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及强化金属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58236发布日期:2022-11-29 20:10阅读:40来源:国知局
家具及强化金属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具,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较佳的承重能力的家具,及应用于家具的强化金属件。


背景技术:

2.家具(例如是桌子或椅子等)主要是靠支撑结构(例如是椅脚或桌脚等)来作为承受本身及外加重量的主要结构。一般而言,家具的支撑结构是以黏接、螺丝螺接或是嵌合的方式直接和家具的主体或其他部位衔接。然而,此等方法往往造成家具所能承载的重要相当有限,甚至当家具承载重量超出其所能负荷时,可能导致家具结构损坏或支撑结构断裂,影响家具使用安全及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一种家具,其具有较佳的承重能力。
4.本实用新型还针对一种应用于家具的强化金属件,可提升家具的组件之间的接合强度。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家具,包括主体、支撑件、强化金属件、第一锁固件及第二锁固件。主体包括第一通孔;支撑件设置于主体旁,用以支撑主体;强化金属件设置于支撑件上且位于主体与支撑件之间,此强化金属件包括第一螺孔及第二通孔;第一锁固件穿设于强化金属件的第二通孔,抵接于强化金属件第二通孔旁的部位,并螺接于支撑件;第二锁固件穿过主体的第一通孔,抵接于主体第一通孔旁的部位,并螺接于强化金属件的第一螺孔,以使支撑件固定于主体。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强化金属件呈弧形板状或平板状。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支撑件包括凹槽,强化金属件位于此凹槽内。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强化金属件的轮廓或弧度对应于上述支撑件的轮廓或弧度。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支撑件包括第三通孔,上述第二锁固件伸入第三通孔。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支撑件包括由上述第一锁固件钻设而成的第二螺孔,上述第一锁固件螺接于第二螺孔。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强化金属件的厚度介于3毫米至6毫米之间。
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强化金属件,适于设置在家具的主体与支撑件之间,被第一锁固件固定于支撑件,且供第二锁固件将主体螺接至此强化金属件,此主体包括第一通孔。上述强化金属件包括第一螺孔及第二通孔,上述第一锁固件穿设于此强化金属件的第二通孔、抵接于此强化金属件于第二通孔旁的部位,并螺接于上述支撑件,且上述第二锁固件穿过主体的第一通孔、抵接于主体在第一通孔旁的部位,并螺接于上述强化金属件的第一螺孔。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前述强化金属件呈弧形板状或平板状,且强化金属件的轮廓或弧度对应于支撑件的轮廓或弧度。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前述支撑件包括凹槽,强化金属件位于凹槽内。
15.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家具藉由在主体与支撑件之间设有强化金属件。第一锁固件穿设于强化金属件的第二通孔,抵接于强化金属件第二通孔旁的部位,并螺接于支撑件。第二锁固件穿过主体的第一通孔,抵接于主体第一通孔旁的部位,并螺接于强化金属件的第一螺孔。上述设置可以强化家具的结构强度和增加其承载重量,达到增加家具承重负荷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功效。
附图说明
16.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家具局部示意图;
17.图2是图1的家具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18.图3是图1的强化金属件、支撑件及第一锁固件的爆炸示意图;
19.图4是将图3的强化金属件置于支撑件的凹槽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强化金属件固锁于支撑件的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家具组件完成的局部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00:家具;
24.110:主体;
25.112、114:第一通孔;
26.116:贴合板;
27.120:支撑件;
28.122:凹槽;
29.124:第三通孔;
30.126:第二螺孔;
31.130:强化金属件;
32.132:第一螺孔;
33.134:第二通孔;
34.140:第一锁固件;
35.150:第二锁固件;
36.t: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37.现将详细地参考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组件符号在图式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38.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家具局部示意图。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家具100例如是以椅子,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家具100也可以是桌子、柜子或是床,家具100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家具100包括主体110及支撑件120。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20设置于主体110旁,以支撑主体110。主体110例如是框架,以安装用来供使用
