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靠背调节机构及午休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17927发布日期:2022-09-23 21:48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靠背调节机构及午休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椅子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靠背调节机构及午休椅。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午休椅种类繁多,如公开号为cn21312871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后降式学生用午休椅,包括支撑架、座椅支架、靠背支架、后支脚、安全锁等,通过手动或扶手上拉线拉力的作用下,使固定横杆上的安全锁打开,两个后支脚向后打开,使午休椅重心后移,再配合后支脚的安全支撑,学生可以向后躺着午休。上述午休椅的结构较为复杂,且靠背支架的角度不能调节。
3.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靠背调节机构及午休椅,旨在解决上述午休椅的靠背角度不能调节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靠背调节机构,包括与椅子靠背的背面连接且内部为中空的转动杆、与所述转动杆的末端连接的转动座、与椅子的坐板连接的调节座、设置在所述转动杆内腔中的插接组件以及贯穿所述转动座和所述调节座的连接轴;所述转动座与所述调节座转动连接,所述调节座的周向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插槽,所述插接组件用于与对应的所述插槽插接。
7.所述的靠背调节机构,其中,所述插接组件包括两条插接杆、两个插接头以及提拉杆;两条所述插接杆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转动杆内,两条所述插接杆的首端分别与所述提拉杆的两端连接,两条所述插接杆的末端与对应的所述插接头连接,两个所述插接头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调节座上的插槽插接;所述提拉杆与两条所述转动杆的上表面接触或分离。
8.所述的靠背调节机构,其中,所述转动杆的顶部设置有供所述插接杆穿过的避让孔,所述插接杆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首端与所述转动杆顶部的内侧壁抵接,所述弹簧的末端与所述插接头的上表面抵接。
9.所述的靠背调节机构,其中,两条所述转动杆下部的内壁上均设置有限位座,两个所述插接头的上表面均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的下表面与对应的所述限位座的上表面抵接,所述插接头穿过对应的所述限位座并与对应的所述插槽插接。
10.所述的靠背调节机构,其中,所述顶块与所述插接头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插接杆的下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插接头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插接杆和所述插接头螺纹连接。
11.所述的靠背调节机构,其中,所述插槽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插槽分别绕所述调节座的圆心阵列设置,相邻所述插槽之间的角度为30
°

12.所述的靠背调节机构,其中,所述转动杆和所述转动座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转动座
上设置有u形槽,所述调节座设置在所述u形槽内,所述连接轴贯穿所述转动座和所述调节座的圆心。
13.所述的靠背调节机构,其中,所述转动杆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安装片,所述安装片上设置有安装孔。
14.一种午休椅,包括坐板、与坐板下表面连接的支腿、设置在坐板后侧的靠背调节机构以及设置在坐板后侧的靠背。
15.所述的午休椅,其中,所述靠背与坐板之间的倾斜角度为105
°‑
180
°

16.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靠背调节机构及午休椅,所述靠背调节机构通过设置安装有两个以上插槽的调节座、与调节座转动连接的转动座、用于与靠背连接的转动杆以及用于与对应的插槽插接的插接组件,使靠背的角度得以调节,提高所述靠背调节机构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使所述午休椅能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节不同的角度。
附图说明
18.图1为一种午休椅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隐去其中一条转动杆后的靠背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20.图3为隐去其中一条转动杆后的靠背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2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坐板、2-靠背、3-支腿、4-靠背调节机构、41-转动杆、411-限位座、412-安装片、413-安装孔、42-转动座、421-u形槽、43-调节座、431-插槽、44-插接组件、441-插接杆、442-插接头、443-提拉杆、444-弹簧、445-顶块、45-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靠背调节机构及午休椅,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3.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靠背调节机构4,包括与椅子靠背2的背面连接且内部为中空的转动杆41、与所述转动杆41的末端连接的转动座42、与椅子的坐板1连接的调节座43、设置在所述转动杆41内腔中的插接组件44以及贯穿所述转动座42和所述调节座43的连接轴45;所述转动座42与所述调节座43转动连接,所述调节座43的周向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插槽431,所述插接组件44用于与对应的所述插槽431插接。
24.当需要向后调节靠背2时,一只手拉动插接组件44,使插接组件44与调节座43上对应的插槽431分离,解除调节座43和转动座42的连接,由于转动杆41与靠背2固定连接,因此当另一只手将靠背2向后方翻转时,靠背2带动转动杆41、转动座42和插接组件44转动,即转动座42绕连接轴45转动一定的角度后,松开插接组件44,使插接组件44重新与调节座43上对应的插槽431插接,实现调节座43和转动座42的定位,即实现坐板1与靠背2的定位,完成靠背2向后倾斜,便于使用者进行午休;午休过后,同样的,通过拉动插接组件44,解除调节座43和转动座42的连接,将靠背2向前翻转,再通过松开插接组件44,实现靠背2的复位。
