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部分包夹式转盘型机器人用清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52068发布日期:2023-03-29 09:01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部分包夹式转盘型机器人用清洁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部分包夹式转盘型机器人用清洁结构。


背景技术:

2.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的类型也越来越多,从最初的应用于生产领域的生产机器人,发展到能够应用在家庭中的扫地机器人等,遍布社会的各个领域。现代生活中清洁机器人已经渐渐的变得不可或缺,其功能越来越强大,价格也越来越大众化,广泛地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例如能够实现按程序设定自动清扫、自动归位等,这可节省使用者不少的劳力,尤其是一些城市中的工作者,这些人的工作学习节奏快而繁忙,总是希望可以更大程度地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
3.然而,现有技术中,拖地机器人通常在清洁之后需要回到基站去清理拖地部件,无法在清洁地面或其他平面物体时清理拖地部件,以至于拖地机器人在拖地时出现越拖越脏的情况,不适用于清洗油污较多的区域,比如桌面或者厨房地面等,同时桌面面积小,设置清洗拖地部件的基站占据桌面面积,不适合安装基站,降低拖地机器人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4.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部分包夹式转盘型机器人用清洁结构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部分包夹式转盘型机器人用清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水泵、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旋转清洁装置;所述旋转清洁装置的部分露出于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外,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的底部内间隔设有进水腔和出水腔,所述进水腔和所述出水腔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水泵连接,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的底部一侧上设有喷水缝,所述喷水缝与所述进水腔连通,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的底部远离所述喷水缝的一侧设有吸水缝,所述吸水缝与所述出水腔连通,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的底部设有所述吸水缝的一侧上还设有刮污件,所述刮污件自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的内侧壁向中心延伸,所述水箱通过管道与所述水泵连接。
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清洁装置包括:清洁转盘、旋转清洁片,所述旋转清洁片与所述清洁转盘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清洁片于所述清洁转盘上设有至少一圈,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的顶部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穿入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内并与所述清洁转盘连接。
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呈扇形柱体状,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于所述旋转清洁装置露出的所在侧面底部设有铲块,所述铲块具有预设坡
度,所述铲块设有橡胶层,所述喷水缝设置于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的一侧部,所述吸水缝设置于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的另一侧部。
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设有所述喷水缝的一侧还设有两个清污件,两个所述清污件间隔设置于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内,所述旋转清洁片位于两个所述清污件之间,其中一个所述清污件与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的侧壁贴合,所述清污件呈弧形且内部中空,所述清污件的底部与所述进水腔连通,每个所述清污件朝向所述旋转清洁片的一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出水槽。
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设有所述吸水缝的一侧还设有两个吸污件,两个所述吸污件间隔设置于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内,所述旋转清洁片位于两个所述吸污件之间,其中一个所述吸污件与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的侧壁贴合,所述吸污件呈弧形且内部中空,所述吸污件的底部与所述出水腔连通,每个所述吸污件朝向所述旋转清洁片的一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进水槽。
1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水泵包括:进水涡轮、出水涡轮,所述出水涡轮的出水端与所述进水腔连接,所述出水涡轮的进水端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进水涡轮的出水端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进水涡轮的进水端与所述出水腔连接。
1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水箱内设有进水区和出水区,所述进水区与所述出水区之间设有滤网,所述出水区通过管道与所述出水涡轮的进水端连接,所述进水区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水涡轮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出水区上的管道伸入所述出水区的底部内。
1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喷水缝上间隔设有若干喷头。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内设置清污件和吸污件,使旋转清洁片工作时,首先经过清污件和喷水缝,通过清污件和喷水缝将污渍清理,随后经过吸污件,吸取旋转清洁片上较高位置的污渍,再通过刮污件将旋转清洁片底部上污渍刮下,最后通过吸水缝吸取刮下来的污水,完成清洁机器人在执行清洁工作的同时,同步清理旋转清洁片,避免出现清洁时越清洁越脏的现象,提升清洁机器人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刮污件的截面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泵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的截面示意图。
20.图中:
21.10、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101、铲块;11、进水腔;12、出水腔;13、喷水缝;14、清污件;141、出水槽;15、吸污件;151、进水槽;16、刮污件;161、吸水缝;17、清洁转盘;171、驱动电机;172、旋转清洁片;
22.20、水泵;21、进水涡轮;22、出水涡轮;
