新型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本实用新型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5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5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洁器具用可拆组合式垃圾引导通道,垃圾引导通道中具有两段以上的不同摩擦力的弧面,摩擦力大的一段更有利于细颗粒垃圾堆积成中等颗粒垃圾,摩擦力小的一段更有利于借助清洁滚筒的惯性让中等颗粒垃圾在垃圾通道中快速流转,组合式垃圾引导通道结构简单固定可靠,且拆卸也方便。
59.实施例一:
60.如图1-图4所示,一种清洁器具用可拆组合式垃圾引导通道,包括壳体1、铲条2和可拆固定组件,铲条2包括铲条支架21和铲条本体20,可拆固定组件将铲条支架固定于清洁器具壳体上,可拆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件3、压板4、螺栓5和双面引导条6,双面引导条包括双面引导条本体60和双面引导条支架61,铲条本体和双面引导条本体朝向清洁滚筒的表面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垃圾导弧面。
61.如图3-图4所示,双面引导条本体60包覆于双面引导条支架61表面,双面引导条支架61可推拉式滑动连接于固定件3顶面的滑动槽31上,双面引导条支架61的支撑斜面613和固定件3侧面的限位斜面32可滑动抵接。为实现压板4与固定件3固定连接,固定件3设有螺纹孔,压板4上设有对应的带倒角的通孔,装配时使压板4的带倒角的通孔与固定件3的螺丝孔对准,然后将螺栓5穿过上述通孔后与螺纹孔进行锁紧即可,锁紧后在由于滑槽31、限位斜面32的设计,使固定件3与双面引导条6之间可以滑动。双面引导条本体60朝下的一端设有抵接面602,铲条本体20包覆于铲条支架21表面,铲条本体上部设有与清洁滚筒表面相垂直的铲条本体抵接面202,抵接面602和铲条本体抵接面202可滑动的抵接。双面引导条本体60与清洁滚筒对应弧面末端还设有一个和滚刷组件向适应的弧面,双面引导条本体60与清洁滚筒对应弧面和双面引导条本体60与滚刷组件向适应的弧面的交点为分流尖601。中等颗粒垃圾在清洁滚筒的作用下越过分流尖601之后就会被迎面而来的滚刷组件继续刷入滚刷弧面中,最终在滚刷组件提供的动量的作用下沿滚刷弧面呈抛物线状落入垃圾盒中。
62.铲条支架21设有第一固定部211和与第一固定部处于相对面的第二固定部212,其中第一固定部211为与压板4的限位部41配合的呈直角状的突起,第二固定部212与双面引导条本体抵接面602旁边的凹面可滑动的抵接,第一固定部211下部设有限位豁口216,限位豁口216与压板4的抵接台阶42配合固定,限位豁口216下部铲条支架还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一限位凸部217,第一限位凸部217呈直角状并与压板4的抵接台阶42下部的凹部直角槽配合。双面引导条和压板都连接在固定件上时,双面引导条下端多面组合成的端面、压板4的限位部41、压板4的抵接台阶42共同形成可让铲条支架推拉双向滑动的滑槽。
63.本实施例中,在第一限位凸部217上不设螺丝孔,对应的可在压板上设有一插槽,第一限位凸部217插入插槽实现铲条与压板之间的活动连接。
64.根据需要,铲条支架还设有延伸部215,可以增强铲条本体20的强度。
