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性办公椅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93221发布日期:2022-11-15 22:39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稳定性办公椅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办公椅支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稳定性办公椅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在日常生活中,板凳椅子对人们来讲是必不可少的,椅子的基础功能是使用者在工作或休息状态支持其身体,而办公椅则要求在工作和休息两种状态下均能使用,对于支撑办公椅的结构,现有的结构都是一个中心柱与座椅板单点连接,将受到的压力分散能力较差,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偏向磨损和形变损坏,对办公椅后期的使用具有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办公椅支撑结构,通过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的配合使用使办公椅更加稳定且不易损坏,具有使用简单方便、且使用效率高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支撑轴,所述支撑轴底端转动连接有限位罩,所述支撑轴侧壁设有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滑动支撑块、若干个第一支撑杆和限位圈,所述第一滑动支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轴侧壁,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滑动支撑块侧壁,所述限位圈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轴外壁,所述第一滑动支撑块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圈顶端,所述限位罩外侧设有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滑动支撑块和若干个第二支撑杆。
5.其中,所述限位罩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支撑块,若干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滑动支撑块侧壁,若干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罩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第二滑动支撑块与所述底座顶端接触。
6.其中,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另一端均匀分布在定位圈侧壁,所述定位圈侧壁开设有用以固定座椅的螺纹孔。
7.其中,所述支撑轴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滑动支撑块顶壁接触。
8.其中,所述支撑轴底端安装有若干个滚珠,所述滚珠与所述限位罩底端内壁接触。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限位罩对支撑轴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的限位,从而使得支撑轴能够稳定的工作,第一滑动支撑块对第一支撑杆进行底端支撑,限位圈支撑起第一滑动支撑块和第一支撑杆,通过多个第一支撑杆共同分摊来自座椅板的压力,使单个第一支撑杆受到的压力减小,弹簧对第一滑动支撑块进行缓冲卸力,使用感受更加舒适,通过第二支撑组件与第一支撑组件的配合使用使办公椅更加稳定且不易损坏避免了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偏向磨损和损坏对办公椅后期的使用具有较大的影响。
10.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运动状态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支撑轴;2、第一支撑组件;3、第二支撑组件;11、限位罩;12、底座;13、限位板;14、滚珠;21、第一滑动支撑块;22、第一支撑杆;23、限位圈;31、第二滑动支撑块;32、第二支撑杆;211、弹簧;221、定位圈。
具体实施方式
16.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包括支撑轴1,支撑轴1底端转动连接有限位罩11,支撑轴1侧壁设有第一支撑组件2,第一支撑组件2包括第一滑动支撑块21、若干个第一支撑杆22和限位圈23,第一滑动支撑块21滑动连接于支撑轴1侧壁,若干个第一支撑杆22均匀分布在第一滑动支撑块21侧壁,限位圈23固定连接于支撑轴1外壁,第一滑动支撑块21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211,弹簧21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限位圈23顶端,限位罩11外侧设有第二支撑组件3,第二支撑组件3包括第二滑动支撑块31和若干个第二支撑杆32。
