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汤食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45505发布日期:2022-11-18 23:27阅读:48来源:国知局

1.本文涉及但不限于餐具技术,尤指一种保温汤食桶。


背景技术:

2.市面上现有的保温汤食桶,通常为内外桶及保温层一体组装,大致包括塑料外桶,保温层及储物内桶三层结构,其内外桶通过物理衔接将保温层夹在中间,物理衔接处有无法消除的缝隙。由于热胀冷缩,这三层结构在高温清洗过程中缝隙张开,夹层中极易渗进脏水(主要成分为洗涤液加食物残渣汤汁等),无法彻底排出,使保温层容易遭到污染破坏,保温效果降低。而且经过积累,脏水中的食物残渣汤汁等有机物会在夹层中越来越多,发霉变臭,导致保温桶不干净,不卫生,稍不注意就会污染桶中汤食。
3.并且,由于传统汤食桶的三层结构组装为一体,其中任何一部分发生损坏,整个汤食桶即整体报废,使用成本高,造成很多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温汤食桶,采用内外两层的可分离设计,使得保温汤食桶可以彻底清洗、消毒,从而保证保温汤食桶的干净卫生;且保温汤食桶拆分后可自由组合,当一部分发生损坏,只更换损坏的部分即可,而无需整体报废,从而可以降低使用成本。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温汤食桶,包括:外桶组件,包括保温外桶和保温外盖,所述保温外盖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保温外桶,并与所述保温外桶围设出保温腔;和内桶组件,包括储物内桶和储物内盖,所述储物内盖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储物内桶,并与所述储物内桶围设出盛放腔;其中,所述内桶组件可分离地放置于所述保温腔内。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温汤食桶,包括外桶组件和内桶组件。内桶组件包括储物内桶和储物内盖,储物内桶与储物内盖可拆卸连接,并配合形成盛放腔,用于盛放汤食等食物。外桶组件包括保温外桶和保温外盖,保温外桶与保温外盖可拆卸连接,并配合形成保温腔,对储物内桶及其内部的汤食等食物进行保温。
7.换言之,保温汤食桶整体上为内外两层结构,外桶组件为外层结构,内桶组件为内层结构。内层的内桶组件是汤食等食物的直接承载结构。外层的外桶组件主要发挥保温功能,对桶内汤食等食物起到保温作用,也对内桶组件起到承载、包裹及保护的作用。
8.由于内桶组件可分离地放置在外桶组件形成的保温腔内,因而内外两层可拆分,故清洗时可以将内桶组件从外桶组件中分离出来,且储物内盖与储物内桶可以分离开来,保温外盖与保温外桶分离开来。这样,储物内桶、储物内盖、保温外桶、保温外盖可以单独清洗,并根据各自材质的特点分别消毒,各自干燥。这样可以保证整个保温汤食桶得到彻底清洗、消毒、干燥,从而避免了传统汤食桶因脏水渗入保温夹层无法彻底排出导致的保温性能下降、造成污染等各种弊端.
