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菜肴勾芡的淀粉循环喷射装置以及烹饪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69274发布日期:2022-11-22 21:10阅读:49来源:国知局
用于菜肴勾芡的淀粉循环喷射装置以及烹饪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菜肴勾芡的淀粉循环喷射装置以及烹饪设备,更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烹制菜肴时进行勾芡的淀粉循环喷射装置以及搭配这种淀粉循环喷射装置的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2.用淀粉和水调成的水淀粉,遇热达到60度时,淀粉变性吸收水分后发生糊化,且具有粘附性,呈光滑明亮状。厨师的勾芡动作,就是利用水淀粉的这些特点,在菜肴接近成熟时,将调好的水淀粉浇淋在菜肴表面上,来增加菜肴汤汁的粘性和浓度,保持菜肴出品香脆和滑嫩的状态。勾芡后的菜肴汤菜融合,主料突出、外观色泽明亮,同时芡汁对菜肴有一定的保温作用。
3.手动烹饪时,厨师在烹饪开始前,会先在容器内按配比配制好水淀粉。但时间一长,水淀粉就会沉淀。厨师在菜肴出锅前须用芍子将水淀粉勾散,然后再取出水淀粉投放到菜肴上。厨师取水淀粉时凭经验,不能精确计量,投放时不能大面积在菜肴上散开,投放后需快速翻炒让水淀粉迅速包裹在菜肴上,如果翻炒不及时或者投到没料的锅表面上,会淀粉会糊粘锅。
4.随着越来越多的自动烹饪机器进入市场,如何自动勾芡成为了一个难题。市场上已有的淀粉投放装置,比如用气泵将干淀粉直接吹到菜肴表面上,这样做有几个问题:一是需设置气源,气源还需进行空气过滤,二是干淀粉吹入计量不准确,落点无法控制,三是干淀粉难以迅速吸水糊化,四是干淀粉储存也易受潮。
5.市场上还有采用奶瓶内装好水淀粉,一直摇晃不让水淀粉沉淀,使用时人工挤一挤,这样计量和投放位置、面积都得不到保证。
6.例如,中国实用新型201220470983.1公开了一种用于烹饪机器人的液体佐料加入装置,包括储料盒和输料管构成,储料盒1的下部管路连接着输料管2,输料管2的另一端连接泵体3的入口,泵体出口接有输料管4,在泵体出口和入口的管路上分别设有电磁阀5、电磁阀6。所采用的泵体为蠕动泵、齿轮泵、隔膜泵中的任意一种。这种装置用于自动勾芡将带来很多问题,因为水淀粉在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分层成液体的水层和固体的淀粉层,淀粉层将引起管路和阀体的杜塞。
7.中国实用新型201920779047.0公开了一种自动勾芡装置,包括支撑架、蒸汽锅炉、和浆锅、锅炉控制器和装置控制器,支撑架的左侧顶部焊接有蒸汽锅炉,蒸汽锅炉的顶部中央位置设置有蒸汽管,蒸汽锅炉的右侧壁底部设置有输料管,输料管的内腔设置有电控阀,输料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和浆锅,和浆锅的底部中央位置设置有出芡口,出芡口的底部焊接有斜面板,斜面板的底部设置有集料箱,蒸汽锅炉的底部左侧设置锅炉控制器。但是,该实用新型的自动勾芡装置提供的是熟芡,在菜品中加入熟芡和生芡对菜品口感和色泽差别较大,而且其装置庞大,不适合搭配到自动烹饪机器人中。
8.中国实用新型201921984971.9公开了一种炒菜机,其将调味料分类为粉料、粘度
较小的汁料、固液混合的勾芡汁、粘度较大的酱料,并将上述调味料分别用粉状调味料下料装置、液体调味料配料装置、勾芡汁调配装置、调味酱料添加装置进行分配。勾芡汁精确调制装置包括第二自动下料机构、第三自动下料机构、第三支撑架、第三储料机构、第三输送泵,第二自动下料机构包括液体盛料盒、第三控制阀、第三进液管道、第三溢流管道,第三自动下料机构包括淀粉盛料盒、第三驱动电机、第三螺旋送料杆、第四驱动电机、第四螺旋送料杆。整体机构相当复杂,更加容易杜塞。
