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场景多功能用折叠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14514发布日期:2023-01-20 15:05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场景多功能用折叠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场景多功能用折叠梯。


背景技术:

2.折叠梯是用于在平面上方空间进行工作的一类登高工具,折叠梯要求做工必须坚实牢固,被广泛用于各种土建工程,装修工程,折叠梯的方便两用性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抢险、救灾等特殊情况下往往会用到折叠梯,但是传统的折叠梯结构功能简单,适用的场合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场景多功能用折叠梯,通过移动长杆上的滑块改变内梯的形状以适应不同的工作要求。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场景多功能用折叠梯,包括外梯机构和内梯机构,外梯机构包括限位板及其左右两侧连接的长杆,两个长杆的端部通过连接杆固定,内梯机构由设在两侧长杆内的半梯和一对f型卡杆组成,半梯的外端通过滑块转动连接至长杆,滑块移动至长杆中部后半梯的铰接处向外伸出,此时半梯呈倒v状并由f型卡杆限位。
6.所述半梯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侧杆,侧杆之间通过若干间距相同的撑杆固定,半梯中部的铰接处通过撑杆连接。
7.所述长杆上设置有紧靠限位板的限位节。
8.所述滑块套设在连接杆与限位节之间的长杆上。
9.所述限位板的中线开设有若干限位孔,中线与长杆平行且各限位孔间距相同。
10.所述f型卡杆的固定部开设有与限位孔间距一致的固定孔,卡接部的凹槽直径大于撑杆直径。
11.所述限位孔与固定孔之间通过定位杆固定。
12.所述外梯机构还包括设置于长杆端部下的移动轮,移动轮顶部设置有倾斜的卡板。
13.所述卡板底部设置有刹车块,压下卡板后移动轮与刹车块紧密接触。
14.所述连接杆及连接杆与长杆交界处的底部设置有加强板。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外梯机构为内梯机构提供支撑载体,通过移动长杆上的滑块改变半梯的形状,并用f型卡杆固定,使该折叠梯能满足不同工作场合下的工作需求,同时在长杆底部增设移动轮和卡板,便于折叠梯成为移动载物的载体,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负担。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图1a处的结构放大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梯机构结构俯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图4b处的结构放大图。
21.图中:1-外梯机构,11-长杆,12-连接杆,13-限位节,14-限位板,2-内梯机构,21-侧杆,22-撑杆,23-f型卡杆,3-滑块,4-限位孔,5-定位杆,61-移动轮,62-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23.实施例1
24.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场景多功能用折叠梯,包括外梯机构1和内梯机构2,外梯机构1包括限位板14及其左右两侧连接的长杆11,两个长杆11的端部通过连接杆12固定,内梯机构2由设在两侧长杆11内的半梯和一对f型卡杆23组成,半梯的外端通过滑块3转动连接至长杆11,滑块3移动至长杆11中部后半梯的铰接处向外伸出,此时半梯呈倒v状并由f型卡杆23限位。
25.半梯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侧杆21,侧杆之间通过若干间距相同的撑杆22固定,滑块3转动连接至侧杆21的端部,半梯中部的铰接处通过撑杆22连接。
26.长杆11上设置有紧靠限位板14的限位节13,滑块3套设在连接杆12与限位节13之间的长杆11上,为使滑块3在长杆11上移动无阻,其内部留取有一定间隙,同时在滑块3内侧的侧壁上设有开槽,开槽将侧杆21端部的圆形凸台卡设在滑块3内部。
27.限位板14的中线开设有若干限位孔4,中线与长杆11平行且各限位孔4间距相同,f型卡杆23的固定部开设有与限位孔4间距一致的固定孔,卡接部的凹槽直径大于撑杆22直径,能在内梯机构折叠时将撑杆22卡嵌在凹槽内部,限位孔4与固定孔之间通过定位杆5固定,两个f型卡杆23共用限位板14中线处的限位孔4。
28.外梯机构1还包括设置于长杆端部下的移动轮61,移动轮61顶部设置有倾斜的卡板62,卡板62底部设置有刹车块,压下卡板后移动轮61与刹车块紧密接触,使折叠梯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
29.连接杆12及连接杆12与长杆11交界处的底部设置有加强板,进一步提高折叠梯的承重能力。
30.上述折叠梯的工作原理:通过外梯机构为内梯机构提供支撑载体,初始状态下外梯机构和其内部的半梯相互平行,工作人员手握长杆脚踩撑杆作为普通梯子使用,折叠时将滑块移动至限位节时,半梯向外伸出呈倒v状,f型卡杆一端固定半梯外端的撑杆,一端通过定位杆固定在限位板上,令滑块无法移动,提高使用安全性,两侧长杆作为折叠梯的底座,操作人员使用倒v状的半梯进行作业,同时长杆底部设置有移动轮与卡板,使折叠梯整体成为移动载物的载体,以适应不同场合下的工作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场景多功能用折叠梯,包括外梯机构(1)和内梯机构(2),其特征在于,外梯机构(1)包括限位板(14)及其左右两侧连接的长杆(11),两个长杆(11)的端部通过连接杆(12)固定,内梯机构(2)由设在两侧长杆(11)内的半梯和一对f型卡杆(23)组成,半梯的外端通过滑块(3)转动连接至长杆(11),滑块(3)移动至长杆(11)中部后半梯的铰接处向外伸出,此时半梯呈倒v状并由f型卡杆(23)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场景多功能用折叠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梯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侧杆(21),侧杆之间通过若干间距相同的撑杆(22)固定,半梯中部的铰接处通过撑杆(2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场景多功能用折叠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11)上设置有紧靠限位板(14)的限位节(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多场景多功能用折叠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套设在连接杆(12)与限位节(13)之间的长杆(11)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场景多功能用折叠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4)的中线开设有若干限位孔(4),中线与长杆(11)平行且各限位孔(4)间距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多场景多功能用折叠梯,其特征在于,所述f型卡杆(23)的固定部开设有与限位孔(4)间距一致的固定孔,卡接部的凹槽直径大于撑杆(22)直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多场景多功能用折叠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4)与固定孔之间通过定位杆(5)固定。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场景多功能用折叠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梯机构(1)还包括设置于长杆(11)端部下的移动轮(61),移动轮(61)顶部设置有倾斜的卡板(62)。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多场景多功能用折叠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62)底部设置有刹车块,压下卡板后移动轮(61)与刹车块紧密接触。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场景多功能用折叠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及连接杆(12)与长杆(11)交界处的底部设置有加强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场景多功能用折叠梯,包括外梯机构和内梯机构,外梯机构包括限位板及其左右两侧连接的长杆,两个长杆的端部通过连接杆固定,内梯机构由设在两侧长杆内的半梯和一对F型卡杆组成,半梯的外端通过滑块转动连接至长杆,滑块移动至长杆中部后半梯的铰接处向外伸出,此时半梯呈倒V状并由F型卡杆限位,限位板中线开设的若干限位孔与F型卡杆之间通过定位杆固定,半梯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侧杆,侧杆之间通过若干间距相同的撑杆固定,半梯在铰接处通过撑杆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长杆上的滑块改变半梯的形状,并用F型卡杆固定,使该折叠梯能满足不同工作场合下的工作需求。工作需求。工作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王坤 胡中平 刘清玉 蒋忠平 秦正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贵州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5
技术公布日:2023/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