25.请参阅图2,进一步的,所述靠背调节机构4设置有两个,起到两点支撑。所述插接
组件44包括两条插接杆441、两个插接头442以及提拉杆443;两条所述插接杆441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转动杆41内,两条所述插接杆441的首端分别与所述提拉杆443的两端连接,两条所述插接杆441的末端与对应的所述插接头442连接,两个所述插接头442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调节座43上的插槽431插接;所述提拉杆443与两条所述转动杆41的上表面接触或分离。靠背2具体的角度调节方式如下:一只手握住提拉杆443,向上提起提拉杆443,提拉杆443与转动杆41分离,使提拉杆443带动插接杆441和插接头442向上移动,使插接头442和调节座43上的插槽431分离,另一只手按压靠背2,靠背2带动转动杆41、转动座42绕连接轴45转动一定的角度,靠背2倾斜到位后,松开提拉杆443,使提拉杆443带动插接杆441和插接头442向下移动,使插接头442与调节座43上的插槽431插接,实现调节座43和转动座42的固定。所述转动杆41的设置用于限位所述提拉杆443。
26.请参阅图2,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41的顶部设置有供所述插接杆441穿过的避让孔,所述插接杆441上套接有弹簧444,所述弹簧444的首端与所述转动杆41顶部的内侧壁抵接,所述弹簧444的末端与所述插接头442的上表面抵接。在实际使用时,所述弹簧444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人需使用一定的力才能将提拉杆443提起,从而防止人靠在靠背2上,而误将提拉杆443提起,造成人跌倒的安全事故。当人松开提拉杆443后,弹簧444具有恢复其形变的趋势,从而使插接头442快速地与调节座43上的插槽431插接,上述结构巧妙,而且使用方便。
27.请参阅图3,进一步的,两条所述转动杆41下部的内壁上均设置有限位座411,两个所述插接头442的上表面均设置有顶块445,所述顶块445的下表面与对应的所述限位座411的上表面抵接,所述插接头442穿过对应的所述限位座411并与对应的所述插槽431插接。当提起提拉杆443时,提拉杆443带动插接杆441、顶块445以及插接头442向上移动,顶块445与限位座411分离;当松开提拉杆443时,在弹簧444的作用下,插接杆441、顶块445和插接头442快速向下移动,顶块445的设置起到缓冲插接头442向下移动速度的作用。
28.请参阅图2,进一步的,所述顶块445与所述插接头44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插接杆441的下部设置有外螺纹(图中未示出),所述插接头442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图中未示出),所述插接杆441和所述插接头442螺纹连接。在实际生产中,可将插接杆441和插接头442分开生产,然后在插接杆441上开设外螺纹,在插接头442上开设内螺纹,将两条插接杆441的首端分别与提拉杆443的两端焊接,然后将两条弹簧444分别套入两条插接杆441上,最后将插接杆441的下端部旋进插接头442内即完成安装。
29.请参阅图2,进一步的,所述插接头442的下部呈四棱锥台,所述插槽431的形状与所述插接头442下部的形状相适配。即插接头442下部的宽度逐渐变小,插槽431的宽度逐渐变小,插槽431的内壁为斜面,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使插接头442顺畅地滑入插槽431内。
30.请参阅图2,进一步的,所述插槽431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插槽431分别绕所述调节座43的圆心阵列设置,相邻所述插槽431之间的角度为30
°
。即每一个插槽431对应于靠背2的倾斜角度为30
°
,四个插槽431的设置能够满足使用者对于靠背2调节角度的需求。
31.请参阅图2,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41和所述转动座4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转动座42上设置有u形槽421,所述调节座43设置在所述u形槽421内,所述连接轴45贯穿所述转动座42和所述调节座43的圆心。将转动杆41和转动座42设置为一体式,用于使转动杆41和转动座42无缝连接,从而提升二者的连接刚性。安装时,将调节座43安装在坐板1上,然后将转
动座42的u形槽421卡至调节座43上,最后将连接轴45安装在调节座43和转动座42的圆心中。转动座42的直径略大于调节座43的直径,使调节座43不会干涉转动座42的转动;且转动座42的外周壁上均设置倒角,用于安全防护。
32.请参阅图1和图2,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41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安装片412,所述安装片412上设置有安装孔413。安装时,将组装好的插接组件44置于靠背2的背面,然后将螺丝穿过靠背2和安装孔413,实现插接组件44固定在靠背2上,上述结构拆装方便、快捷。
33.请参阅图1,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午休椅,包括坐板1、与坐板1下表面连接的支腿3、设置在坐板1后侧的靠背调节机构4以及设置在坐板1后侧的靠背2。
34.请参阅图1和图2,进一步的,所述靠背2与坐板1之间的倾斜角度为105
°‑
180
°
。靠背2与坐板1之间的夹角一般为105
°
,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插槽431的倾斜角度为30
°
,对应于靠背2的倾斜角度为105
°‑
180
°
,使用者可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调整靠背2的倾斜角度,提升使用者的坐感、睡感,使使用者具有更好的体态,提升午休质量。
3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装有两个以上插槽431的调节座43、与调节座43转动连接的转动座42、用于与靠背2连接的转动杆41以及用于与对应的插槽431插接的插接组件44,使靠背2的角度得以调节,提高所述靠背调节机构4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设置两个靠背调节机构4起到两点支撑的作用。设置提拉杆443便于提拉插接杆441和插接头442,设置插接头442用于与插槽431插接。设置弹簧444用于使插接头442快速与插槽431插接。设置限位座411和顶块445,用于缓冲插接头442的移动速度。设置可拆卸的插接杆441和插接头442,便于生产。限定插接头442和插槽431的形状,便于插接头442插入插槽431中。设置四个插槽431,用于满足靠背2不同倾斜角度的需求。设置一体式的转动杆41和转动座42,用于提升二者的连接刚性。设置u形槽421用于供调节座43安装。设置安装片412和安装孔413用于安装转动杆41。所述午休椅的靠背2能够多角度调节,适用于不同需求的使用人群;且结构简单。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8.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