9.另外,保温汤食桶的各个部件拆分开后可以自由组合。由于同一型号的产品规格相同,当其中部分部件损坏而其他部件可以正常使用时,只需更换损坏的部件而无需整体
报废,因而有利于节约使用成本,减少浪费。
10.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外桶包括:外桶主体;和环状的外桶口部,与所述外桶主体的顶部相连,所述外桶口部的壁厚大于所述外桶主体的壁厚。
11.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外桶口部的外侧壁向外凸出于所述外桶主体,使所述外桶口部与所述外桶主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扣手台阶;所述外桶口部的内侧壁与所述外桶主体的内侧壁齐平。
12.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外桶口部的顶面设有环状的第一凸缘,所述保温外盖设有环状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缘卡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使所述保温外盖与所述保温外桶固定连接,并封盖所述保温外桶的顶部开口。
13.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外盖的外侧壁与所述外桶口部的外侧壁齐平;所述外桶口部的外侧壁设有避空槽,所述避空槽的顶部贯穿所述外桶口部的顶面和外侧壁,使所述外桶口部与所述保温外盖之间形成第一扣手槽。
14.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外桶口部的局部向下延伸形成凸出部,所述避空槽向下延伸至所述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有用于安装提手的安装部;和/或,所述避空槽的至少部分空间还设置成供标识片插入的标识槽。
15.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储物内桶的顶部设有环形的第二凸缘,所述储物内盖设有环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缘卡设于所述第二凹槽,使所述储物内盖与所述储物内桶固定连接,并密封所述储物内桶的顶部开口。
16.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外桶的内侧壁的顶部设有支撑台阶,所述支撑台阶用于与所述第二凸缘支撑配合。
17.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台阶包括支撑底壁和支撑侧壁,所述支撑侧壁的下端与所述支撑底壁连接,所述支撑侧壁设有用于辅助取出储物内桶的第二扣手槽。
18.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储物内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储物内桶的高度不同;和/或,所述外桶组件为发泡聚丙烯件,所述储物内桶为食品级不锈钢件,所述储物内盖为食品级聚丙烯件。
19.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21.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保温汤食桶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所示保温汤食桶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1所示保温汤食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图3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图1中保温外桶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图5所示保温外桶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图5所示保温外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图7中b-b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9.图9为图1中保温外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10为图9所示保温外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1.图11为图1中储物内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12为图10所示储物内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3.图13为图1所示储物内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14为图13所示储物内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5.图15为图1所示保温汤食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6.其中,图1至图15中的附图标记为:
37.1保温外桶,11外桶主体,12外桶口部,121第一凸缘,122避空槽,123安装部,13扣手台阶,14支撑台阶,141支撑底壁,142支撑侧壁,143第二扣手槽;
38.2保温外盖,21第一凹槽;
39.3储物内桶,31第二凸缘;
40.4储物内盖,41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4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42.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1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温汤食桶,包括:外桶组件和内桶组件。