9.中国实用新型202023148027.5公开了一种淀粉勾芡机,包括箱体(1),箱体(1)外侧壁的顶部与电机(2)的底部固接,电机(2)的输出轴与转盘(3)的底部固接,转盘(3)的顶部与固定柱(4)的底部固接,固定柱(4)滑动连接在滑槽(5)内,滑槽(5)开设在移动块(6)内,移动块(6)的一端与齿条(7)的一端固接,齿条(7)与主动齿轮(10)啮合连接,齿条(7)固接在滑杆(8)上,滑杆(8)滑动连接在两个限位块(9)内,两个限位块(9)与箱体(1)的顶部固接,主动齿轮(10)转动连接在固定杆(11)上,固定杆(11)的一端与固定架(12)内侧壁的顶部固接,固定杆(11)的另一端与固定板(15)的顶部固接。这种淀粉勾芡机是专门用于制备大量芡料的,与201920779047.0一样,并不适合搭配到自动烹饪机器人中。
10.中国实用新型202121925439.7公开一种用于自动炒菜机的自动下料装置,包括粉末状下料组件和液体下料组件;粉末状下料组件包括安装盒和安装在安装盒内的粉末料盒,粉末料盒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放料槽,所述放料槽内安装有送料组件;液体下料组件包括安装部,安装部上可拆卸安装有多个液体料盒和水盒,多个液体料盒和水盒底部安装有通液管,通液管上连接有抽液泵;安装盒内设有淀粉勾芡组件,水盒的通液管与由下至上延伸至淀粉勾芡组件内,装淀粉的粉末料盒的出料口与淀粉勾芡组件上端配合安装。该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粉末状下料组件和液体下料组件分体设计,以根据需要依次释放调料,同时采用淀粉勾芡组件将水雾与淀粉进行均匀混合以便勾芡。
11.中国实用新型202121925858.0公开了一种包括炒锅的自动炒菜装置,炒锅上方安装有喷射机头,喷射机头上安装有下料系统;喷射机头靠近炒锅一端的下端部连接有配合炒锅的翻炒组件,喷射机头另一端通过升降组件与安装台连接;炒锅圆周向安装有投菜系统。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下料组件来满足不同口味菜品的调料释放。
12.现有技术中的勾芡装置要么是大型的专门水淀粉混合装置,其可以大量制备用于勾芡的生芡料或者熟芡料,但本身并非或并不适合作为烹调设备的真正的勾芡装置,要么虽是真正的勾芡装置,但本身存在各种问题,例如堵塞、无法准确计量、无法准确投放等。
13.因而,有必要提供一种真正的勾芡装置,其可以结合到烹饪设备中,在烹制过程的适当时机下喷洒水淀粉,实现勾芡,而且该勾芡装置应该不易堵塞,能够将准确量的水淀粉投放到准确的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1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菜肴勾芡的淀粉循环喷射装置以及整合这种淀粉循环喷射装置的烹饪设备,这种淀粉循环喷射装置能够实现定量、不易堵塞、投放准确等技术优点。
15.一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菜肴勾芡的淀粉循环喷射装置,该淀粉循环喷射装置包括用于盛装水淀粉的容器、用于搅拌水淀粉的搅拌
电机、用于从容器中吸入水淀粉的吸入泵、用于在喷射位和回流位之间进行转换的二位三通阀、用于连接吸入泵出口端和二位三通阀入口端的连接管路、以及连接到二位三通阀出口端喷射位的喷嘴;其中,搅拌电机的电机轴与一搅拌轴固联,该搅拌轴的底部固定有搅拌片,以便搅拌电机启动时带动搅拌片运动、搅散水淀粉并防止水淀粉沉淀;吸入泵的入口端与部分插入到容器盛装的水淀粉中的吸入管连接;二位三通阀出口端的回流位连接有通入容器的回流管。
16.这样,在本实用新型的淀粉循环喷射装置中,开机通电后搅拌电机转动带动搅拌片运动,将水淀粉搅散,直至水淀粉搅匀。由于二位三通阀上设置了喷射位和回流位,先连接到回流位,启动吸入泵,让水淀粉沿吸入管、吸入泵、连接管路、二位三通电磁阀的入口端、二位三通阀出口端的回流位、回流管回流到容器中,进行水淀粉的循环。水淀粉循环所带来的益处一是可以让管路充满液体,排除空气,辅助不让水淀粉沉淀,防止堵塞,另一个就是由于整个管路始终充满均匀的水淀粉,当连接到二位三通阀的喷射位时,就可以实现定时精确计量,保证按照需要或烹调程序中设计的量投入水淀粉,从而保证了菜肴的口感和色感。水淀粉投入的过多或过少,都会极大地影响菜品质量。