65.如图4所示,为了实现铲条2与双面引导条6及压板4的可推拉式滑动连接,所述铲条支架21上设有限位豁口216、第一限位部211、第二限位部212,对应的,压板4上开设有与限位豁口216配合的抵接台阶42,滑槽31靠近铲条2的一延伸端开设有与第三限位部213配合的限位斜面32,压板4上设有与第一限位部211配合的限位台阶41,压板4上还设有与限位豁口216配合的抵接台阶42。第一限位部211、第二限位部212分别设置在铲条支架21的两个相对的面上,第一限位部211设置成直角状,第二限位部设置成钝角状,当铲条本体20的弧面受到卷入大颗粒垃圾而产生的冲击时,第二限位部设置成钝角状的设计更容易消纳冲击
力并平缓的传递给铲条支架21,第一限位部211设置成直角状的设计更容易将由铲条本体传递过来的冲击力直接的传递给压板4,由于铲条支架21和压板4都由硬质材料制成,直角状的设计可以承受更大的冲击力。
66.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配合铲条2与压板4配合更紧密,所述限位豁口216呈勾形,在勾形的尖部位置切出第一斜面,勾形的根部为直角,对应的抵接台阶42与之对应的端面也开设有第二斜面,抵接台阶42勾形根部为直角,当将限位豁口216与抵接台阶42配合时,第一斜面刚好与第二斜面紧密配合,当为斜面配合时其配合度要高于二直角的配合紧密度;以上铲条各限位结构的配合设计使得铲条、压板之间配合更加紧密,在实现铲条可拆卸设置的同时,铲条和压板之间相接触的曲折表面更加有利于当铲条弧面侧受到冲击时更好的利用相接触的曲折表面中的各小块面积的支撑来消纳冲击。
67.为实现压板4、双面引导条6与铲条2三者之间形成自抵接台阶42下部的凹部直角槽起至双面引导条6的抵接面602止的沿压板4、双面引导条6外表面逆时针方向形成的供铲条2可抽拉式滑动的滑道(图中未标出),所述固定件3设有螺纹孔,压板4上设有对应的带倒角的通孔,装配时,使压板4的带倒角的通孔与固定件3的螺丝孔对准,然后将螺栓5穿过上述通孔后与螺纹孔进行锁紧即可。
68.如图1所示,所述滑道(图中未标出)沿清洁器具长度方向延伸,滑道于清洁器具侧面设有一开口,或固定件3及压板4连接固定后在长度方向两侧面各形成一开口,装配铲条2时,将铲条支架21从清洁器具侧面开口处滑入滑道内,即可实现铲条2的可拆卸滑动连接。为了美观,在清洁器具侧面设置有遮挡滑道的装饰板25。可选的,装饰板25固定连接铲条2的一端,更换铲条2时可直接抠出装饰板25,顺势向外抽拉即可抽出整个铲条2。可选的,装饰板25仅仅盖在安装到位的铲条2在清洁器具侧面表面,更换铲条2时,先扣下装饰板25,然后再从侧面抽出整个铲条2。可选的,装饰板25固定连双面引导条6的一端,更换双面引导条6时可直接抠出装饰板25,顺势向外抽拉即可抽出整个双面引导条6。可选的,装饰板25仅仅盖在安装到位的双面引导条6在清洁器具侧面表面,更换双面引导条6时,先扣下装饰板25,然后再从侧面抽出整个双面引导条6。
69.在本实施例中,铲条本体20、双面引导条本体60与清洁滚筒相对的两弧面以及清洁滚筒的相应表面共同形成完整的垃圾引导通道,铲条2包括铲条支架21与铲条本体20两部分,其中因铲条支架21需要实现与压板4之间的活动连接,且为铲条本体20提供一定的支撑力,铲条支架21设计为为硬质材料,铲条本体20作为垃圾导引机构,直接与地面接触而清除地面垃圾,为提高其与地面的摩擦力而达到效果更佳的清洁效果,铲条本体20设计为软质材质,如硅胶等。
70.如图4所示,所述铲条支架21的第二固定部23还设有延伸部215,铲条本体朝对应延伸部215的方向延伸设有一铲条部201,所述铲条部设计为清洁器具海绵滚筒的让位面,铲条部的弧度与壳体1中放置海绵滚筒的弧形面相适应。
71.本实施例中,所述铲条支架21与铲条本体20向连接的一端还设有径向支撑面218和切向支撑面219。在用户使用清洁器时,当大颗粒垃圾进入到由清洁滚筒表面和铲条2以及固定件3之间形成的垃圾通道时,径向支撑面218可以对铲条本体20在清洁滚筒的径向承受更大的支撑力;当大颗粒垃圾刚刚被铲起还未进入到由清洁滚筒表面和铲条2以及固定件3之间形成的垃圾通道时,切向支撑面219可以对铲条本体20在清洁滚筒的切向承受更大