43.其中,外桶组件包括保温外桶1和保温外盖2。保温外盖2可拆卸地盖设于保温外桶1,并与保温外桶1围设出保温腔。
44.内桶组件包括储物内桶3和储物内盖4。储物内盖4可拆卸地盖设于储物内桶3,并与储物内桶3围设出盛放腔。内桶组件可分离地放置于保温腔内。
4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温汤食桶,包括外桶组件和内桶组件。内桶组件包括储物内桶3和储物内盖4,储物内桶3与储物内盖4可拆卸连接,并配合形成盛放腔,用于盛放汤食等食物。外桶组件包括保温外桶1和保温外盖2,保温外桶1与保温外盖2可拆卸连接,并配合形成保温腔,对储物内桶3及其内部的汤食等食物进行保温。
46.换言之,保温汤食桶整体上为内外两层结构,外桶组件为外层结构,内桶组件为内层结构。内层的内桶组件是汤食等食物的直接承载结构。外层的外桶组件主要发挥保温功能,对桶内汤食等食物起到保温作用,也对内桶组件起到承载、包裹及保护的作用。
47.由于内桶组件可分离地放置在外桶组件形成的保温腔内,因而内外两层可拆分,故清洗时可以将内桶组件从外桶组件中分离出来,且储物内盖4与储物内桶3可以分离开来,保温外盖2与保温外桶1分离开来。这样,储物内桶3、储物内盖4、保温外桶1、保温外盖2可以单独清洗,并根据各自材质的特点分别消毒,各自干燥。这样可以保证整个保温汤食桶得到彻底清洗、消毒、干燥,从而避免了传统汤食桶因脏水渗入保温夹层无法彻底排出导致的保温性能下降、造成污染等各种弊端。
48.另外,保温汤食桶的各个部件拆分开后可以自由组合。由于同一型号的产品规格
相同,当其中部分部件损坏而其他部件可以正常使用时,只需更换损坏的部件而无需整体报废,因而有利于节约使用成本,减少浪费。
49.该保温汤食桶的使用方法如下:
50.拿到保温汤食桶后,可以对保温外桶1、保温外盖2、储物内桶3、储物内盖4分别进行清洗、消毒、干燥后备用。使用时,首先将保温外桶1开口朝上,直立于水平台面上,然后将储物内桶3开口朝上,直立向下放入保温外桶1中,此时可以向储物内桶3中注入汤食等需要运载保存的汤食等内容物,然后盖上储物内盖4密封,最后盖上保温外盖2,便完成内容物的装填。
51.取用桶内的内容物时,先将保温外盖2打开,然后拿掉储物内盖4,便可取用桶中内容物。
52.使用完毕后,可将保温外桶1、保温外盖2、储物内桶3、储物内盖4分别进行清洗、消毒、干燥后备用,由此完成一个使用循环。
53.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外桶组件为发泡聚丙烯件,储物内桶3为食品级不锈钢件,储物内盖4为食品级聚丙烯件。
54.保温外盖2和保温外桶1可采用epp(expanded polypropylene,发泡聚丙烯)材质,具有强度高、韧性强、防水疏水、保温性好等优点。当然,外桶组件也可以采用其他具有防水、保温等特性的材质。
55.储物内桶3采用食品级不锈钢,如食品级304不锈钢,具有耐腐蚀、易清洗、清洁环保等优点。当然,储物内桶3也可以采用其他食品级材质。
56.储物内盖4采用食品级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具有封闭性好、无毒无害、干净卫生等优点。当然,储物内盖4也可以采用其他食品级材质。
57.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8所示,保温外桶1包括:外桶主体11和环状的外桶口部12。保温外盖2与外桶口部12可拆卸连接。
58.其中,环状的外桶口部12与外桶主体11的顶部相连。外桶口部12的壁厚大于外桶主体11的壁厚。
59.相较于外桶主体11,外桶口部12是主要的承重部位,也更容易受到冲击。因此,将外桶口部12的壁厚设计得更厚些,可以起到较好的加强作用,有利于提高外桶口部12的强度,进而提高保温外桶1的使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60.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外桶口部12的外侧壁向外凸出于外桶主体11,使外桶口部12与外桶主体11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扣手台阶13,如图3、图5和图7所示。外桶口部12的内侧壁与外桶主体11的内侧壁齐平,如图8所示。
61.这样,用户搬运保温汤食桶时,手指可以扣在扣手台阶13处,搬运更加方便。而外桶口部12的内侧壁与外桶主体11的内侧壁齐平,既便于内桶组件进出,也便于保温外桶1加工成型,且便于清洗保温外桶1。
62.另外,向外凸出的外桶口部12也可以起到装饰点缀作用,有利于提高保温汤食桶的美观性。
63.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外桶口部12的顶面设有环状的第一凸缘121,如图5至图8所示。保温外盖2设有环状的一凹槽21,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一凸缘121卡设于一凹槽21,使保温外盖2与保温外桶1固定连接,并封盖保温外桶1的顶部开口,如图4所示。
64.使用时,直接将保温外盖2盖在保温外桶1上,然后向下按压保温外盖2的边缘,直至第一凸缘121卡在一凹槽21内即可,操作方便快捷。而打开保温外盖2时,只需将保温外盖2向上拔出,使第一凸缘121脱出一凹槽21即可,也较为方便。
65.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保温外盖2的外侧壁与外桶口部12的外侧壁齐平,如图1至图3所示。这样有利于提高保温汤食桶的美观性。
66.其中,如图2至图8所示,外桶口部12的外侧壁设有避空槽122。避空槽122的顶部贯穿外桶口部12的顶面和外侧壁,使外桶口部12与保温外盖2之间形成第一扣手槽。
67.这样,当用户需要打开保温外盖2时,可以将手指(或者其他工具)放在第一扣手槽处,则手指(或者其他工具)可以直接接触保温外盖2的底面,进而可以容易地将保温外盖2向上翘起打开,从而降低保温外盖2的开启难度,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68.其中,避空槽12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沿外桶口部12的周向间隔设置的两个、三个或更多个。
