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路转接结构及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39019发布日期:2022-10-05 04:32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路转接结构及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路转接结构及饮水机。


背景技术:

2.饮水机是一种将自来水或纯净水或矿泉水进行加热或者降温处理后,方便人们饮用的装置。
3.市面上的饮水机产品大部分在内部设置有抽水器,以提供一定的动力,使得自来水、纯净水或矿泉水等水源可从饮水机的内侧中部或底部向饮水机顶部的水嘴输送水源。将水源自下而上输送的方式一般通过硅胶管进行引导,即硅胶管的一端连接至饮水机顶部的水嘴,另一端连接至饮水机底部的其他管路或内胆。而这种连接方式的硅胶管在与其他管路或内胆连接的位置弯曲角度较大,不利于水路通畅,且容易发生硅胶管折弯而导致阻塞水路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路转接结构及饮水机,解决了现有硅胶管与饮水机内侧底部连接所导致的弯曲角度大的问题,进而避免了现有硅胶管折弯的现象,保证水路的通畅。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水路转接结构,包括内置有第一通道的主体部以及内置有第二通道的转接部,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其中,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的输入端,所述转接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道的输出端,所述输出端偏向所述输入端的一侧倾斜设置,所述转接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体部。
7.通过输出端偏向输入端的一侧倾斜设置,使得液体从输出端输出时,偏向于输出端的一侧,即经过转接部与主体部之间的配合引导,实现液体的流向具有回流的趋势。同时,由于输出端偏向输入端一侧倾斜,则与转接部上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管道的弯曲角度大大减小,避免管道折弯阻塞的现象出现,进而保证液体在转向引流的情况下还保持流畅、稳定。
8.进一步地,该水路转接结构还包括内置有延伸通道的延伸部,所述转接部通过所述延伸部与所述主体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通道通过所述延伸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
9.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转接部所形成的夹角位置处还设置有加强肋。
10.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快速定位的卡位部。
11.进一步地,与所述主体部的输入端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装配固定的扣位部。
12.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饮水机,包括机座、用于输送供应水源的动力水泵以及上述的水路转接结构;
13.其中,所述动力水泵及所述水路转接结构均装配在所述机座的内部,且所述动力
水泵的输出口连接所述水路转接结构的输入端,所述机座的水嘴通过导管与所述水路转接结构的输出端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机座还包括底座;
15.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卡位口,每一所述水路转接结构的卡接部均与每一所述卡位口卡接配合。
16.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扣位口,所述水路转接结构的扣位部与所述扣位口插接配合。
17.进一步地,该饮水机还包括密封圈,用以密封所述动力水泵的输出口与所述水路转接结构的输入端之间的连接处。
18.进一步地,所述水嘴包括出水管及嘴座体;
19.所述出水管装配于所述嘴座体的内部,所述导管的一端插接至所述嘴座体的内部并与所述出水管连接。
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路转接结构及饮水机,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21.通过转接部与主体部上的输入端形成倾斜夹角,达成改善管道(即现有的硅胶管)在装配及使用过程中的弯曲角度,避免了现有硅胶管的弯曲角度过大导致容易折弯阻塞的问题,保证水路转接结构及饮水机的水路通畅、稳定的效果。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水路转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饮水机的装配结构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饮水机的整体爆炸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饮水机中导管、底座及水路转接结构的装配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饮水机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饮水机中水嘴与导管的装配图。
28.图标:1-水路转接结构,11-主体部,12-转接部,13-输入端,14-输出端,15-延伸部,16-加强肋,17-卡位部,18-扣位部,20-水嘴,201-出水管,202-嘴座体,203-内腔,21-动力水泵,22-控制芯板,23-输出口, 24-机头,25-底座,26-导管,27-密封圈,28-扣位口,29-卡位口。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32.第一实施例
33.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路转接结构1的结构示意图,具体请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路转接结构1,包括内置有第一通道的主体部11 以及内置有第二通道的转接部12,其中,第一通道连通第二通道,主体部 11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通道相连通的输入端13,转接部12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通道的输出端14,则主体部11上的输入端13通入液体后,液体将沿着第一通道输送至第二通道,并从输出端14输出液体。