17.本实施方案中:支撑轴1为座椅板下方的支撑中心柱,通过支撑轴1支撑起各组件在支撑轴1侧壁工作,限位罩11将支撑轴1底端包裹,限位罩11对支撑轴1进行水平方向的限位,同时支撑轴1底端凸出块使支撑轴1被限位罩11垂直方向限位,从而使得支撑轴1能够稳定的工作,第一支撑组件2对座椅板进行支撑,限位圈23支撑起第一滑动支撑块21和第一支撑杆22,均匀分布的第一支撑杆22对座椅板支撑,当使用者坐在座椅板上时,座椅板对第一支撑杆22施加压力,通过多个第一支撑杆22共同分摊来自座椅板的压力,使单个第一支撑杆22受到的压力减小,第一滑动支撑块21对第一支撑杆22进行底端支撑,使所有第一支撑杆22收到的压力共同作用到第一滑动支撑块21上,支撑轴1不直接与座椅板接触,避免了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偏向磨损和损坏对办公椅后期的使用具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在使用时,限位圈23支撑起弹簧211,弹簧211支撑起第一滑动支撑块21,使第一滑动支撑块21与限位圈23不直接接触,第一支撑杆22带动第一滑动支撑块21相对支撑轴1进行垂直向下位移,弹簧211对第一滑动支撑块21和第一支撑杆22进行缓冲卸力同时让使用者坐下时有了弹性支撑,使用感受更加舒适,再通过第二支撑组件3与第一支撑组件2的配合使用使办公椅更加稳定且不易损坏,通过第二滑动支撑块31和第二支撑杆32的配合使用,将第一支撑杆22受到的压力传递给第二支撑杆32和第二滑动支撑块31,从而使得受到的压力及时的分散,使长期使用时支撑结构不易损坏。
18.限位罩11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支撑块31,若干个第二支撑杆32均匀分布在第二滑动支撑块31侧壁,若干个第二支撑杆32另一端均与第一支撑杆22侧壁固定连接,限位罩11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12,第二滑动支撑块31与底座12顶端接触;底座12放置在地面上,由于自身平面结构,使底座12对支撑轴1和限位罩11起到稳定的竖直方向的支撑作用,第二支撑组件3对座椅压力进行二次支撑,其中,第二支撑杆32对对应的第一支撑杆22进行支撑,使第一支撑杆22收到的压力传递给第二支撑杆32,第二支撑杆32再将收到的力传递给
第二滑动支撑块31,第二滑动支撑块31为第二支撑杆32提供支撑作用,第二支撑杆32带动第二滑动支撑块31相对限位罩11垂直向下滑动,多个第二支撑杆32将压力分散,使单个第二支撑杆32收到的压力减小,第一支撑杆22受到压力过大时,通过第二支撑杆32传递到第二滑动支撑块31,第二滑动支撑块31下降至与底座12顶壁接触,底座12对第二滑动支撑块31进行支撑,使底座12分摊来自第一支撑组件2和第二支撑组件3的压力。
19.若干个第一支撑杆22另一端均匀分布在定位圈221侧壁,定位圈221侧壁开设有用以固定座椅的螺纹孔;多个第一支撑杆22通过定位圈221固定连接,由于第一支撑杆22和定位圈221为坚硬材料,从而使得多个第一支撑杆22在受到压力时,通过定位圈221的串联联动,第一滑动支撑块21不会偏向摆动,稳定的工作,同时座椅板通过定位圈221上的螺纹孔进行螺栓连接固定。
20.支撑轴1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3,限位板13与第一滑动支撑块21顶壁接触;当第一支撑组件2工作时,限位板13为第一滑动支撑块21进行垂直方向的限位,使使用者起来时,弹簧211对第一滑动支撑块21进行弹力推动,限位板13挡住第一滑动支撑块21不能弹出支撑轴1,通过限位板13和限位圈23的配合使用,将第一滑动支撑块21限位在限位圈23和限位板13之间,同时第一支撑杆22带动第二支撑杆32,第二支撑杆32带动第二滑动支撑块31,使第二滑动支撑块31不能位移出限位罩11侧壁,从而使得第一滑动支撑块21和第二滑动支撑块31能够稳定在支撑轴1和限位罩11上工作。
21.支撑轴1底端安装有若干个滚珠14,滚珠14与限位罩11底端内壁接触;支撑轴1通过滚珠14与底端的限位罩11底端内壁接触,滚珠14对支撑轴1起到底端支撑作用,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通过转动座椅板来调整座位,座椅板带动定位圈221和第一支撑杆22转动,第一支撑杆22带动第一滑动支撑块21在支撑轴1侧壁转动,第一滑动支撑块21带动弹簧211和限位圈23转动,限位圈23带动支撑轴1转动,支撑轴1通过滚珠14的滚动在限位罩11内部转动,避免了支撑轴1与限位罩11底端内壁的直接接触出现损坏,第一支撑杆22带动第二支撑杆32转动,第二支撑杆32带动第二滑动支撑块31在限位罩11外壁转动,实现了联动效果,同时第一支撑组件2和第二支撑组件3跟随座椅板的转动始终对座椅板进行支撑。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坐在座椅板上,座椅板将压力传递给定位圈221和第一支撑杆22,第一支撑杆22将压力传递给第一滑动支撑块21和对应的第二支撑杆32,第一滑动支撑块21将压力传递给弹簧211和限位圈23,第二支撑杆32将压力传递给第二滑动支撑块31,第二滑动支撑块31将压力传递给底座12,通过多个第一支撑杆22共同分摊来自座椅板的压力,使单个第一支撑杆22受到的压力减小,多个第二支撑杆32将压力分散,使单个第二支撑杆32收到的压力减小,使得支撑轴1不直接与座椅板接触,避免了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偏向磨损和损坏对办公椅后期的使用具有较大的影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