69.示例地,避空槽1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避空槽122对称设置,如图6所示。
70.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外桶口部12的局部向下延伸形成凸出部。避空槽122向下延伸至凸出部。凸出部设有用于安装提手的安装部123,如图2至图8所示。
71.这样,当用户需要提手时,可以通过安装部123安装提手,有利于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比如:用户可以在安装部123处打孔,放入一个金属管,然后将提手挂在金属杆上即可。
72.并且,这样也有利于增加避空槽122的尺寸,从而进一步降低保温外盖2的开启难度,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73.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避空槽122的至少部分空间还设置成供标识片插入的标识槽。
74.这样用户可以将内容物的相关信息(如名称、配送给谁、生产日期、保质期、饮用注意事项等)写在标识片(也可以叫卡片或名牌)上,插入标识槽内,便于用户清楚了解地掌握相关信息,也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75.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储物内桶3的顶部设有环形的第二凸缘4131,如图11和图12所示。储物内盖4设有环形的第二凹槽,如图13和图14所示。第二凸缘4131卡设于第二凹槽,使储物内盖4与储物内桶3固定连接,并密封储物内桶3的顶部开口,如图4所示。
76.使用时,用户可以直接将储物内盖4盖在储物内桶3上,然后向下按压储物内盖4的边缘,直至第二凸缘4131卡在第二凹槽内即可,操作方便快捷。而打开储物内盖4时,只需将储物内盖4向上拔出,使第二凸缘4131脱出第二凹槽即可,也较为方便。
77.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储物内桶3的顶部向外卷绕形成卷边,如图11和图12所示,卷边形成第一凸缘121,这样便于储物内桶3加工成型。储物内盖4的边缘部位向上隆起形成一凹槽21,如图13和图14所示,这样有利于减小储物内盖4的厚度。
78.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保温外桶1的内侧壁的顶部设有支撑台阶14,如图4、图5和图8所示。支撑台阶14用于与第二凸缘4131支撑配合,如图4所示。
79.这样,当储物内桶3放置在保温外桶1中后,储物内桶3的第二凸缘4131可以支撑在保温外桶1顶部的支撑台阶14上,这样可以避免储物内桶3的位置过于靠下而不方便放入保温外桶1或从保温外桶1中取出。
80.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支撑台阶14包括支撑底壁141和支撑侧壁142,如图4所示。支撑侧壁142的下端与支撑底壁141连接。支撑侧壁142设有用于辅助取出储物内桶3的第二扣手槽143,如图5和图6所示。
81.这样,当用户需要取出储物内桶3时,可以将手指(或者其他工具)放在第二扣手槽143处,则手指手指(或者其他工具)可以直接接触储物内桶3的第一凸缘121,进而将储物内桶3向上拉起取出,从而降低储物内桶3的取出难度,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82.其中,第二扣手槽14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沿外桶口部12的周向间隔设置的两个、三个或更多个。
83.示例地,第二扣手槽14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扣手槽143对称设置,如图5和图6所示。
84.在一个示例中,如图5、图6和图8所示,支撑底壁141与第一凸缘121的下端齐平,第二凸缘4131的内侧壁形成支撑台阶14的支撑侧壁142。第二扣手槽143延伸至支撑底壁141,相当于支撑底壁141局部凹陷,且凹陷空间与第二扣手槽143连通,这样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内桶的取出难度。
85.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储物内桶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储物内桶3的高度不同。
86.这样,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用合适容积的储物内桶3,有利于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87.比如:储物内桶3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储物内桶3的高度与保温外桶1的深度相当。该储物内桶3放入保温外桶1中时,储物内桶3的桶底与保温外桶1的桶底接触。该储物内桶3的容积较大,可以盛装较多的内容物,可以被储物外桶较好地支撑。
88.另一个储物内桶3的高度小于保温外桶1的深度,比如为保温外桶1深度的一半。该储物内桶3放入保温外桶1中时,储物内桶3的桶底与保温外桶1的桶底之间具有间隙,储物内桶3支撑在保温外桶1的支撑台阶14上。
89.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一侧”、“另一侧”、“一端”、“另一端”、“边”、“相对”、“四角”、“周边”、
““
口”字结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9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直接连接”、“间接连接”、“固定连接”、“安装”、“装配”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术语“安装”、“连接”、“固定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91.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