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侧塌充气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55897发布日期:2023-01-06 23:56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侧塌充气床垫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露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侧塌充气床垫。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露营充气床垫受到重压会迫使气体往没有压力的空间走,使得充气床垫会高低起伏,气压高且会明显增加床垫的硬度,出现床垫不稳且硬实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侧塌充气床垫,主要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侧塌充气床垫,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有充气内垫,所述充气内垫内设有至少两个横竖支撑组件,所述横竖支撑组件包括多个横向加强筋和多个分竖向加强筋,多个所述横向加强筋沿本体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所述分竖向加强筋沿加强筋本体宽度方向设置,且多个所述分竖向加强筋的长度略小于充气内垫的长度。
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相邻两个横竖支撑组件之间设有主竖加强筋。
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分竖向加强筋和主竖加强筋均包括第一支撑底弹性体、第一立弹性体和第一支撑顶弹性体,所述第一支撑底弹性体与充气内垫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顶弹性体与充气内垫另一端连接,第一支撑底弹性体和第一支撑顶弹性体之间通过第一立弹性体连接。
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横向加强筋包括第二支撑底弹性体、第二立弹性体和第二支撑顶弹性体,所述第二支撑底弹性体与充气内垫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顶弹性体与充气内垫另一端连接,第二支撑底弹性体和第二支撑顶弹性体之间通过第二立弹性体连接。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本体和充气内垫之间设有棉垫层。
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棉垫层与本体拆卸连接。
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本体包括下罩和上盖,下罩和上盖之间至少部分通过拉链连接。
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本体上设有充气辅助装置,所述充气辅助装置包括气嘴、固定盖、密封圈、充气口件、充气口盖和连接环,所述气嘴穿过充气内垫和本体后依次与连接环一端和固定盖连接,所述连接环另一端与充气口件连接,所述连接环还与充气口盖连接,充气口盖与充气口件螺纹连接,所述气嘴还与充气口件螺纹连接,所述密封圈设置于固定盖的环槽上。
12.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充气口件设有多个相通的通道,所述充气口件上设有止逆阀。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本实用新型横竖支撑组件在气体充满充气内垫状态下,气体与横向加强筋、分竖
向加强筋达到一个相互受力平衡,使得充气内垫全方位防侧塌,保持充气内垫的平稳支撑并且达到一个柔性舒适支撑模式。
附图说明
15.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竖加强筋的连接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充气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其中:1、本体;2、空腔;3、充气内垫;4、横向加强筋;5、分竖向加强筋; 6、主竖加强筋;7、棉垫层;8、下罩;9、上盖;10、拉链;11、充气辅助装置;12、气嘴;13、固定盖;14、密封圈;15、充气口件;16、充气口盖; 17、连接环;18、止逆阀;19、通道;101、第一支撑底弹性体;102、第一立弹性体;103、第一支撑顶弹性体;201、第二支撑底弹性体;202、第二立弹性体;203、第二支撑顶弹性体。
具体实施方式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说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22.参照图1、图3,一种防侧塌充气床垫,包括本体1,本体1上设有空腔 2,空腔2内有周向设置的充气内垫3,充气内垫3设有至少两个横竖支撑组件,横竖支撑组件包括多个横向加强筋4和多个分竖向加强筋5,多个横向加强筋4沿本体1长度方向设置,多个分竖向加强筋沿加强筋本体1宽度方向设置,且多个分竖向加强筋5的长度略小于充气内垫3的长度。
23.横竖支撑组件在气体充满充气内垫3状态下,气体与横向加强筋4、分竖向加强筋5达到一个相互受力平衡,使得充气内垫3全方位防侧塌,保持充气内垫3的平稳支撑并且达到一个柔性舒适支撑模式。
24.在本实用新型中,横竖支撑组件有两个,每个横竖支撑组件包括两个分竖向加强筋5,两个分竖向加强筋5之间设有呈一列排布的八个横向加强筋4。
25.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横竖支撑组件之间设有主竖加强筋6。
26.进一步的,分竖向加强筋5和主竖加强筋6均包括第一支撑底弹性体 101、第一立弹性体102和第一支撑顶弹性体103,第一支撑底弹性体101与充气内垫3一端连接,第一支撑顶弹性体103与充气内垫3另一端连接,第一支撑底弹性体101和第一支撑顶弹性体103之间通过第一立弹性体102连接。横向加强筋4包括第二支撑底弹性体201、第二立弹性体202和第二支撑顶弹性体203,第二支撑底弹性体201与充气内垫3一端连接,第二支撑顶弹性体
203与充气内垫3另一端连接,第二支撑底弹性体201和第二支撑顶弹性体203之间通过第二立弹性体202连接。利用第一支撑底弹性体101 和第一支撑顶弹性体103来增大受力面积,降低第一立弹性体102的晃动机率。同理,第二支撑底弹性体201和第二支撑顶弹性体203也是起到降低第二立弹性体202的晃动几率。
27.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和横竖支撑组件之间设有棉垫层7。棉垫层7可以起到柔性舒适的作用。
28.进一步的,棉垫层7与本体1拆卸连接。而在本实施例,在本体1四角上设有弹性带,将棉垫层7分别插入本体1和弹性带之间,从而保持棉垫层 7的稳固,同时也方便拆卸。
29.如图2所示,本体1包括下罩8和上盖9,下罩8和上盖9之间至少部分通过拉链1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在下罩8和上盖9沿长度方向的两侧通过拉链10连接,沿宽度方向的两侧通过密封连接,利用拉链10可以方便对棉垫层7进行更换,充气内垫3位于下罩8上,且与棉垫层进行接触。
30.如图4所示,本体1上设有充气辅助装置11,充气辅助装置11包括气嘴12、固定盖13、密封圈14、充气口件15、充气口盖16和连接环17,气嘴12穿过充气内垫3和本体1后依次与连接环17一端和固定盖13连接,连接环17另一端与充气口件15连接,连接环17还与充气口盖16连接,充气口盖16与充气口件15螺纹连接,气嘴12还与充气口件15螺纹连接,密封圈14设置于固定盖13的环槽上。本实施例中,气嘴12为t型结构,穿过本体1和充气内垫3,再与固定盖13配合能够防止气嘴12松动,此处的配合可以为螺纹连接,同时在需拆卸时也方便拆卸。充气时,利用外部充气泵对充气内垫3进行充气,充气口盖16与充气口件15连接后,充气内垫3为密闭的结构。
31.作为一种改进,充气口件设有多个相通的通道19,充气口件15上设有止逆阀18。止逆阀18在对本体1进行充气时起到防止气体逸出的作用。
32.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