34.作为本实施例的核心点在于,输出端14偏向输入端13的一侧倾斜设置,转接部12的另一端连接主体部11。具体的,转接部12与主体部11的连接位置处可呈圆弧状,转接部12与主体部11的连接位置处还可以呈夹角状。一方面,液体从输出端14输出将偏向于输出端14的一侧,即经过转接部12与主体部11之间的配合引导,液体的流向具有回流的趋势。另一方面,与转接部12上的输出端14相连接的管道向输入端13弯曲时,由于输出端14偏向输入端13一侧倾斜,使得管道弯曲角度大大减小,避免了管道折弯阻塞的现象出现,因而通过水路转接结构1的作用,使得液体的流动在实现转向引流的目的下还保持流畅、稳定。
35.在本实施例中,具体请结合图1所示,该水路转接结构1还包括内置有延伸通道的延伸部15,其中,延伸部15可以呈曲线状,还可以呈直线状,延伸部15的一端固定连接转接部12,另一端固定连接主体部11,从而实现转接部12通过延伸部15与主体部11固定连接,且第一通道通过延伸通道与第二通道相连通,因此,液体自输入端13依次流经第一通道、延伸通道及第二通道,最终从输出端14流出。通过延伸部15使得转接部12的位置远离主体部11,不仅便于转接部12与外部管道的连接,也避免产生管道与主体部11之间产生装配干涉。并且,也便于管道的布局。
36.具体请结合图1所示,主体部11与转接部12所形成的夹角位置处还设置有加强肋16。具体的,加强肋16的一侧固定主体部11,另一侧固定连接在转接部12上,当然,还可以固定连接在延伸部15上,或者另一侧同时连接在转接部12及延伸部15上。一方面,避免由于管道的重量及水的重量承压在转接部12,导致转接部12形变下垂而改变转接部12与主体部11之间的倾斜角度,最终导致管道弯曲过大的问题,进而保证主体部11 与转接部12之间的倾斜角度不发生改变或改变不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由于管道的重量及水的重量承压在转接部12,导致转接部12或延伸部15 与主体部11之间的连接位置发生折断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水路转接结构1 的稳定性。
37.具体请结合图1所示,主体部11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快速定位的卡位部17。具体的,当水路转接结构1应用装配至饮水机上时,饮水机上设置有与若干卡位部17相对应的若干卡位口29,将每个卡接部对准并嵌入到对应的卡位口29的内部,即可实现主体部11与对应的安装位置进行装配的目的,达到高效定位的目的。此外,由于卡位部17与卡位口29的配合作用,实现了水路转接结构1与饮水机之间的限位,避免了由于水路转接机构连接水管并流通液体后导致单侧受力,进而发生水路转接机构发生偏转的问题,从而通过若干卡位部17实现水路转接机构稳定使用的意想不到效果。
38.更进一步的,当卡接部对准并嵌入对应的卡位口29后使得水路转接机构更加稳固,具体请结合图1所示,与主体部11的输入端13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装配固定的扣位部18。具体的,饮水机上设置有与扣位部18 相适配的扣位口28,则当卡接部嵌入对应的卡位口29后,将扣位部18插接配合到扣位口28中,从而实现将水路转接机构装配固定在饮水
机上的目的。
39.第二实施例
40.基于第一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水路转接结构1,发明人还公开了一种应用该水路转接结构1的饮水机,图2为饮水机的装配结构图,图3为饮水机的整体爆炸图,具体请结合图2和图3所示,包括机座、用于输送供应水源的动力水泵21以及上述的水路转接结构1;
41.其中,动力水泵21及水路转接结构1均装配在机座的内部,且动力水泵21的输出口23连接水路转接结构1的输入端13,机座的水嘴通过导管 26与水路转接结构1的输出端14连接。
42.在本实施例中,具体请结合图2和图3所示,饮水机还包括控制芯板 22,控制芯板22与动力水泵21电连接,当控制芯板22接收到控制信号时,将发送控制指令至动力水泵21,促使动力水泵21启动,驱动水源经水路转接结构1的输入端13进入到主体部11的第一通道中,再进入到转接部12 的第二通道,在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的引导下,从输出端14输送至导管26,最终从机座的水嘴20输出水源的目的。
43.进一步的,图5示出了饮水机中底座25的结构示意图,机座还包括底座25,其中,底座25上设置有扣位口28及若干卡位口29,每一水路转接结构的卡接部均与每一卡位口29卡接配合,水路转接结构的扣位部18与扣位口28插接配合。
44.具体在于,图4示出了饮水机中导管26、底座25及水路转接结构1的装配图,并结合图2、图3及5所示,安装人员手持水路转接结构1的主体部11,并将主体部11上的每个卡接部对准并插接装配至对应的卡位口29 的内部,直至主体部11上的扣位部18插接配合到扣位口28中,完成水路转接结构1与底座25的快速定位及稳固装配。紧接着,动力水泵21的输出口23与主体部11的输入口相连接装配,并将导管26的一端连接转接部 12上的输出口23,导管26的另一端连接至水嘴20上。进一步的,机座还包括与底座25相适配的机头24,水嘴20固定装配在机头24上,最终将机头24装配至底座25上。
45.综合上述装配过程可知,应用该水路转接结构1的饮水机在装配过程中便捷高效,通过水路转接结构1,不仅实现改变水路的流动输送方向的目的,同时,由于导管26一端连接于底座25上的水路转接结构1,另一端连接于机头24的水嘴20,则机头24与底座25装配后,导管26将呈垂直设置,此时,水路转接结构1的主体部11插接装配至底座25,水路转接结构 1的转接部12向上倾斜,则使得导管26的弯曲幅度大大减小,避免了水管折弯的现象,从而保证了饮水机输送水源的流畅性及稳定性。
46.此外,相较于现有饮水机,由于现有饮水机的水泵抽水过程中,需要经过设置一段偏转角度的水路,使得水能够向饮水机的顶部输送,而通常将该偏转角度的水路设置在底座25上,这使得在设计底座25的模具需要设计呈抽芯结构,而本实施中通过路转接结构与底座25装配拼接,有效避免了设计抽芯结构的问题,进而大大降低了制造难度及制造成本,且同时优化了装配难度。
47.在上述中,为保证导管26在使用过程中连接的稳固性,图6示出了饮水机中水嘴20与导管26的装配图,并请结合图3所示,水嘴20包括出水管201及嘴座体202;其中,嘴座体202固定连接在机头24上,嘴座体202 上设置有与出水管201适配的内腔203,出水管201装配固定在内腔203中,实现了出水管201装配于嘴座体202的内部的目的,导管26的一端插接至嘴座体202的内部并与出水管201连接,也即导管26的一端插接在内腔203 中,并与出水
管201位于内腔203中的一端相连接,导管26的另一端连接在转接部12的输出端14,则水源沿着导管26输送至出水管201,经过出水管201的引导输送,再从出水管201靠近嘴座体202外侧的一端输出。
48.更进一步的,具体请结合图3所示,该饮水机还包括密封圈27,用以密封动力水泵21的输出口23与水路转接结构1的输入端13之间的连接处,从而避免了动力水泵21将水源泵入水路转接结构1的过程中出现泄漏渗水的问题,当然,动力水泵21的输入口还可设置有另一密封圈27,保证动力水泵21从外部引导水源过程中的密封性。
49.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