的支撑力。
72.在铲条2的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先用硬质材料射出成型铲条支架21,然后再将硬质铲条支架21放入模腔中继续在铲条支架21的径向支撑面218和切向支撑面219继续射出成型软质材料的铲条本体20,由于模腔温度控制、模腔压力保持等工艺参数在射出成型装备上的稳定性问题,往往批量生产中铲条本体20会“漫过”铲条支架21的径向支撑面218和切向支撑面219,只要“漫过”的铲条本体20不延申至铲条支架21的第一限位部211和第三限位部213,就不影响铲条支架21和固定件3及压板4之间的配合。这种铲条本体20与铲条支架21通过在径向支撑面218上和切向支撑面219上的二次成型设计,可以降低对相应的制造模具、射出成型装备的工艺精度,可以提升铲条2的兼容性和可制造性。
73.在本实施例中,各斜面与水平面夹角均设计为30-60度。所述铲条2与压板4以及铲条2与双面引导条6之间多平面活动连接,这样在铲条2受力时,更容易在水平及垂直方向实现作用力传递,使得铲条更加紧固。
74.为防止铲条2从滑道中脱落,在铲条支架21上开设有限位槽及卡槽(图中未示出),对应的在所述滑道内设有与限位槽对应的突起(图中未示出)及与卡槽对应卡口(图中未示出),铲条支架21上的限位槽和滑道内的突起的数量为多个,铲条支架21上的卡槽和滑道内的卡口的数量为各一个,铲条2滑入滑道的过程中限位槽依次滑过各个突起,直至每一个限位槽和对应的突起完全重合,可以提醒用户铲条进入滑道的深度,也可以防止使用过程中铲条2在滑道中横向串动。将铲条2滑入滑道内后,铲条支架21上的卡槽与滑道内的卡口位置完全对应,形成一通槽(图中未示出),此时在壳体1的外端对应上述通槽的位置设有一滑钮(图中未示出),所述滑钮一端设于壳体1的外表面,另一端穿过上述通槽将铲条2锁定于所述滑道内,当需要铲条损坏需要更换时,只需要推动滑钮,使滑钮退出通槽内,将铲条2从滑道内滑出更换即可。
75.本实施例中,铲条本体和双面引导条本体朝向清洁滚筒的表面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垃圾导弧面,垃圾引导通道中具有两段以上的不同摩擦力的弧面,摩擦力大的一段更有利于细颗粒垃圾堆积成中等颗粒垃圾,摩擦力小的一段更有利于借助清洁滚筒的惯性让中等颗粒垃圾在垃圾通道中快速流转,组合式垃圾引导通道结构简单固定可靠,且拆卸也方便。
76.实施例二:
77.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对实施例一中第一限位部211、限位豁口216、第一限位凸部217做适当的变形,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第一限位部211为锐角且第一限位部211的下缘向下倾斜,限位豁口216的下表面也向下倾斜且倾斜的程度要大于第一限位部211的下缘的倾斜程度,第一限位凸部217的尖部下表面设有弧形倒角,第一限位凸部217的尖部上表面设有斜面,这样方便将铲条支架21卡入滑道时可以自上而下压入,压入的过程中,第一限位凸部217尖部下表面的弧形倒角沿着抵接台阶42的向外倾斜的表面下滑通过后利用铲条支架21的弹性可以将第一限位凸部217牢牢的卡住槽43。取出铲条2时,第一限位凸部217的尖部上表面斜面在槽43的倾斜上表面滑动,利用铲条支架21的弹性可以将第一限位凸部217向上滑出槽43,当然这种“非滑动”方式的“扳动”取出铲条2的同时,也顺势以“扳动”的方式可以取出双面引导条6。
78.为实现铲条支架与压板与固定件的紧密性固定配合,将压板限位台阶41、抵接台
阶42与限位豁口216接触的水平及垂直端面的交叉点设计为斜面,对应的限位豁口216水平及垂直端面的交叉点也设计为斜面。
79.本实施例中,铲条2既可以从清洁器具侧面设有一开口侧向抽出,还可以在拆卸了清洁滚筒后在第一限位凸部217向上用力将铲条从滑道上分离开,从而取出铲条2。
