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检缺陷样品展示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78095发布日期:2022-12-17 10:27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检缺陷样品展示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检缺陷样品展示柜。


背景技术:

2.医药生产中,在制瓶、洗瓶和灌装过程中,有可能混入玻璃、纤毛、金属屑等,造成药物污染,轻则造成药效降低,重则酿成医疗事故,因此,在灌装完成后,要确保每瓶药品都没有杂质;
3.灯检是控制瓶装药品内在质量的一种检验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在背光灯的照射下,用肉眼来看药瓶里有没有杂质,在灯检的过程中,会找到具有各种不同类型缺陷的样品,为了应对培训需要,将各种类型的样品放在一个展示柜内,用作教学使用。
4.目前的灯检样品展示柜只是简单的将缺陷样品堆放在展示柜内,而不同的样品缺陷特征往往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甚至不同的灯检环境才容易观察到,因此功能单一的展示柜,观察缺陷样品时,很难多角度的观察去发现样品的缺陷点,导致教学效果十分差。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灯检缺陷样品展示柜,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展示柜内样品不方便移动,不方便让受训者从不同角度观察缺陷样品的缺陷特征的问题。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灯检缺陷样品展示柜,其包括底箱,所述底箱内部为空腔;转动杆,转动杆竖直且转动地设置在底箱内,转动杆亦与底箱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转动杆的一端伸出底箱顶部;放置组件,所述放置组件固定地设置在转动杆伸出底箱顶部的一端上,放置组件用于放置缺陷样品;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空腔内,升降组件用于驱动转动杆在竖直方向上运动。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为:通过在底箱内设置升降组件,升降组件提升转动杆上升或者下降,从而带动转动杆上的放置组件上升或者下降,以此将放置组件上放置的缺陷样品升高或者降低。
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了升降组件驱动转动杆带动放置组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可以使受训者能从不同的视角高度观察缺陷样品,方便培训人员让受训者更直观的了解缺陷样品的缺陷特征类型,以及检测缺陷的方式。
9.进一步的,升降组件包括:套环,所述套环固定地套设在转动杆上,套环截面呈工字形;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设置在底箱的内壁上;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为两根,两驱动杆均固定在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两驱动杆分别位于套环的两侧,两驱动杆靠近套环的一侧均设置有插入到套环内的辊柱,两辊柱均与套环滑动连接。
10.进一步的,底箱内还设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齿轴,所述齿轴固定设置转动杆上,齿轴位于空腔内;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设置在空腔的顶部,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设有齿盘,所述齿盘与齿轴啮合。
11.进一步的,放置组件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呈十字形,转动杆穿过放置板的中部且与放置板固定连接;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为多个,每一夹持组件均设置在放置板的顶部用于夹持缺陷样品。
12.进一步的,每一夹持组件均包括:对称设置在放置板顶部的固定板以及第二夹持板,第二夹持板位于靠近放置板中心的位置;第一夹持板,其位于固定板与第二夹持板之间,第一夹持板靠近固定板的侧壁设置有拉杆,拉杆水平地穿过固定板,拉杆与固定板滑动连接;弹簧,其设置在第一夹持板与固定板之间。
13.进一步的,还包括:透明防护罩,所述透明防护罩套设在底箱的顶部,透明防护罩的顶部设置有日光灯。
14.进一步的,透明防护罩的侧壁上沿其竖直方向对称地设有一半黑背景墙一半白背景墙。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体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升降组件结构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主视结构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部结构俯视图。