17.在本实用新型的淀粉循环喷射装置中,所采用的容器进一步包括容器盖,这样搅拌电机可以安装在容器盖上,而且容器盖进一步开设有插入吸入管和回流管的通孔。当然,如果没有容器盖,搅拌电机可以各种支架进行位置调节和固定。优选采用容器盖,因其可以防止外来物质进入到容器中。本实用新型中,容器与容器盖可以通过螺纹或者卡扣等方式连接。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淀粉循环喷射装置中,所采用的搅拌片可以为弹性搅拌片,例如两片或两片以上的弹性搅拌片,以便更好地打散水淀粉。采用弹性搅拌片的一个优点是更便于搅拌启动,防抱死。当然,搅拌片的形状也可以是棒状,还可以是刀片状。例如,搅拌片可以设置为类似水果搅拌机的搅拌刀片形式。
19.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淀粉循环喷射装置中,所采用的容器为透明容器,这样可以很方便地观察到水淀粉的状况。
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喷嘴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喷射小孔;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喷嘴能够根据控制要求例如根据烹调程序自动伸缩。例如,可以根据菜肴投影面积范围确定淀粉喷射范围后,结合淀粉循环喷射装置布局位置,即可确定喷嘴位置。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淀粉循环喷射装置中,所采用的二位三通阀优选是二位三通电磁阀,以便进行自动控制。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淀粉循环喷射装置中,上述的吸入泵、连接管路和二位三通阀是水平布局的,使得三者的管路中心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以防停止工作后残留的水淀粉发生沉淀而导致堵塞。
23.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淀粉循环喷射装置中,所采用的吸入管包括插入到容器中垂直段、连接到吸入泵入口端的水平段以及连接该垂直段和水平段的连接段;该水平段与上述的吸入泵、连接管路以及二位三通阀也是水平布局的,四者的管路中心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以防停止工作后残留的水淀粉发生沉淀而导致堵塞。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淀粉循环喷射装置中,盛装水淀粉的容器位于盛装水淀粉的容器
位于吸入泵、连接管路和二位三通阀的下方,这样,当吸入泵停止工作时,回流管可以利用重力实现残留水淀粉的回流。
25.另一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自动或半自动的烹饪设备,其中,该烹饪设备整合有上述的淀粉循环喷射装置。
26.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淀粉循环喷射装置结构相对简单、而且可以做到小巧,因而整合有这种淀粉循环喷射装置的烹饪设备,既可以为用于食堂或餐厅的大型烹饪设备,也可以为用于饭店、酒店的中型烹饪设备,还可以为适合家庭或小炒的小型烹饪设备。
27.本实用新型的淀粉循环喷射装置,通过水淀粉在装置内的循环,可以使整个装置的管路充满液体,排除空气,防止堵塞,进而可以实现定时精确计量。喷嘴的设计可以根据菜肴投影面积范围而确定淀粉喷射范围,实现精确投放。而吸入泵、连接管路和二位三通阀的水平布局,可以使得三者的管路中心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进而防止停止工作后残留的水淀粉发生沉淀而导致堵塞。
28.为了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实用新型淀粉循环喷射装置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正面视角);