80.如图6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形设计,在铲条支架21上直接省略限位豁口216、第一限位凸部217,这样铲条支架21和压板4之间就仅靠第一固定部211和带了倒角的抵接台阶42配合,双面引导条6和固定件3之间的配合增加了一道水平方向设置的横向滑槽35。在滑动取下了双面引导条6之后,同样可以用“扳动”的方式取出铲条2。
81.实施例三:
82.如图7-图9所示,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不同的是,在实施例三中,铲条2的弧面、固定件3的弧面以及清洁滚筒对应弧面形成完整垃圾引导通道,铲条2的弧面为铲条本体外表面形成的弧面,铲条2的弧面、固定件3的弧面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弧面,垃圾引导通道包括由铲条2的弧面形成的摩擦段和由固定件3的弧面形成的滑动段。细颗粒垃圾先被铲条2铲入垃圾通道中,在铲条2表面受到的摩擦力较大,在清洁滚筒的作用下在铲条表面沿垃圾引导通道继续向上滚动,当细颗粒垃圾通过了铲条2和固定件3的接缝处之后,在固定件3表面受到的摩擦力较小,在清洁滚筒的作用下在继续在固定件3的弧面向上滑动。在垃圾引导通道的摩擦段,更需要的是把从细颗粒垃圾从地面铲起后不断在摩擦段的表面摩擦累积和剥离尽可能形成中等颗粒的垃圾,在通过了铲条2和固定件3的接缝处之后,在垃圾引导通道的滑动段,中等颗粒的垃圾由于同时受到清洁滚筒和重力的双重作用,更需要利用中等颗粒的垃圾的惯性快速在滑动段被甩起以降低清洁滚筒运行的功耗。
83.如图图9所示,固定件3与清洁滚筒对应弧面起始端设有抵接面34,抵接面34和铲条本体抵接面202可滑动的抵接。固定件3与清洁滚筒对应弧面末端还设有一个和滚刷组件向适应的弧面,固定件3与清洁滚筒对应弧面和固定件3与滚刷组件向适应的弧面的交点为分流尖33。中等颗粒垃圾在清洁滚筒的作用下越过分流尖33之后就会被迎面而来的滚刷组件继续刷入滚刷弧面中,最终在滚刷组件提供的动量的作用下沿滚刷弧面呈抛物线状落入垃圾盒中。
84.如图8所示,为实现压板4与固定件3固定连接且在二者之间形成供铲条2可推拉式滑动的滑道9。
85.如图9所示,为了实现铲条2与固定件3及压板4的可推拉式滑动连接,所述铲条支架21上还设有第三限位部213,对应的,所述固定件3上开设有与第三限位部213配合的滑槽31。第三限位部213呈台阶状设计,对应的限位斜面32也呈与之匹配的台阶状结构,以上铲条各限位结构的配合设计使得铲条、固定件、压板之间配合更加紧密,在实现铲条可拆卸设置的同时,其紧密配合还可以有效的将垃圾有效的收集于滚筒与铲条内表面之间,避免未紧密连接而导致垃圾进入连接缝隙形成堆积而产生异味等问题。
86.实施例四:
87.如图10-图12所示,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不同的是,在实施例四中,固定件3的顶面上还活动连接有双面引导条8,双面引导条8包括双面引导条支架81和包覆在双面引导条支架81上的双面引导条本体80。铲条2的弧面、固定件3的弧面、双面引导条8与清洁滚筒贴合的弧面以及清洁滚筒对应弧面形成完整垃圾引导通道,铲条2的弧面为铲条