20.上述附图中:1、底箱;2、转动杆;3、套环;4、第一电机;5、驱动杆;6、输出端;7、辊柱;8、齿轴;9、第二电机;10、齿盘;11、放置板;12、固定板;13、第一夹持板;14、第二夹持板;15、拉杆;16、弹簧;17、透明防护罩;18、缺陷样品。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2.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灯检缺陷样品展示柜,包括底箱1,所述底箱1内部为空腔;转动杆2,转动杆2竖直且转动地设置在底箱1内,转动杆2亦与底箱1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转动杆2的一端伸出底箱1顶部;放置组件,所述放置组件固定地设置在转动杆2伸出底箱1顶部的一端上,放置组件用于放置缺陷样品;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空腔内,升降组件用于驱动转动杆2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将缺陷样品18放置在放置组件上,培训人员对受训者进行讲解,培训人员通过启动升降组件,从而带动放置组件上的缺陷样品18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进而调节待观察样品的位置(例如异物存在瓶内液面时,倾斜的视角会更容易观察到异物),从而使受训人员通过不同的视角去观察缺陷样品18,明确该样品的缺陷出现位置,从而提升受训人员的质检能力。
23.如图2—4所示,进一步的,升降组件包括:套环3,所述套环3固定地套设在转动杆2上,套环3截面呈工字形;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固定设置在底箱1的内壁上;驱动杆5,所述驱动杆5为两根,两驱动杆5均固定在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6上,两驱动杆5分别位于套环3的两侧,两驱动杆5靠近套环3的一侧均设置有插入到套环3内的辊柱7,两辊柱7均与套环3滑动连接。第一电机4优选为步进电机,辊柱7插入到套环3的开口内并滑动连接在开口内,当需要让转动杆2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时,启动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的转动带动输出端6上
的驱动杆5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小角度转动,从而使驱动杆5端部的辊柱7在不脱离3的开口的前提下向上或者向下推动套环3,从而带动转动杆2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因为转动杆2被限位在竖直方向上,所以转动杆2只能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进而使转动杆2上的放置组件跟随转动杆2在竖直方向上上升或者下降,同时也可通过在转动杆2的底部设置一个电动推杆来直接推动转动杆2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24.如图2—4所示,进一步的,底箱1内还设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齿轴8,所述齿轴8固定设置转动杆2上,齿轴8位于空腔内;第二电机9,所述第二电机9固定设置在空腔的顶部,第二电机9的输出端6上固定设有齿盘10,所述齿盘10与齿轴8啮合。优选的,辊柱7与驱动杆5为转动连接,从而当套环3转动时,辊柱7与套环3之间的摩擦较小,放置组件上放置有多个缺陷样品18,第二电机9优选为步进电机,为了便于受训者观察在放置板11不同位置的缺陷样品18,通过启动第二电机9转动,从而第二电机9带动齿盘10转动,使与齿盘10啮合的齿轴8转动,进而使转动杆2驱动放置组件转动,进而将不同位置的缺陷样品18移动到方便观察的位置。
25.如图4—5所示,进一步的,放置组件包括:放置板11,所述放置板11呈十字形,转动杆2穿过放置板11的中部且与放置板11固定连接;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为多个,每一夹持组件均设置在放置板11的顶部用于夹持缺陷样品18。放置板11呈十字形,十字形放置板11的各角上均设有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将缺陷样品18夹持,从而将缺陷样品18锁止在放置板11的顶部,十字形的放置板11可以方便受训者对放置板11左右两端的缺陷样品18对比观察,通过驱动转动组件将放置板11转动90度,可以使原本处于正后方不便观察的缺陷样品18移动到方便观察的位置。
26.如图4—5所示,进一步的,每一夹持组件均包括:对称设置在放置板11顶部的固定板12以及第二夹持板14,第二夹持板14位于靠近放置板11中心的位置;第一夹持板13,其位于固定板12与第二夹持板14之间,第一夹持板13靠近固定板12的侧壁设置有拉杆15,拉杆15水平地穿过固定板12,拉杆15与固定板12滑动连接;弹簧16,其设置在第一夹持板13与固定板12之间。优选的,夹持的缺陷样品18多为圆柱形的玻璃瓶,为了夹持更稳定,第一夹持板13与第二夹持板14的相对侧均开设有弧形的凹槽,夹持缺陷样品18时,拉动拉杆15,从而使第一夹持板朝着远离第二夹持板的方向移动,此时弹簧16处于压缩状态,将缺陷样品18放入到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之间,释放拉杆15,第一夹持板在弹簧16的弹力下朝着第二夹持板移动,从而将缺陷样品18夹持住,优选的,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为透明材料,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的相对侧设置橡胶垫以此避免夹持缺陷样品18时划伤缺陷样品18导致出现新的缺陷,影响对原样品的缺陷特征的判定,通过这种夹持方式,方便工作人员将本装置内的缺陷样品18进行更换以满足培训教学的需求。
27.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还包括:透明防护罩17,所述透明防护罩17套设在底箱1的顶部,透明防护罩17的顶部设置有日光灯。优选的,透明防护罩17为玻璃制成,透明防护罩17可以有效保护罩内的放置板11以及缺陷样品18等部件,日光灯提供明亮的光源,方便受训者对保护罩内的缺陷样品18观察地更清楚。
28.进一步的,透明防护罩17的侧壁上沿其竖直方向对称地设有一半黑背景墙一半白背景墙。优选的在透明防护罩17远离观察位置的侧壁上设置黑背景以及白背景,从而通过将原本处于黑背景或者白背景范围内的缺陷样品18转移到处于白背景或者黑背景的范围
内,模拟实际的灯检环境,使受训者可以清楚直观的了解到实际灯检时,不同的缺陷如何通过不同的检验环境去检出不良。
29.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