者坐下的椅面部位,支撑件120例如是椅脚,图1中仅示意性地绘示两只支撑件120但支撑件120的数量与设置位置不以此为限制。
39.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20的材质可以是木头,但支撑件120的材质不以此为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件120的材质也可以是金属或是塑料。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可以提升主体110与支撑件120之间的接合强度,采用特殊的设计,下面将对此介绍。
40.图2为图1的家具的局部爆炸示意侧视图,图3是图1的强化金属件、支撑件及第一锁固件的爆炸示意图。图4是将图3的强化金属件置于支撑件的凹槽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强化金属件固锁于支撑件的示意图。图6为家具组装完成的局部示意图。
41.要说明的是,图2可看出将第二锁固件150卸除时的组件对应关系,图3可看出将第一锁固件140卸除时的组件对应关系。由图4至图5则可看出第一锁固件140固定前后的关系。图6透视出强化金属件130的位置。
42.请同时参阅图2至图6,在本实施例中,家具100还包括强化金属件130、第一锁固件140及第二锁固件150。在本实施例中,强化金属件130设置于支撑件120上且位于主体110与支撑件120之间。强化金属件130用来作为主体110与支撑件120之间的接合媒介。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家具通过强化金属件130固定于支撑件120,且主体110固定于强化金属件130,以提升主体110与支撑件120之间的接合强度。
43.在本实施例中,强化金属件130的材质的强度大于支撑件120的材质的强度。举例来说,强化金属件130例如包括铁、不锈钢、铜或铝,但强化金属件130的材质并不以此为限制。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强化金属件130的厚度t(图3)介于3毫米至6毫米之间,例如是5毫米。强化金属件130的厚度t大于或等于3毫米可使强化金属件130具有一定的强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强化金属件130的厚度t并不以此为限制。
44.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20包括凹槽122,强化金属件130放置于凹槽122内。凹槽122的尺寸大致上接近强化金属件130的尺寸,以使强化金属件130得以被良好地定位。
45.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20大致上为圆柱形,而具有弧形轮廓,强化金属件130对应地呈弧形板状。也就是说,强化金属件130的轮廓或弧度对应于支撑件120的轮廓或弧度。另外,强化金属件130位于凹槽122内时,不超出支撑件120的外表面。因此,强化金属件130低于或等于支撑件120的外表面。上述设计可使主体110与支撑件120组装在一起时,两者可直接接触,外观上较为完整。在其他实施例中,若支撑件120为多边形,强化金属件130也可呈对应的形状或是平板状。
46.如图2所示,主体110包括第一通孔112、114及贴合板116,贴合板116会接触支撑件120。贴合板116的尺寸大于等于凹槽122的尺寸,而使得贴合板116可遮蔽凹槽122与强化金属件130。第二锁固件150穿过主体110的第一通孔112、114而螺接于强化金属件130。
47.如图3所示,强化金属件130包括第一螺孔132与第二通孔134。支撑件120包括第三通孔124及第二螺孔126。强化金属件130的第二通孔134对位于支撑件120的第二螺孔126,且强化金属件130的第一螺孔132对位于支撑件120的第三通孔124。
48.请搭配图3与图5,第一锁固件140穿设于强化金属件130的第二通孔134,并螺接于支撑件120的第二螺孔126。第一锁固件140的螺帽抵接于强化金属件130于第二通孔旁134的部位,以将强化金属件130压往支撑件120,而使强化金属件130固定于支撑件120。
49.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20的第二螺孔126可以是由第一锁固件140钻设而成。也就是说,在强化金属件130尚未组装至支撑件120之前,第二螺孔126可以尚未形成于支撑件120上。待第一锁固件140钻设于支撑件120之后,才在支撑件120上形成第二螺孔126。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件120的第二螺孔126也可以原本就形成在支撑件120上,而非由第一锁固件140钻设而成。
50.当强化金属件130固定于支撑件120之后,如图2所示,第二锁固件150可穿过主体110的第一通孔112、114,并螺接于强化金属件130的第一螺孔132,以使支撑件120固定于主体110。如图6所示,组装完成后,第二锁固件150抵接于主体110在第一通孔112旁的部位,以使主体110与支撑件120抵压在一起。
51.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20的第三通孔124可选择性地设置,若第二锁固件150较长,第二锁固件150伸入支撑件120的第三通孔124。在其他实施例中。若第二锁固件150长度较小,不会与支撑件120干涉,支撑件120也可以不设有第三通孔124。
5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家具藉由在主体与支撑件之间设有强化金属件。第一锁固件穿设于强化金属件的第二通孔,抵接于强化金属件第二通孔旁的部位,并螺接于支撑件。第二锁固件穿过主体的第一通孔,抵接于主体第一通孔旁的部位,并螺接于强化金属件的第一螺孔。上述设置可以强化家具的结构强度和增加其承载重量,达到增加家具承重负荷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功效。
5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