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芯及使用其的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22313发布日期:2022-09-23 23:39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床芯及使用其的床垫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床芯及使用其的床垫。


背景技术:

2.现有床芯包括芯体,所述芯体包括自前向后依次划分的多个分区,各分区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形成具有差异化软硬度的软端部和硬端部,通过在各分区内正反向设置弹簧姿态来使得相邻分区间具有差异化的软硬度。由于床芯内使用了同种弹簧,导致各分区在使用软端部或硬端部时无法对软硬度进行细微调节,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床芯及使用其的床垫,通过设置具有差异化弹性系数的弹簧来增大相邻分区间的软硬度调节范围,以此满足对使用者各躯段的差异化支撑要求,提升躺卧舒适性和使用体验。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床芯,包括芯体,所述芯体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形成具有差异化软硬度的软端部和硬端部,所述芯体顶面包括自前向后依次划分的至少两个分区,所述弹簧分别以正置姿态和反置姿态交替拼合形成所述分区,相邻分区内弹簧具有差异化弹性系数,以增大相邻分区间的睡感差异。在相邻分区内设置具有差异化弹性系数的弹簧并利用分置在弹簧两端的软端部和硬端部来增加相邻分区间软硬度可调范围,使得各分区能根据使用者对应躯段的要求提供差异化且精准的支撑,确保使用者各躯段能被有效支撑,提升躺卧舒适性,提升使用体验。
5.作为优选,所述弹簧包括分置在相邻分区内且具有差异化线径的软质簧和硬质簧,所述硬质簧的线径大于所述软质簧的线径。通过增大硬质簧的线径来提升其抗形变性能,进而提升弹簧软硬度调节的上限值;通过缩减软质簧的线径来提升其形变性能,进而降低弹簧软硬度调节的下限值。
6.作为优选,所述软质簧的软端部和所述硬质簧的硬端部拼合形成相邻分区,以增大相邻分区间弹性系数差异。软质簧的软端部和所述硬质簧的硬端部搭配形成相邻分区,有效增大相邻分区间的弹性系数差值,进而满足使用者的使用要求。
7.作为优选,所述软质簧的硬端部和所述硬质簧的软端部拼合形成相邻分区,以减小相邻分区间弹性系数差异。软质簧的硬端部和所述硬质簧的软端部搭配形成相邻分区,有效减小相邻分区间的弹性系数差值,进而满足使用者的使用要求。
8.作为优选,所述硬质簧的线径为a,2mm≤a≤4mm,所述软质簧的线径为e,1.5mm≤e≤3mm,既确保硬质簧和软质簧间具有弹性系数差异,进而扩大相邻分区间的弹性系数差值,还能确保硬质簧和软质簧能对使用者提供舒适支撑,防止发生过硬或过软的情况。
9.作为优选,所述弹簧的匝数为b,4≤b≤15,既方便加工,还能为弹簧提供较好的竖向复位性能。
10.作为优选,所述弹簧中段的直径为c,3cm≤c≤15cm,既有效提升弹簧中部的抗侧
向倾倒性能,还有效节省原料,降低生产成本。
11.作为优选,所述弹簧的高度为d,6cm≤d≤30cm,既确保弹簧具有满足使用要求的竖向形变幅度,还有效节省原料,降低生产成本。
12.作为优选,所述弹簧的一端通过设置开口状的软端匝形成所述软端部,另一端通过设置闭口状的硬端匝形成所述硬端部。弹簧通过在两端部分别设置软端匝和硬端匝来形成软端部和硬端部,进而使得弹簧通过翻转实现向外展现不同睡感。
13.作为优选,所述弹簧处于正置姿态时,所述弹簧的硬端部朝上设置,使得弹簧顶部具有较好的抗形变性能,有效提升对应分区的支撑硬度。
14.作为优选,所述弹簧处于反置姿态时,所述弹簧的软端部朝上设置,使得弹簧顶部具有较好的形变性能,有效提升对应分区的贴合性。
15.作为优选,所述分区为三个,沿床芯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各分区间沿床芯长度方向的尺寸之比为1:1:1;或者,所述分区为五个,沿床芯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各分区间长度之比为1:1:2:1:1;或者,所述分区为七个,沿床芯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各分区间长度之比为5:4:4:5:3:4:5。床芯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被划分为任意数量且具有差异化长度的分区,使得各分区能与使用者的各躯段进行匹配对应并提供适合的支撑,提升使用者躺卧舒适性。
16.作为优选,所述床芯通过翻转实现其顶面在主卧面和副卧面间切换,所述床芯处于主卧面时,位于床芯中部分区的弹簧处于硬端部朝上设置的正置姿态。由于弹簧的两端部具有差异化的软硬度,使得床芯可以通过翻转而获得具有差异化睡感的主卧面和副卧面,提升使用体验。此外,当使用主卧面时,与使用者腰部对应的分区适中处于较硬的状态,对使用者腰部提供有效支撑。
17.一种使用所述床芯的床垫,包括垫体,所述垫体包括铺设在床芯顶面和底面的舒适层以及包裹所述床芯的外罩。舒适层各区域具有均衡的可形变性能,用于提升使用者躺卧时的舒适性,外罩起到保护床芯和舒适层的作用。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相邻分区内设置具有差异化弹性系数的弹簧并利用分置在弹簧两端的软端部和硬端部来增加相邻分区间软硬度可调范围,使得各分区能根据使用者对应躯段的要求提供差异化且精准的支撑,确保使用者各躯段能被有效支撑,提升躺卧舒适性,提升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19.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床芯的主卧面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实施例一所述床芯的副卧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实施例一所述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实施例二所述床芯的主卧面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实施例二所述床芯的副卧面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实施例三所述床芯的主卧面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实施例三所述床芯的副卧面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实施例四所述床垫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芯体,2、软质簧,3、硬质簧,4、软端部,5、硬端部,6、主卧面,7、副卧面,8、
垫体,9、舒适层,10、外罩。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29.实施例一:
3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床芯。