23.30、水箱;31、进水区;32、出水区;33、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5.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部分包夹式转盘型机器人用清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30、水泵20、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10、旋转清洁装置17;所述旋转清洁装置17的部分露出于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10外,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10的底部内间隔设有进水腔11和出水腔12,所述进水腔11和所述出水腔12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水泵20连接,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10的底部一侧上设有喷水缝13,所述喷水缝13与所述进水腔11连通,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10的底部远离所述喷水缝13的一侧设有吸水缝161,所述吸水缝161与所述出水腔11连通,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10的底部设有所述吸水缝161的一侧上还设有刮污件16,所述刮污件16自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10的内侧壁向中心延伸,所述水箱30通过管道与所述水泵20连接,使用时,通过水泵20将水从水箱30中抽出,并通过管道输送进进水腔11内,水流在水泵20提供的压力下从喷水缝13上喷出,喷在位于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10内的旋转清洁装置17上,旋转清洁片172只能于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10内机进行逆时针转动,此时水流通过喷水缝13喷在旋转清洁装置17上,对旋转清洁装置17上的污渍进行清洗,同时旋转清洁装置17在转动时,在离心力下将其上的部分水渍甩出,经过吸水缝161时,被吸水缝161吸取,随后经过刮污件16,将旋转清洁装置17上的污渍刮取下来,流入吸水缝161中,从而实现旋转清洁装置17在进行清洁工作的同时同步进行自我清洁,便于旋转清洁装置17对需清洁的平面进行清洁,避免出现因旋转清洁装置17未进行清理而导致清洁机器人越清洁越脏的情况出现。
26.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清洁装置17包括:清洁转盘173、旋转清洁片172,所述旋转清洁片172与所述清洁转盘173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清洁片172于所述清洁转盘173上以环形结构设有两圈,其中旋转清洁片172还可以设置成等边多变形,本实施例中,以环形结构为例进行说明,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10的顶部上设有驱动电机171,所述驱动电机171的输出端穿入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10内并与所述清洁转盘173连接,工作时,驱动电机171驱动清洁转盘173转动,带动其上的清洁片172转动,从而对待清洁的平面进行清洁。
27.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泵20包括:进水涡轮21、出水涡轮22,所述出水涡轮22的出水端与所述进水腔11连接,所述出水涡轮22的进水端与所述水箱30连接,所述进水涡轮21的出水端与所述水箱30连接,所述出水涡轮22的进水端与所述出水腔12连接;其中,进水涡轮21用于将出水腔12内的水流吸入水箱30内,出水涡轮22用于将水箱30内的水流抽入进水腔11内。
28.需要说明的是,进水涡轮21和出水涡轮22为同一个电机控制,出水涡轮22可通过设置减速此轮使其工作时的转速低于进水涡轮21的转速,从而实现通过一个电机控制两个涡轮进行不同转速的工作,节省成本的同时,能使进水涡轮21以大于出水涡轮22的转速运行,使进水涡轮21能更好的通过吸污件15将污渍吸入进水腔11内。
29.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10设有所述喷水缝13的一侧还设有两个清污件14,两个所述清污件14间隔设置,其中一个清污件14与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10的侧壁相贴合,旋转清洁片172位于两个清污件14之间,且清污件14呈弧形块状,内部中空,每个所述清污件14的底部与所述进水腔11连通,每个所述清污件14朝向所述旋转清洁片的一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出水槽141,该出水槽141可以是纵向设置或是横向设置,当水泵20将水箱30的水抽入进水腔11时,水流在水泵20的作用下,从喷水缝13和出水槽141喷出,喷洒在工作状态中的旋转清洁片172上。
30.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10设有所述吸水缝161的一侧还设有两个吸污件15,两个所述吸污件15间隔设置,旋转清洁片172位于两个吸污件15之间,所述吸污件15呈弧形块状,内部中空,所述吸污件15的底部与所述出水腔12连通,每个所述吸污件15朝向旋转清洁片172的一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进水槽151,该进水槽151可以是纵向设置或是横向设置,当带有水渍的旋转清洁片172在转动时进入两个吸污件15之间,吸污件15在进水涡轮21的抽吸力下,将旋转清洁片172上位置较高的的水渍通过进水槽151抽入吸污件15内,同时将旋转清洁片172在旋转时被甩出的水渍吸入吸污件15内。
31.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10呈扇形柱体状,其中,机器人旋转清洁外壳10还可以是其他图形,如矩形、方形或多边形;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10于所述旋转清洁装置17露出的所在侧面底部设有铲块101,所述铲块101具有预设坡度,所述铲块101设有橡胶层(图中未示出),所述喷水缝13设置于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10的一侧部,所述吸水缝161设置于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10的另一侧部,在实际使用中,喷水缝13和吸水缝161可设置于临近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10侧面的位置上,避免因清洁片172与清污件14接触时,导致水渍溅出,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10的底部上设有预设坡度的铲块101,所述铲块101位于所述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10的纵切面外,设置铲块101有助于清洁机器人在运动时,在清洁片172的刮擦带动下,将污渍刮进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10内。
32.需要说明的是,该铲块101可倾斜设置,即其与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10底面之间的夹角可以为钝角,从而避免清洁机器人在安装行走机构后导致铲块101与待清洁平面之间具有间隔。
33.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箱30内设有进水区31和出水区32,所述进水区31与所述出水区32之间设有滤网33,所述出水区32通过管道与所述出水涡轮22的进水端连接,所述进水区31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水涡轮21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出水区32上的管道伸入所述出水区32的底部内,水箱30内可设置除污剂,使油污等污渍与水分离,在经过滤网33的过滤,使出水区32内的水源,较为干净,便于循环利用,其中为防止出水区32内的污渍被抽出,连接出水区32内的管道伸入出水区32的底部,避免将污渍一同抽出。
34.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为提升喷水缝13作用在清洁片172上的冲击力,可于喷水缝13上设置若干间隔设置的喷水头(图中未示出),提升喷水缝13的冲击力。
3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器人旋转清洁片外壳内设置清污件和吸污件,使旋转清洁片工作时,首先经过清污件和喷水缝,通过清污件和喷水缝将污渍清理,随后经过吸污件,吸取旋转清洁片上较高位置的污渍,再通过刮污件将旋转清洁片底部上污渍刮下,最后通过吸水缝吸取刮下来的污水,完成清洁机器人在执行清洁工作的同时,同步清理旋
转清洁片,避免出现清洁时越清洁越脏的现象,提升清洁机器人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36.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