本体20外表面形成的弧面,铲条2的弧面、固定件3的弧面、双面引导条8的弧面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弧面,垃圾引导通道包括由铲条2的弧面形成的摩擦段、由固定件3的弧面形成的滑动段和由引导条8贴合清洁滚筒的弧面形成的抛离段。细颗粒垃圾先被铲条2铲入垃圾通道中,在铲条2表面受到的摩擦力较大,在清洁滚筒的作用下在铲条表面沿垃圾引导通道继续向上滚动,当细颗粒垃圾通过了铲条2和固定件3的接缝处之后,在固定件3表面受到的摩擦力较小,在清洁滚筒的作用下在继续在固定件3的弧面向上滑动。在垃圾引导通道的摩擦段,更需要的是把从细颗粒垃圾从地面铲起后不断在摩擦段的表面摩擦累积和剥离尽可能形成中等颗粒的垃圾,在通过了铲条2和固定件3的接缝处之后,在垃圾引导通道的滑动段,中等颗粒的垃圾由于同时受到清洁滚筒和重力的双重作用,更需要利用中等颗粒的垃圾的惯性快速在滑动段被甩起以降低清洁滚筒运行的功耗。在垃圾引导通道的抛离段,更需要的是把中等颗粒的垃圾在抛离段的表面的摩擦力下再次滚动起来,以便在被抛离垃圾引导通道时还获得一个可以旋转的姿态以便可以在后续掉落至垃圾盒的“飞行”轨迹中可以飞的更远,不至于在抛离段有过多的堆积。同时,双面引导条8可以单独拆下来清洗,即垃圾引导通道的抛离段可以单独拆下来清洗,大大降低了沉积在垃圾引导通道的细颗粒垃圾的清理难度,方便用户定期对垃圾引导通道进行更彻底的清理。
88.根据需要,如图12所示,所述固定件3顶面还可以设置多条限位导槽36,通过多条限位导槽36可以在固定件3顶面活动连接双面引导条支架81,双面引导条支架81设置有多个限位筋812与固定件3顶面的限位导槽36相卡接,在受到沿限位导槽36延申方向的外力作用时,双面引导条8可以沿限位导槽36滑动,在受到垂直于固定件3顶面向上的外力作用时,双面引导条8可以被向上取出。双面引导条支架81外表面包覆着双面引导条本体80,其中因双面引导条支架81需要实现与固定件3之间的固定连接,且为双面引导条本体80提供一定的支撑力,所述双面引导条支架81设计为为硬质材料,双面引导条本体80一面为垃圾导引通道最末端的一部分,一面为滚刷组件刷落细颗粒垃圾进入滚刷通道的起始部分,双面引导条本体80的两面都直接与垃圾接触,在清洁滚筒和滚刷组件的作用下,我们希望利用双面引导条本体80表面的摩擦力让细颗粒垃圾在其表面滚动而不是滑动,为提高其与细颗粒垃圾的摩擦力而达到效果更佳的清洁效果,双面引导条本体80设计为软质材质,如硅胶等。
89.双面引导条本体80与清洁滚筒对应弧面末端还设有一个和滚刷组件向适应的弧面,双面引导条本体80与清洁滚筒对应弧面和双面引导条本体80与滚刷组件向适应的弧面的交点为分流尖801。中等颗粒垃圾在清洁滚筒的作用下越过分流尖801之后就会被迎面而来的滚刷组件继续刷入滚刷弧面中,最终在滚刷组件提供的动量的作用下沿滚刷弧面呈抛物线状落入垃圾盒中。
90.上述实施例进一步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清洁器具用可拆组合式垃圾引导通道,包括由铲条支架和与铲条支架连接的铲条本体组成的铲条结构,以及将铲条支架固定于清洁器具壳体的可拆固定组件,铲条本体和可拆固定组件的部分表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垃圾导弧面,垃圾引导通道中具有两段以上的不同摩擦力的弧面,摩擦力大的一段更有利于细颗粒垃圾堆积成中等颗粒垃圾,摩擦力小的一段更有利于借助清洁滚筒的惯性让中等颗粒垃圾在垃圾通道中快速流转,组合式垃圾引导通道结构简单固定可靠,且拆卸也方便。
91.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
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部分结构(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组合,而这些修改或替换、组合,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除非实施例中明确排除将不同实施例中结构(技术特征)进行替换或组合的可能性,或这个替换或组合与实用新型整体构思相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