31.如图1所示的一种床芯,由芯体1组成,所述芯体1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形成具有差异化软硬度的软端部4和硬端部5,所述芯体1顶面包括自前向后依次划分的至少两个分区,所述弹簧分别以正置姿态和反置姿态交替拼合形成所述分区,相邻分区内弹簧具有差异化弹性系数,以增大相邻分区间的睡感差异。在相邻分区内设置具有差异化弹性系数的弹簧并利用分置在弹簧两端的软端部4和硬端部5来增加相邻分区间软硬度可调范围,使得各分区能根据使用者对应躯段的要求提供差异化且精准的支撑,确保使用者各躯段能被有效支撑,提升躺卧舒适性,提升使用体验。
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芯体1包括自前向后依次划分的三个分区,相邻分区间通过设置具有差异化安装姿态和差异化线径的弹簧来实现差异化的软硬度,进而对使用者各躯段实施差异化的支撑,有效提升躺卧舒适性。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的一端通过设置开口状的软端匝形成所述软端部4,另一端通过设置闭口状的硬端匝形成所述硬端部5(如图3所示)。弹簧通过在两端部分别设置软端匝和硬端匝来形成软端部4和硬端部5,方便装配人员通过翻转弹簧来获得差异化的软硬度。具体地,所述软端匝位于弹簧端部,且末端处于可晃动的悬空状态,有效提升软端匝的可形变性能,所述硬端匝的末端缠绕固接在弹簧的中部上,有效限制硬端匝的可形变幅度,进而提升硬端部5的支撑性能。
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处于正置姿态时,所述弹簧的硬端部5朝上设置,以使对应分区的顶面具有较好的抗形变性能。所述弹簧处于反置姿态时,所述弹簧的软端部4朝上设置,以使对应分区的顶面具有较好的形变性能,确保分区顶部能通过形变与使用者的对应躯段进行紧密贴合。由于弹簧的两端具有差异化的软硬度,使得所述床芯可以通过翻转实现其顶面在具有差异化软硬度的主卧面6和副卧面7间切换(如图2所示),所述床芯处于主卧面6时,位于床芯中部分区的弹簧处于硬端部5朝上设置的正置姿态,确保使用者腰部能获得有效支撑。
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包括分置在相邻分区内且具有差异化线径的软质簧2和硬质簧3,所述硬质簧3的线径大于所述软质簧2的线径,确保硬质簧3的弹性系数大于软质簧2的弹性系数。在使用时,由于硬质簧3的软端部4和硬端部5以及软质簧的软端部4和硬端部5间均具有差异化的软硬度,通过选择使用不同弹簧的不同端部来形成各分区的顶面,由此提升相邻分区间软硬度调节的灵活性,进而满足使用者对床芯各分区软硬度的差异化要求,提升使用体验。具体地,相邻分区间的搭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36.方式一,所述软质簧2的软端部4和所述硬质簧3的硬端部5拼合形成相邻分区,以增大相邻分区间弹性系数差异;
37.方式二,所述软质簧2的硬端部5和所述硬质簧3的软端部4拼合形成相邻分区,以
减小相邻分区间弹性系数差异;
38.方式三,所述软质簧2的软端部4和所述软质簧2的硬端部5拼合形成相邻分区;
39.方式四,所述硬质簧3的软端部4和所述硬质簧3的硬端部5拼合形成相邻分区。
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硬质簧3的线径为a,2mm≤a≤4mm,所述软质簧2的线径为e,1.5mm≤e≤3mm,既有效增大软质簧2和硬质簧3间的弹性系数差异,满足使用者的差异化要求,还通过控制线径差值来确保相邻分区软硬度变化平顺性,防止床芯顶面因局部过度变形而影响躺卧舒适性。
41.在本实施例中,沿床芯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各分区间沿床芯长度方向的尺寸之比为1:1:1,此外,各分区的长度比例还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也应视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42.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弹簧的匝数为b,参数b可以为4、6、10、13、15等,只要符合4≤b≤15的要求,均应视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43.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弹簧中段的直径为c,参数c可以为3cm、7cm、10cm、15cm等,只要符合3cm≤c≤15cm的要求,均应视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44.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弹簧的高度为d,参数d可以为6cm、10cm、15cm、20cm、30cm等,只要符合6cm≤d≤30cm的要求,均应视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4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软质簧2和硬质簧3还可以通过调节有效圈数、调节中段直径以及调节加工原料的方式对弹性系数进行调节,均应视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46.实施例二:
47.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床芯结构。
48.如图4和5所示,所述分区为五个,沿床芯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各分区间长度之比为1:1:2:1:1。此外,各分区的长度比例还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也应视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49.本实施例所述床芯的其它结构和效果均与实施例一一致,不再赘述。
50.实施例三:
51.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床芯结构。
52.如图6和7所示,所述分区为七个,沿床芯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各分区间长度之比为5:4:4:5:3:4:5。此外,各分区的长度比例还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也应视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53.本实施例所述床芯的其它结构和效果均与实施例一一致,不再赘述。
54.实施例四:
55.如图8所示,一种使用所述床芯的床垫,由垫体8组成,所述垫体8包括铺设在床芯顶面的舒适层9以及包裹所述床芯的外罩10。所述舒适层9完整覆盖所述床芯的顶面,所述外罩10完整包裹所述床芯和舒适层9。
56.本实施例所述床芯的其它结构和效果均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一致,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