30.图2是图1中所示淀粉循环喷射装置的容器剖面后示意图;
31.图3是本实用新型淀粉循环喷射装置控制淀粉喷射面积和位置的示意图;
32.上述附图中,各附图标记代表:
[0033]1ꢀꢀꢀꢀꢀꢀꢀꢀꢀꢀꢀꢀꢀꢀꢀꢀꢀ
喷嘴
[0034]2ꢀꢀꢀꢀꢀꢀꢀꢀꢀꢀꢀꢀꢀꢀꢀꢀꢀ
二位三通阀
[0035]3ꢀꢀꢀꢀꢀꢀꢀꢀꢀꢀꢀꢀꢀꢀꢀꢀꢀ
连接管路
[0036]4ꢀꢀꢀꢀꢀꢀꢀꢀꢀꢀꢀꢀꢀꢀꢀꢀꢀ
吸入泵
[0037]5ꢀꢀꢀꢀꢀꢀꢀꢀꢀꢀꢀꢀꢀꢀꢀꢀꢀ
吸入泵入口端
[0038]6ꢀꢀꢀꢀꢀꢀꢀꢀꢀꢀꢀꢀꢀꢀꢀꢀꢀ
搅拌电机
[0039]7ꢀꢀꢀꢀꢀꢀꢀꢀꢀꢀꢀꢀꢀꢀꢀꢀꢀ
容器盖
[0040]8ꢀꢀꢀꢀꢀꢀꢀꢀꢀꢀꢀꢀꢀꢀꢀꢀꢀ
透明容器
[0041]9ꢀꢀꢀꢀꢀꢀꢀꢀꢀꢀꢀꢀꢀꢀꢀꢀꢀ
吸入管
[0042]
10
ꢀꢀꢀꢀꢀꢀꢀꢀꢀꢀꢀꢀꢀꢀꢀꢀ
水淀粉
[0043]
11
ꢀꢀꢀꢀꢀꢀꢀꢀꢀꢀꢀꢀꢀꢀꢀꢀ
搅拌片
[0044]
12
ꢀꢀꢀꢀꢀꢀꢀꢀꢀꢀꢀꢀꢀꢀꢀꢀ
搅拌轴
[0045]
13
ꢀꢀꢀꢀꢀꢀꢀꢀꢀꢀꢀꢀꢀꢀꢀꢀ
回流管
[0046]
14
ꢀꢀꢀꢀꢀꢀꢀꢀꢀꢀꢀꢀꢀꢀꢀꢀ
二位三通阀出口端(回流位)
[0047]
15
ꢀꢀꢀꢀꢀꢀꢀꢀꢀꢀꢀꢀꢀꢀꢀꢀ
二位三通阀出口端(喷射位)
[0048]
16
ꢀꢀꢀꢀꢀꢀꢀꢀꢀꢀꢀꢀꢀꢀꢀꢀ
二位三通阀入口端
[0049]
17
ꢀꢀꢀꢀꢀꢀꢀꢀꢀꢀꢀꢀꢀꢀꢀꢀ
淀粉喷射范围
[0050]
18
ꢀꢀꢀꢀꢀꢀꢀꢀꢀꢀꢀꢀꢀꢀꢀꢀ
菜肴投影面积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淀粉循环喷射装置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透明容器8里装有水淀粉10,透明容器8与容器盖7通过螺纹或者卡扣等方式连接。容器盖7上装有搅拌电机6,搅拌轴12与电机轴固联,搅拌轴12底部固定二弹性搅拌片11,电机6转动带动搅拌片11运动,将水淀粉10搅散,不让水淀粉10沉淀。
[0052]
容器盖7上开有二孔,分别插入吸入管9和回流管13。吸入管9另一端与吸入泵4入口端5相连,吸入泵4出口端与连接管路3一端相连,连接管路3另一端接入二位三通电磁阀2入口端16。二位三通电磁阀2出口端15接入喷嘴15,二位三通电磁阀2另一出口端14与回流管13相连。
[0053]
上述实施方式的淀粉循环喷射装置工作流程位:开机通电后搅拌电机6一直搅拌水淀粉10,搅匀后,可以启动吸入泵4,让水淀粉10沿吸入管9、吸入泵4、连接管路3、二位三通电磁阀2入口端16、二位三通电磁阀2出口端14、回流管13回流到透明容器8。水淀粉在循环时,如果需要喷射淀粉,二位三通电磁阀2通电换向,二位三通电磁阀2出口端14关闭,二位三通电磁阀2出口端15打开,水淀粉通过喷嘴1射出。喷射完毕,二位三通电磁阀2复位,关闭出口端15,开启出口端14,水淀粉10继续循环流回透明容器8。水淀粉循环的益处一是可以让管路充满液体,排除空气,辅助不让水淀粉沉淀,另一个就是由于管路始终充满,可以定时精确计量。
[0054]
淀粉循环喷射装置布局时,吸入管9和回流管13管路竖直安装,不循环时,水淀粉10依靠自重流回透明容器8。其它管路包括吸入泵4和二位三通电磁阀2布局时,管路水平布局,且管路中心在同一平面内。这样布局的好处是泵和阀停止工作后,管路残留的水淀粉会沉淀,但是沉淀后的淀粉只在管路底部,管路上部还是液体,不至于堵塞管路、泵、阀等,在再次循环时可以迅速冲散水淀粉成为液体流动。
[0055]
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淀粉循环喷射装置控制淀粉喷射面积和位置的示意图。喷嘴1表面上开有多个小孔,根据菜肴投影面积18范围,确定淀粉喷射范围17后,结合淀粉循环喷射装置布局位置,即可确定喷嘴位置。
[0056]
虽然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描绘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范围内,凡依照本实用新型所作的等同改进,应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